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消化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的消化专业高级医学学术期刊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外科、消化内镜等与消化有关的医师,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以及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消化专业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消化专业学术交流。本刊发表的文章有近1/4为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充分反映了当今国内消化学科方面的最新进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全国内科学类,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自创刊以来,先后荣获“上海市科协报刊评比一等奖”,“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银奖”,“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上海市科协期刊三等奖”。
【栏目设置】
杂志设述评、论著、短篇论著、国外学术交流、专论、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精简版(2014年,北京)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
47例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阻抗基线的改变 谢晨曦,肖英莲,李雨文,林金坤,彭穗,陈旻湖,Xie Chenxi,Xiao Yinglian,Li Yuwen,Lin Jinkun,Peng Sui,Chen Minhu
信息动态
酸诱导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阻抗与黏膜完整性改变的临床研究 刘贝妮,张艳丽,姚树坤,杜时雨,刘杨,杨怡,Liu Beini,Zhang Yanli,Yao Shukun,Du Shiyu,Liu Yang,Yang Yi
反流性食管炎A级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 闫秀娥,周丽雅,王晔,陆京京,林琳,薛艳,崔荣丽,张贺军,丁士刚
食管微小病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意义及其临床特点 陶丽媛,吕宾,范一宏,张璐,Tao Liyuan,Lyu Bin,Fan Yihong,Zhang Lu
30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症状与其食管测压相关性 谢忱,汤玉蓉,王美峰,姜柳琴,施瑞华,林琳,Xie Chen,Tang Yurong,Wang Meifeng,Jiang Liuqin,Shi Ruihua,Lin Lin
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在Barrett食管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陈鑫,魏安伟,李姝,姜葵,王邦茂,Chen Xin,Wei Anwei,Li Shu,Jiang Kui,Wang Bangmao
食管-胃连接部恶性肿瘤218例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陈慧,詹俊,于钟,钟娃,刘思齐,Chen Hui,Zhan Jun,Yu Zhong,Zhong Wa,Liu Siqi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技术在功能性食管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刘娜,刘清,雷少妮,潘研,吴际,何星星,尚磊,王新,聂勇战
蛋白激酶受体2、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8在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郑林福,王蓉,潘小萍,黄杭英,王雯
医生职称论文发表: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利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门诊收治的60例儿童抽动障碍患者(年龄8~16岁)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其中帕利哌酮组30例,氟哌啶醇组30例,疗程8周。分别采用耶鲁抽动症状严重程度量表(Yale Clohal TicSeverity Scale,YGTSS)和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对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帕利哌酮组和氟哌啶醇组治疗2周后YCTSS总分均明显下降,帕利哌酮组治疗2周的YGrrss减分率高于氟哌啶醇组,帕利哌酮组与氟哌啶醇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P<0.05),帕利哌酮组与氟哌啶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和76.7%(P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7134899.htm
[关键词] 帕利哌酮,氟哌啶醇,儿童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以运动抽动(motor tics)和(或)发声抽动(vocal tics)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对儿童的心理发育和学习有较大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同时可伴有注意缺项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和情绪障碍等诸多行为问题。
中华消化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聚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作者:张英剑;陈艳;
摘要: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市, 建院于1956年, 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省直属综合性医院, 获评三级甲等医院, 全国百佳医院, 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 全国文明单位, 是河南科技大学唯一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实际开放床位4 723张。2019年医院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前1%, 在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
中国慢性便秘临床诊断与治疗规范————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 食管疾病协作组;
摘要:慢性便秘无论在普通人群还是临床均十分常见,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造成较大的社会与经济负担。目前慢性便秘的辅助检查方法多样, 治疗手段繁多, 部分临床医师对如何规范地对患者进行便秘相关检查与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为建立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便秘诊疗规范,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食管疾病协作组共同开展胃肠动力诊疗质控评估建设专科协作公益项目...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作者:许平;吴碧玉;赵彬;时维武;张雪峰;刘淑君;孟立娜;王彩花;邱荣元;吴杰;夏宣平;颜秀娟;陈胜良;
摘要:目的评价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以下简称莫沙必利)治疗基础上, 加用舒肝解郁胶囊(SGJY)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漯河市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邯郸市中医院、南阳南石医院等10家医院的229例FD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采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
不同病因所致膀胱肠瘘3例————作者:魏凯艳;刘益娟;王承党;
摘要:膀胱肠瘘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其患病率低且病因多样, 易出现误诊。本文报告了3例不同病因所致膀胱肠瘘的患者, 总结其相关临床资料与诊治过程, 为临床提供参考
肥大细胞和5-羟色胺对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影响研究————作者:张展烨;庄茜钧;贾星雨;谭年娣;陈芳菲;张梦宇;陈松锋;胡俊楠;肖英莲;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FD患者36例, 同期纳入10名健康对照者。使用FD症状量表和短式尼平消化不良指数(SF-NDI)分别评估F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F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收集胃底和十二指肠降段黏膜组织,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无创肝纤维化模型的诊断评价及新模型的建立————作者:高颖惠;邓明月;朱瑞瑞;郭智贤;闫婧雅;赵雪萌;李志勤;
摘要: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评估FibroScan与各种诊断模型联合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并利用临床常用指标建立预测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以下简称肝活检)和FibroScan检查的118例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cheuer评分系统肝纤维化程度分期设定不同判别...
