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1-3158/R
国际标准刊号:1005-0507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上一本期杂志:《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医生评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是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她力求反映我国本学科研究和防治实践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以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与本学科的融合,加强国内外专业人员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向更高水平发展。本刊为本专业人员提供了一块发表研究成果、探讨不同学术观点、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的科学园地。本刊为季刊,主要包括论文、综述、简报、论坛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包括我国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科研、教学、临床医疗、卫生防疫、动植物检疫、畜牧兽医、植物保护和医药工业等专业人员和生物学、医学领域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和国内外同行学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目前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作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对象,同时本刊也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英国的《动物学记录》(ZR)、俄罗斯《文摘杂志》(AJ)以及英国国际农业和生物科技中心5种索引期刊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包括论文、综述、简报、论坛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旋毛虫Hsp70与Ts87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鉴定 孙靓,孙青,房磊,杨静,顾园,毕阔,诸欣平,SUN Liang,SUN Qing,FANG Lei,YANG Jing,GU Yuan,BI Kuo,ZHU Xin-Ping

  活性氧清除剂 NAC 抑制阴道毛滴虫排泄分泌物诱导的 SiHa 细胞凋亡 全娟花,李鹏,黄瑞,楚佳奇,QUAN Juan-Hua,LI Peng,HUANG Rui,CHU Jia-Qi

  云南省蚊媒病毒分离物的初步鉴定 赵秋敏,郭晓芳,左曙青,周红宁,张久松,ZHAO Qiu-Min,GUO Xiao-Fang,ZUO Shu-Qing,ZHOU Hong-Ning,ZHANG Jiu-Song

  家蝇幼虫抗菌肽粗提物与8种纯化物对SUP-B15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的凋亡作用 王文健,赵瑞君,李珀,杜斌,原发家,聂守民,程璟侠,李彦红,WANG Wen-Jian,ZHAO Rui-Jun,LI Po,DU Bin,YUAN Fa-Jia,NIE Shou-Min,CHENG Jing-Xia,LI Yan-Hong

  家蝇抗菌肽对 FBL-3红白血病原代细胞增殖影响浓度的探索 杜斌,赵瑞君,程璟侠,王文健,原发家,聂守民,李彦红,DU Bin,ZHAO Rui-Jun,CHENG Jing-Xia,WANG Wen-Jian,YUAN Fa-Jia,NIE Shou-Min,LI Yan-Hong

  中国棘蝇起源、分化和种类及种团地理分布格局 于腾,薛万琦,YU Teng,XUE Wan-Qi

  黑龙江口岸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调查研究 鞠文东,程成,付维明,王延禄,呼满霞,梁慧杰,王红霞,徐宁,耿聪,JU Wen-Dong,CHENG Cheng,FU Wei-Ming,WANG Yan-Lu,HU Man-Xia,LIANG Hui-Jie,WANG Hong-Xia,XU Ning,GENG Cong

  应用 DNA 条形码技术鉴定凭祥口岸蚊种 王海玲,万道正,张晓龙,孙肖红,梁中平,于建国,杨会敏,徐宝梁,WANG Hai-Ling,WAN Dao-Zheng,ZHANG Xiao-Long,SUN Xiao-Hong,LIANG Zhong-Ping,YU Jian-Guo,YANG Hui-Min,XU Bao-Liang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静息态功能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并以记忆和其他高级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研究提出AD时一种失连接综合症,即AD患者不仅在局部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在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也存在异常。本文主要回顾近年来基于种子点功能连接研究在MCI和AD中的进展,这些发现不仅为了解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寻找到敏感的影像学标记。

  关键词: 期刊论文发表,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功能连接,功能磁共振成像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淮安市自然风光带蜱类分布调查————作者:王欣;黄荧;周小青;冯浩;陈夕鹏;朱海洋;吕蒙蒙;陈浩;蒋宝贵;蔡蓉;

摘要:目的 全面调查江苏省淮安市各县区自然风光带的蜱类分布情况,为当地疾控部门提供蜱虫防治指导。方法2023—2024年,在淮安市下辖7个县区共29个自然风光带采用布旗法调查游离蜱,风光带周边采用动物体表捡蜱法调查寄生蜱,采集样本通过实验室鉴定,确定蜱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 共捕获288只游离蜱虫,均为硬蜱科血蜱属,主要优势蜱种为长角血蜱,占98.61%,其次是褐黄血蜱(占1.04%)、雉鸡血蜱(占0....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蠓翅图像识别————作者:苏影;柯乔;李婷婷;刘德星;廉国胜;成子栋;

摘要:目的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建立蠓类的自动分类识别方法,以实现蠓虫自动分类。方法 对珠海口岸3种蠓科昆虫尖喙库蠓、台湾蠛蠓、异域库蠓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分别以深度学习方法(建立在PaddlePaddle框架支持下的VGG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以手工设计特征为输入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图像识别。结果 成功建立了基于VGG模型和BP模型的蠓虫自动分类技术。测试集...

