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专家笔谈、述评、论著(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短篇论著、重大科研结果(包括阴性结果)报道、综述与编译、继续教育专栏、学术交流、病例讨论、讲座、会议纪要、新药介绍、读者来信、学术活动预告、书评或书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Nogo-A 受体在早期神经元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何主强,杨国平,赵洪洋
CyclinD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马俊芳,崔博,沈东超,崔丽英,MA Jun-fang,CUI Bo,SHEN Dong-chao,CUI Li-ying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 EphA 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特点 杨锦珊,龙根,徐莉,谢敏杰,王伟,YANG Jin-shan,LONG Gen,XU Li,XIE Min-jie,WANG Wei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刘双凤,颜灿群,占克斌,LIU Shuang-feng,YAN Chan-qun,ZHAN Ke-bin
GABAA 受体γ2亚单位在海人酸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内的表达 戚月凤,汤继宏,李岩,顾琴,QI Yue-feng,TANG Ji-hong,LI Yan,GU Qin
皮质注射氯化亚铁建立外伤性癫痫动物模型致痫机制的探讨 郭燕春,李沐,谢泽宇,林岚,许梓璧,王英博,GUO Yan-chun,LI Mu,XIE Ze-yu,LIN Lan,XU Zi-bi,WANG Ying-bo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简介
出血型烟雾病急性期的微创治疗 梁奇明,许峰,连立飞,王刚,张逸驰,薛铮,王芙蓉,唐洲平,朱遂强,LIANG Qi-ming,XU Feng,LIAN Li-fei,WANG Gang,ZHANG Yi-chi,XUE Zheng,WANG Fu-rong,TANG Zhou-ping,ZHU Sui-qiang
脑梗死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盛鑫,张苏明,黄晓江,SHENG Xin,ZHANG Su-ming,HUANG Xiao-jiang
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析 刘晓艳,康慧聪,胡琦,许峰,梁奇明,连立飞,朱遂强,LIU Xiao-yan,KANG Hui-cong,HU Qi,XU Feng,LIANG Qi-ming,LIAN Li-fei,ZHU Sui-qiang
康复医学论文范文:论疗养院里的康复医学的发展
论文导读:定期开展科室民主生活会,使科室在和谐的氛围中持续发展。医院应从临床、教学、科研、政策导向、资金扶持上加以引导,在科研立项、设备引进、资金投入、学术交流等方面向康复或与之相关的专科、专病倾斜。使科室的空间布局更趋合理,仪器设备更趋完备,人员配置更加科学。在不断激发内涵建设活力,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院际间、学科间的学术和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学术氛围。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最新期刊目录
儿童癫痫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EEG特征分析————作者:王立利;王维;
摘要:目的:探究儿童癫痫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并对癫痫儿童发作间期的脑电图(EEG)进行特征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癫痫儿童168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n=64)和未复发组(n=10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儿预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EEG各参数与癫痫复发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患儿癫痫复发的预测模型。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模型绘制随访期间...
脑卒中患者康复障碍因素定性研究的系统评价————作者:尚亚辉;李玲;廖宗峰;沈凡;李汶窈;毛李烨;鲁玉;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康复障碍因素的定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9日。结果:该系统评价纳入22篇符合标准的文章,最终归纳为4个主题,13个类别。结论:系统地整合卒中幸存者康复过程中的多层次障碍
神经炎症:以少突胶质细胞为中心的视角————作者:Lindsay K Festa;Kelly L Jordan-Sciutto;Judith B Grinspan;
摘要:慢性神经炎症由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驱动,并伴随外周免疫系统的浸润,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病理机制。数十年来,研究几乎完全聚焦于神经炎症如何影响神经元功能;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少突胶质细胞谱系的损伤对病理结果和临床结果均至关重要。虽然少突胶质细胞能够经历一种称为髓鞘再生的内源性修复过程,但在持续炎症存在的情况下,这一过程会变得效率低下且通常失败。本综述重点关注我...
前庭系统与睡眠的交互作用研究进展————作者:陈淑玥;严钢莉;
摘要:前庭系统不仅在维持身体平衡和定向中发挥作用,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而睡眠可能与前庭神经的有效修复有关,睡眠障碍时前庭相关结构或功能可发生改变。前庭与睡眠之间的交互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前庭系统与睡眠的相互影响及相关机制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前庭疾病与睡眠障碍疾病交互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前庭系统疾病和睡眠障碍共患时的诊断、治疗和效果评价提供...
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联合方案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无效的影响因素及预测————作者:陈静;李春;
摘要:目的:分析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联合方案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无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的269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疗效分为有效组(n=215)和无效组(n=54),随机选取其中219例作为训练集,50例作为验证集。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进行匹配,再对均衡协变量的数据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区振浩;钟高贤;
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首位病因,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卫生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机械取栓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治疗方法,其疗效已经得到全球的认可。本文从机械取栓中部分适应证的近期研究、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解剖通路困难引起的机械取栓失败这三大方面进行总结
莫旺综合征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作者:曾艳平;解燕春;罗瑛;梁静静;周瑜;关景霞;柳胤;
摘要:目的:探讨莫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我院2例莫旺综合征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中年男性患者均表现为全身发麻、烧灼感、肉跳,多汗,失眠、焦虑;肌电图可见较多束颤电位、F波可见M波后放电位,血清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VGKC)复合物抗体阳性。搜索既往的莫旺综合征89例,男多于女,平均年龄53岁,最主要临床表现肌束颤动、肌颤搐、肌痉挛和肌强直(100%),多汗(92.1%);...
