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病理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病理学专业的学术期刊,以广大病理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病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病理诊断经验,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病理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我国病理学发展和加强国内外病理学术交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近5年来,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均在40%以上;影响力逐年升高,高居全国科技期刊基础医学类第1名,被引频次居第2名;被Medline等国外10种和国内众多数据库和检索文摘期刊收录,是核心期刊之一,1997年获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和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获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1999年基础性和高科技优秀学术期刊专项资助,2001年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双效”)期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建的“中国期刊方阵”,并获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述评、论著、综述、讲座、论坛、前沿科技、技术交流、新技术与病理诊断、学术动态、临床病理讨论、读片讨论、病例报告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杨晓群,苗娜,甘华磊,王磊,王朝夫,Yang Xiaoqun,Miao Na,Gan Hualei,Wang Lei,Wang Chaofu
原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张学平,王璇,王建军,沈勤,夏秋媛,时姗姗,陆珍凤,马恒辉,章如松,何燕,余波,周晓军,饶秋,Zhang Xueping,Wang Xuan,Wang Jianjun,Shen Qin,Xia Qiuyuan,Shi Shanshan,Lu Zhenfeng,Ma Henghui,Zhang Rusong,He Yan,Yu Bo,Zhou Xiaojun,Rao Qiu
第十六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妇产科疾病病理学术研讨会通知 本刊编委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前列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改变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宋蓉蓉,任国平,刘晓燕,张延玲,Song Rongrong,Ren Guoping,Liu Xiaoyan,Zhang Yanling
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本刊编辑部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李海,王聪,朱岩,李红霞,张智弘,范钦和,Li Hai,Wang Cong,Zhu Yan,Li Hongxia,Zhang Zhihong,Fan Qinhe
肺腺癌 ROS1融合基因的检测及临床病理特征 刘尽国,赵瑞英,滕昊骅,张杰,Liu Jinguo,Zhao Ruiying,Teng Haohua,Zhang Jie
盐霉素通过 Hedgehog 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 MDA-MB-231的增殖 卢颖,张春影,李青,毛俊,马威,于晓棠,侯震寰,李连宏,Lu Ying,Zhang Chunying,Li Qing,Mao Jun,Ma Wei,Yu Xiaotang,Hou Zhenhuan,Li Lianhong
胃原发性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魏建国,王强,刘勇,王德清,孙爱静
基于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的数字化多媒体病理检查申请单的应用分析 李建平,熊书名,胡浩
肾脏炎性假瘤伴淋巴细胞EB病毒感染 杨春蓉,胡余昌,周小鸽,陈路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
摘要:目的对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方法研究以及病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2例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病女性患者较多;18例确诊,确诊率为81.8%,分别为1例感染后炎症综合征,3例肌炎,6例干燥综合征、2例布氏杆菌病,2例大骨节病、 1例成人Still病、3例混合结蹄组织病;4例未确诊,占18.2%。结论对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仔细检查和分析,可明确病因并进行诊断。已明确诊断了的患者需体温正常后才可出院,但还应长期做随诊。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风湿免疫科,FUO,诊断,病因
因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并缺乏典型的病状特征,使其成为临床难题。FUO患者长期使用退热药物以及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更为复杂多样化,难以识别。近年以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FUO的诊断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越来越多的FUO患者能被早期诊断。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病因由于过于复杂而难以明确诊断。风湿免疫科是近年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用来诊治和研究风湿免疫类疾病,风湿免疫科疾病属于FUO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现对风湿免疫科FUO进行诊断分析,并对发病原因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中华病理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乳腺腺病上皮细胞胞质内嗜酸性粗颗粒的形态学观察————作者:宋沙沙;丁华野;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腺病上皮细胞胞质内嗜酸性粗颗粒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及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2019年12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及会诊的乳腺上皮细胞胞质内含有嗜酸性粗颗粒的病例共64例, 观察其嗜酸性粗颗粒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 部分病例进行溶菌酶、α-抗胰蛋白酶、α-抗胰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D、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广谱细...
我国耳鼻咽喉头颈部病理近十年回顾与展望————作者:刘红刚;高洪文;
摘要:我国耳鼻咽喉头颈部病理在过去的十年整体学科水平有了全面的提升。本文重点对鼻腔鼻窦上皮性肿瘤、非上皮性肿瘤、炎症性疾病、NK/T细胞淋巴瘤、鼻咽癌、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的口咽部鳞状细胞癌、喉癌、耳部神经内分泌肿瘤、腺样囊性癌、内淋巴囊肿瘤、韦氏环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等的观察和研究进展及少见疑难病例报告进行了回顾, 以期代表学科进展的全貌。未来,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建设, 加深对疾病全面深入的探讨和...
