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22-1137/R
国际标准刊号:1003-2754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中华肿瘤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癌症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曾是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论著与经验总结、论著摘要、治疗通讯、短篇与个案报告、综述、学会建议、学术动态、讲座、临床病理讨论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脂多糖诱导血脑屏障破坏中JNK信号通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作用机制的研究 覃兰惠,黄文,莫雪安,陈艳兰,巫相宏

  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及病理学观察 董贤慧,谢红林,白江涛,严鹏,贺小平,柴锡庆,吴彦华,沈瑞红

  大鼠GAD65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SCs中的表达 赵元淑,邓镇,陈丽,周玉波,马猛,罗亚楠,胡景鑫,雷水生,朱晓琴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生晓娜,杨扬,张晓炜,王斌斌,艾田妹,张国华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疗效评价 陈勇,方宁,陈代雄,赵春华

  家族性帕金森病相关遗传基因LRRK2的差异性研究 姜立刚,李海平,王朝辉,孙博谦,李威

  心房颤动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致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徐耑,孔岩,蔡秀英,段晓宇,董万利

  二咖啡酰奎宁酸对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Porimin指标的影响观察 付学军,黄巧英,黄莹,张睿,褚晓凡

  重组pIRES-AD7c-NTP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白春艳,孙宏侠,胡轶虹,刘敏,周艳,李宗树,张明明,王凯

  3430例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冻干粉上市后临床应用安全性 高颖,周莉,尹平,叶正良,郭家奎,殷晓莉,赵建军,陈民,韩祖成

  脑红蛋白在脑梗死大鼠表达及丁苯酞干预效应 闫莹莹,娄季宇,白宏英,杨霄鹏,焦义明,乐婷,刘海燕

  贵州部分少数民族遗传性痉挛性截瘫Spastin基因突变研究 庄俊鸿,徐坚,李小丽,ZHUANG Jun-hong,XU Jian,LI Xiao-li

  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向君,XIANG Jun

  Bickerstaff脑干脑炎和Miller Fisher综合征免疫调节治疗疗效的对比研究 王志丽,谭利明,赵鑫,肖艳桥,仇东旭,杨利

  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郑建文,董鸿智,赵锋仓,徐世林,莫芳萍

  14-3-3和CLIC4蛋白在U251细胞自噬中的相互作用 袁兆新,金笛,张宏宇,YUAN Zhao-xin,JIN Di,ZHANG Hong-yu

  rHu-EPO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于代华,孙绪德,柴伟,YU Dai-hua,SUN Xu-de,CHAI Wei

  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范文: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本院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7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中,优94.6%,良5.4%,差0.0%,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创伤小,可以推广。

  关键词: 医学期刊发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该病症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一旦跌倒或其他原因造成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内收就可能引发骨折。现代医学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成为常规选择,但是治疗中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手术创伤和麻醉风险,造成切口复位内固定受到限制[1]。本院自2013年1月―6月共收治了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缺血性脑卒中所致Wernekinck连合综合征————作者:彭翠林;胡苑铃;刘爱群;彭忠兴;洪铭范;周志华;

摘要:目的 Wernekinck连合综合征(WCS)是Wernekinck连合病变所致的以双侧肢体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临床表现的一类综合征,临床罕见。通过回顾文献评价和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WCS的临床表现等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PubMed数据库中查找缺血性脑卒中所致WCS相关文献,对已报道的WCS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目前报道的57例缺血...

液相层析串联质谱法检测脑脊液食欲素诊断1型发作性睡病的初步探索————作者:赵显超;任佳封;程金湘;吴境宇;王荔月;张潇羽;郑威;李华;刘爽;汪宇佳;程凯汀;汤媛媛;宿长军;

摘要:目的 1型发作性睡病(NT1)伴有脑脊液食欲素(Hcrt-1)的降低。目前国内检测Hcrt-1的方法多是利用进口试剂进行的放射免疫法测定(RIA),但此方法只能在有限的放射性同位素安全认证的实验室开展,而且受限于试剂中同位素的衰减、抗体依赖的方法学、缓慢与繁琐的步骤和较长的反应时间。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出一种非放射性且非抗体依赖的脑脊液食欲素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液相层析串联质谱法(LC-M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作者:王源;王丹;贺嘉;勾海燕;陈岩;石佳琦;曲悠扬;朱雨岚;朱延梅;

