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学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胃肠病学

《胃肠病学》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797/R
国际标准刊号:1008-7125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查看胃肠病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医学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胃肠病学》创刊于1996年,1999年起正式对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办刊宗旨是为消化病学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新观点和各种假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为此,本刊特邀一批国内外著名胃肠病学专家担任编委与顾问,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作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刊物的《胃肠病学》,将及时传递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登载优秀的研究论著、文献综述和述评,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兼收并蓄,突出科学性、严肃性,使本刊成为一本科学性强、形式多样和学术气氛活跃的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是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常设栏目有述评、专家笔谈、论著、论著摘要、综述、临床交流、诊疗技术、病例分析与个案报道以及函授继续医学教育,并不定期开设特约/国外来稿、讲座和学术争鸣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胃肠病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和顾问名单

  免疫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 方秀才,FANG Xiucai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会讯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

  肝脏特异多器官功能衰竭评分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短期死亡的对比研究 曾菠,陈柳莹,张楠楠,李淑婷,杨淑殷,尹珊,李海,ZENG Bo,CHEN Liuying,ZHANG Nannan,LL Shuting,YANG Shuyin,YLN Shan,LL Hai

  胃癌中SEMA3B基因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关系 肖坤庭,史冬涛,虞竹雯,田文妍,陈卫昌,XLAO Kunting,SHL Dongtao,YU Zhuwen,TLAN Wenyan,CHEN Weichang

  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所致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袁芳岑,张振玉,段兆涛,姜宗丹,YUAN Fangcen,ZHANG Zhenyu,DUAN Zhaotao,JLANG Zongdan

  辣椒素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 周琦,张其胜,ZHOU Qi,ZHANG Qisheng

  四磨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 李彩丽,刘岳,张永顺,孙泽群,王斌,LL Caili,LLU Yue,ZHANG Yongshun,SUN Zequn,WANG Bin

  内蒙古地区生活、饮食因素对结直肠息肉的影响 刘成义,党彤,LLU Chengyi,DANG Tong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 袁耀宗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高东锋,周国雄,曹维,陈海琴,张海峰,GAO Dongfeng,ZHOU Guoxiong,CAO Wei,CHEN Haiqin,ZHANG Haifeng

  医学论文代发范文: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3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养心复脉汤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客观评价养心复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将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加养心复脉汤);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 2组患者经均衡性检验,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2周为1疗程。 结果 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治疗组对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眩晕、睡眠、口干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养心复脉汤同常规西药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的疗效较单纯用西药要好,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的一种较有效、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 医学论文代发,气阴两虚,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研究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发生于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患者。它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1],其频繁发作可引发晕厥,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心绞痛,并可使冠脉血流量减少20%,脑循环血量减少12%~25%,肾血流量减少8%~10%[2]。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室早是心性猝死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约占83%的猝死病人有室早病史[3],近年来虽然涌现许多抗心律失常新疗法,但药物疗法仍是室性早搏治疗的最主要方法。化学合成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能快速控制心律失常,但长期使用有严重的致心律失常和增加病死率的危险[4]。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早搏化学合成药物虽具有特异性强、作用快速等优点,但一些严重的毒、副反应限制了其运用范围[5]。而低毒、安全、有效的中药药物是摆脱心律失常治疗困境的一条出路。该研究采用养心复脉汤联合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胃肠病学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伴抑郁小鼠粪便样本中肠道菌群的变化————作者:陶理;任永青;张紫阳;王晶;

摘要:背景:肠道菌群失调或紊乱与脑和肝脏疾病之间存在联系,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肠-肝-脑轴影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抑郁的发生和发展。目的:应用16S r 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PBC伴抑郁小鼠的肠道菌群情况。方法:将12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胆汁淤积组、胆汁淤积+抑郁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小鼠给予正常饲料和水喂养;胆汁淤积组小鼠采用含0.1%DDC的饲料连续喂养2周构建胆汁淤积模型;胆汁淤积+抑郁...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作者:李松霏;丁士刚;

