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627/R
国际标准刊号:1673-4254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查看南方医科大学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复旦学报》杂志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下称《学报》)创刊于1981年,初为季刊,16开80页;1994年与国际接轨改为大16开本,199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1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本《学报》为南方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高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本校各学科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诊疗经验,是介绍教学、医疗、科研新发现、新发明、新成果的园地和反映本校及协作单位教学、医疗、科研水平的窗口。以中高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朝鲜、韩国、罗马尼亚;台湾、香港、澳门)保持交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专家论坛、学术争鸣、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科研管理、研究快报、病例报告及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吉西他滨对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的疗效 毛英,方廖琼,刘隆兴,胡海霞,李发琪,朱辉,MAO Ying,FANG Liaoqiong,LIU Longxing,HU Haixia,LI Faqi,ZHU Hui

  2.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负性调控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 林吉进,刘树楷,郑方芳,马青艳,余宏,任莉,沈心远,LIN Jijin,LIU Shukai,ZHENG Fangfang,MA Qingyan,YU Hong,REN Li,SHEN Xinyuan

  3. 补骨脂素可能参与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方向分化 万谦,陆华,邓延莉,梁丽梅,WAN Qian,LU Hua,DENG Yanli,LIANG Limei

  4. E2F-1基因沉默可增强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 廉超,杨杰,王晓通,谢玉波,肖强,LIAN Chao,YANG Jie,WANG Xiaotong,XIE Yubo,XIAO Qiang

  5.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T-786C多态性与散发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 刘丽,黄旭升,蔡艺灵,杜娟,冯凯,路浩军,LIU Li,HUANG Xusheng,CAI Yiling,DU Juan,FENG Kai,LU Haojun

  6. 中国大陆地区成年人高血压前期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金楠,李革,李会,陈玲,冷冰,JIN Nan,LI Ge,LI Hui,CHEN Ling,LENG Bing

  7. 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脑胶质瘤细胞侵袭 刘丽华,代勤,闵志刚,张明,LIU Lihua,DAI Qin,MIN Zhigang,ZHANG Ming

  8. 大戟根的化学成分分析 孔艺,刘媛,李国锋,谢海辉,KONG Yi,LIU Yuan,LI Guofeng,XIE Haihui

  9. 姜黄素通过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李牧,王丽,刘海莉,苏宝山,刘变利,林温静,李昭荣,常黎华,LI Mu,WANG Li,LIU Haili,SU Baoshan,LIU Bianli,LIN Wenjing,LI Zhaorong,CHANG Lihua

  10. 小鼠生精相关基因pQE/Dnajb13重组载体的构建和蛋白表达 朱莉,刘刚,ZHU Li,LIU Gang

  11. 细胞角蛋白8 GFP/Puro双标干涉慢病毒系统的构建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金延超,尹荣华,郑巍薇,孔祥祯,詹轶群,杨晓明,李长燕,JIN Yanchao,YIN Ronghua,ZHENG Weiwei,KONG Xiangzhen,ZHAN Yiqun,YANG Xiaoming,LI Changyan

  医学职称论文:论述如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症治疗

  论文摘要: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抵当汤含药血清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自噬————作者:董妍妍;张可敬;储俊;储全根;

摘要:目的 观察抵当汤含药血清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GECs)自噬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连续过筛法结合胶原酶法提取与培养原代RGECs,使用第Ⅷ因子免疫荧光法对其鉴定。通过高糖培养基诱导RGECs模拟糖尿病环境下的细胞状态。将细胞分为五组:空白组(正常培养的RG...

METTL3介导的m6A修饰通过调节自噬促进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FOXO3表达及蒽环类药物耐药性————作者:张夏玮;杨晶晶;温亚男;刘青阳;窦立萍;高春记;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叉头盒蛋白3(FOXO3)与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表达关系及FOXO3参与AML化疗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敲低或过表达METTL3和FOXO3及其对照慢病毒载体,转染AML蒽环类耐药细胞系,获取对照组、敲低组、过表达组细胞。对AML细胞采用甲基化RNA共沉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MeRIP-seq)和转录组测序(RNA-seq)。采用TCGA和GSE68...

预后导向的肺癌调强放疗计划优化新方法————作者:李华莉;宋婷;刘嘉雯;李永宝;姜兆静;窦文;周凌宏;

摘要:目的 以肺癌行调强放疗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将预后预测模型纳入放疗计划逆向优化框架中,直接引导放疗计划向预后风险最小方向逼近的调强放疗计划新优化方法。方法 构建以最小预后风险为主目标函数、临床剂量限值为约束条件的混合通量分布优化模型,预后风险事件包括肿瘤局部控制失败、放射性心脏毒性发生和放射性肺炎二级以上事件发生。以3种预后预测概率加权形式构建总风险概率模型,并以最小化总风险概率为主目标项,靶区剂量...