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脑白质病变(WMLs)的关系。方法 筛选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癫痫及睡眠障碍科就诊的符合WMLs诊断标准的患者91例及无WMLs的对照组61例,对全部受试者进行头部MRI检查、PSG检查,收集患者人口学、既往史、个人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资料。结果 WMLs组罹患OSAHS的比率为92...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临床相关量表评估————作者:周俊芳;张筱彤;黄朔;孙晴晴;王亚茹;王赞;

摘要:快速眼动(REM)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与α-突触核蛋白病理相关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密切关联的异态睡眠,早期诊断对其病情监测及干预至关重要。目前RBD临床确定诊断常通过多导睡眠监测(v-PSG)及夜间异常行为的症状进行评估,但v-PSG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难以普及。多种经过验证的RBD相关量表已成为辅助诊断的核心工具,为RBD的诊断、病情进展及疗效评估提供...

脑小血管病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张红梅;张沈阳;杨琼;冀红;陈旭东;刘夏;王爱菊;吴云成;

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组影响脑内小血管的病变,与认知障碍、步态异常、睡眠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有关。近年来,CSVD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分别围绕脑小血管病与阻塞性或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和失眠等睡眠障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以及分析睡眠障碍引起脑小血管病的机制,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作者:谢丽;蒋晓江;

摘要:睡眠相关运动过度性癫痫(SHE)是一种罕见的癫痫类型,患病率约为1.8/100 000。该病症主要表现为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出现的复杂运动行为,例如踢腿、挥动手臂、坐起等。由于这些症状与夜惊症、梦游等非癫痫性发作疾病相似,并且脑电图可能不显示异常放电,因此诊断SHE颇具挑战。目前,针对SHE的药物治疗策略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支持,国内相关数据亦较为稀缺。本文报道1例SHE病例,旨在为该病的...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IgG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作者:刘曌;王丽君;万东君;

摘要:目的 探讨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IgG抗体相关疾病(MOGAD)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例MOGAD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MOGAD患者(5例男性,4例女性),中位发病年龄29.0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视神经炎5例、大脑症状(含精神症状)5例、癫痫发作4例、脑干症状3例、锥体束征3例、小脑症状3例、直肠/膀胱功能症状3例、脊髓炎2例、感觉异常2例...

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与后循环缺血事件的相关性分析————作者:冯倩帆;魏莹;张勇;

摘要:目的 探讨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发生率、发生部位及其与后循环缺血症状、后循环梗死病灶和后期后循环新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283例患者,比较转颈试验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在症状、影像学和随访期后循环新发卒中情况。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短期残余症状发生的研究————作者:李凤;王涛;齐子蛟;

摘要:目的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短期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3年1月110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行手法复位治疗,随访8周,根据是否有短期残余症状分为治愈组和残余症状组。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治疗后短期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发生短期残余症状的患者共49例。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

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宁文华;刘伊滢;李思颖;王海明;

摘要:O-GlcNAc糖基化作为最广泛的糖基化修饰类型,通过调节兴奋毒性、调节线粒体功能、调节突触可塑性、抑制内质网应激、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代谢多方面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转归,调控O-GlcNAc糖基化被视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靶点。本文对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特点以及具体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MEF2D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焦腾飞;热娜·阿不都萨拉木;韩登峰;

摘要:神经系统疾病是影响全球人类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有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多数的研究发现与人体基因的变异表达有关。MEF2D作为MEF2家族基因中的一个重要基因,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发现MEF2D可以参与神经元的存活,并能调节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可以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过程。本综述主要总结了MEF2D在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进展研究

八段锦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作者:李倩;刘惠苗;王文婷;张赛;解冰川;陈蕾;刘晓蕾;杨柳欣;顾平;

摘要:目的 探讨八段锦对轻中度帕金森病(PD)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10例病情稳定的Hoehn-Yahr 1~3期PD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n=55)和对照组(n=55)。八段锦组进行八段锦锻炼,每次30 min,每周5 d,持续共12周。对照组不做任何锻炼。分别于锻炼前和锻炼12周后进行运动功能、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组在UPDRS-Ⅲ评分、6 m...

