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微生物学通报》1974年创刊,是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微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新技术创新、应用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登内容包括:基础微生物学研究;农业微生物学研究;工业微生物学研究;医学微生物学研究;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微生物蛋白组学研究;微生物模式菌株研究;微生物工程与药物研究;微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及微生物教学研究改革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为中国生物科学类核心期刊。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北京优秀科技期刊奖,2000年再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2001年被选入新闻出版署设立的“中国期刊方阵”并被列为“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设置的栏目有:研究报告、研究快报、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高等院校教学、名师讲堂以及企业高科技信息与新产品介绍、专题专栏、专家论坛、书讯、会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国微生物生态学的进展——《微生物生态学专刊》序言 王爱杰,庄国强,WANG Ai-Jie,ZHUANG Guo-Qiang
基因芯片数据预处理方法(LnMR和RAln)的评估和比较 郑乔舒,岳淏伟,杨云锋,ZHENG Qiao-Shu,YUE Hao-Wei,YANG Yun-Feng
不同石油浓度对浮游细菌群落影响的新发现 位光山,孙静,李静,李菡,高峥,WEI Guang-Shan,SUN Jing,LI Jing,LI Han,GAO Zheng
设施菜田与棚外粮田土壤菌群和反硝化气体产生的比较分析 田浩,杨柳青,曹文超,王芸,朱莹,陈冠舟,赵立平,王敬国,张晓君
微生物电解池阳极生物膜功能菌群构建及群落特征分析 刘充,刘文宗,王爱杰,LIU Chong,LIU Wen-Zong,WANG Ai-Jie
一株异养脱硫反硝化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脱硫脱氮特性研究 马晓丹,高灵芳,谭文博,远野,黄聪,赵友康,徐熙俊,盛涛,王爱杰
生物破乳剂产生菌混合培养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刘畅,李旭,马放,LIU Chang,LI XU,MA Fang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中阿米巴原虫的定量检测 崔丙健,孔晓,金德才,白志辉,张洪勋,CUI Bing-Jian,KONG Xiao,JIN De-Cai,BAI Zhi-Hui,ZHANG Hong-Xun
基于响应面法对一株好氧反硝化菌脱氮效能优化 杜丛,崔崇威,邓凤霞,李昂,马放,DU Cong,CUI Chong-Wei,DENG Feng-Xia,LI Ang,MA Fang
铅、锰对黄伞菌丝形态及细胞活性的影响 张琳,刘林德,黄清荣,张莉,ZHANG Lin,LIU Lin-De,HUANG Qing-Rong,ZHANG Li
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中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魏子艳,金德才,邓晔,WEI Zi-Yan,JIN De-Cai,DENG Ye
医学杂志征稿:高渗盐水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高渗盐水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进行术后切口换药,试验组50例患者给予高渗盐水进行术后切口换药,对比两组患者换药后的恢复时间、发生感染人数情况等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4.0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高渗盐水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切口换药中,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且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身心损伤,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高渗盐水,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生理盐水,感染发生率
为了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阑尾炎手术患者使用了高渗盐水进行术后切口换药,现报告如下。
微生物学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2型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作者:陈美潼;郭容;高崧;于圣青;
摘要:【背景】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RA血清型众多且相互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方法鉴定流行菌株的血清型,并制备血清型特异性的疫苗进行免疫对于防治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建立一种血清2型特异性的鸭疫里默氏杆菌ELISA抗体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2型RA感染和免疫鸭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方法】通过热酚...
微生物介导的岩石有生源假说: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张璐;阮迪;张威;刘光琇;章高森;
摘要:岩石有生源假说提出了一种生命在宇宙间迁徙与繁衍的新构想,认为岩石可以携带生命(微生物)在宇宙中传播。随着太空探索技术的深入发展,该假说吸引了全球科研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岩石有生源假说的理论体系与前沿科学研究成果,旨在构建坚实的框架,以解释生命如何在浩瀚宇宙中传播。同时也展望了该假说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国际合作的加强,希望岩石在生源假说领域能取得更多突破...
根系分泌物与植物有益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协同作用机制与应用前景————作者:刘哲;罗欢;欧阳鹏;石孝均;李振轮;马莹;
摘要: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是当前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挑战之一。植物修复技术以其生态友好性备受关注,其中根系分泌物作为关键调控因子,通过优化根际微环境和调节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促进了植物修复的进程。然而,植物修复效率易受重金属浓度和土壤环境条件的制约。近年来,植物有益菌(Plant beneficial bacteria, PBB)作为辅助策略受到广泛研究。PBB不仅能够增强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能力...