肝癌免疫治疗患者营养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管理知信行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作者:文雯;陈英爽;刘春玲;童丽灵;张华;
摘要:目的编制肝癌免疫治疗患者营养及免疫不良事件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供调查及评估工具。方法基于知信行理论(KAP), 通过检索文献确定初步调查问卷, 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30例肝癌免疫治疗的患者进行预调查。组织肝胆外科、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营养师, 消化专科护士进行专家函询, 根据函询结果修改得到测试版问卷。估算结构效度评价所需最小样本量为32...
消化酶类药物临床与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
摘要:消化酶类药物是临床和家庭常用的消化不良治疗药物。目前, 我国已上市多种消化酶类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证据和实践经验。为提高临床医师和公众对消化酶类药物的认识, 促进合理用药,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 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我国临床实际, 制定了消化酶类药物临床与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本共识共13条陈述, 涵盖了消化酶不足相关消化不良的病理机制与常见病...
人血清白蛋白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诊疗价值及研究进展————作者:马电霞;彭春艳;谢颖;张晓琦;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渐进、破坏性疾病, 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BD鉴别诊断困难, 难治患者多, 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在持续的炎症状态下, 肠道血管通透性增加、白蛋白清除率升高和肝脏合成功能降低引发的低血清白蛋白水平(SAL)是IB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SAL与IB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结局、治疗应答情况和手术风险存在关联。本文综述了人血清白蛋白在IBD诊疗、预后方...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作者:邹红源;朱佳慧;钱阳阳;廖专;王雷;
摘要: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具有恶变潜能, 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 准确评估恶性IPMN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影像学作为无创、简便的检查方式在良恶性IPMN的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目前良恶性IPMN的鉴别仍存在准确性较低、鉴别标准不一等问题。现就IPMN的影像学特征及影像学技术预测和鉴别恶性IPM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整合血浆和粪便代谢组学揭示腺瘤到结直肠癌进展中的功能代谢物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作者:孙杨;宋慧仙;缪应雷;
摘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杨、缪应雷教授团队联合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团队、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 , 影响因子为48.8)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腺瘤到结直肠癌进展过程中的功能代谢物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重要研究(Sun Y, Zhang X, Hang D, et al. Integrative plasma and fecal metabolomic...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硬化性食管炎1例————作者:韩潇;徐刚;朱澄莹;林军;陆伦根;陈聪颖;
摘要:患者为38岁男性, 临床表现为进食哽咽感伴呕吐, X线食管钡剂造影、胸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胃镜检查均提示食管下段管腔局限性狭窄、管壁增厚, 病理学未见恶性病变依据, 血清免疫球蛋白G4水平显著升高, 组织病理学提示免疫球蛋白G4阳性的淋巴-浆细胞浸润, 故明确诊断为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硬化性食管炎。临床上, 免疫球蛋白G4累及上消化道的情况罕见, 国内未见报道, 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常常延误患...
