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曾是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论著与经验总结、论著摘要、治疗通讯、短篇与个案报告、综述、学会建议、学术动态、讲座、临床病理讨论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脂多糖诱导血脑屏障破坏中JNK信号通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作用机制的研究 覃兰惠,黄文,莫雪安,陈艳兰,巫相宏
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及病理学观察 董贤慧,谢红林,白江涛,严鹏,贺小平,柴锡庆,吴彦华,沈瑞红
大鼠GAD65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SCs中的表达 赵元淑,邓镇,陈丽,周玉波,马猛,罗亚楠,胡景鑫,雷水生,朱晓琴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生晓娜,杨扬,张晓炜,王斌斌,艾田妹,张国华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疗效评价 陈勇,方宁,陈代雄,赵春华
家族性帕金森病相关遗传基因LRRK2的差异性研究 姜立刚,李海平,王朝辉,孙博谦,李威
心房颤动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致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徐耑,孔岩,蔡秀英,段晓宇,董万利
二咖啡酰奎宁酸对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Porimin指标的影响观察 付学军,黄巧英,黄莹,张睿,褚晓凡
重组pIRES-AD7c-NTP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白春艳,孙宏侠,胡轶虹,刘敏,周艳,李宗树,张明明,王凯
3430例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冻干粉上市后临床应用安全性 高颖,周莉,尹平,叶正良,郭家奎,殷晓莉,赵建军,陈民,韩祖成
脑红蛋白在脑梗死大鼠表达及丁苯酞干预效应 闫莹莹,娄季宇,白宏英,杨霄鹏,焦义明,乐婷,刘海燕
贵州部分少数民族遗传性痉挛性截瘫Spastin基因突变研究 庄俊鸿,徐坚,李小丽,ZHUANG Jun-hong,XU Jian,LI Xiao-li
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向君,XIANG Jun
Bickerstaff脑干脑炎和Miller Fisher综合征免疫调节治疗疗效的对比研究 王志丽,谭利明,赵鑫,肖艳桥,仇东旭,杨利
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郑建文,董鸿智,赵锋仓,徐世林,莫芳萍
14-3-3和CLIC4蛋白在U251细胞自噬中的相互作用 袁兆新,金笛,张宏宇,YUAN Zhao-xin,JIN Di,ZHANG Hong-yu
rHu-EPO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于代华,孙绪德,柴伟,YU Dai-hua,SUN Xu-de,CHAI Wei
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范文: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本院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7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中,优94.6%,良5.4%,差0.0%,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创伤小,可以推广。
关键词: 医学期刊发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该病症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一旦跌倒或其他原因造成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内收就可能引发骨折。现代医学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成为常规选择,但是治疗中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手术创伤和麻醉风险,造成切口复位内固定受到限制[1]。本院自2013年1月―6月共收治了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和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震颤特点————作者:冯焕焕;宁金环;林仲希;刘婧玥;许保磊;许二赫;
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原发性震颤(ET)和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的震颤特点。方法 采集73例震颤患者(包括PD组30例、ET组23例、NIID组20例)的双上肢表面肌电图,采用功率谱分析探讨频率特点。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比较三组患者表面肌电图的各项电生理参数。结果 ET的震颤频率高于PD(F=41.86,
女性帕金森病患者异动症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作者:赵静;王彦宏;陈佳琦;马少辰;李继来;王培福;杜继臣;冯涛;万志荣;
摘要:目的 调查女性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航天中心医院PD专病门诊符合PD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病例资料,记录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数据: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UPDRS-Ⅲ、UPDRS-Ⅳ及认知、抑郁等非运动症状评分、是否合并异动症、发生异动症单次左旋多巴剂量(LD),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PD患者异动症的...
