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于1983年创刊,2003年调整为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赛宗旨:以眼科临床工作者为对象,刊出内容面向临床,突出实用,引导提高我国眼科医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诊治能力。本刊发表了大量对临床医生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在眼科界影响较大,深受眼科界医生的欢迎。本刊创刊20余年来所发表的文章以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为特色,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提高了眼科医师的理论水平及诊治能力,备受读者的热爱和欢迎,因些,20多年来本刊订户持续增长,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2005年本刊在中华医学会成立90周年庆典活动被评为优秀期刊三等奖。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本刊有专题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病例报告、学术动态以及专家会诊等栏目,专家会诊栏目主要内容有病例讨论、特殊病例展示以及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咨询、答疑。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真菌TLR配体增强TSLP表达及在获得性免疫中作用 王露萍,吴欣怡
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青光眼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张艳,吴瑜瑜
SD-OCT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测量分析 周娜磊,安建斌,马景学,史俊芳,戴丽,崔月先,刘丽娅,郭从容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影响 王德功,陈松,王昀,林莉,宫丽,段红涛,Wang Degong,Chen Song,Wang Yun,Lin Li,Gong Li,Duan Hongtao
病理性近视眼黄斑区微视野分析 郭海霞,楚艳华,刘玉燕,彭素芬,韩泉洪,Guo Haixia,Chu Yanhua,Liu Yuyan,Peng Sufen,Han Quanhong
视感知觉学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黄斑光敏度影响研究 李小丹,李慧丽,余海,傅燕,Li Xiaodan,Li Huili,Yu Hai,Fu Yan
改良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 朱兴平,林学俊,盛建华,任燕,Zhu Xingping,Lin Xuejun,Sheng Jianhua,Ren Yan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罗鑫,叶慧菁,杜毅,杨华胜,Luo Xin,Ye Huijing,Du Yi,Yang Huasheng
miR-181a和miR-181b调控bcl-2影响白内障发生机制研究 秦宇,张劲松,罗文婷,闵锐,解晓丹,赵江月,Qin Yu,Zhang Jinsong,Luo Wenting,Min Rui,Xie Xiaodan,Zhao Jiangyue
超声乳化术后晶状体前囊膜混浊临床分析 古学军,张旭,喻理,孙涛,余学清,程先华,黄传华,易敬林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 梁超群,陈长征,易佐慧子,曹思,戚沆,余岚,Liang Chaoqun,Chen Changzheng,Yi Zuohuizi,Cao Si,Qi Hang,Yu Lan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投稿:玉桂片治疗黄褐斑常见证型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 观察本院制剂玉桂片治疗黄褐斑常见证型的临床疗效,探索该药治疗黄褐斑的最适合证型。 方法 黄褐斑患者中的常见证型肝郁型、脾虚型、肾虚型、血瘀型均给予玉桂片口服治疗,连服3个月,观察各型患者的疗效,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用玉桂片治疗黄褐斑患者88例,其中肝郁型20例,脾虚型23例,肾虚型24例,血瘀型21例,显效率分别是6例占30.0%、5例占21.7%、18例占75.0%、4例占19.0%。 结论 玉桂片治疗黄褐斑的肝郁型、脾虚型、血瘀型有效,治疗肾虚型疗效最佳。
关键词: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玉桂片,黄褐斑,临床疗效
黄褐斑是一种女性多发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皮损表现为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临床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属中医学的“肝斑”、“黧黑斑”、“蝴蝶斑”等范畴。笔者自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用本院中药制剂玉桂片治疗本病,部分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TAO眼眶减压手术治疗的进展————作者:田蕊;薛尚才;
摘要: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是由多因素所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复杂, 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近年来, 国内外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治疗TAO的新型手术方法, 虽仍尚未发现单一特效的治疗方法, 但在手术目的、手术方案的选择、术中及术后效果的要求、术式、新型手术辅助技术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及优化, 本文就近年来TAO的眼眶减压术治...
两种PEA手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反应的比较————作者:张宇;张玉蓉;王卫星;何思雨;
摘要:目的探讨双切口和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PEA)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ARC)角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行PEA治疗的ARC患者256例272眼的临床资料, 其中137例150眼采用双切口PEA治疗设为对照组, 119例122眼采用单切口PEA术治疗设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累积释放能量(CDE)、超声时间、灌注液用量、裸眼视力、矫正远视力、手术相关性散光(SIA)、10 m...