摘要:背景: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非遗传性疾病,目前其诊断和治疗仍面临挑战。目的:总结中国人CCS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2022年间收治的CCS病例。结果:研究共纳入9例CCS患者,男女比例为1.25∶1,确诊时平均年龄63.89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胃肠道息肉病、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以及至...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肝损伤的管理:实践中的挑战————作者:支阳;董一诺;茅益民;

摘要: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ICIs肝毒性成为临床实践中不可避免的新挑战。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均有相关指南对该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但仍存在诸多难点。在诊断方面,缺少ICIs肝毒性特异的诊断性生物学标志物,以及肿瘤患者肝损伤病因、合并用药和肝毒性临床表型的复杂性等因素,均可造成ICIs肝毒性诊断困难。在管理方面,激素治疗的最佳剂量和疗程、选择何种免疫抑制剂作为挽救治疗方案,以...

消化不良中国家庭合理用药专家建议(科普实践版)————作者:王博;

摘要:消化不良是一组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症状反复发作,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为普及消化不良疾病知识,教育大众通过识别消化不良常见症状进行家庭合理用药,中华消化心身联盟组织专家组讨论形成本专家建议。本专家建议以循证医学证据和相关指南共识为依据,主要包括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家庭合理用药的需求和意义、症状识别和自我评估、家庭健康管理和用药选择等方面,旨在为我国消化不良家庭合理用药的科普宣教提供依据

《2023国际肝癌协会肝细胞癌风险分层和监测白皮书》摘译————作者:代维;韩国宏;

摘要:多数关于肝癌的研究致力于提高肝细胞癌监测的效力和有效性。与其他癌症一样,肝细胞癌的监测旨在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治疗,从而降低癌症相关病死率。肝细胞癌监测的证据支持源于一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和数项肝硬化患者的队列研究。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监测的有效性受限于各种阻碍,包括风险分层不当、监测实施力度不足、筛查工具准确性欠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几个提议:开发新的风险分层算...

基于胃液样本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作者:汪秀娟;钱雪恬;张振玉;

摘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相关。随着Hp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升高,其根除率逐年下降。在根除前行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可提高Hp根除率。目前,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包括表型和基因型两种,基于Hp培养的表型耐药性检测依赖于侵入性内镜活检,且培养条件严苛、培养时间长;而基于胃液样本的基因型耐药性检测更简便、高效,且敏感性高。本文就基于胃液样本检测Hp感染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探索更为便...

肠-血管屏障功能与调控的研究进展————作者:王飞;杜鹏飞;张磊;

摘要:肠-血管屏障(GVB)是由微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阳性的周细胞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肠胶质细胞终足组成的结构功能单元,在阻止肠道菌群移位、肠源性大分子物质入血,以及维持肠道和肝、脑、肺等肠外重要脏器功能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GVB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GVB的发现、结构和功能特征,影响GVB完整性的因素和分子基础,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防治炎症相关性肠病...

抗抑郁药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陆芳;陈永;王震华;潘忠德;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IBD患者的抑郁症共患病率较一般人群显著增高。予伴有情绪障碍的IBD患者使用抗抑郁药不仅能改善IBD的慢性疼痛、肠道功能障碍等症状,还能减轻IBD的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IBD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就抗抑郁药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抗抑郁药在IBD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肠道免疫微环境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甄丁伟;刘童;高善语;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侵袭胃肠道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类型。研究表明,IB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微生物、免疫应答以及环境等因素,其中包括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以及免疫微环境改变在IBD的发病过程中起有关键作用。本文就免疫微环境变化对IBD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IBD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白细胞介素-13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鲍文扬;陈可;范梦磊;黄晓慧;王如怡;石千千;王小云;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疾病,全球发病率日益升高。传统观点认为白细胞介素-13(IL-13)仅发挥抗炎作用,但近年研究发现IL-13可通过破坏肠上皮屏障以及IL-13受体α2(IL-13Rα2)介导的通路形成肠纤维化和肠瘘,发挥促炎作用。本文就IL-13在IB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优化IBD的治疗提供帮助

基于病理的胃纯印戒细胞癌与胃混合印戒细胞癌肿瘤生物学行为对比分析————作者:陈骄华;苏思标;

摘要:背景:胃纯印戒细胞癌(pGSRC)和胃混合印戒细胞癌(mGSRC)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未得到深入研究,两者间的差异尚无定论。目的:比较pGSRC与mGSRC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为胃癌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印戒细胞癌(GSRC)患者255例。比较pGSRC、mGSRC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以Kaplan-Meie...

