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5330/R
国际标准刊号:1673-0860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临床检验杂志》核心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学校卫生》编辑部

  【杂志简介】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创刊于1953年,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学术期刊,以中、高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该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代表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最高水平。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为促进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人才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简报、临床研究摘要、实验研究、文献综述、讲座、新技术新材料、学术争鸣、经验与教训、继续教育园地、病例报告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高云,王大勇,粟秦,王洪阳,兰兰,尹自芳,于澜,吴子明,单希征

  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对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疗效的多中心对照研究 静媛媛,王大勇,樊兆民,马秀岚,王明明,徐磊,周新佳,郗昕,于黎明

  内耳出血致突发性聋八例临床分析 吴旋,孙亮,陈垲钿,杨智云,陈锡辉,姜鸿彦,Wu Xuan,Sun Liang,Chen Kaitian,Yang Zhiyun,Chen Xihui,Jiang Hongyan

  源于颈静脉孔区的神经鞘膜瘤的处理 孙艳,黄琦,杨军,汪照炎,吴皓,Sun Yan,Huang Qi,Yang Jun,Wang Zhaoyan,Wu Hao

  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婴幼儿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与CE-Chirp听觉稳态反应的对比研究 周佳霖,刘大波,黄振云,钟建文,冯爽,邹文婷,Zhou Jialin,Liu Dabo,Huang Zhenyun,Zhong Jianwen,Feng Shuang,Zou Wenting

  鼻腔深部难治性鼻出血临床分析 许彤,李娜,姜彦,于海玲,于龙刚,姜叶,Xu Tong,Li Na,Jiang Yan,Yu Hailing,Yu Longgang,Jiang Ye

  变应性鼻炎与昆明气传花粉及气象条件的关系 程晟,阮标,余咏梅,浦吉存,Cheng Sheng,Ruan Biao,Yu Yongmei,Pu Jicun

  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监测诊断咽喉反流的初步应用 王嘉森,李进让,李晓雨,马宁,Wang Jiasen,Li Jinrang,Li Xiaoyu,Ma Ning

  就诊于消化内科的咽易感症患者食管动力特点分析 王振疆,陈渝萍,郭婷婷,Wang Zhenjiang,Chen Yuping,Guo Tingting

  康复医学范文:论超声在各个病重中的康复应用

  论文导读;超声已在医学的各个领域提现了它的价值,在康复中是如何治疗呢,对此做了论述。本文选自《医学新知杂志》。《医学新知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主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办于1984年,双月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国内刊号CN42-1220/R,国际刊号ISSN1004-5511,邮发代号38-339,双月28日出版,单价8.00,全年价48.00。以广大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关键词:超声诊断,超声治疗,医学新知

  1.超声诊断在康复医学的应用

  1.1超声对骨骼肌肌肉系统的诊断

  超声对骨骼肌肌肉系统疾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目前临床对骨骼肌肌肉超声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高频探头高分辨率超声的出现,超声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肌肉、韧带、骨骼和关节囊及外周神经等结构。其灵活性、实时性、可重复性、非创伤性、低价格性以及无放射性,使超声成为诊断骨骼肌肌肉疾病的重要工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几丁质酶样蛋白Ym2调控小鼠嗅上皮细胞稳态维持和嗅觉行为————作者:吴婷婷;李伟豪;余洪猛;余逸群;

摘要:目的探究几丁质酶样蛋白Ym2在小鼠嗅上皮维持和嗅觉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分析青年和老年小鼠嗅上皮细胞中Ym2的表达差异, 找到老年小鼠嗅上皮中Ym2的相关性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利用免疫荧光和RNAscope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青年和老年小鼠嗅上皮中Ym2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研究Ym2敲除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对Ym2敲除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嗅上皮进行免疫荧光染...

沉痛悼念吴展元教授

摘要:《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第六届、第七届编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教授、我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吴展元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5年2月3日5时10分在武汉逝世, 享年91岁

嗅觉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者:卢醒;刘青;杭伟;翟翔;刘钢;

摘要: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匿、病程漫长、治疗效果欠佳,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只有早期诊断治疗才有可能延缓或阻止病情的发生发展。嗅觉功能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嗅觉障碍的发生明显早于认知障碍的出现, 这为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嗅觉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总结和展望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徐秀钦;赵琪余;沈暘;杨玉成;洪苏玲;柯霞;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的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伴有嗅觉障碍的CRSwNP患者277例, 其中男189例, 女88例, 年龄46(32, 56)岁[M(P25, P75), 后同](范围:18~84岁)。所有入组患者均于术前完善常...

