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消化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367/R
国际标准刊号:0254-143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华消化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医生核心期刊

  【杂志简介】

  《中华消化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的消化专业高级医学学术期刊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外科、消化内镜等与消化有关的医师,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以及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消化专业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消化专业学术交流。本刊发表的文章有近1/4为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充分反映了当今国内消化学科方面的最新进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全国内科学类,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自创刊以来,先后荣获“上海市科协报刊评比一等奖”,“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银奖”,“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上海市科协期刊三等奖”。

  【栏目设置】

  杂志设述评、论著、短篇论著、国外学术交流、专论、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精简版(2014年,北京)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

  47例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阻抗基线的改变 谢晨曦,肖英莲,李雨文,林金坤,彭穗,陈旻湖,Xie Chenxi,Xiao Yinglian,Li Yuwen,Lin Jinkun,Peng Sui,Chen Minhu

  信息动态

  酸诱导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阻抗与黏膜完整性改变的临床研究 刘贝妮,张艳丽,姚树坤,杜时雨,刘杨,杨怡,Liu Beini,Zhang Yanli,Yao Shukun,Du Shiyu,Liu Yang,Yang Yi

  反流性食管炎A级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 闫秀娥,周丽雅,王晔,陆京京,林琳,薛艳,崔荣丽,张贺军,丁士刚

  食管微小病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意义及其临床特点 陶丽媛,吕宾,范一宏,张璐,Tao Liyuan,Lyu Bin,Fan Yihong,Zhang Lu

  30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症状与其食管测压相关性 谢忱,汤玉蓉,王美峰,姜柳琴,施瑞华,林琳,Xie Chen,Tang Yurong,Wang Meifeng,Jiang Liuqin,Shi Ruihua,Lin Lin

  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在Barrett食管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陈鑫,魏安伟,李姝,姜葵,王邦茂,Chen Xin,Wei Anwei,Li Shu,Jiang Kui,Wang Bangmao

  食管-胃连接部恶性肿瘤218例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陈慧,詹俊,于钟,钟娃,刘思齐,Chen Hui,Zhan Jun,Yu Zhong,Zhong Wa,Liu Siqi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技术在功能性食管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刘娜,刘清,雷少妮,潘研,吴际,何星星,尚磊,王新,聂勇战

  蛋白激酶受体2、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8在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郑林福,王蓉,潘小萍,黄杭英,王雯

  医生职称论文发表: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利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门诊收治的60例儿童抽动障碍患者(年龄8~16岁)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其中帕利哌酮组30例,氟哌啶醇组30例,疗程8周。分别采用耶鲁抽动症状严重程度量表(Yale Clohal TicSeverity Scale,YGTSS)和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对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帕利哌酮组和氟哌啶醇组治疗2周后YCTSS总分均明显下降,帕利哌酮组治疗2周的YGrrss减分率高于氟哌啶醇组,帕利哌酮组与氟哌啶醇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P<0.05),帕利哌酮组与氟哌啶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和76.7%(P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7134899.htm

  [关键词] 帕利哌酮,氟哌啶醇,儿童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以运动抽动(motor tics)和(或)发声抽动(vocal tics)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对儿童的心理发育和学习有较大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同时可伴有注意缺项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和情绪障碍等诸多行为问题。

  中华消化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食管黏膜下血肿动态变化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作者:张培贵;张斌龙;邱乾德;张爱伟;

摘要: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25例食管黏膜下血肿(ESH)住院患者的临床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资料, 探讨CT检查在ESH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25例ESH患者入院第1次CT检查示病变共累及63处, 其中累及胸上段19处, 胸中段25处, 胸下段19处。血肿纵行长度(范围)为(17.5±2.6) cm(11.0~22.0 cm), ...

《关于肝硬化侵入性操作出血风险的专家意见》摘译————作者:雒博晗;韩国宏;

摘要:目前已有关于肝硬化侵入性操作的风险分类和管理相关指南, 但对于出血风险和止血相关参数的安全阈值尚未达成共识。本共识将80项操作分为低或高风险, 同时列举了在对肝硬化患者行侵入性操作之前经专家达成经验共识的血小板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安全阈值, 旨在建立一份关于肝硬化侵入性操作相关的出血风险意见。这种基于经验的分类可能有助于完善未来的研究设计, 并指导对肝硬化患者行侵入性...