缓释型肉桂醛微球的制备及驱蚊活性————作者:余锡辉;吴鹰花;

摘要:目的 延长肉桂醛的驱避时长,增强其驱蚊活性。方法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以壳聚糖和明胶为壁材制备肉桂醛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紫外分光光度仪以及微孔压电超声雾化器对微球的结构、形貌、粒径、包封率以及雾化效率进行研究。参照国标GB/T 13917.9—2009执行驱蚊药效试验及记录有效保护时间。结果 肉桂醛成功包封,微球呈球形,包封率为65%,平均粒径为1 613.7 nm...

五种植物精油对除虫菊素气雾剂的增效活性测定————作者:张洁;王晓娥;

摘要:目的 进一步明确薄荷油、尤加利油、木姜子油、广藿香油、柠檬油对除虫菊素气雾剂的增效活性,为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淡色库蚊为试验昆虫,采用密闭圆筒熏蒸法测定5种精油对淡色库蚊的熏蒸时效;采用5.8 m3小屋法对增效活性明显的植物精油进行复配组合,筛选出最佳复配组合配制成品气雾剂,并与市售产品进行室内药效及模拟现场测试比较。结果 在密闭圆筒熏蒸法中发现木姜子油、柠檬油、薄荷...

上海市闵行区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作者:成玉萍;张璐;王宙云;王墩家;朱敏慧;董琳娟;周毅彬;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疫情特点,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和进一步完善疟疾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上海市闵行区于2015年通过上海市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收集2016—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疟疾疫情报告信息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疫情流行特征、感染来源和发病就诊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共报告病例47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利什曼原虫感染情况预调查————作者:李兴隆;王志越;何占英;王小梅;吴文婷;史瑞崎;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利什曼原虫在白蛉、犬以及人群中的感染率,为门头沟区黑热病的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21年4月上旬至11月下旬在患者活动区域周边捕获白蛉,在全区范围内搜索疑似病犬并采集全血,在患者活动区域随机采集本地居民全血,所有样本进行利什曼原虫感染相关检测。结果 共捕获白蛉4 280只,所有白蛉研磨后进行PCR检测,均未检出利什曼原虫相关核酸片段;采集疑似病犬36只,其中9只疑...

巴贝虫生活史研究进展————作者:罗智;江佳富;孙毅;杜春红;

摘要:巴贝虫是以红细胞为目标的细胞内寄生原虫,隶属于梨形虫科(Piroplasmidae)巴贝虫属Babesia,通过蜱叮咬、输血、器官移植、母体胎盘等途径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巴贝虫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从无症状到致命性器官衰竭,复杂多样。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医学媒介生物不断扩展分布范围,虫媒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巴贝虫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对其在宿主和媒介寄生过程中生活史各阶段...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第31卷总目次————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

2022年“一带一路”部分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调查研究————作者:郭惠琳;潘娟;张晓晨;赵志亮;王董;孙志文;田洁;张晓龙;宋悦谦;

摘要:目的 了解“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的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病原防控有效措施提供明确的传染病分布流行依据。方法 2022年9月,在10个边境口岸采用夹日法、夹夜法、笼捕法捕鼠,采集鼠类脏器和血液样本,使用梯度PCR法检测钩端螺旋体sec Y基因,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从10个口岸不同生境中共捕获鼠类356只,经形态学鉴定,共计2目5科15属20种;检测到致病性...

海口市小型兽类携带北龙病毒检测结果分析————作者:王崇财;张燕;卢素英;钱娇娇;许亚萌;郭建斌;谭伟龙;

摘要:目的了解海南省海口市小型兽类携带北龙病毒(BeiV)的情况,为BeiV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野外采样后,构建小型兽类心、肝、脾、肺、肾、脑、肠以及肌肉组织cDNA文库,采用PCR方法进行BeiV的检测并对纯化后的部分L基因片段进行Sanger测序。使用Python从NCBI数据库检索并获得副粘病毒科病毒家族成员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利用MAFFT(version7)和MEGA-X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邻...

2014-2023年北京市疟疾入境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作者:田睿;张奕;田祎;张代涛;何战英;

摘要:目的 分析2014-2023年北京各医院报告的近1年内有境外旅行史的疟疾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各医院报告的入境人员疟疾病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不同发病时间疟疾入境病例的感染虫种、职业和年份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再发病例与首...