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相关影像学研究进展————作者:杨燕楠;宋天彬;詹淑琴;

摘要: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睡眠障碍疾病,目前被广泛认为是α-突触核蛋白病[帕金森病(PD)、路易体痴呆(DLB)、多系统萎缩(MSA)]的前驱标志物。针对孤立性的RBD及各类α-突触核蛋白病伴发的RBD,近年来相关影像学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本综述旨在系统阐述RBD在磁共振成像和核素显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影像学特征对RBD诊断、转归的重要意义,为后续相关研究及临床实...

发作性睡病的研究进展————作者:向雪峰;张红菊;

摘要:发作性睡病(NP)是一种罕见的中枢性睡眠障碍疾病。分为1型发作性睡病(NT1)和2型发作性睡病(NT2)。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白天嗜睡、伴或不伴情绪诱导的猝倒、睡眠麻痹等,青少年时期(8~12岁)为发病高峰。目前,N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免疫(HLA)、感染、表观遗传沉默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下丘脑食欲素(Hcrt)神经元选择性丧失是关键的病理生理机制。当前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且诊断延迟...

不宁腿综合征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作者:朱潇颖;冯娅;王茜茜;吴云成;

摘要:不宁腿综合征(RLS)是一种常见的感觉运动障碍疾病,其诊断依赖于患者描述的主观临床症状,而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或生物标志物。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RLS的诊断依然充满挑战。多种其他疾病可以模拟RLS的临床症状比如腿部不适、腿痛和腿部异常运动等。本文总结了容易与RLS症状相混淆的RLS类似症(RLS mimics),包括可引起腿部不适和腿痛的神经源性、血管性以及骨骼肌肉等相关因素,以及可能与RLS症状...

SERPINC1基因突变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作者:丁娅琪;陈怡;雷晓阳;孟开武;蔡刚;李军;田田;贺电;

摘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的颅内静脉系统内形成血栓,进而导致颅内血液回流受阻或者脑脊液循环障碍的少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多样,可有颅内压增高症和局灶症状。SERPINC1基因编码的抗凝血酶Ⅲ(ATⅢ)是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Ⅻα、Ⅺα、Ⅸα、Ⅹ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其基因突变导致的抗凝血酶缺乏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现将贵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可能由ERPINC...

艾加莫德治疗复发的重症抗NMDAR脑炎合并MOGAD 1例报告————作者:杜静;曹树刚;曹磊;王敏;许思;田仰华;

摘要:本文报道1例应用艾加莫德治疗重症复发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合并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神经免疫重叠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对于一线治疗效果不佳者,新型FcRn拮抗剂艾加莫德可能有效

认知障碍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作者:裴江燕;吉维忠;

摘要:认知是大脑智能加工过程,影响机体对知识的获取与认识,包括学习、记忆、思维、语言、情感及精神等多方面心理与社会活动。认知障碍则指的是大脑在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等高级智能活动处理中出现异常,进而导致严重的学习与记忆困难,并伴随失语、失用等病理发展,主要由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头部外伤等疾病引起,目前对于认知障碍的病因研究尚未十分明了。如今,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

锌稳态在脑小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病理生理的作用————作者:曹乐;张凯;黄文帅;梁文昭;

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认知障碍、步态和平衡障碍、尿失禁及抑郁、焦虑、淡漠、性格变化等精神行为异常,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目前CSVD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而锌离子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锌离子的浓度变化会影响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从而...

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功能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者:雷瑞宁;杨倩;杨思宇;赵晓霞;

摘要:脑卒中是一种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在给患者带来躯体障碍的同时,还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近年来,经颅磁刺激(TMS)在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研究中备受关注。TMS能从神经电生理角度揭示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为功能恢复提供关键信息,并广泛应用于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本文将基于TMS的基本原理、分类、促进脑卒中功能恢复的机制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实现个体化神经功能康复,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远期...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