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我国第一本独立的全国性肿瘤专业高级学术刊物。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主办。以报道国内外肿瘤防治研究领域最新之研究成果及新进展为主,读者对象为肿瘤防治研究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医药科技人员。读者对象为肿瘤防治研究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湖北省优秀医学期刊、中国抗癌协会系列刊物。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J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I)及国内所有大型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诊断、临床应用、流行病学、研究简报、技术交流、论著摘要、综述、短篇个案、简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食管癌术后患者放化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沈文斌,祝淑钗,SHEN Wenbin,ZHU Shuchai
曲古抑菌素A增加人肝癌Bel7402细胞对TRAIL敏感度的实验 李伟,朱明月,董栩,夏华,陈栘,鲁琰,郭峻莉,谢协驹,符史干
负载人microRNA-149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王洪斌,王宗华,陈俊颖,邹利全,宋航,陈陵,WANG Hongbin,WANG Zonghua,CHEN Junying,ZOU Liquan,SONG Hang,CHEN Ling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李浩,崔永,LI Hao,CUI Yong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L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及侵袭的作用 郑海燕,阮健,潘玲兰,刘见桥,ZHENG Haiyan,RUAN Jian,PAN Linglan,LIU Jianqiao
奥沙利铂对二甲肼诱导的结肠癌大鼠CD44V6、VEGF、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影响 李鸿飞,唐卫中,黄庆录,黄客增,蔡尚坤,LI Hongfei,TANG Weizhong,HUANG Qinglu,HUANG Kezeng,CAI Shangkun
萝卜硫素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高慧婕,李春霞,陈玉杰,GAO Huijie,LI Chunxia,CHEN Yujie
甘肃省105例脑胶质瘤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 牛小东,张祎年,冉俊涛,王振伟,朱琳,陈宝余,薛敏,焦聚阳,潘亚文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MSH2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张瑾,李红霞,ZHANG Jin,LI Hongxia
晚期肺癌患者癌症相关性疲乏的发生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 王玉栋,陈红姗,单玉洁,周欣亮,常靓,王龙,吕雅蕾,刘巍
硒蛋白S基因G-105A、G-254A位点多态性与湖南汉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毛华杰,朱燕,卢淑华,李诚城,江昊宇,黄玉梅,章迪,王晓春
康复医学论文:运动对药物治疗白癜风患者血浆及组织液内皮素—1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对白癜风患者皮损区面积,以及血浆和组织液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选取白癜风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安静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中等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药物治疗)、大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药物治疗),每组15例。中等强度运动组采取跑步运动,运动强度维持在心率120~140次/min,每次1h;大强度运动组采取跳绳运动,心率为160~170次/min,1d累计1h。每周运动5d,共进行16周的运动。16周运动干预前后,采取患者血液及组织液,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质量浓度。通过对血浆微量元素的检测判断铜离子的变化;通过肢端血管微循环检测血管侧枝及管径的变化。结果发现:1)运动使血浆、组织液ET-1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其中以大强度运动组增加最为显著;2)16周运动前后,安静对照组与两个运动强度组的血铜离子均增加,安静对照组增加显著,而运动组只是出现微量增加;3)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增加了患者血管侧枝及管径,促进了血液循环;4)实验后3组患者皮损区缩小与实验前有显著差异,实验后3组之间皮损区缩小面积差异没有显著性,但运动组比安静对照组缩小面积大。结果说明,运动可作为白癜风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中以大强度运动效果较佳。
关键词:康复医学论文,运动医学,白癜风,内皮素-1,运动辅助治疗
肿瘤防治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2024 ASCO会议抗体偶联药物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叶虎男;沈玉兰;李佳莹;周欢欢;张繁荣;王晓稼;
摘要: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2024年5月31日至6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如期召开。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s)靶向生物制剂因其具有高靶向性、高活性、低毒的特点,已成为抗肿瘤靶向治疗的热门药物之一,也是本次ASCO大会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在研药物已超一百种,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次会议报告了多项关于ADCs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就此研究进展进行分...