编辑导读

摘要:本期重点号内容是"嗅觉障碍诊疗进展"。述评《嗅觉障碍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和展望》介绍了最新的嗅觉障碍诊断工具和评估方法, 同时概述了当前用于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的新方法或有希望的新技术。述评《数字诊疗时代下嗅觉障碍的全病程管理》从嗅觉障碍的诊疗出发, 强调嗅觉障碍的诊疗应建立在诊断、鉴别的基础上, 采取综合策略, 结合数字疗法的优势制订全病程管理方案。专家论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分子机制...

颈外动脉结扎、病灶切除整形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头颈部广泛动静脉畸形1例————作者:张伟;陈宁杰;邢楠;张诚;杨金存;王海涛;

摘要:动静脉畸形是最危险的脉管异常, 针对不同患者, 个性化选择包括硬化、栓塞、手术及其联合方法在内的不同治疗模式, 才能实现安全和疗效等方面的利益最大化。自2010年3月始, 我们应用颈外动脉结扎、病灶切除、整形修复联合平阳霉素注射等综合方法治疗了1例头颈部广泛动静脉畸形患者, 随访12年, 取得了较好效果

咽鼓管错构瘤1例————作者:高元会;王晨华;钱旺;张清华;李国瑞;刘晓;巩武贤;杨会明;于淑东;李建峰;陈成芳;

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咽鼓管的错构瘤患者, 女, 30岁, 因左耳听力下降1年就诊, 查体见左侧鼓膜紧张部穿孔, 左侧咽鼓管咽口新生物突入鼻咽部, 鼻咽部增强MRI见左侧咽鼓管扩张, 不规则肿物从左侧中耳鼓室经咽鼓管脱垂至口咽部。内镜下经鼻及经耳双径路切除肿瘤, 1期行听力重建术, 术后病理为咽鼓管错构瘤, 术后10 d出现剧烈耳痛, 换药发现左侧软骨坏死, 保守控制炎症后行2期听力重建。术后8月CT...

食道异物引发主动脉食道瘘1例————作者:于靖翊;柳忠禄;李鲁滨;宋西成;

摘要:患者女, 52岁, 因"误吞猪骨后吞咽困难伴胸痛2 d"就诊。患者家属拒绝行覆膜支架置入, 遂于食道镜下取出异物。术后5 d突发大量呕血, 急诊行覆膜支架置入术, 后状态好转出院。术后4个月余再发大量呕血并放弃治疗, 于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被忽视的从鼓室到前庭的高效卵圆窗运输通路————作者:邹静;

摘要:经鼓室给药目前已经在全球流行, 尤其是在梅尼埃病和突发性聋的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 从鼓室到内耳的药物运输通路, 过去人们一直存在误解, 认为圆窗膜是主要甚至唯一的通路。高分辨率MRI为内耳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信息, 本文总结卵圆窗通路的关键结构——镫骨环韧带的网格状组织构造、分子组成和机械特性, 以及经卵圆窗靶向的前庭药物投放和封闭卵圆窗的特异性阻断作用等在体实验结果, 综述各种药物经卵圆...

普通话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早期词汇水平对后期语言能力的预测研究————作者:王敏;罗建芬;李金铭;晁秀华;王睿婕;刘宪琪;谢殿钊;徐磊;

摘要:目的追踪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 CI)儿童开机后1~3年词汇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探讨CI儿童开机后早期理解性词汇和表达性词汇是否对后期的语言能力具有预测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42例CI儿童, 其中男19例、女23例, 开机时生理年龄为(16.6±4.9)个月(均数±标准差, 下同)。在开机1年时(简称T1)以《普通话早期词汇量表-婴儿版》考察其理解性词汇量和表...

遗传性综合征型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袁永一;李晓鸽;高搏;毕青玲;杨仕明;韩东一;戴朴;

摘要:目的分析遗传性综合征型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后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为2010—2021年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综合征型聋患者47例, 其中男26例、女21例, 年龄0.9~2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侧或双侧人工耳蜗植入。通过表型评估结合基因检测进行综合征型聋的诊断;从术前影像、术中所见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总结综合征型聋患者人...

老年体检人群听力筛查初探————作者:左江兰;兰亚男;孙雯;乔宇斐;李婧;商莹莹;

摘要:目的了解60岁及以上老年体检人群中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 探索纯音听阈测试用于老年人群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筛查标准。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对2023年2—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 066例老年人(男性619例, 女性447例;年龄60~90岁, 平均66.5岁)进行中文版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Chinese version Hearing Handicap Inven...