胃底腺型肿瘤的内镜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作者:吴姗;钱月琴;夏杰;周隽;宛新建;董志霞;

摘要:背景:胃底腺型肿瘤主要包括胃底腺型胃癌和泌酸腺腺瘤,是一类具有胃底腺分化的罕见胃肿瘤亚型,临床实践中内镜下识别和诊断困难。目的:分析胃底腺型肿瘤的内镜和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胃底腺型肿瘤患者19例(22个病变),对其诊治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平均年龄54岁,女性略多...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结肠炎1例————作者:高鹏;韩冰;王慧;钟婷;张巍;王明明;

摘要:<正>病例:患者女性,75岁,因“纳差、乏力伴间断解黑便1月余”于2024-04-12收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进食量逐渐减少至原先的1/2左右,自觉乏力,伴间断解黑色成形便,每日1~2次,每次约100 g,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促,无腹痛、恶心呕吐,无呕血、解鲜血便等,体质量3个月内下降约5 kg。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服用替米沙坦和拉西...

《胃肠病学》征稿、征订启事

摘要:<正>《胃肠病学》创刊于1996年,1999年起正式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管单位为国家教育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办,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7125/CN 31-1797/R,邮发代号:4-624。《胃肠病学》为消化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为消化病学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新观点和各种假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特邀一批国内消化...

抗体偶联药物的肝毒性研究进展————作者:董一诺;支阳;李晓芸;雷晓红;唐洁婷;茅益民;

摘要:恶性肿瘤是全球威胁生命的重要疾病。近年来,肿瘤的精准治疗逐渐兴起,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新兴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取得巨大成功。ADC药物发展迅猛,全球获批上市者已多达15种,其肝毒性也逐渐引起重视,且已出现致死性肝毒性事件的报道。本文旨在梳理上述上市ADC药物,对目前临床试验报道的ADC药物肝脏相关不良事件和肝毒性表现进行总结,并搜集整理肝毒性机制相关研究,旨在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和掌握A...

Nodosin通过抑制mTOR通路和激活自噬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作者:张虹;蔡莎莎;解春琴;喻长法;方涵;

摘要:背景: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现有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具有毒副反应大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出高效低毒的新型治疗药物。目的:探讨Nodosin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HCT116,以0、5、10和20μmol/L Nodosin处理细胞24 h,或以10μmol/L Nodosin处理细胞0、12、24和48 h。以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质印...

早期胃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危险因素及其管理的研究进展————作者:徐诗宇;李学良;

摘要: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成为早期胃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非治愈性切除(NCR)病例呈增多趋势。NCR与局部肿瘤复发、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密切相关。NCR患者常需要接受额外的治疗,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和经济负担。本文就早期胃癌内镜下NCR的危险因素及其管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早期胃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TIM-3在结直肠癌中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代梦男;朱颖炜;陆健;张丽莉;汤鸿;

摘要: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是一种新发现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受体分子,广泛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在机体先天性和适应性抗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的抑制作用。TIM-3能够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直接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TIM-3通过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细胞、促进肿瘤抑制性微环境形成,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转移、预后和治疗密切相关。TIM-3能够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和免疫治疗的分子靶点,提升免疫治疗在结直...

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作者:陈杞殷;罗娟;董明志;张瀚予;刘晓琳;陈紫红;缪应雷;

摘要:背景:全球克罗恩病(CD)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乌司奴单抗(UST)治疗CD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目的:评估UST治疗CD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采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UST治疗的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和简化克罗恩病内镜下评分(SES-CD)评估临床和内镜下疾病活动度。主要结局...

1990—2021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疾病负担分析————作者:李娜;汤铭昱;

摘要:背景:全球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持续上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公共卫生产生严重影响。目的:评估1990—2021年中国GERD疾病负担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数据库获取1990—2021年中国GERD患病、发病、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等数据,使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因素对GERD疾病负担的影响。结果:1990—2021年中国GE...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胃肠病学》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yixue/370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