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作者:张恒森;陈宾;余彭;鲍跃;李志鹏;王春霞;王义宝;王运杰;王勇;
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ETOCD)对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TON患者。按是否接受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 将患者分为非手术治疗组(14例16只眼)与手术治疗组(33例33只眼), 以患者视力级别的提高做为临床疗效判定。结果在TON 47例(49只眼)中, 非手术治疗组, 有效3只眼, 有效率18.8%;手术治疗组, 有效25只眼, 有效率75.8%, 两...
风筝皮瓣修复眼睑黄色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作者:许娜;王琼;
摘要:目的观察风筝皮瓣在修复眼睑黄色瘤切除后所致的眼睑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我院就诊面积>5 mm2的32例眼睑黄色瘤手术患者资料, 手术切除后, 于缺损周围皮肤松弛部位沿皮纹方向设计风筝皮瓣, 按设计线切开皮肤, 在眼轮匝肌下剥离形成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风筝皮瓣, 置于皮肤缺损区, 用6-0丝线缝合切口。结果皮瓣全部成活, 切口Ⅰ期愈合, 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 眼睑外...
新年贺词
摘要:迎着2021年的和煦春风,在21世纪20年代开始之际,站在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 在即将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新征程的开端时刻, 我谨代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委会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 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广大读者、作者和各位同仁同道, 表示最衷心的新年祝贺和新春祝福!也诚挚感谢新老朋友们多年来对杂志的支持和信任!祝愿大家新年吉祥快乐,辛丑健康幸福
前房角异物1例————作者:李娟;
摘要:眼前房角异物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但容易漏诊, 不易发现。本文报道1例, 并讨论其诊断和治疗
以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的预成型钛网行眼眶骨折的精准修复————作者:李春威;陈珺;常丹;
摘要:目的评价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预成型钛网修复眶壁骨折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方法眼眶骨折患者36例, 分成两组:A组18例为试验组, 采用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预成型钛网修复眶壁骨折。B组1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三维预成型钛网修复眶壁骨折, 术后观察两组眶CT、眼球内陷、复视改善情况, 评价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预成型钛网修复眶壁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在术后眼眶CT上可见钛网的边缘与骨折边缘精确吻合。眼球内...
ICL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调位2例————作者:王丽娟;
摘要: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ICL)植入术, 在国内已逐渐普遍, 其急性并发症也愈受关注。本文报道2例, 并进行了调位处理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骨纤维瘤致视神经损伤探讨————作者:胡绍柱;陈珍;郑鹏;朱冰;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挽救性手术治疗鼻腔鼻窦骨纤维良性肿瘤致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鼻腔鼻窦骨纤维良性肿瘤导致视神经病损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挽救性手术治疗, 观察组接受经鼻内镜挽救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100%, 高于对照组的60.0%;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
急性眶腔综合征急诊干预的进展————作者:冯治儒;吕桐巍;马立沙;沈炜;李青;赵子畅;祝玮烨;
摘要:急性眶腔综合征(Acute Orbit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OCS)可使眶内压快速升高, 具有极高的致盲风险。AOCS常继发于外伤和术后继发眶内出血。此征出现的两小时内进行急诊干预可最大程度保留视力, 否则眶内压的急剧升高将导致不可逆性失明。初步处理、视觉恢复之后, 应进行后期恢复管理以及必要的进一步干预, 如外眦切开术、眶壁减压术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治疗手段
OCT多参数综合评价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的疗效————作者:李婵;索琰;武炳慧;陆慧琴;李宏松;
摘要: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对61例wAMD患者(65只眼), 按照连续三次每月注射后改用按需治疗方案(3+PRN)的原则给予玻璃体腔每次注射0.5 mg/0.05 ml康柏西普治疗。患者治疗后第1、2、3、6、12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OCT检查, 对比治疗前后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
新年贺词
摘要: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起点时刻, 我谨代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委会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 向广大读者、作者和编委会同仁, 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新老朋友, 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新春祝福!感谢大家与我们一路相伴相随, 祝贺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安康
角膜内皮炎药物治疗转归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作者:高妍;李春晖;李冰;
摘要:目的利用共聚焦显微镜(HRT-II)观察角膜内皮炎患者治疗前后各层细胞、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总结其变化特点。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角膜内皮炎患者32例, 给予局部抗病毒及激素点眼, 重度患者及伴有全身病毒感染症状的患者给予口服抗病毒药, 合并青光眼患者加用抗青光眼眼药水。用HRT-II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检查, 观察病变区角膜上皮细胞、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朗罕...
