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248/R
国际标准刊号:1000-7423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查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眼科医生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主要反映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及防治经验,开展学术争鸣,活跃学术讨论,以推动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提高专业人员水平,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防治服务。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科研、教学、医务和管理人员。

  本刊在国内同类刊物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外同行中也有较高声誉。本刊内容已被收入美国MEDLINE、美国医学索引、英国热带病通报、英国卫生与传染病文摘、英国蠕虫学文摘、英国原虫学文摘及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主要热带病文献目录季刊等本学科著名的国外检索刊物。20多年来,已发行至27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期刊交换。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4年起,本刊相继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连续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在“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并全文上网。

  2004年被“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评优活动中,本刊先后获得过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2004年获卫生部首届医药期刊一等奖。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0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0.813,总被引频次722, 他引率86.3%;在清华大学出版的2003年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0.8325,总被引频次823,他引率89.2%,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论著、防治经验、试验报道、临床研究、新视野、综述、学术争鸣、教学园地、成果交流、简报、学术交流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巨片形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学诊断价值评价 王月祺,周岩,程娜,陈木新,艾琳,刘榆华,张建国,罗家军,许学年

  中缅边境疟疾主动病例侦查范围与人群带虫者检测结果 肖回回,刘娟,丰俊,张少森,蒋伟康,夏志贵,周水森,XIAO Hui-hui,LIU Juan,FENG Jun,ZHANG Shao-sen,JIANG Wei-kang,XIA Zhi-gui,ZHOU Shui-sen

  检测4种人体疟原虫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李美,夏志贵,汤林华,LI Mei,XIA Zhi-gui,TANG Lin-hua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年征稿启事

  华支睾吸虫排泄-分泌产物对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和核转录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杨庆利,蒋智华,申继清,陈颖丹,周晓农,YANG Qing-li,JIANG Zhi-hua,SHEN Ji-qing,CHEN Ying-dan,ZHOU Xiao-nong

  氯硝柳胺在小鼠血浆中的代谢及抗日本血吸虫尾蚴侵袭作用 涂珍,姜斌,薛剑,陶奕,魏玉芬,张皓冰,TU Zhen,JIANG Bin,XUE Jian,TAO Yi,WEI Yu-fen,ZHANG Hao-bing

  驽巴贝虫和马泰勒虫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杨,张玉婷,王振宝,波拉提,李海,巴音查汗,ZHANG Yang,ZHANG Yu-ting,WANG Zhen-bao,BOLATI,LI Hai,BAYINCHAHAN

  细胞因子IL-4、IL-9和IgE在肠道蠕虫感染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郭爱叶,蔺西萌,张玉琴,吴惠,GUO Ai-ye,LIN Xi-meng,ZHANG Yu-qin,WU Hui

  泡球蚴囊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MAPK信号通路5个相关基因的影响 任宾,樊海宁,邓勇,王海久,任利,REN Bin,FAN Hai-ning,DENG Yong,WANG Hai-jiu,REN Li

  医生论文发表:外科清创治疗III~IV度压疮80例疗效

  摘 要 目的:观察老年人压疮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除压疮的基础治疗外,沿创周及周边的瘢痕组织一并切除,手术范围与深度以达微量出血为度,术后创面置呋喃西林纱布引流。结果:手术治疗1个月,80例III度和IV度压疮患者痊愈40例,好转27例,有效率为71.3%。其中52例III度压疮有效率为83.7%,28例VI压疮有效率为50.0%。结论:应用外科清创手术治疗压疮,疗程短,费用少,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医生论文发表,老年人,压疮,外科治疗

  压疮(pressure ulcer, PU)被认为是当今突出且有负面影响的健康问题之一,在长期卧床、昏迷、瘫痪、营养不良等患者的骨突出部位较易发生[1],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作者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80例III~IV度压疮患者进行坏死皮瓣切除及引流治疗,报告如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多房棘球蚴感染巨噬细胞中CD47和SIRPα表达变化与抑制作用的研究————作者:魏盼龙;张耀刚;张涛;杨紫晗;侯静;田美媛;黄登亮;马艳艳;

摘要:目的 探究多房棘球蚴感染对巨噬细胞CD47与SIRPα表达水平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为探索多房棘球蚴病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0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的肝脏病理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分析肝脏病理组织CD47和SIRPα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和qRT-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多房棘球蚴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巨噬细胞CD47和SIRPα的表达变化;采用NCGC00138783TF...

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腹膜腔免疫细胞迁移及其功能变化————作者:邓冰清;阿迪莱·多力坤;李寅时;阿比旦·艾尼瓦尔;孙胜;肖雯颖;葛聪蕙;唐娜;姜涛;王慧;张传山;李静;

摘要:目的 探讨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腹膜腔免疫细胞迁移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方法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小鼠脾脏混合淋巴细胞后,经肝门静脉接种3000个多房棘球蚴原头节。感染19周后,取小鼠肝脏和脾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病理表现,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迁移至肝脏和脾脏的免疫细胞。收...

