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药材

《中药材》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286/R
国际标准刊号:1001-4454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查看中药材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华创伤杂志》医生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医学科技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药材》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

  它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栽培与育种、资源、鉴别、加工炮制与养护、化学成分、药理、制剂与质量、考证、专论、综述、临床用药、药膳、其它、信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活性氧的雌雄同株植物五味子雌花/雄花比例的调控 曹伍林,宋琦,孟祥才,CAO Wu-lin,SONG Qi,MENG Xiang-cai

  Pb胁迫对冬凌草叶片光合色素合成和生物量的影响 孔四新,李海奎,晁婧,崔旭盛,郭玉海,KONG Si-xin,LI Hai-kui,CHAO Jing,CUI Xu-sheng,GUO Yu-hai

  甘草种苗等级与植株生物量积累及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侯嘉,闫立本,赵贵亮,杜弢,邵士俊,HOU Jia,YAN Li-ben,ZHAO Gui-liang,DU Tao,SHAO Shi-jun

  牛蒡子高产栽培措施的研究 刘世勇,江晓波,王涛,孙继业,胡尚钦,张利,LIU Shi-yong,JIANG Xiao-bo,WANG Tao,SUN Ji-ye,HU Shang-qin,ZHANG Li

  地黄脱毒试管苗大田直接移栽技术研究 解晓红,解红娥,李江辉,王凌云,吴慎杰,陈丽,武宗信

  不同土壤对天门冬生长的影响 姚元枝,欧立军

  不同处理对天仙子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韩多红,陈叶,王恩军,秦炳凯,张勇

  林麝泌香期和发情期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变化 张争明,杨静,王建明,付文龙,王展印,叶松华,付春梅,ZHANG Zheng-ming,YANG Jing,WANG Jian-ming,FU Wen-long,WANG Zhan-yin,YE Song-hua,FU Chun-mei

  HPLC测定不同产地巴戟天中5种茜草素型蒽醌的含量 史辑,刘梓晗,王玲,贾天柱,SHI Ji,LIU Zi-han,WANG Ling,JIA Tian-zhu

  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采样调查报告 刘超,格小光,郝庆秀,郭兰萍,袁庆军,黄璐琦,LIU Chao,GE Xiao-guang,HAO Qing-xiu,GUO Lan-ping,YUAN Qing-jun,HUANG Lu-qi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静息态功能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并以记忆和其他高级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研究提出AD时一种失连接综合症,即AD患者不仅在局部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在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也存在异常。本文主要回顾近年来基于种子点功能连接研究在MCI和AD中的进展,这些发现不仅为了解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寻找到敏感的影像学标记。

  关键词: 期刊论文发表,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功能连接,功能磁共振成像

  中药材最新期刊目录

康复新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骨组织中Runx2、ALP蛋白表达影响————作者:胡小敏;唐正龙;王冬香;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和促进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通过CCK-8检测不同体积分数的康复新液干预下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成骨细胞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的矿化情况、RT-qPCR检测OPN、CollagenⅠm RNA表达。将24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吸收性明胶海绵修复组、康复新液组,建立直径为8.0 mm的全层骨缺损模型4、8 w后,通过影...

幼苗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降香磷吸收的影响————作者:周佳怡;詹红星;林仪;戚赞宜;郑会森;吴永彬;

摘要:目的:研究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降香幼苗生长和对不同磷环境的适应情况。方法:采用接种AMF和磷胁迫双因素试验,设置接种苏格兰球囊霉(Gc)、地表球囊霉(Gv)和不接菌(CK)3种处理,同时设置4个浓度的磷溶液,研究接种Gc或Gv的降香幼苗在不同磷水平下生长量、生物量及营养成分含量。结果:在三种浓度的磷溶液条件下,接种组较未接种组提高了植株的苗高;接种AMF有利于促进降香根系的生长;接种A...