喉部原发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作者:黄雯婷;张文;袁静萍;余鑫鑫;何惠华;
摘要:目的探讨喉部原发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020—2024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例发生于喉部的PEComa, 通过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技术诊断, 并进行鉴别诊断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分别为7和27岁。肿物最大径为1.0 cm和2.3 cm, 切面灰白色, 实性质中。镜下均可见上皮...
数字病理WSI格式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作者:笪倩;朱立峰;徐媛媛;王哲;
摘要:数智化病理科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 对传统病理工作流程加以优化。在这一过程中, 数字病理扫描仪对病理玻片的图像采集至关重要。本研究调研发现各病理扫描仪厂商的数据采集格式相互不兼容, 目前尚无完备的解决方案, 且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亦处于空缺状态;上述痛点极大地阻碍了病理数字化建设以及远程诊断、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实际应用。为此, 本研究提议构建数字病理WSI图像格式的相关技...
心脏原发去分化脂肪肉瘤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作者:徐柳;罗斌;徐励;阎红琳;袁静萍;张修云;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原发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心脏原发DDL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女, 56岁, 因活动后胸闷2周, 加重4 d入院。彩超示:左心房占位性病变, 考虑黏液瘤可能。例2男, 36岁, 因活动后胸闷半个月余入院。CT示左心房占位性病变。例1镜下见排列紧密的梭形细胞呈编织状或鱼骨样排列,...
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特征分析————作者:赵佳宁;张会蕊;刘月平;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IK3CA基因突变图谱, 为乳腺癌PIK3CA抑制剂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研究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5—2020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活检样本, 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前采集的样本共涉及144例。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测了520个与实体瘤发生、发展及靶向治疗密切相关的基因, 重点分析了PIK3CA基因的突变情况。进一步对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子分型及Ki-67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
YAP1::KMT2A基因融合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1例————作者:赵紫琴;徐瑾;董淑慧;刘爱东;杨勇;尹海波;熊光宜;
摘要: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clerosing epithelioid fibrosarcoma, SEF)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软组织肉瘤。在大多数情况下, 存在MUC4的过表达, 约85%的SEF存在EWSR1::CREB3L1基因融合。本文报道1例伴有YAP1::KMT2A基因融合SEF, 其形态学特征与经典SEF及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ow-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
遗传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筛查研究新进展————作者:李安琪;申霞;费晓春;阮淼;董磊;王朝夫;
摘要:本文对遗传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变异特征及基因筛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遗传性乳腺癌提供参考
松果体实质肿瘤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作者:鲍美玲;王瑞;韩雪;杨沁怡;李明娜;潘敏鸿;
摘要:目的探讨松果体实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2024年间4例松果体实质肿瘤, 分析其影像学、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女各2例, 发病年龄32~64岁, 中位年龄52岁。1例松果体细胞瘤, WHO 1级, 镜下可见特征性的松果体细胞瘤性菊形团, 核分裂象罕见。3例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PPTID), 1例WHO 2...
大模型时代下的病理人工智能进展与挑战————作者:笪倩;王书浩;王玟雯;杨春雪;王蓓;阮淼;付哲铭;徐媛媛;周彦伯;王朝夫;钟定荣;刘东戈;
摘要:病理大模型通过大模型微调实现特定下游任务, 适应病理领域多样需求, 为病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高质量发展提供契机。本文结合病理人工智能的研发实践, 梳理国外病理大模型的研究进展, 剖析病理领域大模型构建的关键技术与核心算法, 探讨大模型在医疗、教学及科研方向的潜在价值, 归纳总结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遭遇的挑战以及改进的方向。本文旨在帮助病理医师更好地理解病理大模型...
体质错配修复缺陷综合征相关肿瘤研究进展————作者:王瑞芬;管雯斌;韩蕙如;郑诗祺;严敏骅;王立峰;
摘要:体质错配修复缺陷综合征(constitutional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syndrome, CMMR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肿瘤易感综合征, 由4种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和MSH6)之一的双等位基因胚系致病性变异引起。CMMRD非常罕见, 患者在儿童时期发生肿瘤的风险很高, 以脑肿瘤和胃肠道肿瘤最多见。4个错配修复基因中以PMS2和MSH6...
