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食品安全导刊

《食品安全导刊》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CN11-5478/R
国际标准刊号:1674-0270
主办单位: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与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上一本期杂志:《检验医学与临床》核心医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海南医学院学报》统计源医学核心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本站是《食品安全导》杂志的依托网站,《食品安全导》杂志是本站的主体杂志,直接负责该杂志的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网站本着用心为客户服务的原则,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推荐最适合您的论文栏目,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食品安全导》期刊简介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与北京肉类食品协会联合主办,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一本全面关注食品安全技术、知识的专业食品安全杂志。国内刊号为:CN11-5478/R;国际刊号为:ISSN1674-0270。邮发代号:80-702。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等网络媒体全文收录期刊。
  
  复合影响因子:0.030综合影响因子:0.015
  
《食品安全导》2012年第Z1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控制与检测..............................李梦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概论................................韩琰旭
  用测试片法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孙霞
  食用合成色素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赵飞
  灵活性包装设备成近年来发展重点............................申海鹏
  机器人重要性日益凸显......................................迈克·威尔森
  芦荟的特殊功能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张启东
  海藻糖的生产及市场应用....................................徐娟
  明治创造属于自己的糖果之家................................宋俊杰
  治理食品安全管控源头是关键................................袁野
  家禽多段致昏屠宰方法......................................张奎彪
  浅谈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郭红云
  
     
  1.期刊推荐
  网站所有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省级、国家级、核心正规刊物,具有国内国外双刊号。凡增刊、假刊、各类专刊、版权有争议的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非法刊物均谢绝合作与发表。
  
  2.写作指导
  我们拥有众多来自各领域专业知识过硬、写作经验丰富的的论文编辑团队,并拥有一批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您的论文发表把脉献策。如果您有需要,我们将以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标准竭诚为您服务,直到您满意为止。
  
  3.投稿保证
  对于收到的论文稿件,本公司会有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处理,保证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意见,并根据发表要求以及您的需要负责审核、润笔等工作!
  
  4.客户投诉及建议
  鸣网专门设立了客户投诉电话,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不满之处,或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我们的相关负责人会第一时间为您解决和答复。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服务人员满意,请转告你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食品安全导》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食品安全导刊最新期刊目录

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探究————作者:张问;周晨卉;郭智欣;郑剑;叶晓媚;彭丽萍;

摘要: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快速检测方法,因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等特点,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详细阐述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农产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检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分析其技术优势与局限性,并提出未来技术优化和推广应用的策略。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安全监管效率,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标准化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索————作者:李倩;

摘要:做好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工作,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本文将围绕流通环节食品检测标准化的重要性简要论述,分析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标准化问题,从完善检测标准和法律规范、更新优化检测设备及技术、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完善检测工作制度和程序方面提出改进策略,旨在切实提高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和控制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王泓超;郭大庆;张寒冰;

摘要:本文探讨了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的现状与问题,重点分析了采样、存储、运输和前处理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采样标准不统一、存储环境控制不力、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管理不到位,以及前处理操作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统一采样标准、加强存储与运输管理、完善前处理流程等对策建议,旨在提升样品管理的精确性和可追溯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在线网络监测信息下的食用油质量安全控制探析————作者:刘振华;

摘要:在线网络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在线网络监测信息在食用油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强调了食用油质量安全控制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分析了在线网络监测信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旨在优化完善在线网络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食用油质量安全控制力度,以推动食用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实现食品安全战略目标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策略————作者:刘秀雯;

摘要:本文研究了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策略,分析了当前实验室质量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标准化操作流程、技术创新、数据驱动等方法的优化路径,探讨了质量管理标准与法规的落实措施,重点讨论了如何凭借识别核心控制点设计合理管控机制以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水平,同时结合数据分析技术优化质量控制流程,提出了持续改进机制与反馈体系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方法

中西面点制作质量管理差异分析及一体化策略————作者:史发英;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中西面点制作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原材料选择、加工生产、包装销售方面的差异,并探究了中西面点制作质量管理一体化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整合原材料、融合创新工艺、推进智能化技术运用等一体化管理策略,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并促进中西面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作者:王晓明;

摘要: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评定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玉米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为653.0 μ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6.5 μg·kg-1,测定过程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校正和测量重复性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

臭氧联合中压紫外线杀菌在包装饮用水中的应用————作者:吴小勇;李雪雪;贾琳斐;贾润芳;毋杉;

摘要:通过臭氧联合中压紫外线杀菌的方法,探索有效的杀菌条件,为包装饮用水行业提供技术参考,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们的饮水健康。本文阐述了目前在饮用水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消毒杀菌方法,臭氧杀菌和紫外线杀菌,分析两种杀菌方式的优缺点,设计一种臭氧联合中压紫外线杀菌的装置,通过试验验证其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微生物,降低溴酸盐的含量。结果发现,中压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将中压紫外线和臭氧联合杀菌与单一臭氧杀菌进行比...

