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免疫学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国际免疫学杂志

《国际免疫学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3-1535/R
国际标准刊号:1673-4394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杂志编辑部
下一本期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国际免疫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由中华医学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共同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国外免疫学,特别是近5年最新进展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本着“洋为中用”精神,积极介绍免疫学科的国外新动态、新技术,促进我国免疫学的发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已进入全国两大核心期刊(2008年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系列,2007年起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栏目设置】

  论著、综述、专家论坛、国外学者专栏、短篇报道、病例报道、临床经验介绍、会议信息、讲座、新技术方法、国内外研究动态、学术争鸣、临床病理(例)讨论、教学方法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活化B细胞微小核糖核酸155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龚邦东,路臻豪,景波,黄家树,阮光峰,刘劼,汤建平,GONG Bangdong,LU Zhenhao,JING Bo,HUANG Jiashu,RUAN Guangfeng,LIU Jie,TANG Jianping

  T细胞定向迁移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胸腺萎缩 郑配国,张俊华,马雪涵,魏高辉,魏忠伟,孟宪春,董锐,明亮

  信息动态

  肝X受体激动剂诱导获得的小鼠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与天然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比较 徐海燕,马旭怡,董盼盼,薛冬,何小舟,XU Haiyan,MA Xuyi,DONG Panpan,XUE Dong,HE Xiaozhou

  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包膜糖蛋白CD4结合位点修饰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郭彩霞,王甲业,于昊彤,田丹,庄敏,凌虹,GUO Caixia,WANG Jiaye,YU Haotong,TIAN Dan,ZHUANG Min,LING Hong

  重组抗原Em18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泡球蚴抗体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巩月红,李艳红,段新宇,张朝霞,GONG Yuehong,LI Yanhong,DUAN Xinyu,ZHANG Zhaoxia

  结核分枝杆菌Rv007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孙高翔,潘新灵,崔佳奕,凌虹,李迪,SUN Gaoxiang,PAN Xinling,CUI Jiayi,LING Hong,LI Di

  丙泊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郭艳祥,隋海静,李冬梅,丁文刚,林长赋,GUO Yanxiang,SUI Haijing,LI Dongmei,DING Wengang,LIN Changfu

  MICA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符小玲,陈纯静,陈恩,陈富超,罗奇志,余平,FU Xiaoling,CHEN Chunjing,CHEN En,CHEN Fuchao,LUO Qizhi,YU Ping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和病变组织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及γ-H2AX蛋白表达研究 王珊珊,陈俊,陈艳荣,潘双双,李丽,WANG Shanshan,CHEN Jun,CHEN Yanrong,PAN Shuangshuang,LI Li

  医师职称论文:正确认识尿毒症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哪些

  摘要:由于部分患者发生促红素抵抗,有时需要临床治疗使用较大剂量的促红素,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有时甚至存在难以纠正的贫血,需反复输血来解决患者的贫血问题。输血对尿毒症患者既无大的帮助,因为输入尿毒症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很快就被破坏,而且也增加患者获得血行传播性疾病的风险。所以针对促红素抵抗发生的因素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情况稳定。排除标准[3]:①透析不足3个月,透析不充分,促红素使用剂量不足;②入选前一月内发生过急性事件(急性感染、消化道出血、手术、创伤、新发生的心脑血管意外)的患者。③既往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合并结核感染,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病毒感染等。导致肾衰竭的原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36.1%),高血压肾损害19例(26.4%),糖尿病肾病23例(31.9%),慢性间质性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根据有无发生促红素抵抗而将患者分为抵抗组21例,对照组47例。

  国际免疫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中活性氧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秦翊虹;刘彦虹;

摘要: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到胞外的一种由DNA和颗粒蛋白组成的纤维网状物, 具有丰富的生理功能, 也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产生是NETs的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ROS同时也是NETs发挥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概述了NETs的来源...

PPAR-γ激动剂诱导M1型THP-1巨噬细胞M2极化减少脂质沉积的机制————作者:刘琴;徐春芬;胡红兵;

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γ对M1型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ohoku Hospital Pediatrics-1, THP-1)极化及其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 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M0型巨噬细胞(THP...

药物诱导铁死亡调控肝纤维化的相关机制————作者:徐雅玲;王波;

摘要:铁死亡是一种铁离子依赖的新型细胞调节性死亡方式, 与细胞凋亡、坏死、自噬等传统细胞死亡方式有所不同。近年来研究表明, 铁死亡与肝纤维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相较于正常肝脏而言, 纤维化肝脏铁离子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程度明显增加。肝纤维化由致病因子引发, 导致肝脏结缔组织异常增生, 其进展的关键是活化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 诱导HSC发生铁死亡可能是肝纤维化...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对发生哮喘的预测价值————作者:褚亚娟;黄坤玲;帅金凤;刘建华;李保驰;吕文山;张海荣;赵慧玲;霍培卿;

摘要:目的探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对发生哮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就诊的80例RSV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未感染RSV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根据预后是否患哮喘将观察组分为合并哮喘组(17例)和未合并哮喘组(63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作者:李珊;张岩;

摘要:目的分析以发热为首发临床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纳入200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以发热为首发临床症状的SLE初诊患者71人作为研究组, 纳入同期以其他症状首发的SLE初诊患者74人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 血常规指标、代谢指标、炎...