初始300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的临床分析————作者:胡尊霞;颜世龙;王玉;李镜海;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培训医生全程独立完成的前300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中, 后囊破裂(PCR)的发生时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同一术者全程独立完成的初始3 000例超声乳化术中发生的PCR病例, 统计并分析其发生时期、发生原因及处理结果。结果 3 000例中发生后囊破裂共37例(1.2%)。37例中, 在早、中、晚各1000例手术时期中的后囊破裂发生率分别为2.5%、0.9%、0.3%;发...
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生物学参数的影响————作者:李鑫;窦晓燕;
摘要:目的观察近视青少年患者通过角膜塑形术(英文Orthokeratology简称OK镜)前后的生物学参数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31例(57只眼)近视青少年患者, 对患者视力、角膜曲率、角膜散光、角膜不规则系数、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轴长度进行戴镜前、戴镜后1个月、戴镜后3个月的观察随访, 统计分析和比较3组时间点的差异。结果患者在戴镜后视力改善, 角膜曲率平坦化, 角膜散光大小改变无统计学差...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两种术式后黄斑部血流形态及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作者:岳雯;王改欣;刘红利;李瑾;闫静;王茜;
摘要: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两种术式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变化、(BCVA)及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0例40只眼, 依据术式分为两组, A巩膜扣带术组22例, B玻璃体切除术组18例。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黄斑部视网膜血流密度、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等检查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总3 mm×3 mm区域浅层及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在术...
远视性单眼弱视黄斑区各层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作者:郑贤何;张爱;郑静;
摘要:目的利用SD-OCT研究远视性单眼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其对侧健康眼的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32例。采用SD-OCT获取弱视眼和对侧眼的黄斑区域图像。利用仪器自带的软件分析以中央凹为中心、3 mm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总厚度和各层厚度。比较弱视眼和对侧眼视网膜厚度的差异, 并分析弱视眼最佳矫正视力和视网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弱视眼的视网膜总厚度和内层视网膜总厚度在黄斑中央凹区域和颞...
不同时机高压氧介入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分析————作者:林娜娜;楚金亭;陈梦平;孟姗;杨旭;周伟民;孙世龙;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机高压氧介入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眼科住院治疗的68例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早干预组(发病24h内介入高压氧治疗)17例;晚干预组(发病24 h后介入高压氧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各组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均...
近视激光矫正术后患者视觉质量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研究进展————作者:张睿倩;张浩润;张灿伟;
摘要:目的近年来, 随着电子类产品使用的增加, 近视患者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因配戴眼镜存在诸多不便且影响美观, 所以行近视手术矫正的患者也逐年增多。屈光性角膜激光手术因其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和稳定的术后效果, 成为近视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目前屈光性角膜激光手术方式主要有: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视网膜大动脉瘤1例————作者:管娟娟;隋彦;
摘要:视网膜大动脉瘤(retinal macroaneurysm )又称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acquired retinal macroaneurysm), 其视网膜动脉管壁呈现纺锤状或梭形血管瘤样膨胀[1]。绝大多数动脉瘤位于颞侧血管上, 多见于视网膜动脉的第3分支以前, 偶可见于主干上的小分支。患者多单眼发病, 常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相关疾病[2]。患者在早期可无任何不适, 当动脉瘤壁发生渗漏、...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 省级《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省级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国家级《医疗装备》
- 北大核心新中医
- 省级《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 省级《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 北大核心《介入放射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药药理与临床》
- 国家级《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 国家级《中华护理教育》
- 省级《黑龙江中医药》
- 省级《基层中药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中医药科技》
- 北大核心《解剖学研究》
- 省级《实用医药杂志》
- 北大核心《针刺研究》
- 北大核心《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输血与检验》
- 国家级《中华血液学杂志》
- 国家级《健康指南》
- 省级《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生理学报》
- 国家级《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 国家级《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省级《中成药》
- 北大核心《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省级医学研究杂志
- 国家级大众心理学
- 省级《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