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5610/R
国际标准刊号:1673-975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华消化外科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核心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医生评职称发表论文

  【杂志简介】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杂志原名《消化外科》,2007年正式加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更名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该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报道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

  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等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论著、临床经验、博士论坛、学术探讨、专题访谈、老中医经验、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医院管理、病例报告、医学影像、药物与临床、综述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肥胖症与代谢疾病外科治疗的发展 王存川,张艺超,Wang Cunchuan,Zhang Yichao

  重视代谢外科手术后药物的合理应用 梁辉,Liang Hui

  低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手术现状与思考 童卫东,叶景旺,Tong Weidong,Ye Jingwang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探索 梁辉,管蔚,曹庆,刘欢,Liang Hui,Guan Wei,Cao Qing,Liu Huan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不同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周迪,王勇,耿东华,Zhou Di,Wang Yong,Geng Donghua

  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低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高羽,陈静,童卫东,孙芳,周训美,李光焰,刘宝华,祝之明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剩余胃体积与减重效果的关系 应夏洋,沈柏用,金佳斌,邓侠兴,詹茜,洪洁,彭承宏,李宏为

  肥胖型2型糖尿病行腹腔镜胃旁路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的研究 张弘玮,狄建忠,于浩泳,韩晓东,刘伟杰,张频,Zhang Hongwei,Di Jianzhong,Yu Haoyong,Han Xiaodong,Liu Weijie,Zhang Pin

  代谢外科手术治疗青少年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刘欢,梁辉,管蔚,曹庆,Liu Huan,Liang Hui,Guan Wei,Cao Qing

  胃袖状切除联合空回肠侧侧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减重与改善代谢的影响 王恺京,徐安安,周小钢,陆佳军,高玮,陈志国,刘晓慧,朱江帆

  肿瘤直径对进展期食管鳞癌患者Ivor-Lewis术后预后的影响 张洪典,唐鹏,岳杰,于振涛,Zhang Hongdian,Tang Peng,Yue Jie,Yu Zhentao

  改良手助腹腔镜手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价值 陈应军,甄作均,向青锋,邓斐文,吴志鹏,何尹韬,Chen Yingjun,Zhen Zuojun,Xiang Qingfeng,Deng Feiwen,Wu Zhipeng,He Yintao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范文: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本院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7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中,优94.6%,良5.4%,差0.0%,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创伤小,可以推广。

  关键词: 核心期刊发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该病症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一旦跌倒或其他原因造成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内收就可能引发骨折。现代医学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成为常规选择,但是治疗中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手术创伤和麻醉风险,造成切口复位内固定受到限制[1]。本院自2013年1月―6月共收治了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ERCP日间手术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作者: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镜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内镜外科专家工作组;

摘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现已成为诊断与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技术, 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 欧美国家逐步实现了简单或常规ERCP日间常态化管理, 国内已有ERCP日间管理经验的相关报道, 但总体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 尚无统一的操作流程和共识, 亟待进行规范。鉴于此,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镜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内镜外科专家工作组组...

本期导读

摘要:启一元复始, 待四序更新。2025年, 在主管、主办等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怀下,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 凝聚专家、作者、读者、编者力量, 聚焦内涵, 加强引领, 多元传播, 笃行致远, 铸就卓越领军期刊, 是过往奋斗的坚实积淀, 也是新征程的蓬勃起点。本期重点选题为"消化外科新进展"

柔性牵拉策略在完全单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作者:江恩来;郑道峰;于昆;李治熹;李云波;杜广胜;肖卫东;

摘要:目的探讨柔性牵拉策略在完全单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PSILD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行PSILD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例, 女4例;年龄为(53±14)岁。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表示。计数资...