烟台地区血液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残余风险评估————作者:沈欣堂;宋和蔚;吴晓黎;周敏;颜峰;

摘要:目的评估烟台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的残余风险。方法收集整理烟台市中心血站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总计127 644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核酸筛查(nucleic acid testing, NAT)结果,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运用...

肺泡巨噬细胞和肺间质巨噬细胞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作者:杨丽洁;邓霓姗;聂汉祥;

摘要: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 AMs)和肺间质巨噬细胞(interstitial macrophages, IMs)是重要的肺固有免疫细胞, 在哮喘的发生、发展, 特别是调节气道炎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Ms的促哮喘炎症作用主要与M2型极化增加、细胞焦亡激活以及炎症因子上调有关。肺IMs的促哮喘炎症作用与M2型极化增加和炎症因子上调有关, 其可以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int...

NK细胞耗竭的分子机制及逆转————作者:孙琼;王红祥;

摘要: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依赖于表面活化受体和抑制受体表达的信号整合, 以直接杀伤或分泌细胞因子的方式清除肿瘤细胞或感染细胞, 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近年研究发现, 在抗原的慢性持续高强度刺激下, NK细胞会发生耗竭, 表面受体表达、分泌的细胞因子以抑制其功能为主, 从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或感染的迁延不愈。免疫调节剂、表观遗传学修饰或小分子...

miR-381与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的关系————作者:黄梅;胡雅宁;田淑芬;

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381(microRNA-381, miR-381)与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50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乳酸脱氢酶(lac...

筛选布鲁氏菌病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进展————作者:银旭;王波;丁海涛;王占国;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及动物健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对中国东北、内蒙古等流行地区的公共卫生和畜牧业经济构成了重大威胁。布鲁氏菌能够通过多种逃逸机制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 导致宿主的慢性持续感染发生进而造成疾病的迁延不愈。疫苗接种是布鲁氏菌病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截至目前依然缺乏针对人类布鲁氏菌病的可行疫苗, 同时现有的动物疫苗免疫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研发新型有效的疫苗及筛选疫...

急性肾损伤有关炎症因子及血液炎症指标的研究进展————作者:徐小虎;李一鸣;代义龙;金呈强;

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指肾脏排泄功能的突然丧失, 是急性肾脏疾病和障碍的一部分。其中肾功能的缓慢恶化或持续肾功能障碍与肾细胞和肾单位的不可逆损失相关, AKI的进展可能会导致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发生。目前, AKI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 但可能与炎症因子有关。文章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 I...

单细胞测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研究中的应用————作者:宋赛哲;丁思思;杨艳红;刘翠平;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发病机制复杂的免疫介导性滑膜炎性疾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FLS)是滑膜中高度特化的间充质细胞, 通过多条通路活化进而表现出侵袭性表型, 这是RA形成的重要病理过程。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

免疫衰老对老年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白若靖;郭军;

摘要:免疫衰老是随年龄增长导致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的生物学现象。免疫衰老使老年人对外界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减弱, 对自身组织的耐受性降低, 从而更易发生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衰老问题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日益受到关注, 文章综述了免疫衰老的发生机制, 对老年人群健康的影响, 评估与应对策略, 为深入了解免疫衰老机制并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人白细胞介素-6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最新进展————作者:沈欣瑀;蒋英杰;赵东宝;万伟;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炎性背痛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是一种多效应的炎症因子, 在许多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IL-6参与AS的发病机制, 但IL-6在AS发病中的具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文章就IL-6在AS发病机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型免疫在病毒引起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作者:马乾梓;王楠;刘俊杰;王婧婷;

摘要:2型免疫介导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近来研究发现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的显著增加与病毒有关, 病毒感染可能是引发慢性免疫应答和炎症的重要原因。文章就病毒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流行病学, 病毒引起2型免疫的机制及2型细胞因子的病理生理学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铁死亡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作者:秦开新;杨洁;傅自力;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其在多种疾病, 特别是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围绕铁死亡与RA的关系进行综述, 以期为RA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新视角

生物制剂治疗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田英;于朋;王芳芳;

摘要: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疾病( 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EGIDs)是一种罕见的以胃肠道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道黏膜水肿增厚为主的胃肠疾病。EGIDs可表现为急性起病, 也可以持续多年, 随病变累及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主要包括饮食、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及手术等, 但效果并不理想。基于目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0年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作者:高铭敏;吴涛;刘文慧;刘恒;田红娟;周芮;刘洋;安慧慧;田思锐;

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 具有侵袭性[2], 其起源于B细胞, 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淋巴瘤类型[3]。目前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治疗后患者生存期延长, 但发生第二肿瘤的风险也在增加[4]。相关研究表明远期发生的第二肿瘤中最常见的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继发吉兰巴雷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和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1例并文献复习————作者:李海江;党宽宽;邓成龙;张进;庞爱兰;

摘要:神经系统病变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s)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 但继发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肾病综合征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等多种免疫疾...

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临床意义————作者:张靖;杨铭;吴夏楠;丁聪聪;刘昕阳;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差异。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47例AID患者作为AID组。根据病因将AID组分为血管炎组(19例), 干燥综合征组(13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组(20例), 强直性脊柱炎组(5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组(74例), 系统性硬化症组(8例)和抗磷脂综...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国际免疫学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yixue/4994.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