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刊,本刊以“把握前沿、探索未知”为己任,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中医与中药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全面反映中医药学科(含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为发展中医药学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服务。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设有论著、临证经验、标准与规范、专题讲座、继续教育、述评、综述、会议述要、研究报告、临床报道、读者·作者·编者、信息窗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871)《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框架研究(上)
孙鑫;钱会南
(1875)论中医“胃”相当于解剖学的整个消化道
郑敏麟[1];阮诗玮[2];林海鸣[1];谢永财[1];李长征[1]
(1879)“证”及“辨证”含义的发展演变
桑荣霞[1];郭蔚君[1];赵洪均[2]
(1882)民国时期中医文献特点探究
万芳[1];侯酉娟[2];钟赣生[3]
(1885)回溯运气学说的争鸣与比较
单施超;赵博
(1889)衰老的中医理论研究
宋昊翀;孙冉冉;张惠敏;王琦
(1893)甘草古今应用规律探究之一
姚天文;王清亮;刘尽美;杨柏灿
(1898)从“一气周流”探“消渴外感”
谢欣颖[1];朱章志[2];林明欣[3,4];张莹莹[2]
(1901)从“双心同调”论治冠心病心绞痛
袁蓉[1,2];何庆勇[1]
(1904)藏象术语的隐喻认知研究
李成华;孙慧明;张庆祥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效用医学期刊投稿
摘要:我国社区服务要广泛深入的发展,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真正的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务求,就要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法,利用中医护理其简单、便捷、高效和其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很好地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医学期刊投稿,健康促进
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
中华中医药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肺结节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述评————作者:杨天舒;赖宇鑫;李梦乾;张晓梅;姜良铎;
摘要:文章检索到中医药诊疗肺结节相关文献267篇,对肺结节的病因病机、证素、体质分布、中医药治疗、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指南共识及文献研究、动物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统计显示,68.9%的文献为病因病机研究,45.3%的文献为中医药治疗理论探讨,25.5%的文献涉及个案治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较少,多发肺结节、肺癌术后肺结节、肺结节合并肺外多部位结节等研究较少,缺少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肺结节中医药...
基于骨健康探究颈椎病中医药防治策略与研究展望————作者:梁龙;韩昶晓;李静;朱立国;冯敏山;
摘要:颈椎病作为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典型疾患,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并随着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呈职业化、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疾病进展、临床研究和预后转归的深化研究,该病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得到进一步完善。普遍认为,正骨手法、中药、功能锻炼等中医疗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但其以经验为主、科学证据不足、疗效难以评价、传承教学方法落后等问...
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三方辨证”体系————作者:林方政;陈树东;李永津;苏国义;赵兵德;侯宇;祁冀;曾小龙;詹吉恒;高梓博;林定坤;
摘要: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文章基于岭南骨伤流派、石氏伤科流派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及临证经验,提出“三方辨证”体系。该体系细化筋骨分型,总结“三方病机”(筋骨失衡、气血失和、兼邪积聚),建立相应的“三方治则”(平衡筋骨、调和气血、并除兼邪),并提出运用手法、针灸、中药、导引等方法组成中医疗法“组合拳”的治疗策略。这一体系实现了整体与局部辨证的有机结合,完善了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辨...
基于“筋出槽,骨错缝”探析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辨治策略————作者:朱紫墨;仲东生;汪利合;麻蒙凡;
摘要: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作为骨伤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容易反复发作,并且在临床治疗中难以彻底根治。脊柱为“筋出槽,骨错缝”的好发部位,结合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特点及临床表现,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其发病的病理状态,而筋骨气血失和、肝肾亏虚、经脉瘀滞为其基本病机,并结合临床诊疗经验,初步提出了“和、补、通”三法辨治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其中“和”为气血调和、筋骨合和,“补”为补益肝肾、培补本元,“通”为通经活...
针刺戒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者:安静;刘朝;薛敬东;
摘要:文章详细探讨了针刺戒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文章首先回顾了针灸古籍中关于戒烟的记载,接着梳理了针刺戒烟的三大策略:体针、耳针和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对缓解戒断症状(如焦虑、抑郁等)的作用机制。此外,文章还指出了当前针刺戒烟研究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包括完善临床试验设计、深入探索针刺戒烟的作用机制和优化治疗方案。文章强调了中医药在戒烟干预中的潜力,并呼吁加强相关研究,以提高戒烟成功率并...