湖北多花黄精根腐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卡氏芽孢杆菌对其抑菌作用研究————作者:李焕梅;彭柏文;胡靖;龙同;熊银德;赵锦芳;

摘要:目的:明确湖北多花黄精根腐病致病菌种类,并研究卡氏芽孢杆菌对该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为多花黄精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多花黄精根腐病样品中分离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及tef1-α基因序列分析,明确病原菌种类;通过牛津杯法、扫描电镜以及荧光显微镜研究卡氏芽孢杆菌ST-1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从多花黄精根腐病病样分离得到病原菌株887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

裂叶地黄与地黄远缘杂交种的表型鉴定与基因组分析————作者:苗春妍;杨雅贺;高俊鸽;左鑫;丁宁;李欣容;王丰青;

摘要:目的:为了拓宽现有地黄品种的遗传基础,将四倍体地黄与二倍体裂叶地黄通过远缘杂交,创制新的地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人工去雄、授粉进行有性杂交获得地黄与裂叶地黄远缘杂交种,分析了杂交种的倍性、形态特征、生理指标和药效成分含量,并对其中2个远缘杂种的基因组进行了Survey。结果:以裂叶地黄为母本、地黄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的种子仅少数发芽成苗。细胞学鉴定表明,3个远缘杂交后代均具备56条染色体,与地黄...

乳腺增生中药专利的格局分析————作者:郭良玉;杨旭杰;张婉悦;赵一洁;吴昊;

摘要:目的:探寻我国乳腺增生中药专利的发展态势,以求为相关专利的申请及新药研发提供参照。方法:以Patentics数据库作为检索平台,使用WPS Excel统计,获取专利各方面的数量信息;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IPC号共现网络,使用IBM SPSS Modeler18.0对授权专利组方中的药物信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通过检索、清洗之后共获得专利1 356件,具备分析价值的时间段为2000年至...

“外用中药粉膜Ⅱ号”治疗宫颈持续性高危HPV感染的疗效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作者:曾委;徐静;陈莉;

摘要:目的:探讨清热解毒祛湿“外用中药粉膜Ⅱ号”对宫颈持续性高危HPV(HR-HPV)感染的疗效,及其对宫颈脱落细胞中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妇科门诊且确诊为湿热下注证型带下病的持续性HR-HP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解毒祛湿法“外用中药粉膜Ⅱ号”治...

益气活血方通过调节Ca2+/ET-1/HIF-1α通路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作者:陆敬平;闻慧娟;陈冉;陈燕;卢鑫;王沛;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2022年6月-202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144例确诊为气虚血瘀型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虚血瘀型中医证候评分、心脏功能指标(LVEDD、EF、LVEDV)、肺功能指标(VC...

黄精多糖调控线粒体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抗NASH的作用机制研究————作者:袁茵;祖兴旺;周天;俞静;尹翠云;李宜航;

摘要:目的:探讨黄精多糖调控线粒体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HepG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精多糖低(100μg/mL)、中(200μg/mL)、高(400μg/mL)浓度组及NAC(ROS抑制剂,5 mmol/L)组、NAC+黄精多糖高浓度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脂滴;DCFH-...

胆汁类动物药及其活性成分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厉赢;吉静;徐甜;陈佳慧;刘晓中;马重阳;程发峰;

摘要:胆汁类动物药是将动物的胆汁进行简单加工而成的中药材,包括牛胆、羊胆、猪胆、熊胆等生理性胆汁,以及牛黄、猪黄等病理性胆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病、中风、癫痫和五官科等疾病。胆汁酸(Bile acids,BAs)是胆汁类动物药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促消化、改善代谢紊乱、抗癫痫、抗惊厥、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作为信号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

加辅料炒法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作者:李璇;刘晨曦;李明露;姚妙诗;束雅春;

摘要:炒法是中药炮制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完整且独特的体系。加辅料炒法为炒法的重要分支,其核心在于通过添加不同的辅料来调节药材的性质和功效,因辅料不同而各有特色,炮制后的变化也存在差异,通常依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治疗目的进行选择。其中固体辅料在炮制过程中多起到导热、减毒的作用。该文通过查阅2020年版中国药典、《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及历代本草等各类文献,...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治疗老年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对术后肿胀、膝关节功能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作者:唐永红;曾宇晴;王龙剑;陈骐骁;

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疗法对老年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术后肿胀程度、膝关节功能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7月-2024年7月在诸暨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11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肿胀程度、膝...