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作者:熊伟杰;易陈菊;
摘要:胆碱能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认知功能的调节作用,尤其在注意力、记忆和学习等高级认知功能中扮演关键角色。来自基底前脑的胆碱能投射神经元,通过释放乙酰胆碱调控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等脑区的活动。研究表明,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在这些疾病中,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变性和乙酰胆碱合成与转运的失调被认为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基于胆碱能系统的治疗策...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作者:陈如东;厉华;杨洪宽;曾令成;胡威;吴亚松;于加省;
摘要:目的:探求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s)行支架辅助栓塞(Stent-assisted coiling,SA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SAC治疗并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访的446例患者,共486个动脉瘤。根据影像随访结果,486个动脉瘤被...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造影闭塞端形态的病因学预测价值————作者:王智鹏;吴伟;蒋章亮;秧茂盛;赖海玲;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造影闭塞端形态的病因学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92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血管造影闭塞端图像特点。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related occlusion,ICAD-O...
CD22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作者:汪梦蝶;秦佳;曾伟;罗佛全;
摘要:小胶质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它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能持续地观察和感知周围微环境,一方面通过释放各种细胞炎症因子平衡机体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通过吞噬突触和细胞调节神经网络功能。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失调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或加剧的主要机制,因此恢复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模式。CD22是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家族的重要成员,通常表达于B细胞表面,起到免疫抑制作用。近期,CD22被...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作者:王爽;张蕾;张之悦;黎逢光;
摘要:目的:探讨发病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209例AIS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前24 h内是否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分为溶栓前正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有抗组)53例和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无抗组)156例,比较患者溶栓治疗前、溶栓后24 h和溶栓后...
小胶质细胞TREM2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刘益萌;赵丽;王玥;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常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等。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存在的多种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AD的全部发病特征。小胶质细胞是脑组织中特殊的巨噬细胞,可监测周围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健康情况,同时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作用。近年来通过对AD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通过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
经皮小脑延髓池穿刺重复抽取大鼠脑脊液的方法研究————作者:姚路路;李傅尧;倪敬年;魏明清;李婷;时晶;田金洲;
摘要:目的:提出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高的方法,可用于重复采集大鼠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样本。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麻醉后,调整其头部相对于身体呈45°~90°,以枕骨隆突和第一颈椎之间的中心位置为进针点,针尖向头侧,平行于大鼠头部弯曲方向缓慢刺入,进针深度约为5 mm。缓慢抽吸CSF并记录采样量。通过观察大鼠体重变化和Bederson评分...
基于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策略进展————作者:闫华;廖春华;李亚琴;张建社;田兆辉;刘睿;
摘要:脑卒中后失语症是常见的卒中后功能障碍,传统言语-语言训练(SLT)疗效有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无创脑刺激技术,通过调节皮质兴奋性及半球间抑制平衡,促进神经网络重建,促进语言功能恢复。本文综述了rTMS的作用机制、介入时间、刺激靶点及不同失语症类型的治疗现状。未来可结合功能神经影像技术优化个体化治疗及评估方案,以提升rTMS的临床转化价值
前庭代偿相关研究进展————作者:柳懿恩;冷辉;孙海波;曲中源;
摘要:前庭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个重要感觉系统,主要负责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控制。前庭功能受损时,一种称为前庭代偿的现象随即产生,它是一个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适应性调节和代偿机制来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的过程。本文对前庭代偿过程、机制、干预策略、评价与测量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研究提供参考
活性氧调控脊髓损伤后调节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作者:张彬;孙超;殷建;
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SCI的过程中会发生多种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RCD),如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焦亡和细胞铁死亡等。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细胞代谢中氧不完全还原时产生的分子或自由基,在SCI过程中...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阿尔兹海默病领域热点的可视化分析————作者:李小竟;李心乐;卢秀煦;赖鸿鹄;肖海伦;孙炜;吕光耀;
摘要: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探索阿尔兹海默病领域的热点话题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应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阿尔兹海默病的相关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并用CiteSpace 6.2.R4对发表文献的作者、国家、机构、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利用智慧芽全球新药情报数据库查询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药...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及康复治疗研究进展————作者:陈金慧;于子夫;高世爱;冷晓轩;曹新燕;刘西花;
摘要:呼吸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会导致患者呼吸肌力量下降、萎缩,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患者非血管性死亡的风险。本文就脑卒中呼吸肌功能障碍的机制、主要评估方法及康复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呼吸肌功能障碍临床康复及研究提供参考。分析表明,脑卒中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病变、神经肌肉继发损伤及医源性损伤导致呼吸肌功能障碍发生;临床常用的评估手段有超声、咳嗽峰值流速、肺通气功能指标测定、呼吸力学指标测...
性别差异对野生型C57小鼠条件性恐惧消退的影响————作者:吴隆鑫;刘卓群;孙晓红;周岩;徐群渊;雷慧萌;
摘要:目的:探究雌性和雄性C57野生型小鼠在条件性恐惧消退实验中是否存在行为学上的差异,为在恐惧学习与消退相关研究中平等使用不同性别的小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声音介导的条件性恐惧学习、消退、检索实验,检测条件刺激呈现时的恐惧水平、僵直次数、单次僵直的恐惧水平以及运动能力等指标,比较不同性别小鼠之间的行为学差异。结果:在条件性恐惧学习和消退实验中,雌性和雄性小鼠在4个行为学指标上无显著差异;条件性恐惧检索...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国家级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国家级《实用全科医学》
- 北大核心《卫生研究》
- 国家级《医学与法学》
- 省级《温州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省级《包头医学》
- 国家级《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 学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 省级《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生态毒理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 省级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数字医学》
- 省级健康周刊
- 北大核心《河北医药》
- 北大核心《肿瘤》
- 北大核心《世界中医药》
- 北大核心《解剖学报》
- 北大核心《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省级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杂志
- 国家级《医药世界》
- 省级《昆明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微生物学杂志》
- 北大核心《解剖学杂志》
- 北大核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