繁花落尽之后:再谈加速康复理念在胰腺外科应用的瓶颈与展望————作者:杨尹默;马永蔌;朱昱;

摘要:胰腺外科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 手术创伤大, 术后并发症多, 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实践难度大。经过近20年的发展, 加速康复理念在胰腺外科已形成成熟的指南与共识, 但其应用面临各医学中心差异大、循证级别低、康复流程完成度不足等问题, 期刊发文量增长停滞, 研究热度有退潮趋势。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 从过程管理、预康复和营养管理等方面解析加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胰腺癌的瓶颈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中国肝癌转化治疗中心建设参考标准(2024版)————作者: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转化治疗协作组;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中国主要癌症致死原因之一, 转化治疗作为近年来的重要治疗进展, 随着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已成为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 推进以肿瘤专科为重点的中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可为规范化临床诊治提供保障。尽管国内外转化治疗中心建设经验尚缺, 但欧美国家及其他瘤种的癌症中心建设经验提供了参考价值。本文探讨了建设肝癌转化治疗中心的必要性、目标及考量指标...

急重症外科:创伤和急诊及ICU融合的新兴学科————作者:任建安;

摘要:急重症外科(ACS)是普通外科融合创伤、急诊、重症医学(ICU)和外科救援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主要诊治以急腹症、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为主的外科急危重症患者。ACS可解决因普通外科过度分化导致的急诊、创伤和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不足的难题。经过10余年的发展, 已有专业的ACS学术组织、专科培训计划和专科培训教材。我国于2023年成立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急重症外科专家工作组。ACS将普通外科病房与ICU...

重视胆囊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者:刘颖斌;陈炜;

摘要:胆囊癌是我国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具有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高和放化疗不敏感等特点。改善胆囊癌预后, 有赖于早期诊断、规范化的外科治疗和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这离不开深入开展胆囊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以及探索肿瘤系统调控因素和微环境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新机制。完善各期胆囊癌外科根治性切除范围和诊治流程, 加强胆囊癌相关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探索其生物学规律, 有助于解决临床难题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作者: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摘要: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肝门部胆管癌的诊疗涉及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临床分型分期、病理学、可切除性评估、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抉择、系统治疗以及随访监测等多个环节, 是肝胆外科中诊疗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领域之一。为指导我国肝门部胆管癌诊疗更规范、安全、有效地开展,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全国肝门部胆管癌领域的专家共同制订《...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肝癌围手术期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作者:《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摘要: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对肝癌患者全程治疗管理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 已有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 遵照循证医学原则,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 深入论证并多次讨论、修改, 制订《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肝癌围手术期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该共识形成8条推荐意见, 旨在指导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多中心直肠癌真实世界数据库建设与数据质量控制策略————作者:肖毅;李珂璇;

摘要:随着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提供的证据不断更新, 中低位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呈现出模式复杂的特点, 这符合真实世界研究要求。在真实世界数据库建设和数据采集过程中, 数据库的字段选择、报告单的结构化设计以及数据收集中与收集后的质量控制, 均会显著影响真实世界数据及其产生证据的质量。笔者期望通过分享建设中低位直肠癌全国多中心数据库的经验, 为后续真实世界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循环肿瘤DNA在肝细胞癌精准医疗全程中的应用策略————作者:赫明达;杨钰泽;王明达;李超;吴寒;杨田;

摘要:肝细胞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高致死性恶性肿瘤之一, 如何有效实现其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一种新型液体活检标志物, 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笔者系统介绍ctDNA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阐述其在精准医疗中的独特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

穿越微创发展迷雾 引领微创技术方向————作者:郑民华;马君俊;赵轩;李树春;

摘要:以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开展已历经30余年, 技术发展已趋于平缓, 目前的技术发展还是在以腔镜为平台的技术上进行改良和微创新。从多孔腔镜到减孔、单孔腔镜, 从经腹到经自然孔技术, 从标清、高清到3D和4K超高清荧光导航腹腔镜。发展方兴未艾的机器人手术也是基于腔镜平台开发而成, 从疾病治疗角度而言并没有革命性的改变, 比如改变肿瘤治疗的远期疗效。在这个技术繁荣但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微创手术的未来可能...