安奈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Ⅱ期临床研究————作者:朱惠云;范惠珍;潘忠威;黄才斌;吴昊;阮继刚;吕农华;李兆申;杜奕奇;

摘要:目的评估安奈拉唑钠40、60 mg对比雷贝拉唑钠20 mg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项Ⅱ期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和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牵头,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宜春市人民医院、梅河口市中心医院、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等24家国内临床试验机构参与研究。经筛选入组156例RE(洛杉矶分级A~D级)患者, 根...

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作者:杨佳妮;张奇瑞;刘妍;廖宇航;田秋燕;胡万宇;缪应雷;马岚青;张海蓉;

摘要:目的探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PPH)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MSAP、SAP的患者1 095例, 以是否并发PPH分为PPH组(145例)和非PPH组(95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急性胰腺炎病因、实际住院天数等), 并发症(如门静脉血栓、胰腺...

肠道微生物群在炎症性肠病合并艰难拟梭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霍秋月;李佳伊仁;王伟刚;赵建宏;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肠道中特定微生物群过度增殖或减少及微生物群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和炎症反应。IB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发生了显著变化, 微生物群失衡促进了艰难拟梭菌等致病菌定植和相关感染的发生, 而艰难拟梭菌感染(CDI)会导致IBD患者预后不良。目前, IBD已被确定为CDI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IB...

人工智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作者:俞楚婷;高野;王洛伟;

摘要: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我国食管癌主要病理类型, 其起病隐匿、侵袭性强且晚期预后不佳。近年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信息为基础的疾病诊疗和预后评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临床诊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改变。目前, 人工智能技术在ESCC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术前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评估、预后和疗效预测等方面已初步展现临床价值。本文介绍和总结了人工智能在ESCC诊疗中的应用,...

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作者:李翰卿;李宇鹍;齐兴四;张鹏;于亚男;田字彬;

摘要:目的探讨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肠道清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FC患者300例(FC组)、非功能性便秘(NFC)受试者300名(NFC组),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FC组和NFC组进一步分别分为3 L聚乙二醇亚组、3 L聚乙二醇+利那洛肽亚组、2 L聚乙二醇+利那洛肽亚组, 每组100例, 所有受试者按随机...

结肠溃疡演变为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作者:王春燕;周正华;岳妍;王江;

摘要:患者以结肠溃疡为首发表现, 在结肠溃疡进展的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示血EB病毒阳性, 1个月后突然出现持续高热, 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嗜血细胞综合征, 经治疗效果欠佳并出现便血, 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就诊于消化内科的肠道溃疡易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病例诊治过程提高消化内科医师对结肠溃疡合并EB病毒感染的警惕性, 以及时明确诊断并治疗, 减少误诊

结肠假性脂肪瘤病1例————作者:范红伟;毕陆欣;郭秀霞;刘霖;

摘要:结肠假性脂肪瘤病(CP)是一种罕见但具有特征性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表现的疾病。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 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因其发生率极低, 国内鲜有报道。C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CP的诊断依赖于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结果, 无需其他辅助手段。为了提高临床、内镜和病理医师对CP的认识, 现报告1例78岁的CP患者, 回顾其内镜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并通过复习文献阐述CP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从而避免临床过...

血脂异常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相关性研究————作者:胡梦园;李明;谭诗云;

摘要:为探讨血脂水平异常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相关性,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经病理检查诊断为R-NEN(R-NEN组, 90例, 其中54例合并息肉、36例无息肉)、直肠非腺瘤性息肉的非R-NEN患者(非R-NEN组, 270例)的相关资料, 分析各组间血脂变化差异, 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与R-NEN的相关...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摘要: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由深圳市政府全资兴建, 委托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全面管理, 于2015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 是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首个落地"名院"项目。作为政校合作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验田, 医院肩负着深圳公立医院体制创新、树立特区医疗卫生领域"深圳质量"品牌标杆的重要使命。经过8年奋楫笃行, 先后挂牌"三级甲等医院"、通过国际医院评审认证...