逆行性环咽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内镜下A型肉毒素治疗————作者:侯思源;李进让;王嘉森;鞠骏;

摘要:目的探讨逆行性环咽肌功能障碍(RCPD)的临床特点, 以及肉毒素环咽肌注射术治疗RC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24年2至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网上调查和门诊收治的22例RCPD患者[男15例, 女7例, 年龄14~34(25.0±5.2)岁], 对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相关检查进行总结和分析。对7例接受肉毒素环咽肌注射术患者的手术...

异位促甲状腺激素垂体腺瘤手术治疗1例————作者:郭思彤;王一萍;张耕;

摘要:本文报道1例异位促甲状腺素垂体腺瘤。患者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就诊, 前后行2次鼻咽部异位垂体腺瘤切除术, 首次术后3个月余复发, 第2次术后随访3年未见异常。鼻咽部异位垂体瘤发病率较低, 临床上易误诊, 病理为诊断金标准

鼻整形术后嗅觉障碍原因的初步探讨————作者:刘佳;占小俊;姚淋尹;高星;胡春华;胡雯;刘剑锋;

摘要:目的研究鼻整形术后嗅觉障碍患者鼻腔通气情况以及鼻腔化学感觉电生理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3年期间因鼻整形术后嗅觉障碍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或中日友好医院的3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均为女性, 年龄(33±6)岁], 匹配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 年龄(32±9)岁], 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嗅觉心理物理测试(Sniffin′ Sticks)、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

嗅觉功能的心理物理评估方法————作者:刘青菁;郭锦辉;章宇吉;陈科璞;周雯;

摘要:作为演化历程中最古老的感官之一, 嗅觉赋予了个体丰富的气味体验。嗅觉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可威胁生命安全。临床上, 嗅觉障碍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等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患等密切相关, 嗅觉功能水平反映了大脑认知的完好性。鉴于个体通常对嗅觉水平不自知, 客观准确的嗅觉功能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从对嗅觉系统和嗅觉障碍的介绍出发, 梳理了包括阈限、分辨、识别在内的嗅觉功能...

干细胞治疗嗅觉障碍研究进展————作者:田雨禾;薛金梅;

摘要:嗅觉障碍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症状,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健康。近年来针对嗅觉障碍的治疗手段多局限于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手术和嗅觉训练等, 其疗效不尽如人意。近期动物研究显示干细胞疗法治疗嗅觉障碍具有明显效果。受限于细胞的可获得性与体外培养的难易程度, 目前用于治疗嗅觉障碍的干细胞类别为嗅上皮基底细胞、多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 研究人员根据干细胞的不同来源采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分子机制:现有研究的新启示————作者:周佳;秦成峰;

摘要:嗅觉障碍是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然而, 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嗅觉障碍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已有的研究提示, 该临床表现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支持细胞死亡、嗅觉感受神经元功能受损、免疫及炎性反应、嗅觉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异常等。本文结合现有文献, 重点比较了不同研究对象和感染模型中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嗅觉障碍研究的结果差异, 强调了嗅觉黏膜免疫在嗅觉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并探...

嗅觉障碍意见书2023版(PPOD-23)解读————作者:陈敬国;陈春燕;祝康;任晓勇;李华斌;

摘要:2023年10月, 嗅觉障碍意见书2023版(Position Paper on Olfactory Dysfunction 2023, PPOD-23)在鼻科学顶级期刊Rhinology杂志上线发表。PPOD-23全文长达116页, 引用文献724篇, 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最全面的嗅觉障碍诊疗指引工具书。本文将着重对PPOD-23中一些新增或者修订的重点内容进行介绍...

数字诊疗时代下嗅觉障碍的全病程管理————作者:余洪猛;王丽;

摘要:嗅觉障碍是患者对气味感知的异常。嗅觉障碍病因复杂, 致病机制不明, 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和方法集中在嗅觉训练;糖皮质激素、单克隆抗体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中医治疗。治疗不同阶段疗效尚不明确, 缺乏对患者全程疗效的追踪管理。数字疗法近年来加速发展, 具有科学性、便利性、协同性、经济性等优势。本文从嗅觉障碍的诊疗出发, 强调嗅觉障碍的诊疗应建立在诊断、鉴别的基础上, 采取综合策略, 结合数字疗法的优势制订...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