食管黏膜下血肿动态变化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作者:张培贵;张斌龙;邱乾德;张爱伟;
摘要: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25例食管黏膜下血肿(ESH)住院患者的临床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资料, 探讨CT检查在ESH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25例ESH患者入院第1次CT检查示病变共累及63处, 其中累及胸上段19处, 胸中段25处, 胸下段19处。血肿纵行长度(范围)为(17.5±2.6) cm(11.0~22.0 cm), ...
《关于肝硬化侵入性操作出血风险的专家意见》摘译————作者:雒博晗;韩国宏;
摘要:目前已有关于肝硬化侵入性操作的风险分类和管理相关指南, 但对于出血风险和止血相关参数的安全阈值尚未达成共识。本共识将80项操作分为低或高风险, 同时列举了在对肝硬化患者行侵入性操作之前经专家达成经验共识的血小板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安全阈值, 旨在建立一份关于肝硬化侵入性操作相关的出血风险意见。这种基于经验的分类可能有助于完善未来的研究设计, 并指导对肝硬化患者行侵入性...
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作者:杨佳妮;张奇瑞;刘妍;廖宇航;田秋燕;胡万宇;缪应雷;马岚青;张海蓉;
摘要:目的探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PPH)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MSAP、SAP的患者1 095例, 以是否并发PPH分为PPH组(145例)和非PPH组(95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急性胰腺炎病因、实际住院天数等), 并发症(如门静脉血栓、胰腺...
肠道微生物群在炎症性肠病合并艰难拟梭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霍秋月;李佳伊仁;王伟刚;赵建宏;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肠道中特定微生物群过度增殖或减少及微生物群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和炎症反应。IB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发生了显著变化, 微生物群失衡促进了艰难拟梭菌等致病菌定植和相关感染的发生, 而艰难拟梭菌感染(CDI)会导致IBD患者预后不良。目前, IBD已被确定为CDI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IB...
人工智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作者:俞楚婷;高野;王洛伟;
摘要: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我国食管癌主要病理类型, 其起病隐匿、侵袭性强且晚期预后不佳。近年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信息为基础的疾病诊疗和预后评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临床诊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改变。目前, 人工智能技术在ESCC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术前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评估、预后和疗效预测等方面已初步展现临床价值。本文介绍和总结了人工智能在ESCC诊疗中的应用,...
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作者:李翰卿;李宇鹍;齐兴四;张鹏;于亚男;田字彬;
摘要:目的探讨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肠道清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FC患者300例(FC组)、非功能性便秘(NFC)受试者300名(NFC组),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FC组和NFC组进一步分别分为3 L聚乙二醇亚组、3 L聚乙二醇+利那洛肽亚组、2 L聚乙二醇+利那洛肽亚组, 每组100例, 所有受试者按随机...
结肠溃疡演变为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作者:王春燕;周正华;岳妍;王江;
摘要:患者以结肠溃疡为首发表现, 在结肠溃疡进展的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示血EB病毒阳性, 1个月后突然出现持续高热, 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嗜血细胞综合征, 经治疗效果欠佳并出现便血, 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就诊于消化内科的肠道溃疡易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病例诊治过程提高消化内科医师对结肠溃疡合并EB病毒感染的警惕性, 以及时明确诊断并治疗, 减少误诊
结肠假性脂肪瘤病1例————作者:范红伟;毕陆欣;郭秀霞;刘霖;
摘要:结肠假性脂肪瘤病(CP)是一种罕见但具有特征性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表现的疾病。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 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因其发生率极低, 国内鲜有报道。C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CP的诊断依赖于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结果, 无需其他辅助手段。为了提高临床、内镜和病理医师对CP的认识, 现报告1例78岁的CP患者, 回顾其内镜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并通过复习文献阐述CP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从而避免临床过...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 省级《心电与循环》
- 北大核心《中国药学杂志》
- 省级《徐州医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国家级《中国科学美容》
- 北大核心《国际病毒学杂志》
- 国家级《华西医学》
- 国家级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省级《中国实用医刊》
- 省级《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 省级《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肠外与肠内营养》
- 省级《滨州医学院学报》
- 省级《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保健营养》
- 省级《口岸卫生控制》
- 北大核心国际遗传学
- 北大核心《生殖医学杂志》
- 国家级《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 国家级中国医疗保险
- 省级包头医学院学报
- 省级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 省级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
- 国家级《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循环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