2015—2024年淄博市学生餐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分析————作者:武玉平;杨爱青;徐一凡;张茜;汪洋;

摘要:目的:了解近十年淄博市学生餐微生物污染状况,为保障学生餐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24年淄博市各区县采集的学生餐中的大肠埃希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检测,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5—2024年所检354份学生餐总体不合格率为4.80%,其中大肠埃希氏菌不合格率为0.85%,金黄色葡萄球菌...

2022—2024年枣庄市食品安全风险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作者:张瑞;曹保印;刘丹茹;商宗宪;

摘要:目的:了解和评估山东省枣庄市市售食品(包括少量网购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方法:分批次采集2022—2024年枣庄市市售食品样品17类共732份,依据《山东省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结果:在732份样品中,共检测出含致病菌样品158份,总检出率为21.58%。其中,烘烤及油炸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最高(37.50%),其次为水产品(33.9...

卡拉胶对肉制品质构特性及保水性的影响机制研究————作者:林瑞君;

摘要:目的:研究卡拉胶对肉制品质构及保水性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探究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卡拉胶对肉制品硬度、弹性、内聚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结果:2%的κ-卡拉胶可显著提高肉制品硬度约50%,且保水率增至85%。结论:卡拉胶通过形成凝胶网络等机制,显著改善肉制品的品质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作者:杨金伟;杨斌;

摘要: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等感官特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甚至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因此,深入研究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营养品质的影响,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品质以及促进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魏景利;贾菲;

摘要: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在绿茶中含量相对较高。由于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已在食品等多个领域应用。本文阐述茶多酚的性质及其生物活性,总结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推动茶多酚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玉米肽的生物化学改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者:李俊尧;

摘要:玉米肽是由玉米蛋白经特定酶水解成的小分子肽链,保留了部分氨基酸序列,有良好的溶解性与生物活性。本文探究了与金属离子螯合、糖基化及与其他物质复合等生物化学改性方法,并阐述改性后玉米肽在促进营养元素吸收、抗氧化以及解酒方面的生物活性,为玉米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作者:付建瑞;张鹏飞;赵增财;崔艳芳;

摘要:本文分析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等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探讨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分析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应依据食品类别科学选方法和试剂,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推动设备轻便化发展,定期组织检测培训

蔬菜农药残留的风险分析与全程防控研究————作者:王志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蔬菜产业中的重要议题,它不仅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也影响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本文从农药使用种类、用量及实际检测结果等方面,对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源头防控、生产过程管控、收获后监管等环节提出全程防控策略,以降低蔬菜农药残留,切实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两种常见粮食水分快速检测设备的使用优化方法探讨————作者:王婷婷;

摘要:水分含量是影响粮食储存、加工及品质的关键指标。电容式粮食水分检测仪和近红外谷物分析仪作为快速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粮食收购、入库等环节的水分检测工作中,具有快速、高效、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其准确度受使用条件影响显著。本文通过研究实验次数、粮食温度、开机预热时间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检测条件。结果表明,实验次数为5次、粮食温度在20~25 ℃、设备预热20 min条件下的检测结果准确率高,有...

茶叶挥发性成分提取及香气成分检测研究————作者:韩芸;王希平;张树梅;

摘要:本文综述了茶叶挥发性成分的主要提取方法,包括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旋转锥体柱提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以及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气相色谱-嗅闻法和电子鼻技术。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和检测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含量的挥发性成分,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开发更加高效、经济且环保的方法,以提升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食品检测技术在预包装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作者:张增英;

摘要:随着预包装食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其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了预包装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系统梳理了当前主流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其在微生物、化学物质及添加剂检测中的技术优势与局限性,并提出通过技术研发、设备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及技术联用等路径优化检测效果,以期为完善预包装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不同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风险隐患及防控策略探析————作者:张莉;刘倩;

摘要:在当今复杂的食品产业体系中,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历经漫长过程,从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到餐饮环节,每一环都紧密衔接,共同构成食品安全防线。然而,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各环节管理存在的漏洞。本文分别从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及餐饮环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并提出防控策略,以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保障链,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