象思维视域下中医诊断原理内涵析微与应用举隅————作者:唐文;王洋;柴瑞婷;童康;王志斌;陈斌斌;李灿东;
摘要:中医诊断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的桥梁,其基本原理是中医诊断理论体系的内在依据。梳理象与象思维基本概念,从象思维视域出发,系统分析中医诊断原理“见微知著”“司外揣内”“以常衡变”与“因发知受”的基本内涵,并以闻诊中的“声象”为例,具体阐述象思维视域下中医诊断原理在临床诊疗中的具体应用,揭示其在实际诊断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明确象思维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从气的阖长开消探析张仲景原著的症状节律————作者:范航;张富荣;张迪;陈萌;
摘要:气论医学思想以天人关系为出发点,强调气联系自然万物的核心作用。气的运动、数量变化是生命节律的普遍规律,前者以开阖为动力,后者以消长为效应,形成阖长开消的基本变化。症状节律的产生以人体之气为根源,亦存在相似规律,即开阖的运动变化与消长的数量变化引发症状节律的产生。张仲景原著中的症状节律存在发生前后、程度轻重以及趋势缓急的差别,临证诊治当遵循人体之气开阖相接、消长相适的规律,从症状节律分析疾病的发展趋...
汪受传从寒热虚实辨治小儿汗证经验————作者:李萌;汪受传;
摘要:汪受传教授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汗证不外虚实两端,病机之重在辨寒热虚实病性,细察汗出性质及部位。辨证施治上以扶正祛邪为治则,虚汗肺表不固者治以益气固表,营卫不和者治以调和营卫,气阴亏虚者治以益气养阴,实汗胃热熏蒸者治以清胃化滞,湿热蒸迫者治以清热利湿。附案例两则,以资验证
脉损的病因病机与防治————作者:符鑫;雷晶晶;吴珊;屈尧;黄才珊;刘参参;胡镜清;
摘要:《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指出了脉是容纳血液的器官。《难经·二十二难》载:“血主濡之”,指出血的作用是濡养机体组织。而当血脉受到损害,不能正常行使其濡养机体的功能时,这种状态即为脉损。脉损并非单一脉的病变,而是一个脉、血、靶器官三者之间互相影响的病理循环过程。其病机除了气虚、血虚、血瘀、寒凝之外,笔者更加强调痰湿,并首提热结血脉病机及其证候
四川文氏皮外科流派内外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经验————作者:邹瑾;冯漫离;冯莺鸽;谢晶杰;陈明岭;
摘要:四川文氏皮外科根据神经性皮炎的病因病机,在临证治疗中重视祛风清热、健脾祛湿、疏肝理气和滋阴养血。四川文氏皮外科还重视内外结合治疗,内治方面辨证论治分为风湿热蕴肤证(方选简化消风散加减)、肝郁化火证(方选柴芍龙牡汤或丹栀逍遥散加减)、阴虚血燥证(方选百合知母汤合二至丸加减),外治方面包括皮炎酊涂抹、愈肤膏封包、润肤止痒方外洗和火针。在临床运用,效果颇佳
MRI影像组学在颈椎失稳诊断及手法干预机制研究中的价值————作者:路广琦;李靖;庄明辉;袁娜;崔莹;俞张镜泽;孙馨悦;马明明;朱立国;于杰;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MRI影像组学在颈椎失稳诊断及手法干预机制研究中的价值。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155例中青年颈椎失稳受试者和88例颈椎非失稳受试者进行颈椎MRI图像采集,在椎间盘所在的横断面图层,对椎间盘区、关节突区、椎前肌区、颈后肌群深层区及颈后肌群浅层区5个特定感兴趣区域(ROI)进行手动分割,以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颈椎失稳诊断分类模型,并使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效能。同时对其中...
双参散结方联合替莫唑胺对胶质母细胞瘤小鼠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作者:程孟祺;孙天恒;秦英刚;花宝金;
摘要:目的:观察双参散结方(SSF)联合替莫唑胺(TMZ)抑制U87MG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及其对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建立荷U87MG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TMZ组、SSF+TMZ组,另取正常小鼠设空白组,给药干预后,观察小鼠移植瘤瘤重与体积,脾脏及肿瘤组织中MDSCs比例,磁珠分选小鼠脾脏MDSCs,Western Blot检测PTEN、PI3K、A...