源自蛇毒的蛋白C激活剂通过调控HIF-1α抑制BNIP3活性氧生成保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免受缺氧-复氧损伤————作者:廖茗;钟文华;张冉;梁娟;徐文陶睿;万文珺;李曙;

摘要:目的 探究蛇毒天然组分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ROS生成发挥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s),建立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模型,检测PCA和2-ME2(HIF1α抑制剂)单独处理及合用对细胞ROS生成和HIF-1α、BNIP3、Bec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OGD/R细胞模型转染BNIP3特异性siRNA,分为空载组、干扰组、PC...

CEACAM6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作者:陶露;韦卓利;项平;

摘要:目的 明确CEACAM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探索CEACAM6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分析CEACAM6在鼻咽癌中表达情况。TCGA数据库分析CEACAM6在头颈部癌中表达情况以及与生存预期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EACAM6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构建CEACAM6过表达细胞模型,分为control组(空载)和Lv-CEACAM6组(过表达);C...

过表达己糖激酶2通过激活JAK/STAT途径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作者:庆顺杰;沈智勇;

摘要:目的 探究己糖激酶2(HK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生物学功能及机制和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K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预后和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收集本院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实验验证HK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筛选出HK2表达量低的结直肠癌细胞系CT26及HCT116进行慢...

剪接因子HNRNPH1通过调控Circ-MYOCD的反向剪接促进心肌肥厚的发生————作者:蔡蕊;黄卓;贺文霞;艾添红;宋晓伟;胡淑婷;

摘要:目的 探索Circ-MYOCD的反向剪接机制及该分子的反向剪接是如何调控心肌肥厚的发生的。方法 Sanger测序和RNase R实验验证Circ-MYOCD的呈环性和稳定性,核质分提确定Circ-MYOCD的分布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ull-down的质谱结果分析预测与Circ-MYOCD结合的RNA结合蛋白(RBPs)。敲低心肌细胞中HNRNPH1和HNRNPL筛选可能影响到Circ-MYOC...

白纹伊蚊幼虫摄食量影响生长发育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作者:王颖;邓雯洋;吴超梅;田世焕;李华;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幼虫摄食量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生长发育及其对溴氰菊酯(DM)抗药性的影响,从而为蚊虫抗药性测定中幼虫饲养的食量标准化提供参考。方法 将白纹伊蚊实验室抗性品系幼虫分为3组,分别按照高、中、低3个食量标准进行饲养。每组500只幼虫,其中1~2龄幼虫每天分别投放100 mg、50 mg、25 mg,3~4龄幼虫每天分别投放500 mg、250 mg、125 ...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改善gp120转基因小鼠的肠-脑相互作用障碍————作者:罗嘉纯;Batzaya Sodnomjamts;高雪锋;陈晶宇;余政颖;熊莎莎;曹虹;

摘要:目的 探究Akkermansia muciniphila(A. muciniphila)灌胃对HIV-1的包膜病毒蛋白gp120(gp120)诱导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AND)动物模型中肠道菌群紊乱及肠-脑相互作用障碍(DGBIs)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6、9、12月龄野生型(WT型)小鼠与gp120转基因(gp120tg)小鼠肠道微生物组。将12月龄小鼠...

槲皮素通过调控L型钙通道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作者:孙红燕;卢国庆;付程文;徐梦文;朱小翌;邢国权;刘乐强;柯雨霏;崔乐妹;陈睿旸;王磊;康品方;唐碧;

摘要: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铜死亡与心肌L型钙电流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对40只SD大鼠进行对照和糖尿病模型构建,后者通过高糖高脂饲料且用STZ诱导,糖尿病模型进一步分为模型组10只(DM)、槲皮素组10只(DM+Que)和恩格列净组10只(DM+Empa)。每两周测量大鼠血糖和体质量,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通过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WGA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清铜离子水平...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因素及预测模型————作者:申琳;宋翠豪;王聪敏;高西;安俊红;李承新;梁斌;李霞;

摘要:目的 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019年~2024年277例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生活饮食习惯、疾病相关资料共25项潜在相关因素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性能。结果 不良...

菊淀粉型巴戟天寡糖显著降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小鼠的症状评分和死亡率————作者:李泽涵;梁萌;韩根成;张学武;

摘要:目的 探究菊淀粉型巴戟天寡糖(IOMO)对小鼠肺炎链球菌脑膜炎(SPM)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PM+生理盐水(Saline)组、SPM+IOMO 25 mg/kg剂量组、SPM+IOMO 50 mg/kg剂量组,n=30。从造模当天起(0 d),SPM+Saline组和SPM+IOMO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或IOMO 25 mg/k...

