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1-1304/R
国际标准刊号:1007-8738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免疫学会
查看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解剖学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现代免疫学》医学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是由中国免疫学会和第四军医大学共同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期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免疫学及相关学科的细胞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有专家论坛、细胞和分子免疫学、肿瘤免疫和临床免疫、基因工程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综述及信息等。主要读者为免疫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各医院和卫生防疫工作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属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美国《CA》刊源。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版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抗体工程、技术方法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脂多糖和植物血凝素对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水平的影响 朱波,王文红,许秋桂,王瑞,熊御云,严佳婧,舒扬,焦志军

  肿瘤坏死因子α增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凋亡 李萌璐,杨欢,王长莹,姚智,高颖,LI Menglu,YANG Huan,WANG Changying,YAO Zhi,GAO Ying

  过表达CC趋化因子受体7的C3H10 T1/2细胞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效应 张颖杰,郭希民,钱志勇,刘志佳,高钰,周林,李红,韩岩

  慢病毒介导的shRNA敲低FHL1的表达促进HeLa和HepG2细胞生长 范忠义,徐小洁,张晓梅,王涛,韩白玉,梁迎春,叶棋浓,焦顺昌

  过表达转录因子21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谭婧宇,张国庆,刘锐,周密,李中堂,吴忠均,TAN Jingyu,ZHANG Guoqing,LIU Rui,ZHOU Mi,LI Zhongtang,WU Zhongjun

  白藜芦醇抑制结肠癌干细胞增殖并增强MICA/B的表达 杨君,刘军权,吕小婷,费素娟,YANG Jun,LIU Junquan,LYU Xiaoting,FEI Sujuan

  益气养阴方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NF-α、TGF-β1和IFN-γ mRNA水平的影响 蔡杰,谭利平,冯佳,刘冬梅,赵小丹,夏燕,袁林,向阳

  p53凋亡刺激蛋白2抑制奥沙利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自噬并促进凋亡 王贲士,乔录新,石英,封晓昆,陈德喜,郭洪亮,WANG Bishi,QIAO Luxin,SHI Ying,FENG Xiaokun,CHEN Dexi,GUO Hongliang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上调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靳雨婷,侯晓明,刘奉琴,郭春艳,陈星,JIN Yuting,HOU Xiaoming,LIU Fengqin,GUO Chunyan,CHEN Xing

  医学期刊投稿: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效用

  摘要:我国社区服务要广泛深入的发展,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真正的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务求,就要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法,利用中医护理其简单、便捷、高效和其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很好地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医学期刊投稿,健康促进

  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医学期刊投稿《江西中医药》创刊于1951年,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杂志,也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江西中医药》被多家知识权益检索期刊及数据库确定为固定信息源。五十多年来,《江西中医药》发表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论文,一大批中医药学者就是从这里走向成功,走向成名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PBL联合CBL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肿瘤免疫治疗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卢瑗瑗;朱疆依;潘妍;聂勇战;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问题导向教学法(PBL)与案例教学法(CBL)的联合教学模式在肿瘤免疫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并尝试构建适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求的创新性教学策略。选取于2024年2月进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为期12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7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PBL联合CBL教学)和对照组(传统讲授式教学),通过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评估(专科查体、影像学资料...

吴茱萸碱抑制活化T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作者:唐佳楠;罗兴燕;何晶晶;曾晓鑫;刘阳;赖翼;

摘要:目的 探究吴茱萸碱(EVO)对活化T细胞增殖的抑制特性。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供体中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免疫磁珠法纯化T细胞,抗人CD3/CD28抗体活化T细胞。以不同浓度的EVO(0.37、1.11、3.33、10)μmol/L作用于T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存活率、CD25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周期分布。ELISA分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

适应性免疫应答中T、B细胞教学的共性归纳与特性对比————作者:王微;郑国旭;唐康;席文锦;郭张燕;张瑞;

摘要:由T细胞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B细胞及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两部分组成的适应性免疫应答,是《医学免疫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内容。针对现有教学体系中,T、B细胞章节知识点重复、课堂设计重叠等教学难点,本教学团队提出“共性归纳与特性对比”的创新型教学法,总结T、B细胞在发育分化、重要表面分子、分类与功能以及识别抗原后的活化等方面的共性,并对比了T、B细胞在抗原识别、增殖分化以及应答规律上存在的特点...