基于Split-GFP技术建立布鲁氏菌分泌蛋白鉴定系统————作者:王坤鹏;尹伊;杨新梅;刘津月;李梦思;李娜;王少辉;鲍衍清;张广冻;祁晶晶;黄勇;田明星;
摘要:【背景】布鲁氏菌作为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可通过分泌效应蛋白修饰宿主细胞多重信号通路帮助其完成胞内增殖。因此,分泌效应蛋白的鉴定对于阐明布鲁氏菌致病机制至关重要。细菌分泌效应蛋白的鉴定方法通常有融合标签法和酶标记技术,但其操作步骤繁琐、成本昂贵。【目的】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开发一种简单便捷的质粒系统,用来鉴定布鲁氏菌的分泌效应蛋白。【方法】本研究基于Split-GFP技术,首先,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
乳酸和过氧乙酸对蜡样芽孢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作者:刘志林;菅瑞珍;贾伟娟;陈云娇;张鑫;贾泽林;崔佳宇;张宇航;熊慧生;王学理;
摘要:【背景】近年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 cereus)侵袭力不断增强,感染宿主范围不断扩大,而其生物膜的形成与侵袭力和毒力息息相关。【目的】本文对蜡样芽孢杆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了鉴定,并探究了乳酸(lactic acid,LA)和过氧乙酸(peroxyaceticacid,PAA)对B. cereus生物膜的抑制机理。【方法】通过分析生物膜抑制生长曲线、生物膜代谢活性...
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植物内生真菌JDC158的筛选与鉴定————作者:宁硕瀛;孙晓宇;赵玲侠;门欣;丁昌萍;陈川;瞿佳;
摘要:【背景】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是我国农作物中最常见的一种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给设施蔬菜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目的】分离鉴定用于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植物内生真菌,并验证其生防效果。【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真菌,利用24孔板液体筛选模型筛选具有抗线虫活性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测定其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和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并利...
一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C57BL/6小鼠的致病性分析————作者:陈钰;郭紫晶;章显文;田欣;易霜;蒋莹;张志东;李彦敏;
摘要:【背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主要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 mucosal disease,BVD-MD),该病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牛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影响的传染病之一。【目的】对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BVDV-1a型毒株进行研究,分析其对C57BL/6小鼠的致病性。【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实...
黑曲霉ZJ-17与覆膜联用对川白芷促生和改进品质的研究————作者:刘思琴;江美彦;刘仁浪;张宇柔;刘洁;张嘉恒;农昌国;刘亚南;冯冬菊;吴卫;
摘要:【背景】川白芷为著名川产地道地中药材,目前生产中存在盲目施肥、冬旱和春旱等问题。【目的】推动白芷绿色优质栽培模式,实现化肥减施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方法】将从川白芷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出的根际促生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ZJ-17制成微生物菌剂与覆膜联用,通过随机区组试验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黑曲霉ZJ-17与覆膜联用对川白芷生长、产量、品质以及植株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结果表...
棉花黄萎病拮抗促生菌筛选鉴定及其活性评价————作者:吴凤康;牛新湘;李红;楚敏;杨红梅;包慧芳;王宁;詹发强;杨蓉;娄恺;史应武;
摘要:【背景】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对棉花产业影响极大的病害,对棉花的品质及棉农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目的】分离筛选出具有高效抗病促生性能的菌株,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结合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分类地位。对菌株进行产酶、固氮和溶磷促生能力的测定,优化培养条件,并通过棉花盆栽试验明确菌株在抑菌促生中的实...
促生菌对怀地黄苗生长及其根表、内生细菌群落的影响————作者:张昊;赵欣雨;刘晓娜;魏璐明;蒋昊池;杨清香;
摘要:【背景】怀地黄种植过程中存在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病害频发,连作障碍等实际问题。【目的】通过筛选和利用植物促生菌,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促进怀地黄生长发育,提升道地药材产量和品质。【方法】从实验室保藏的怀地黄微生物资源中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细菌菌株,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比较其促生能力,从中挑选表现良好的单菌株与怀地黄幼苗共培养,验证菌株促生作用,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外源添加的促生菌对怀地黄苗的根表及内生...
广藿香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促生特性————作者:许培增;包韵滋;郭焜;吴水琴;梁秋玲;刘子琪;王丽平;詹若挺;陈立凯;
摘要:【背景】植物根际促生菌是一类有效定殖在植物根系,并通过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分子信号物质,具有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发育、防卫病原菌等功能的有益微生物。【目的】从健康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地块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具有促生功能的菌株,为提高广藿香乃至药用作物的产量、品质提供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广藿香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盆...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打造微生物制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王浩绮;刘兆星;江凌;
摘要: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是我国实现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地方高校在微生物制造领域研究生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多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和实践平台不足等短板。南京工业大学生工学科群在微生物制造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开展了一系列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包括校企深度协同的培养方案制定与导师团队建设、新质生产技术导向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互促的研究生实践平台建设,以及面向...
面向生物经济人才培养的酶工程课程教学思考与探索————作者:赵安琪;伊娟娟;吕永坤;王志;张一折;许敬亮;
摘要:生物经济正在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酶工程作为生物经济的重要产业领域,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就酶工程课程本科教学改革开展思考与探索,旨在通过培养目标定位优化、思想内涵提升、教学内容凝练与重组、研究与应用热点内容引入、学习与考核模式多元化设计等方面的改革,提升酶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并为培养具备丰富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与正确人生价值观,能适应国家生物经济发展...