误诊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胰腺细粒棘球蚴病1例————作者:刘校伸;王灏;杜磊;樊海宁;郭新建;马倩源;任利;

摘要: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8月收治一例53岁男性患者。患者自述平时无特殊不适,无肩背部放射痛和腹部疼痛等症状,无牛羊犬等动物密切接触史或长期流行区生活史。入院后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结合患者病史及腹腔脏器三期动态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在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术中发现腹腔内无腹水,肿块位于胰腺体部,边界不清,突出于胰腺表面,大小约4.0 cm×...

体外小鼠巨噬细胞与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相互作用————作者:黎广;姜慧娇;杜云峰;舒敏;罗雨盟;朱令懿;陈雪玲;吴向未;

摘要:目的 主要探究小鼠巨噬细胞体外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性的影响以及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具体表型及其分泌的何种细胞因子对原头节的杀伤发挥着关键作用。方法 分别提取健康C57BL/6小鼠脾细胞、腹腔巨噬细胞(各6×10~6个),分组处理后与细粒棘球蚴原头节(3000个)建立共培养体系,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原头节形态及活性,测定各组原头节的活性氧(ROS)水平,检测原头节线粒体膜电位(JC-1)变化,蛋白免疫印迹...

转录组测序分析粉尘螨抗辣根素的基因表达与机制————作者:许昕洁;李镜;吴伊可;杨凤;单文昕;章治鼎;叶长江;孙恩涛;

摘要:目的 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辣根素作用粉尘螨前后差异表达基因(DEG)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90个熏蒸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瓶取80只粉尘螨背部朝下置于熏蒸瓶的胶板上,实验组熏蒸瓶中加入0.25 ml/L的辣根素稀释液25μl,对照组加入石蜡。熏蒸24 h后,每组收集2 000只存活螨。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重复6次,3次用于测序,3次用于qPCR验证。提取粉尘螨RNA并逆转录为cDNA,构建文...

华支睾吸虫miRNA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武奥迅;钟籽丰;徐安远;潘筱雯;易雪晴;吴银娟;李学荣;

摘要:华支睾吸虫作为一种食源性寄生虫,其成虫寄生于宿主肝胆管内。感染后可导致宿主肝胆管病变,甚至诱发胆管癌。华支睾吸虫于2009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miRNA作为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RNA,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华支睾吸虫分泌的miRNAs在肝胆管癌发生发展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华支睾吸虫miRNAs在肝胆管癌中的作用,以期为华支睾吸虫感染诱发的...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犬棘球绦虫感染因素分析————作者:李奔福;肖丹;陆春花;史帅;严信留;字金荣;彭佳;李建雄;王正青;徐倩;吴方伟;杨亚明;

摘要:从国家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医院等收集香格里拉市有既往病例,以本地感染病例为线索,选择患病率高的建塘、小中甸和格咱镇为调查点。根据2019-2021年香格里拉市三个乡镇传染源犬监测数据,行政村的犬粪抗阳性率分为高、中、低3层,每层随机抽取1~3个自然村作为研究点。2022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每户采集1条犬粪样,随机采集路边无主犬/流浪犬粪样,每个乡(镇)调查犬200只以上,采用ELISA法...

2021—2023年四川省棘球蚴病监测结果分析————作者:廖沙;张仲双;杨柳;喻文杰;何伟;张光葭;姚人新;李汭芮;黄燕;王谦;

摘要:目的 了解2021—2023年四川省棘球蚴病疫情趋势变化,为后续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包虫病监测方案(2020年版)》在四川省35个不同分类棘球蚴病流行县开展监测。Ⅰ、Ⅱ类县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定区域作为监测点,完成不少于1 000人的超声筛查,监测点5年内不重复;Ⅲ类县在县级医院对就诊人群进行超声筛查;各县随机抽取1~5所小学开展学生筛查(Ⅰ、Ⅱ类县500人,Ⅲ类县1 500人)。...

宁夏多房棘球蚴病流行区流浪犬和野外犬科动物驱虫方法的探索与效果评估————作者:吴向林;刘煊;马国良;段红菊;马天宝;田慧芳;王志平;齐蓉婷;闫芳;

摘要:目的 探索流浪犬及野外宿主投药方法、频次、剂量,评价驱虫效果,为控制流浪犬及野外宿主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在多房棘球蚴病流行的宁夏西吉县、原州区和海原县各随机选择4个村和2个自然林场共18个点,随机区组为4组,投放吡喹酮咀嚼片(0.1 g/片),分别采用直线投药法(1片药、2片药)和环形投药法(1片药、2片药)观察驱虫效果。在调查村垃圾投放点半径100 m范围内采集流浪犬粪便,在每个县...

四川省棘球蚴病疫点传播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研究————作者:张仲双;张光葭;姚人新;杨柳;喻文杰;何伟;廖沙;黄燕;王谦;

摘要:目的 构建一种评估棘球蚴病疫点传播风险等级的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四川省2019—2023年棘球蚴病疫情特征和专家深度访谈,确定棘球蚴病疫点传播风险评估体系的条目与指标,讨论形成评估体系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评估体系终稿。选取四川省2023年有新发病人且病人年龄在15岁以上的村开展传播风险评估,根据疫点的风险等级干预1年,比较干预前后的风险等级,验证评估体系的有效性。结果 共11名专家参与问卷函...

