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1-1332/R
国际标准刊号:1005-2216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查看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核心医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医学论文核心期刊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性妇产科学技术类期刊。自创刊以来,得到全国妇产科专家、学者的热心关注和大力支持,始终坚持“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妇产科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服务”的办刊宗旨。指导性强、覆盖面广,发行量位居国内同类期刊的首位。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妇产科学计划生育类核心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显示:《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年总被引频次7680次,影响因子1.667,即年指标0.239(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等指标均居中国妇产科杂志之首位。

  2009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本刊影响因子在国内338中医学期刊中排名第9位,妇产科期刊中排名第1位。

  本刊连续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为“妇产科学、计划生育类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进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2005年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2007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所设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研究与创新(探索)(发表基础与临床的前沿性研究论文,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兼具实用性),论著,讲座与综述,疑难病例讨论,术式讨论,短篇论著,病案报告,教训分析,短篇报道,临床用药,国外医学动态,女性健康,妇幼保健,争鸣,继续医学教育园地,读者•作者•编者。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481)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要点解读

  李婕;漆洪波

  述评

  (485)宫颈癌手术治疗多元化现状及其发展动向

  狄文;洪祖蓓

  (490)重视宫颈癌手术治疗个体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程晓东;谢幸

  专题笔谈

  (493)宫颈癌手术治疗基本原则及争议

  卢淮武;林仲秋

  (496)宫颈癌手术盆腹腔淋巴结切除相关问题

  董卫红;王泽华

  (499)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选择注意事项及术后生育问题

  刘开江

  (503)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保留卵巢相关问题

  王敏;陶陶;王欣彦

  (507)宫颈癌手术保留盆腔神经相关问题

  陈春林

  (511)宫颈癌复发手术治疗

  韩啸天;吴小华

  (516)腹腔镜下腹膜阴道延长术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操作技巧

  汪希鹏;吴悦茜

  临床医学论文: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对两组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相关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措施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患儿的接受程度较高,应在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临床医学论文,护理方法,支气管哮喘,小儿患者

  支气管哮喘为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病春冬季节多见,5岁以下小儿容易发生该病。该病主要临床特征为阵法性咳嗽,且多发生在夜间或清晨,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还可出现三凹征,故临床需立即进行治疗[1] 。根据研究表明,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现针对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分组护理治疗,现见如下报道: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胎儿孤立性侧脑室扩张对脑实质体积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作者:林浩生;黄婵桃;裘毓雯;谢薇;朱雯倩;沈薇;黄启涛;常清贤;

摘要:目的 探讨孤立性侧脑室扩张胎儿和正常胎儿孕期颅脑发育情况及孤立性侧脑室扩张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2023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79例孤立性侧脑室扩张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产检的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根据侧脑室扩张程度,将79例孤立性侧脑室扩张胎儿分为轻度(侧脑室宽度10.0~<12.0 mm)、中度(12.0~<15.0mm)、重度(≥15...

子宫腔疾病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作者:杨清;王丹丹;

摘要:<正>生殖健康涉及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是人类繁衍生息和发展的保障。女性生殖系统中子宫是孕育生命的器官,人类胚胎(胎儿)及附属物在子宫腔内的生长时间约为280d,直至临产和分娩。良好的子宫腔环境、优质胚胎以及子宫内膜和胚胎之间的同步发育是成功妊娠的条件。因子宫腔疾病导致子宫腔的解剖结构异常和(或)干扰子宫腔微环境,会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造成胚胎在子宫腔内植入失败或植入异常等,表现为不孕、流产、早产等...

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的关系————作者:江奕楠;生秀杰;

摘要: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内膜炎性改变,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高危因素复杂。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一种隐匿性疾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及不孕症的关系密切,其组织学特征是子宫内膜间质存在浆细胞。已有研究表明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CE患者的妊娠结局

子宫腔疾病的诊断————作者:葛蓓蕾;孙静;

摘要:子宫腔疾病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可分为先天性结构异常、继发性子宫腔疾病、炎症性子宫腔疾病等。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子宫腔疾病的诊断呈现更微创、更精准化的趋势。文章对子宫腔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清晰的诊断思路

子宫腔良性肿瘤的诊治与子宫内膜保护————作者:黄晓武;

摘要:宫腔镜直视下手术是目前治疗子宫腔内良性肿瘤的“金标准”方法,其可根据病变的大小、数目、质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手术,术者需注意术中的操作技巧,关注对子宫内膜的保护,术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式预防子宫腔粘连的发生,实现对患者生育功能最大的保护

子宫内膜损伤子宫腔结构异常的诊治与生育功能评估————作者:李博涵;段华;

摘要:正常子宫腔结构是保障生育的重要前提。先天性或获得性原因造成的子宫腔解剖学异常不仅破坏了子宫的形态结构,也是导致生育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的重要病因。在获得性子宫腔结构异常病因中,各类原因所致的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致子宫腔形态学破坏并由此所造成的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或复发性流产等,临床常见,已经成为影响女性生育功能和月经生理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聚焦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导致的子宫腔结构异常,基于循证医学证...