“荷瘤小鼠模型”在研究生实验课程中的实践应用————作者:阎博;张健;路凡;

摘要:研究生创新计划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联系科研前沿动态,以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更新研究生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践环节,最终实现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通过前期调研并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在我校研究生公共选修课中新增《荷瘤小鼠模型》实践教学模块,教学内容包括小鼠荷瘤模型构建和小鼠荷瘤活体成像分析。课程利用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

葫芦素B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缓解银屑病小鼠皮肤损伤和炎症————作者:张一健;王雪婷;杨扬;赵龙;涂辉阳;张译予;胡国亮;田宠;张贝贝;柏兆方;张斌;

摘要:目的 基于环状GMP-AMP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探索葫芦素B(CucB)对银屑病小鼠皮肤损伤和炎症的作用。方法 分析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银屑病患者皮损与非病变皮肤的cGAS-STING信号相关基因表达特征;细胞计数CCK-8试剂盒(CCK-8)评估CucB的细胞毒性,Western blot法、实时定量PCR、ELISA检测不同浓度CucB处理组细胞的...

ROCK-siRNA转染对Ang Ⅱ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及内皮细胞微粒的影响————作者:王恺;王嫣;陈天琪;彭芳;周慧;史琴;

摘要:目的 探讨转染ROCK-siRN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及内皮细胞微粒(EMP)的影响。方法 使用Ang Ⅱ(1.0 μmol/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制备细胞衰老模型,并用ROCK干扰RNA(ROCK-siRNA)转染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转染阴性对照组(Ang Ⅱ联合NC-siRNA)、ROCK-siRNA转染组(Ang Ⅱ联合ROCK-siRNA)。...

胎盘绒毛膜板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pcMSC)移植减轻脑卒中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炎症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作者:郝广萍;宋善友;李梦俊;

摘要:[目的 探讨胎盘绒毛膜板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pcMSC)对脑卒中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神经炎症、神经元损伤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ACO组和hpcMSC治疗组,最终每组纳入7只。hpcMSC治疗组小鼠在MACO术后1d、3d和10d接受hpcMSC移植。MACO术后1个月,通过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行为学测试评估...

高糖刺激的GMC源外泌体促进足细胞焦亡及通络益肾方的干预研究————作者:闫文;韩斌杰;林莉;陈丽名;屈杰;李小会;

摘要:目的 观察高糖刺激的系膜细胞(GMC)源外泌体(Exo)对C57BL/6小鼠肾脏的影响及通络益肾方(TLYSF)的干预机制。方法 大鼠GMC分为正常糖组(NG,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30 mmol/L葡萄糖),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超速离心法提取Exo,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法鉴定Exo。C57BL/6雄性小鼠分为NO-Exo组、NG-Exo组、HG-Exo组,...

TM9SF2缺失促进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作者:李康;王新宇;叶然;郭凌云;王林旭;许诺;张彤;段小涛;

摘要:目的 探究9次跨膜超家族蛋白2(TM9SF2)缺失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复制的影响,并探究其是否参与抗病毒先天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转染小干扰RNA(siRNA)方法敲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TM9SF2基因;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建立VSV-绿色荧光蛋白(VSV-GFP)感染细胞模型;空斑实验检测病毒上清滴度;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VSV...

单细胞转录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巨噬细胞亚群及枢纽基因————作者:徐敬尧;王小璐;侯帅;庞萌;王刚;王炎强;

摘要:目的 利用单细胞转录组(scRNA-seq)数据分析,高维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hdWGCNA)探索缺血性脑卒中(IS)巨噬细胞亚群。方法 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获得不同细胞类型的转录组信息,并选择巨噬细胞进行亚群鉴定。利用 hdWGCNA、细胞通讯和拟时序分析等方法探讨IS后巨噬细胞的亚群特征,并结合芯片数据筛选出与IS相关的枢纽基因进行接收者操作特征(ROC)分析验证其诊断价值,通过基因集富集分...

TPT1-AS1靶向miR-324/TWIST1轴调控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及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作者:王爱萍;戚莹莹;

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蛋白翻译调控1反义RNA1(TPT1-AS1)靶向miR-324/核转录因子扭曲相关蛋白1(TWIST1)轴调控上皮性卵巢癌(EO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血管生成从而影响卵巢癌(OC)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定量PCR检测29例OC灶及癌旁组织样本中TPT1-AS1和miR-324的表达;构建“TPT1-AS1过表达”与“miRNA324敲除”的两种OC细胞模型,并采用CCK-...