2015—2022年西藏棘球蚴病人群筛查和患者治疗成本效果分析————作者:雷家希;贡桑曲珍;王立英;杨频;程茜茜;王芝依;姜明哲;

摘要:目的 分析2015—2022年西藏棘球蚴病人筛查和患者治疗的成本-效果,为制定或调整棘球蚴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西藏自治区包虫病防治工作年报系统收集2015—2022年西藏棘球蚴病人群筛查和患者治疗方面投入的成本和查出新患者数、治疗效果等相关数据。计算各年度、各地区/市的筛查和治疗的成本-效果。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用于对比西藏棘球蚴病实际发生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与无干预...

细粒棘球绦虫钙网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初步鉴定————作者:普娜;薄新文;赵文卿;陈旭珂;张玉霞;张艳艳;孙艳;王正荣;

摘要:目的 原核表达细粒棘球绦虫钙网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以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c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连接至pET-28a (+)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RT,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表达菌BL21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rEgCRT;应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蛋白理化性质及部分生物学功能;rEgCRT免疫小鼠...

内蒙古自治区2015—2023年棘球蚴病病例特征分析————作者:罗文博;雷霞;韩松;张宇耕;燕鸽;跃华;姜晓峰;

摘要: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2015—2023年棘球蚴病变化趋势,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5—2023年内蒙古棘球蚴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3年内蒙古12个市(盟)累计报告棘球蚴病病例500例。每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2018年报告病例数最多,为104例(占21.0%),从2021年起报告病例数明显减少。地区分布中,锡林...

我国棘球蚴病流行现状及重点防治工作思考————作者:韩帅;李石柱;

摘要:自2005年实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以来,我国棘球蚴病防治成效显著,从当前基本控制棘球蚴病流行,向疫情控制和消除目标推进。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棘球蚴病的流行态势、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下一步重点工作建议,为优化棘球蚴病防治策略措施、实现全国疫情控制和消除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2023年新疆棘球蚴病流行特征及空间格局分析————作者:史光忠;尹哲;亚里昆·买买提依明;买买提江·吾买尔;开赛尔·吐尔逊江;程侠;赵江山;

摘要:目的 分析2023年新疆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23年新疆新发报告棘球蚴病例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采用ArcGIS 10.8软件,基于新发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绘制三维趋势图,分析报告病例数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基于个案数据间的空间关系,绘制冷热点地图,分析不...

Toll样受体介导的宿主免疫应答在棘球蚴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周檀芳;朱江;徐心路;祖力皮喀尔·图孙尼亚孜;卡力比夏提·艾木拉江;温浩;

摘要: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感染能够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并改变宿主的免疫微环境,从而引发免疫和炎症反应。Toll样受体(TLR)作为一类模式识别受体,能够有效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通过调控TLR表达与功能,可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途径,在棘球蚴病的宿主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TLR尤其是TLR2和TLR4在棘球蚴病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在未来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白蛉携带病原体及其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作者:崔蕾;方圆;周正斌;何雅琦;张仪;

摘要:白蛉作为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白蛉肠道内定植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对白蛉及其携带病原体的繁殖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白蛉携带病原体的种类和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并揭示了白蛉-病原体-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肠道微生物不仅能直接抑制病原体的感染和传播,也可通过参与白蛉的免疫应答和防御机制,间接改变其感染和传播病原体的能力

双探针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法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作者:杜建伯;苏雅馨;霍乐乐;王莹;王旭;姜斌;陈雨晴;沈玉娟;

摘要:目的 结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建立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棘球绦虫及进一步检测细粒棘球绦虫的方法。方法 以棘球绦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1)和NADH脱氢酶亚基5(nd5)的基因为靶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6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筛选,建立棘球绦虫核酸双探针荧光RPA检测方法。采用不同DNA拷贝数(10~4、10~3、10~2、10、1个拷贝/μl)的co1和...

2023年全国棘球蚴病防治工作进展————作者:刘白雪;蒉嫣;薛垂召;王旭;王莹;王立英;杨诗杰;韩帅;许学年;

摘要:目的 全面掌握2023年全国棘球蚴病防治工作进展,总结防治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报送的全国棘球蚴病流行区防治工作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6对流行区人群查治病情况、传染源感染情况以及中间宿主患病情况等进行概括分析。结果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370个棘球蚴病流行县...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保山市恙虫病季节性特征————作者:李艳萍;税铁军;何恺;杨和仙;赵丽娟;杨小玲;段丽忠;王黎明;黄东升;

摘要: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云南省保山市2017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上报的恙虫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恙虫病集中度M值,分析其季节性强弱特征;圆形分布法推算集中发病高峰日及流行高峰期。对集中度M值和圆形分布集中趋势γ值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2017—2023年保山市共报告11 573例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是65.12/10万,2023年报告发病率最高(96.71/10万...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医学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yixue/493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