牛蒡的本草考证与应用变化探赜————作者:刘文静;张鸿博;鄢梁裕;张承坤;侯力铁;崔为;

摘要:牛蒡子和牛蒡根为本草牛蒡的两种不同入药部位,二者的性味功效随着本草史的发展从完全不同逐渐趋向一致,牛蒡子也逐渐取代牛蒡根成为了牛蒡主要的药用部位并延续至今。本文以牛蒡整个植物为主体,侧重对牛蒡子名称、炮制方法、性味、功效等方面的考证,梳理出牛蒡子早在宋代便将其应用于宣发风热中,至清代中期,温病学派的发展,其发散风热、利咽透疹的功效得到广泛应用与配伍,牛蒡子的性味功效之演变在历史的应用中不断扬弃深化...

膜肾颗粒减轻原发性膜性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机制研究————作者:于航星;黎颖;唐璟;裴明;熊维建;杨洪涛;

摘要:目的:观察膜肾颗粒对c BSA诱导的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保护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9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皮下注射和尾静脉注射c BSA建立膜性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8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孢素A(9.0 mg/kg)组及膜肾颗粒低(1.85 g/kg)、中(3.70 g/kg)、高(7.40 g/kg)剂量组和膜肾颗粒高剂量+环孢素A组,每组1...

巴里黄檀心材中一个新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作者:庞妍;刘安;陈兰英;刘荣华;

摘要:目的:研究巴里黄檀Dalbergia bariensis Pierre ex Prain心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巴里黄檀心材的二氯甲烷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以及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巴里黄檀心材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羟基-2,4-二甲氧基-苯甲酸乙酯(1)、 3-...

桔梗甘草汤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作者:汪思齐;黄春华;夏铭;汤海明;刘德芳;

摘要:目的:基于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的体外细胞炎症模型,探讨桔梗甘草汤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桔梗甘草汤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以筛选合适的给药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LPS 200 ng/mL)和不同浓度桔梗甘草汤组,用Griess试剂法检测RAW264.7细胞NO释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IL-6、TNF-α、IL...

纤花香茶菜种质资源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龚彩玲;赵双双;詹若挺;赖志明;刘军民;

摘要: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居群纤花香茶菜的遗传多样性,夯实纤花香茶菜优质种质资源的保护以及优良品种选育的研究基础。方法:以6个种源地的9个居群共80份纤花香茶菜为材料,应用SSR-PCR方法,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结果:9个居群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平均值为91.45%,Shannon指数(I)、Nei′s基因多样数指数(H)区间分别为0.5332~0.7734、0...

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氧化损伤的影响及Nrf2/ARE通路的调节作用————作者:李婷婷;福婷;方永军;

摘要:目的:探讨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对Nrf2/ARE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30 mg/kg)组和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低(0.81 g/kg)、高(7.29 g/kg)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构建慢性脑灌注不足的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

基于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的宽叶缬草及其混伪品鉴别研究————作者:刘梓梵;明凯利;向阳;赵刚;郭超伟;陈毕琳;黄志军;

摘要:目的:建立宽叶缬草及其混伪品的HPLC及G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其差异,为宽叶缬草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液相采用Tnatur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气相采用Agilent PEG-20M毛细管柱(30 m×0.32mm×0.25μm),流速为1.2 mL/m...

猴头菇多糖对胃黏膜解痉多肽表达化生的调控作用————作者:陈世龙;王思丰;李俊怡;蔡甜甜;曾晓会;赵自明;

摘要:目的:探讨猴头菇多糖对小鼠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EM)的干预效应与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叶酸(3.9 mg/kg)组和猴头菇多糖低(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3 d以160 mg/kg腹腔注射他莫昔芬复制SPEM模型,各给药组大鼠造模中持续给药,造模后继续给...

延辉巴豆化学成分研究————作者:蒋熙;确生;袁呈山;郭文婷;梁若楠;刘天逸;

摘要:目的:研究延辉巴豆Croton yanhui Y. T. Chang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RP-C18、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延辉巴豆的二氯甲烷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及理化性质并结合与标准化合物对照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延辉巴豆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斯巴醇(1)、ledol(2)、aromadendra...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