帕金森病抑郁与自主神经症状网络分析————作者:刘彤;唐玮婷;熊亦璇;游咏;
摘要:目的 探究帕金森病(PD)抑郁与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性,为PD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22年7月—2023年7月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168例PD患者临床及神经循环数据,通过贝克抑郁量表将患者分为PD伴抑郁(dPD)组(57例)和PD非抑郁(nPD)组(11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并进行TCD监测下的卧立位实验,分别于1min,3min,5min记录患者卧位及立位...
溶酶体跨膜蛋白175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任芳丽;周旭;杨新玲;
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各种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已有多项研究表明TMEM175基因可能是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但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跨膜蛋白175(TMEM175)是溶酶体蛋白编码基因,编码一种溶酶体质子通道蛋白。本文将对TMEM17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特征、基因突变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TMEM175对帕...
线粒体生物发生异常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作者:仇晓蕊;张译丹;仇海滨;杨国锋;
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大脑黑质致密部(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丧失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路易小体为主要特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线粒体功能障碍产生的氧化应激会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因此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帕金森病主要的发病原因,而线粒体生物发生对于线粒体的功能有着重要影响,线粒体生物发...
帕金森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作者:张厚文;朱虹;李春荣;王钟秀;吴忧;
摘要: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椎体外系,由多巴胺能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退化引起。近年来大多数研究表明PD病理及病变不仅局限于中枢,而是一种全身性、多系统疾病。PD伴有周围神经病变(PN)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但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PD患者运动症状常掩盖周围神经病变表现,因此,PD合并PN临床识别度不高,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就PD合并PN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波动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梁波;
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进行性锥体外系症状和一系列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除运动症状波动外,许多非运动症状也会发生波动变化。非运动症状波动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并可能独立于运动症状波动。目前国内学者对于非运动波动缺乏重视,故本文总结近些年国外对于非运动波动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综述
瞬目反射、视频头脉冲试验和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在眩晕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者:李岩;辛红;王佳佳;
摘要:目的 探究瞬目反射(BR)、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VEMP)三种电生理检测方法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37例),急性前庭神经炎(43例)的共80例眩晕患者的瞬目反射(BR)、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VEMP)各项电生理结果,及分析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组BR...
GT1a抗体介导的Miller-Fisher综合征不完全型1例报告————作者:章腾;朱羽婷;赵莉;吴璇;许笑天;
摘要:GT1a抗体介导的Miller-Fisher综合征(MFS)不完全型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以GT1a抗体介导的MFS不完全型患者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以震颤及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作者:吕家华;肖翔宇;吕邵敏;刘瑞寒;孔庆霞;
摘要:收集济宁市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确诊的1例成人散发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为老年女性,64岁,临床表现以肢体震颤、发作性意识障碍为主,患者皮肤活检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头部核磁共振弥散序列示皮髓质交界区异常信号,基因检测提示致病基因NOTCH2NLC阳性,诊断为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给予对症治疗。通过本案例的报道,提示对于存在肢体震颤或发作性意识障碍者,若头部磁共振弥散序列显示皮髓质交界区异...
Lance-Adams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作者:刘菲;刘含;姚丽芬;侯晓华;
摘要:本文旨在提升临床对Lance-Adams综合征(LAS)的认知水平。文章通过对2021年确诊的一例LAS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全面阐述了LAS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LAS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脑缺氧后出现的动作性肌阵挛。其病因多与脑缺氧相关,其中心肺复苏术后和窒息是最常见诱因。在诊断方面,特征性脑电图表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医生应加...
脑白质病变对帕金森病相关症状的影响————作者:赵爱;宋逍;李星君;白晶;
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和聚集、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对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方面造成不同损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恶劣影响。脑白质病变(WML)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组织损害所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生机制包括内皮损伤、脑白质低灌注、血脑屏障受损。WML对PD患者姿势不稳、步态障碍、运动迟缓等...
上海某社区老年认知与情绪问题干预的随访研究————作者:张静洁;鞠康;陈思路;
摘要:目的 本研究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的筛查与干预。方法 本研究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痴呆早期筛查量表(AD-8)、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老年抑郁量表(GDS-15)、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上海市某区老人轻度认知障碍(MCI)、情绪问题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以及线性回...