响应面法优化贝莱斯芽胞杆菌F-37抑制青枯劳尔氏菌活性————作者:张佳佳;崔文艳;舒慧琳;罗喜燕;张恺琦;何朋杰;
摘要:【背景】生防细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F-37能有效抑制生姜青枯病病原菌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活性,而响应面法和二次通用旋转试验可在较少的试验次数下优化生防菌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目的】优化贝莱斯芽胞杆菌F-37菌株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提高其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抑菌活性。【方法】以平板拮抗效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
血红素与重组蛋白的结合效率对RhDyPB酶活性的影响————作者:刘阳;段小燕;唐蕾;
摘要:【背景】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 (dye-decolorizing peroxidases,DyPs) 是血红素过氧化物酶家族成员,其活性依赖于非共价结合的血红素辅因子,能够降解多种有毒有害的染料,是一种具备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催化剂。然而,在重组DyPs生产中,酶蛋白与血红素的结合效率低,制约了酶的催化活性。【目的】为了提高血红素与脱辅基蛋白的结合,通过结构信息分析和分子对接,理性选取突变位点,提高酶...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病毒组学研究趋势及热点————作者:曾祥荷;董兰霞;何新媛;何慧;刘畅;郭虎松;邱雨;樊祥宇;
摘要:【背景】近年来,世界饱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肆虐,给人类造成了重大损失和破坏,这表明病毒相关研究仍然方兴未艾。病毒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快速变异的特征,它们可以通过塑造宿主群落、改变宿主生理特征、加速宿主进化等方式在生态系统和生物体内发挥关键作用。病毒组是一定生态环境中所有病...
斜纹夜蛾幼虫病原细菌诊断及其抗生素敏感性————作者:林丽;汪汉成;冯瑞超;孟建玉;汤梅;雷文洁;高贵;孙智荣;彭丽娟;
摘要:【背景】规模化养殖斜纹夜蛾是对其开展辐射不育防控的前提,而斜纹夜蛾养殖过程中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是重要基础。【目的】对规模化养殖下患病斜纹夜蛾幼虫进行病原细菌诊断,并明确致病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方法】使用传统培养法进行致病细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力,药敏试纸法测定其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感病斜纹夜蛾幼虫体色为暗红色和黑...
一株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脱氟菌类诺卡氏菌NJF-4的分离及脱氟特性————作者:高昭昭;项兴佳;汪军;杨郑州;吴宇澄;林先贵;曾军;
摘要:【背景】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污染物,C-F键的高键能使得PFAS难以实现生物降解。目前已有能够生物降解单氟化合物的研究报道,相对于单氟化合物的降解菌,已被报道的多氟或全氟烷基化合物的降解微生物纯菌株则十分有限。【目的】从土壤中分离脱氟菌,研究其对单氟和多氟化合物的生物脱氟作用。【方法】利用单氟化...
加强表达碳代谢全局转录因子对谷氨酸棒杆菌产L-丝氨酸的影响————作者:张薇;张晓梅;史劲松;许正宏;
摘要:【背景】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广泛应用于氨基酸的生产,是L-丝氨酸的主要生产菌株之一。全局转录因子在胞内代谢物合成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调节具有特定功能的转录因子可以有效增加目标氨基酸的合成。【目的】研究谷氨酸棒杆菌碳代谢全局转录因子GlxR、RamA、RamB、LldR、GntR1、SigB和SigH对谷氨酸棒杆菌A36-AC的生长和L-丝氨酸产...
一株绵羊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生理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作者:田黎明;章焕;张淑红;张成;邸腾刚;常盟涵;王冠;高丰衣;李少斌;杨广礼;
摘要:【背景】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益生性和致病性均具有菌株特异性,深入研究其生理特性和基因组特征对于评估其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究大尾寒羊肠道内分离的一株粪肠球菌生理特性及全基因组特征。【方法】采用改良GAM厌氧培养,结合16S rRNA技术,成功分离并鉴定目标菌株;通过生长和产酸曲线分析其生理特性;利用Illumina和PacBio高通量测序获取其全基因组...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临床血液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北大核心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信息界(e医疗)
- 省级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省级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药理学通报》
- 北大核心口腔颌面外科
- 国家级《磁共振成像》
- 北大核心《心肺血管病杂志》
- 省级《东方养生》
- 省级《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省级齐鲁护理
- 省级《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省级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现代免疫学》
- 北大核心广州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结核病健康教育
- 省级中药与临床杂志
- 北大核心《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耳科学杂志》
- 省级《昆明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护士进修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国家级《微生物学杂志》
- 省级《黑龙江医药科学》
- 省级《江苏预防医学》
- 省级《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