精准外科理念在肝癌诊治中的应用与思考————作者:袁玉峰;陈曦;

摘要:精准外科理念的提出与现代医学技术进步和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相关, 并深刻影响着外科决策方向和治疗范式。其核心要义是利用可视化、可量化和可控化等关键外科技术, 在病灶清除、脏器保护、损伤控制三者之间达到平衡, 从而实现患者受益最大化。在肝癌诊断与治疗领域, 精准外科理念应贯穿于疾病诊断与治疗全过程, 包括术前精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精心管理等。这些先进理念的实现, 依赖于技术不断进步和流程不断优化。...

功能保留胃切除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创新方向————作者:Che Ani Mohd Firdaus;Jeesun Kim;Yang Han-Kwang;

摘要:近年来, 功能保留胃切除术因其术后并发症少且能维持传统胃切除术的肿瘤学疗效而备受青睐。笔者从PubMed数据库检索了包含"function-preserving surgery""pylorus-preserving surgery""proximal gastrectomy"和"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等关键词的文章, 获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胃切除术的发展旨在改...

糖尿病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作者:刘款;李佳兴;马超;王万超;田园;董智刚;韦稳强;陈朔华;吴寿岭;刘四清;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等唐山市9家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93 928例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是否合并DM和Hs-CRP水平进行分组。无DM且Hs-CRP≤3 mg/L受试者设为DM(-)CRP(-)组, 无DM且Hs-CRP>3 mg/L受试者设为DM(...

肝细胞癌靶向联合免疫转化序贯肝切除术后辅助治疗预后分析的多中心研究————作者:林孔英;林佳;赖子森;赖永平;王葵;陈进宏;张志波;李敬东;邰升;王石枫;郑四鸣;张建溪;郑璐;王恺;张嘉成;吕嘉辉;黄理铭;曾永毅;

摘要:目的分析肝细胞癌行靶向联合免疫转化序贯肝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3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等全国11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03例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3例, 女20例;年龄为(54±12)岁。103例患者均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成功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 其中72例术后行辅助治...

中低位直肠癌初诊及新辅助治疗后评估完成度分析: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作者:李珂璇;肖体先;汪晓东;吴斌;林国乐;国瑀辰;屈明;吴偲;杨晓东;宝音升博尔;王保华;张帆;喻祥旺;牛备战;陆君阳;徐徕;张冠南;孙振;张国友;石彦;蒋宏;田永静;李永翔;姚宏伟;薛军;王权;杨烈;刘骞;肖毅;

摘要:目的探讨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初诊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评估的完成度。方法采用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5月12日至2024年5月11日北京协和医院等全国47家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 07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2)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初诊肿瘤肠镜及病理学评估。(3)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初诊肿瘤影像学评估。(4)中低位直肠癌患...

双能量CT检查多参数成像预测胰腺导管腺癌病理学分级的应用价值————作者:林桂涵;陈炜越;许彩如;应海峰;曹婧婧;毛卫波;陈敏江;夏水伟;卢陈英;纪建松;

摘要:目的探讨双能量CT检查多参数成像预测胰腺导管腺癌病理学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147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2例, 女45例;年龄为(59±10)岁。患者均行术前双能量CT检查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147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7∶3分为训练集103例和测试集44例。训练集用于构建预测模型, 测试...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与数字病理学在胃癌诊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作者:俞丽;陶敏敏;谢凌丽;陈凯;

摘要: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也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人工智能因其高效的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 促进了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提高了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笔者分析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与数字病理学在胃癌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包括早期筛查和鉴别诊断、淋巴结和腹膜转移、分子分型、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预测等, 旨在探讨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及面临挑战, 强调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临床...

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代谢病综合管理与护理专家工作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代谢病外科专家工作组;中国肥胖代谢外科研究协作组;

摘要:目的制订《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下文称共识), 推动我国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意见征集, 在全面分析国内外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模式和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相关指南和医学科普特点, 由国内11位在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讨论、总结形成46项共识意见, 形成共识初稿并完成第一轮专家问卷调...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yixue/507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