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病理评估及深度学习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蔡曦;孙鹏;
摘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作为一种组织学生物标志物, 已被证实在乳腺癌患者预后风险评估和药物疗效预测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因此, TILs精准病理评估逐渐成为乳腺癌临床诊疗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现行乳腺癌TILs评估主要由病理医师通过光镜下观察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切片进行主观半定量分析完成。近年来, 数字病理和深度学习模型在病理领域的开发和...
乳腺叶状肿瘤诊断分级的困惑和进展————作者:王云帆;宗雪;薛卫成;
摘要: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 根据其组织学形态特征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种病理类型, 其中恶性叶状肿瘤占比10%~20%, 具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能力, 因此准确诊断识别恶性叶状肿瘤, 使患者初始就诊时能获得合适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目前组织学形态是恶性叶状肿瘤唯一的诊断依据, 但由于叶状肿瘤本身就是具有重叠组织学特征的连续疾病谱系, 而且目前诊断分级采纳的组织学参数众多且其评价具有...
乳腺良性硬化性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低级别腺鳞癌临床病理学分析————作者:安然;李红霞;朱红艳;丁华野;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硬化性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低级别腺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断的12例乳腺良性硬化性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低级别腺鳞癌, 收集临床资料, 进行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 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21~60岁(平均42岁), 其中5例伴有复杂硬化性病...
甲状腺滤泡癌中DICER1突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作者:李雪晴;王玉莲;张真;赵钧生;孔维懋;潘星竹;鲍龙女;杨孔正;谷海燕;王继纲;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中DICER1突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9—2023年间68例原发性FTC手术标本, 通过Sanger测序检测所有病例中DICER1以及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 对于突变病例进一步检测KRAS、HRAS、NRAS的突变情况, 分析DICER1突变FTC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特点, 并研究...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及超微结构特征分析————作者:王家琪;陈东;郑梦晗;方微;商建峰;周皓锬;连国亮;梅少帅;
摘要:目的探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内膜心肌活检及超微结构特征, 以确定组织病理表型, 探究心内膜心肌活检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行心内膜心肌活检者共35例, 分析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特征, 与11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男性26例, 女性9例;年龄35~...
瘤蒂部肿瘤细胞浸润与心壁间弹力纤维层关系在判断心脏黏液瘤复发中作用的初步探讨————作者:薛佳琦;陈东;商建峰;梅少帅;张哲;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黏液瘤复发的病理学特征, 为临床治疗及术后随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6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心脏黏液瘤手术治疗心脏黏液瘤患者的病理学资料。根据分组标准将标本分为复发组(6例)和对照组(73例)。结果复发组女性3例, 男性3例, 中位年龄47岁;对照组女性49例, 男性24例, 中位年龄53岁。心脏黏液瘤好发于左心房, 复发组5例发生在左心房, 1例发...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作者:李道宏;胡爱侠;范盼红;朱琳;刘秋雨;谢奇;杨翠翠;李翠云;阮细玲;吕莎莎;孔令非;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 AFH)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及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8年5月至2023年3月诊断的14例AFH病例, 并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学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14例患者中, 女性5例, 男性9例, ...
伴CTNNB1基因第3号外显子缺失-倒置复杂性突变的韧带样纤维瘤病1例————作者:董磊;顾怡瑾;王中玉;王华枫;谢嘉玲;
摘要:韧带样纤维瘤病源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 多发生于四肢、腹壁等处。散发性韧带样纤维瘤病肿瘤细胞常有CTNNB1基因突变。本文报道1例29岁女性患者的髂前上棘皮下韧带样纤维瘤病检出CTNNB1缺失-倒置复杂性突变。本例因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与最初诊断不统一, 故用Sanger测序和二代测序检测, 发现CTNNB1的变异, 可写作NM001904.4:c.137 原发双侧卵巢11q异常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1例————作者:李永星;邢帅;颜学申;王便;刘子涵;王笑;付伟伟; 摘要:11q异常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igh-grade B-cell lymphoma with 11q aberrations, HGBL-11q)在第5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被归类在高级别成熟B细胞肿瘤, 其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与Burkitt淋巴瘤或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相似, 不伴MYC基因重排, 而是表现为11q23.2-q23.3扩增和11q24.1-qter缺失, 少部分病...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