基于血清特异性抗体建立中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判别模型的研究————作者:张丽;张婧莹;周彤;李文庆;游伟程;潘凯枫;张阳;
摘要:目的 筛选血清特异性抗体,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胃癌筛查、非侵入性判别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的抗体组合和模型。方法 基于胃癌高发区胃镜筛查队列,纳入300例幽门螺杆菌现况感染、既往感染和感染阴性受试者。采用血清免疫印迹试剂盒对10种特异性抗体进行比较和筛选。结果 9种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在不同组间差异显著,均
基于m5C修饰相关基因的肺腺癌预后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作者:杨帆;王浓燕;方蒙;章莹姣;胡海燕;方鹏;
摘要:目的 基于m5C修饰相关基因构建并验证肺腺癌(LUAD)预后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TCGA和GSE30219、GSE31210、GSE50081等LUAD数据集资料,通过单因素Cox、Lasso、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基因并构建模型,通过绘制Kaplan-Meier曲线、ROC曲线及Cox回归观察模型的稳健性和预后性能,并探讨模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构建了由CD...
吡非尼酮防治食管癌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作者:邱国钦;陈肖珏;许英艺;陈金平;
摘要:目的 观察吡非尼酮防治食管癌放射性肺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其中联合组53例行同步放化疗联合吡非尼酮治疗、对照组50例仅行同步放化疗;随访3年,观察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以及放疗后1年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肺功能和肺损伤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86.8%)、2年生存率(84.9%)、3年生存率(71.7%)均高于对照组(70.0%、...
CD81在肿瘤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作者:赵茜;李锋;
摘要:本文阐述CD81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其在恶性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中的作用及价值,介绍CD81相关的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分析抗CD81治疗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优势与挑战,并对其在未来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肿瘤局部因素和放疗剂量对临床T1-4N0M0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作者:孔雁;董倩;李曙光;许金蕊;赵小涵;邓文钊;沈文斌;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剂量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cT1-4N0M0期食管鳞癌患者不同肿瘤局部因素亚组人群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56例临床无转移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肿瘤局部因素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析近期疗效与肿瘤局部因素相关指标的关系,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指标,最后进行亚组分析,确定从不同放疗剂量中获益的亚组人群。结果 食管肿瘤病变X线长度越短、食管管壁厚度和GTV越...
胰腺癌瘤内微生物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进展————作者:鄢雅纤;王玮;
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胰腺癌中存在特定的微生物,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微生物组的改变与胰腺癌肿瘤免疫功能之间存在关联,肿瘤微环境(TME)中的不同刺激促使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向免疫激活的M1表型或免疫抑制的M2表型极化,TME中的微生物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促进或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耐药等过程。本文对胰腺癌TME中的几种厌氧菌调控TAM极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就细菌菌体成分和代谢产物对TAM极化...
EMP1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作者:何茹;刘心如;姜文凯;周文策;
摘要:目的 探讨EMP1在胰腺癌细胞中生物学作用及其促进肿瘤进展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慢病毒转染,获得稳定的EMP1敲低肿瘤细胞系。通过CCK-8、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MP1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EMP1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探究EMP1对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MP1在胰腺癌...
胫骨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作者:李娜;王欣如;李强;
摘要:<正>0引言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bonelymphoma,PBL)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骨实体肿瘤,发病率极低,仅占所有原发性骨肿瘤的3%[1],占所有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5%[2-3]。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PBL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80%以上,T细胞淋巴瘤仅占PBL的1%~5%,极为罕见[4],因此少有文献为临床...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切除性治疗围手术期HPV疫苗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作者: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search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udy;
摘要:在接受切除性治疗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女性中,接种HPV疫苗可能会减少术后疾病的复发风险,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数据较少,且缺乏明确的应用指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委会组织本领域的相关专家,在我国特有的临床实践背景下组织制订了本部共识。本共识推荐适龄、无禁忌证、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子宫颈HSIL且接受了切除性治疗的女性接种预防性HPV疫苗,以降低其复发风险,接种时间推荐在...
慢性应激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的机制及其治疗现状————作者:于盼;姚嘉良;田建辉;
摘要: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大量肿瘤患者合并精神心理异常,即处于慢性应激状态。慢性应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影响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糖皮质激素、皮质醇、性激素等,这些物质可作用于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等,通过直接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诱导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促进肿瘤血管...