甘肃武威地区蜱类携带潜在新病毒的宏转录组研究————作者:杨佶虎;黄琳;刘顺帅;黄爱霞;刘义文;江佳富;

摘要:目的 监测甘肃省蜱类自然携带病毒状况,明确丝绸之路经济带蜱媒病毒病传播风险。方法 选择甘肃省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的武威地区为样点,采集游离及寄生蜱样本,经形态鉴定后利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病毒组数据,进而组装病毒序列并进行注释。依据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探索蜱类自然携带病毒的多样性,发现潜在新病毒。结果 共获得武威地区蜱类3属5种98只,包括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

微小隐孢子虫亲环蛋白CpCyP1的亚细胞定位及其酶动力学研究————作者:靳昔蒙;姜鹏;王东强;翟宗振;尹继刚;朱冠;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阐明微小隐孢子虫亲环蛋白CpCyP1(Cryptosporidium parvum cyclophilin protein-1)的亚细胞定位和酶动力学等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探索抗虫药物靶点提供基础。方法 利用荧光定量qRT-PCR,对CpCyP1基因在隐孢子虫不同发育时期转录水平进行分析;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带有His标签的CpCyP1重组蛋白(His-CpCyP1...

宁夏拉乌尔立克次体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特征分析————作者:朱雯杰;余慧君;田娣;韩骁禺;王宁;沈世敬;林哲韬;王天虹;刘志宏;曹务春;

摘要:目的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是一种全球分布的专性细胞内细菌,能够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2023年,在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地区开展了针对SFGR物种和遗传特征的研究。方法 在宁夏地区收集蜱样本,鉴定后用于SFGR的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及系统发育分...

2例华支睾吸虫感染病例分析————作者:朱名超;朱娅;舒玲;陈琴;陈艳丽;

摘要:华支睾吸虫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常常因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而误诊、漏诊。本文报道了2例轻度感染华支睾吸虫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了该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特点、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致病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治认识,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扬州市广陵区1例蛲虫病例调查报告————作者:仇其令;马小剑;郑琳;

摘要:为总结蛲虫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扬州市广陵区1例蛲虫病病例就医、诊断、驱虫、随访全过程跟踪调查,发现该病例在4次就诊过程中,2家医疗机构均未能及时作出明确诊断,患者首次驱虫后效果不佳,表明当前医疗机构加强寄生虫病诊断、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仍很有必要。对于蛲虫病例,除驱虫治疗外,还需加强生活环境消毒与改善个人卫生行为

微小核糖核酸mmu-miR-8114和mmu-miR-3473b在细粒棘球蚴致敏小鼠中的调控作用————作者:马岩;韩静;房志远;苏比·泰来提;于晓东;

摘要:目的 探索微小核糖核酸(miRNAs)在通过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小鼠过敏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体内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收集脾脏单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过敏性小鼠和非过敏小鼠之间mRNAs和miRNAs的差异表达。使用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预测mRNAs和miRNAs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并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识别核心基因,通过富集分析探讨核心基...

天津口岸首次截获四斑大蠊(蜚蠊科:大蠊属)————作者:郭强;赵丹云;张琛;田卉;祁军;马毅;

摘要:目的 对天津口岸首次从泰国入境集装箱中捕获的蜚蠊进行形态描述和DNA测序,为国境口岸蜚蠊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1月5日,天津口岸从泰国入境集装箱中捕获1只雄性蜚蠊,对该蜚蠊进行形态鉴定并描述。取蜚蠊后足1条,提取基因组DNA,扩增目的片段并测序。结果 经过形态学鉴定,依据前胸背板两对浅色斑块的典型特征,确定该蜚蠊为四斑大蠊Periplaneta quadrinotata,通过GenBank...

四氟甲醚菊酯对白纹伊蚊的空间驱避效果研究————作者:杜雨彤;蔡京虹;周宁馨;刘庆;谢静文;王明;尹紫鸽;张恒端;赵彤言;

摘要:目的 观察白纹伊蚊在三节管中对避蚊胺和四氟甲醚菊酯的反应,评价四氟甲醚菊酯的空间驱避效果。方法 参考HITSS装置结构和原理仿制三节管,观察三节管内白纹伊蚊对四氟甲醚菊酯和避蚊胺两组物质的行为反应,评价四氟甲醚菊酯对白纹伊蚊的空间驱避效果。结果 在三节管评价装置内,白纹伊蚊在空白条件下无驱避反应(P>0.05),1.0%~50.0%避蚊胺对白纹伊蚊具有驱避效果(P<0.05),0.0035%~0....

201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监测结果及居民认知行为调查————作者:陈立新;李秋虹;艾薇;朴锦龙;白连军;张杰;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1—2022年寄生虫病监测和调查结果,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寄生虫病特征。按照北京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虫卵,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随机抽取部分居民进行认知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201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寄生虫病例26例,其中疟疾21...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