芪术抗癌方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Huh-7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作者:孙嘉玲;冯文杏;张仁杰;孙新锋;彭蓝芬;刘兴宁;张卫;蔡本强;周小舟;
摘要:目的:研究芪术抗癌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Huh-7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肝癌细胞EMT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肝癌细胞Huh-7为研究对象,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Ⅰ,模型组Ⅱ,芪术抗癌方低、中、高剂量组,索拉非尼组。使用10μg/L TGF-β1诱导Huh-7细胞来构建EMT模型。分别加入相应的含药血清干预细胞后,使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
补元汤调控IL-6/STAT3信号通路对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作者:谢荣芳;李苗苗;黄春燕;兰智慧;
摘要:目的:观察补元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并从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元汤低、中、高剂量组,氨茶碱组,每组6只。采用卷烟烟雾暴露联合气道内注射脂多糖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开始补元汤干预,给药4周后取材。分别于造模4周后、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肺功能指...
基于TLR4/NF-κB p65/NLRP3信号通路探讨温肺降浊方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能力的作用机制————作者:姜明贺;朱欢欢;张鼎;李方存;宋晨曦;陈炜;胡跃强;
摘要: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温肺降浊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温肺降浊方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aD大鼠模型。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3 mL/d灌胃,温肺降浊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温肺降浊汤3.75、7.5、15 g·kg-1·d...
补肾降脂方调控TFEB-自噬-溶酶体途径干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作者:贺平一;李琳丹;张悦;申定珠;
摘要:目的:基于转录因子EB(TFEB)-自噬-溶酶体途径探讨补肾降脂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的效应机制。方法:100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模型组、补肾降脂方组、阿托伐他汀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20只;20只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2周后,HE、油红O染色分别观测小鼠主动脉窦病理形态与脂质蓄积情况;生化检测小鼠外周血血清总胆...
天龙竭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作者:袁德政;罗婷;陈冰;陆毓;刘玉凤;王子聿;刘璟;杨胜英;姚舒雅;邢海晶;付义;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天龙竭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探讨天龙竭抗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天龙竭高、中、低剂量组,吡非尼酮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法复制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天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HE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肺组织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C...
从培补元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经验————作者:张军路;谢光璟;王平;
摘要:失眠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王平教授临证四十余载,辨治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颇有经验。王平教授认为元气亏虚是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发病之本;痰、热、湿、毒为标,瘀滞为变。治疗上强调培补元气,顾护脾肾,兼以疏肝,同时注重解毒化湿祛痰、活血化瘀。文章列举王教授临证验案两则及用药特色,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益气调气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作者:常秋盈;方晗语;热那古力·艾斯卡尔;张洪春;
摘要:张洪春教授临证重视气机升降出入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胃食管反流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为本,气机失调为标,常伴随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积聚。因此,对本病的治疗,张洪春教授提出益气调气法,旨在益气以补肺脾肾之气,调气以复气机升降出入,辅以祛痰化瘀等法,如此则正气自足,气机调畅。益气调气法完善了当前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中医药防治肺系优势疾病...
针灸戒烟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作者:王婉先;姚曼;
摘要:烟草自明代传入我国,历代医家逐步深入探究了烟草的成瘾性及其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并探索了利用针灸手段帮助戒烟的方法。文章详细梳理了中医古籍文献中对戒烟的认识及针灸戒烟的相关记载,归纳出针灸戒烟的核心治疗原则:清泄肺胃、化痰健脾、活血消积和疏肝理气,旨在为戒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针灸戒烟机理的理解,还扩展了临床辨证施治思路,促进对针灸戒烟方法的深层次理解与应用,为后续研究与实践...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省级《心理与健康》
- 北大核心《营养学报》
- 国家级《河北中医》
- 国家级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国家级中华眼科医学(电子版)
- 北大核心《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北大核心《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 省级《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药学实践杂志》
- 北大核心《实用医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国家级名医
- 省级《医古文知识》
- 国家级《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省级《蚌埠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华眼科杂志》
- 国家级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
- 北大核心新中医
- 北大核心河北医学
- 国家级《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 省级医药界
- 省级云南中医
- 省级《透析与人工器官》
- 省级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北大核心 世界华人消化
- 省级《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
- 省级《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省级健康生活杂志
- 国家级《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