放射性配体疗法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作者:邱大胜;James Nagarajah;崔殿生;魏少忠;
摘要:1946年,放射性碘131被报道首次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然而,鉴于早期核药技术的限制以及缺乏特异性,核素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近年来科学家和临床医生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与靶向部分(如肿瘤特异性小分子、肽或抗体)联系起来,努力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核药。随着镭-223、Lutathera(镥-177)和Pluvicto(177Lu-PSMA-617)相继...
生物信息学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差异表达基因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作者:刘茂林;宋晓娜;刘雅琪;史舒瑄;宋国华;
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其与OSC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TCGA数据库和数据集GSE138206筛选OSCC共同的差异基因,并利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Cox风险回归分析差异基因的预后价值,对预后价值高的基因进行单基因差异分析后进一步评估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两个数据库共筛选出147个共同差异基因,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结...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作者:张良;杨长良;李佩东;程颖;
摘要: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研发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快速发展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作为NSCLC的一种罕见靶点逐渐引起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传统的化疗以及免疫治疗在HER-2突变人群中疗效并不满意,而抗HER-2单克隆抗体和泛HER抑制剂对生存改善有限。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发展让HER-2突变NSCLC迎来了转机,以德曲妥珠...
HR阳性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2024 ASCO会议乳腺癌研究热点解读————作者:马艺文;徐君南;孙涛;
摘要:HR阳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是一种新兴的、热点的治疗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53.7%。这类患者往往淋巴结转移率更高,新辅助化疗和传统抗HER2治疗的敏感性可能均较差,探索此类型患者的治疗策略是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HR阳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正在不断更新,包括CDK4/6抑制剂跨线治疗、新一代ADC药物如T-DXd等。随着未来HR阳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更多高级别循证依据的积累,研究数...
河北省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现状及进展————作者:段晓阳;史健;
摘要: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河北省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不适合手术治疗,多采用内科综合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给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带来了希望,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预后,但仍存在免疫耐药、疗效预测指标选择、优势人群筛选、联合治疗策略的选择等困惑。因此,基于河北省食管鳞癌的高发病率及预后差情况,本文将对晚期食管鳞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巨噬细胞穹窿主体蛋白重塑免疫微环境抑制肝癌发生发展————作者:周诗萌;李梦梦;王守宇;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穹窿主体蛋白(MVP)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多重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巨噬细胞中MVP的表达情况,通过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巨噬细胞MVP特异性敲除小鼠。克隆形成、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小鼠原发性肝癌、皮下瘤移植模型探究巨噬细胞中MVP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多重荧光免疫组织化学...
KMT2D基因突变及其共突变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中的意义————作者:木提拜尔·米吉提;漆小龙;热那古力·阿不来提;田文昕;刘沙;马卫媛;王增胜;安利;毛敏;木合拜尔·阿布都尔;李燕;
摘要:目的 探讨伴KMT2D基因突变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伴随突变基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55例初诊DLBCL患者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包括KMT2D突变在内的475种热点基因。根据有无KMT2D基因突变将患者分为KMT2D基因突变型组及KMT2D基因野生型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伴随突变基因的差异和生存差异。结果 KMT2D突变频率为31%,突变型患者以老年居...
基于治疗前炎性反应指标构建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放疗预后列线图模型————作者:付神波;金龙;梁静;郭俊俊;车宇;李晨阳;陈勇;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前炎性反应指标对食管鳞癌(ESCC)患者根治性放疗疗效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根治性放疗的246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的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R4.2.0软件构建列线...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及深度神经网络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N分期————作者:周洁丽;武林娟;张鹏天;彭艳侠;韩冬;
摘要:目的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及深度神经网络(DNN)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p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PTC患者375例(训练集261例,测试集114例)。将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定义为pN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定义为pN1a,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定义为pN1b。由超声科医师手动分割PTC的感兴趣区(ROI)并提取1 899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对上述影像组...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省级《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
- 国家级《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省级四川医学
- 南大核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北大核心《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 省级《现代医院》
- 省级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 省级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 国家级《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 省级《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省级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国家级《微生物学杂志》
- 北大核心《遗传》
- 省级《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 省级西北医学教育
- 省级《基层中药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骨伤》
- 省级《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国家级糖尿病天地(临床)杂志
- 省级《青海医药杂志》
- 国家级《中外医疗》
- 省级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 国家级《中国乡村医药》
- 省级《河南医学研究》
- 北大核心《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 国家级中国信息界(e医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