TXN在泛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对肿瘤免疫及预后的影响————作者:孙安男;孙璐娜;吴昊;李圃;

摘要:目的 TXN是一种硫氧还蛋白(TXN),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在多种信号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TXN在泛癌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及可视化 TXN 表达在泛癌中的诊断、预后和免疫学分析。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下载临床数据,分析TXN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人类蛋白质图谱(HPA)(https://www.proteinatlas.org/)数据库初步验证。采用...

miR-582-5p调控DUSP1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影响————作者:孙彦明;刘凤霞;常婷婷;

摘要:目的 探讨miR-582-5p调控双特异性磷酸酶1 (DUSP1)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巨噬细胞THP-1分为Control组、Mtb组、inhibitor-NC组、miR-582-5p inhibitor组、miR-582-5p inhibitor联合si-NC组、miR-582-5p inhibitor联合si-DUSP1组;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miR-582-...

创伤后血小板功能障碍相关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作者:李楷;王培鑫;魏坤;刘佳;白雪;张天焘;张辰;徐世红;

摘要:创伤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的创伤患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创伤性凝血病等疾病,增加死亡风险。血小板在止血反应中很重要,但在创伤患者中其功能会迅速失调,从而导致创伤性凝血病、失血和早期死亡。血小板除了止血的作用外,还参与免疫反应,这可能与免疫血栓形成、器官功能障碍和创伤患者晚期死亡率增加有关。目前对于创伤后血小板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以早期止血、晚期防治血栓形成及器官功能障碍为主。本文对血小板功...

稽留流产患者蜕膜组织高表达核心蛋白聚糖并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M1极化及机制————作者:刘丽平;徐慧;

摘要:目的 探究稽留流产(MA)患者蜕膜组织的巨噬细胞极化变化、核心蛋白聚糖(DCN)蛋白表达及DCN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MA、复发性流产(RPL)和正常妊娠人群蜕膜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C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蜕膜和绒毛组织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蜕膜和绒毛中DCN、HIF-1α的蛋白表达。分离获取原代滋养细胞和外周血单...

Zfp335调控效应性Treg比例及肿瘤免疫应答————作者:申晓楠;李文华;贾筱萱;杨飚;王昕;刘海艳;焦安君;雷蕾;杨小丰;张保军;

摘要:目的 锌指蛋白335(Zfp335)参与调控胸腺T细胞的早期发育和外周T细胞亚群的分化,本研究旨在探讨Zfp335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他莫昔芬在Treg中特异性敲除Zfp335基因[Zfp335fl/fl 叉头盒P3(FOXP3)creERT2],并构建MC38移植瘤模型。接种肿瘤后第7天,观察并测量肿瘤的大小,...

细胞免疫对红细胞血型同种免疫的调节作用新进展————作者:洪卧霞;伍昌林;邵超鹏;

摘要:慢性贫血患者(如地中海贫血)需长期依赖输注红细胞维持生命,但血型抗原的同种免疫反应常给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生存带来严重危害。输血相关同种免疫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如有些患者尽管长期输血,不会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而有些患者会产生针对多种血型抗原的同种抗体,使输血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红细胞血型同种免疫需多种免疫细胞参与,包括抗原递呈细胞,不同的T细胞等,许多研究都在探索相关的调节作用,甚至干预措施。本文综述了...

1例产生IgM+IgG型抗-S联合IgG型抗-Wra的检测分析————作者:焦琴;陈洁;杨世明;杨琳;杜娟;李丹;安宁;杨龙飞;

摘要:目的 对患者血清中存在MNS血型系统IgM+IgG型抗-S联合Diego血型系统IgG型抗-Wra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临床配血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对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D抗原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抗体筛查试验、抗体特异性鉴定、抗体效价测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患者女性,77岁,有妊娠史和输血史,伴中度贫血,ABO血型A型、RhD阳性、S-

成纤维细胞在急性炎症反应中的基因表达及调控机制研究————作者:杜梦;廖晗婧;黄镘静;王雅琴;赵宗杰;朱枝祥;李军;

摘要:目的 探讨小鼠成纤维细胞(MEF)在炎症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为明确MEF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功能和发现通过调节MEF细胞功能发挥抗炎作用的药物奠定基础;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MEF细胞分为脂多糖(LPS)处理组、炎症条件培养基(CM)处理组和溶媒对照组,然后分别利用LPS、CM和等体积溶媒处理MEF细胞;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种刺激对MEF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CM诱导ME...

食管鳞癌相关自身抗体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者:吉开娟;孙超;赵艳;

摘要: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目前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侵入性和内窥镜检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经济压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无痛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诊断更为适用于早期肿瘤诊断,肿瘤自身抗体作为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在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大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食管鳞癌相关自身抗体的研究背景,种类发展...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