宫腔镜技术的现状与展望————作者:冯力民;丁冬;

摘要:经历了200年的发展,现代宫腔镜技术以阴道内镜技术为划时代的变化,开创了门诊宫腔镜“即诊即治”的理念,国际上各大协会的严格培训制度使宫腔镜的普及更为安全和有效。未来的宫腔镜包括数字化宫腔镜、三维宫腔镜、机器人宫腔镜和人工智能(AI)技术辅助的宫腔镜。宫腔镜技术作为妇科内镜技术的一个亚专科,因其良好的视觉效果、令人满意的诊疗结果,其检查结果成为了诊断子宫内病变的金标准

孕足月死胎57例临床分析————作者:张大伟;陆育秋;张豪锋;张军;李燕娜;戴济安;

摘要:目的 探讨导致孕足月(≥37孕周)死胎的发生机制及有效干预措施,以期降低死胎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辖区内孕足月后死胎57例的临床资料(占围产儿死亡的11.0%),对所有孕足月后死胎孕妇及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死胎孕妇中有52例发生死胎前有自觉胎动异常(91.2%),存在母体合并症或并发症者36例(63.2%),其中高龄、肥胖及妊娠合并...

子宫颈癌筛查规范(2025年版)

摘要:<正>子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筛查的目的是尽早发现、诊治子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本指导意见由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结合我国实践制定,旨在提供筛查的最新建议,规范实施子宫颈癌筛查。1子宫颈癌流行病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其中,70%以上高级别子宫颈上皮...

子宫腔炎症性疾病病理学诊断标准与治疗进展————作者:朱颖军;杨依楠;

摘要:子宫腔炎症性疾病,尤其是慢性子宫内膜炎,与多种妇科疾病密切相关,会影响育龄女性的生育结局,其病理学诊断标准存在诸多争议及挑战,有效治疗子宫腔炎症性疾病可改善生育结局。文章针对子宫腔炎症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与治疗进展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依据

卵巢癌类器官规范化建立及临床转化初步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作者:孟元光;叶明侠;

摘要:<正>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卵巢上皮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卵巢癌的70%[1-2]。因卵巢上皮性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超过70%的病例在初次诊断时即为晚期,总体预后差。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复发率很高,约为70%~80%,5年的生存率仅为40%[3-4]

妇科恶性肿瘤围术期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25年版)————作者:崔广霞;陈麟凤;白文佩;马海梅;

摘要:<正>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202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约139.8万例,死亡病例约67.2万例[1];我国2022年新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约29万例,死亡病例约10万例[2]。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常见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输卵管癌、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对少见。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部分患...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作者:郝敏;侯勇丽;

摘要:子宫内膜癌作为第二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日益年轻化,标准疗法会导致患者生育功能受损,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已成为妇瘤领域的新兴关注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迅速增多以及分子分型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子宫内膜癌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文章详细探讨了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子宫内膜息肉日间手术管理————作者:陈丽梅;隋龙;

摘要: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腔内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其常见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或无明显症状。临床诊治金标准是通过宫腔镜检查并完全切除息肉送病理检查。日间宫腔镜手术是指1个工作日内完成入院、手术操作并出院的宫腔镜手术,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非常适合日间手术模式的疾病。文章论述了子宫内膜息肉的日间手术管理,以实现临床诊治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的目标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T细胞应答机制及基于T细胞的免疫治疗新策略————作者:金腾川;朱芳;朱可心;周颖;

摘要:<正>1引言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种特异感染人体皮肤及黏膜组织中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德国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发现了子宫颈癌与HPV感染之间的关系并因此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HPV感染已被证实与子宫颈癌、口咽癌、头颈癌、阴茎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紧密联系[2]

派特灵用于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专家共识(2025年版)————作者:王辰;闫晔;张崴;薛凤霞;宋殿荣;

摘要:<正>1背景、目的及意义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是全球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我国≥20岁普通女性的生殖道HPV感染率约为15.0%[1];子宫颈细胞学正常、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自然妊娠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子宫腺肌病患者母儿结局对比分析————作者:卢潇菲;王伊玲;卢欣蕾;昌晓红;祝洪澜;

摘要:目的 探讨自然妊娠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孕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母儿结局。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且有妊娠结局的15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方式分为自然妊娠组与IVF-ET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151例患者中自然妊娠组90例,IVF-ET组61例,两组间难免流产(14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vs.9.8...

辅助化疗对Ⅰ期少见类型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影响:基于人群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作者:李婧;张钰豪;徐冬冬;林仲秋;卢淮武;

摘要:目的 探讨辅助化疗对Ⅰ期少见类型卵巢癌上皮性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Ⅰ期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EOC)、透明细胞癌(OCCC)和黏液性卵巢癌(MOC)的患者进行基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数据库(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减少选择偏倚,采用Kaplan...

人工智能识别阴道镜下子宫颈红区在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作者:冯慧;赵撼宇;赵健;王业全;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辅助阴道镜识别子宫颈红区在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子宫颈诊疗中心的阴道镜数据3974例。采用ViT、DeiT3、BEiTv2三种深度学习模型,构建阴道镜下子宫颈红区预测模型,其中训练集与验证集以阴道镜拟诊标注作为学习标签,测试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以活检率(BR)及组织病理学符合率(CR)为评估指标。结果 ViT模...

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及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治疗ⅠA1期不伴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年轻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对比分析————作者:杜欣颖;刘亚娜;严淑萍;付翰林;毛萌;王倩;郭瑞霞;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及筋膜外子宫切除术(EH)治疗ⅠA1期不伴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年轻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3例年龄≤45岁ⅠA1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KC组(53例)和EH组(10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围术期指标及预后情况,随访CKC组患者的生育结局。...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