睡眠剥夺中前额叶功能与过度觉醒的关系:脑电图频谱与微状态分析研究————作者:何佳秀;程金湘;赵显超;宿长军;
摘要:目的 研究睡眠剥夺条件下前额叶皮质(PFC)功能与过度觉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脑电图(EEG)研究睡眠剥夺中PFC与过度觉醒的关系。分析源自南方医院开源数据库“睡眠剥夺静息态脑电图数据集”的数据。运用功率谱密度(PSD)和微状态分析对比正常睡眠与睡眠剥夺期间的脑功能活动。结果 分析对象为37名参与者的清醒静息态EEG(NS)后37次记录及睡眠剥夺24 h后37次记录。与NS相比,睡眠剥夺后所有脑...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斑块诊断及发病机制中的应用————作者:解正绮;武剑;
摘要: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是世界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临床上ICAS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识别。近年来,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已逐步成为评估ICAS斑块特征的重要手段,且随着HRMR VWI的应用,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诊断越来越准确,从而为卒中的二级预防与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本文系统综述了HRMR VWI中ICAS斑块主要成分的影像学表现,总结了HRMR技术的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稿约
摘要:<正>《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于1984年3月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他神经内外科的疾病以及临床各学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设有指南与专家共识、专家讲座、论著与经验总结、综述、短篇等栏目。1投稿要求1.1文体设计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资料可靠,文字简练,书写规范,数据须经严格的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类文...
西藏地区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者:王壹;冉冉;季士勇;赵玉华;张梦雨;唐茹萱;次旦卓嘎;袁晶;米玛顿珠;王琳;
摘要:目的 探讨在西藏高原环境中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3年2月—2024年11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3例帕金森病患者。采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评定量表,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及Hoehn-Yahr分期(H-Y分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依据帕金森病抑郁焦虑诊断标准诊断帕金森病患者抑...
免疫表型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因果关联: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作者:李星珠;金天宇;张泽延;白晨;张豪杰;张通;
摘要:目的 本研究基于大规模公开基因组广泛关联研究(GWAS)的总结统计数据,探讨731种免疫表型与缺血性卒中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通过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和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MVMR)分析,研究731种免疫表型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关联。假发现率(FDR)校正后,鉴别出与缺血性卒中风险显著相关的免疫细胞类型。反向MR分析用于验证免疫表型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对所有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确保结果...
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者:刘蕾;杨嘉欣;蒋艳萍;张海宇;陈文博;何春渝;
摘要: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是一种严重的卒中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功能恢复产生重大影响。但目前已有的肌少症评估工具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实施存在困难。本文介绍了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客观的方法,在揭示脑卒中相关性肌少症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神经-肌肉、炎症、代谢、营养等相关指标
同一家系ALS患者和正常人骨间肌组织的差异蛋白分析————作者:李玲;马腾;李佳潞;刘倩;曹丽翠;黄银兰;
摘要:目的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筛选同一家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FALS)患者与正常组骨间肌中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确定该家系的致病蛋白,为治疗打下基础。方法 提取同一家系所有受试者骨间肌组织,运用iTRAQ技术,对所有蛋白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获得患病组与正常组蛋白质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FALS发病相关蛋白质,运用基因注释(GO)分析细胞成分,对蛋白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经...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省级《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骨伤》
- 省级上海预防医学
- 国家级《实用糖尿病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病毒病杂志》
- 省级《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 省级《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 省级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杂志
- 省级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耳科学杂志》
- 北大核心《创伤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北大核心《医学教育探索》
- 省级白求恩医学
- 北大核心《现代免疫学》
- 北大核心《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省级《健康天地》
- 国家级中国血管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世界中医药》
- 省级药物分析学报
- 国家级《医药世界》
- 国家级《中国厂矿医学》
- 国家级《校园心理》
- 省级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放射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循环杂志》
- 北大核心《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