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单导联心房颤动轻量级分类网络————作者:洪永;张鑫;林铭俊;吴秋岑;陈超敏;

摘要:目的 设计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模型复杂度和模型性能的平衡,以便于集成到可穿戴心电监护设备上,实现本地的房颤自动诊断。方法 从公开数据集LTAFDB、AFDB和NSRDB上分别收集了84例、25例房颤患者和18例无明显心律失常受试者的数据进行实验和测试。提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并融合通道空间信息的轻量级注意网络—DSC-AttNet,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标准卷积,降低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实现...

石墨烯发热膜热疗改善小鼠冻伤的作用及机制————作者:张金水;李硕;魏栋栋;成昕;邓云;张有志;

摘要:目的 研究石墨烯发热膜热疗对不同冻伤模型小鼠的防护作用,以及对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远红外干预实验:FIR热疗7 d,4 h/d,1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n=5),干预结束后,红外成像检测小鼠体表温度。冷暴露动物模型建立实验:7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个实验分组,每个实验组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10)、石墨烯-远红外(FIR...

金丝桃素通过调节小鼠小胶质细胞内CN-NFAT钙信号通路改善压力应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作者:高正涛;林萍燕;周炳灿;陈明恒;刘尔祺;雷添翔;倪慧心;刘海鑫;林瑶;许茜;

摘要:目的 探究金丝桃素(HY)通过钙调蛋白(CaM)介导引起钙调磷酸酶蛋白(CN)-活化T细胞因子(NFAT)钙信号通路变化调节压力应激引起的抑郁(DP)障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DP组和DP+HY组各15只,行为学测试旷场实验(PFT)、糖水偏好实验(SPT)、悬尾实验(TST)、黑白场实验(LDB)、新奇食物抑制实验(NSFT),免疫组化检测...

高表达MYO1B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作者:黄晴晴;张文静;张小凤;王炼;宋雪;耿志军;左芦根;王月月;李静;胡建国;

摘要:目的 明确肌球蛋白1B(MYO1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以及对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癌症公共数据库预测MYO1B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分期的相关性及对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纳入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5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YO1B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恶性进展参数的关系,以及对患者术后5年生存...

产黑普雷沃氏菌加重小鼠的牙周炎症并损伤认知功能————作者:陈琦;夏天天;周永强;常铭洋;胡楠;杨燕美;李仲;高月;顾斌;

摘要:目的 探究产黑普雷沃氏菌(Pn)联合结扎诱导的牙周炎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结扎组(P)、结扎+菌组(P+Pn),n=8。P组丝线结扎诱导实验性牙周炎,P+Pn组丝线结扎并涂布产黑普雷沃氏菌(Pn)诱导实验性牙周炎。结扎、涂菌6周后,通过Micro CT、组织学观察牙槽骨吸收;通过旷场测试、新物体识别测试、Morris水迷宫测试评...

右美托咪定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减轻热应激诱导的人骨骼肌细胞胀亡————作者:刘洋;贾亿卿;李程程;毛汉丁;刘树元;单毅;

摘要: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于热打击诱导人骨骼肌细胞(HSKMC)胀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SKMC,HS组将细胞置于43℃的水浴锅中热打击4 h,构建细胞胀亡模型,设置对照组、热打击组(HS组)、30μmol/L DEX+HS组、ML385+30μmol/L DEX+HS组、si-Nrf2+HS组、si-Nrf2+30μmol/L DEX+HS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

GPSM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影响患者预后————作者:宋雪;陈悦;张敏;张诺;左芦根;李静;耿志军;张小凤;王月月;王炼;胡建国;

摘要:目的 探究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GPSM2)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进展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功能途径和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数据库和收治于本院的109例胃癌患者,分析GPSM2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公共数据库分析GPSM2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GPSM2在胃癌中的功能学途径及作用机制;体外培养MGC803细胞,敲低或过表达GPSM2,利用CCK...

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制霉菌素可协同抑制兔阴道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感染————作者:谢梦瑶;杨敏;李欣;杜永洪;

摘要:目的 探索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联合制霉菌素(NYS)对阴道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模型,同时将体外培养成熟的生物被膜用自动微移液管接种至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阴道内,以建立兔阴道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感染模型,实验分为Control组、NYS组、US组和联合治疗组。体外实验采用XTT法检测生物被膜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晶紫染色定量生物被膜,激光共聚...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医生核心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yixue/509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