牙签致小肠出血和右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作者:严静;熊瑶;邓建涛;李宏伟;何素玉;李勇;奉镭;严高武;

摘要:报告1例罕见的、由误食牙签导致的小肠出血和右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本例患者完善胃、十二指肠和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出血灶,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平扫和增强检查显示回肠下段异物(术中证实为牙签)、右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和盆腔脓肿形成, 并最终通过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部分回肠切除术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本病例报告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误食牙签所致小肠出血的认识和重视

儿童非食管嗜酸细胞性胃肠疾病的诊治管理:欧美共识指南的解读————作者:何玮梅;单佳妮;张晨美;

摘要:由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与北美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联合制定的儿童非食管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疾病(non-EoE EGID)的临床实践指南为non-EoE EGI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标准, 包括疾病分类、病因学机制、症状/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测试、鉴别诊断、治疗策略, 以及诊断与治疗的挑战等方面的详细阐述。本文对该指南内容进行解读, 探讨了对non-EoE EGID患儿进行全面评...

粪便钙防卫蛋白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应用————作者:谭悦;郑长清;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类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长期反复发作, 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粪便钙防卫蛋白(FC)作为灵敏的肠道特异性炎症性生物标志物之一, 在欧洲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UC疾病监测并指导最优化治疗, 累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FC相关的多种快速居家检测方式与数字化运作平台已经使欧洲的患病人群受益于远程医疗服务及动态监管, 结合更有效的新药治疗及适时调整、干预阻止疾病恶化可能成为真正改...

胃癌靶点claudin 18.2的检测与靶向药物研究进展————作者:廖延婷;吴军;崔越宏;

摘要:密封蛋白18.2(claudin 18.2)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生物标志物, 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有限, 但在胃/食管胃连接部癌、胰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claudin 18.2参与肿瘤的增殖、分化和转移, 靶向claudin 18.2的药物研发有望为肿瘤尤其是胃癌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claudin 18.2已成为胃癌治疗研究的热门分子靶点, 本文概述了claudin 18.2的检测及...

氟尿嘧啶类药物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诱导的药物性肠炎合并肠道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作者:刘瑶;崔莹莹;史倩芸;吴鸿雁;谢颖;彭春艳;张晓琦;刘松;孙琦;

摘要:本病例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例胃癌术后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化学治疗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免疫治疗导致的药物性肠炎合并肠道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 就其不同病程时期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进行讨论, 以加深临床和病理医师对药物性肠炎的认识

推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高质量学术会议的若干思考————作者:祁兴顺;唐承薇;

摘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CSG)是我国消化专科医务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学术组织, CSG举办高质量学术会议对促进我国消化病学科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消化病学领域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日程安排和办会特色, 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CSG的办会质量

N-乙酰半胱氨酸对食管碘染色后不适症状的缓解作用————作者:李辰璐;付旋;刘浩;徐艳秋;唐明;赵敏;田书信;

摘要:目的评价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食管复方碘溶液染色后不适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纳入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镜检查的204例受检者。所有受检者在内镜检查完成后均予10 mL 1.5%复方碘溶液染色,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4例受检者分为氯化钠组(103例)和NAC组(101例), 分别给予20 mL 0.9%氯化钠溶液、10% NAC中和碘剂。分析两组受检者的主要...

幽门螺杆菌阳性与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作者:颜玲玲;方丽娜;方宇新;彭金榜;毛鑫礼;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与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 揭示H.pylori在AIG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并行内镜检查、AIG相关抗体检查的112例AIG患者, 其中34例合并H.pylori感染(H.pylori阳性组), 78例未合并H.pylori感染(H.pylori阴性组)。对比H...

功能性便秘患者述情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作者:施赛男;王美峰;林琳;姜柳琴;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者述情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便秘症状、肛门直肠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4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并行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HR-ARM)的FC患者118例。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51分判定为无述情障碍, 总分≥51分判定为有述情障碍。应用渗透性泻剂联合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疗程为4周。比较有无述情障...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华消化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yixue/492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