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湖北中医学院主办的、国内外肝病领域内唯一的一份中西医结合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本刊以国内外知名的肝病专家为学术顾问,严格遵循“基础与临床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中西医结合”的办刊宗旨,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如实报道国内外中西医防治肝病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动向、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深受广大肝病临床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喜爱。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临床论著、实验研究、老中医心法、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思路与方法、综述。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药物治疗评述 池肇春
第二届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通知 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非生物型人工肝对乙型肝炎肝衰竭干预时机的临床研究 徐秋仙,张振纲,聂华,章莉莎,田德英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意义 刘肄辉,郭艳,张永华,刘莉,周红娟,冯慧
ALT 正常的慢性 HBV 感染者临床特征与肝组织学相关性研究 常海宁,徐葵花,赵守松,CHANG Hai-ning,XU Kui-hua,ZHAO Shou-song
补肾柔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郑亚江,祝峻峰,任朦,ZHENG Ya-jiang,ZHU Jun-feng,REN Meng
HBV基因型与临床特征及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研究 石光英,马晓媛,谢敬东,SHI Guang-ying,MA Xiao-yuan,XIE Jing-dong
温阳健脾化湿活血法配合悬灸治疗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莫冰泉,阮永队,马春玲,谢炎烽,桂平,陈瑛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答不佳的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谭力学,宋茂舟,锐坤,范俊杰,叶志明,张东常
活血化痰护肝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0例 张亚兵,彭艳芳,叶太生,吴朝妍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作用人肝癌细胞SMMC-7721蛋白质组学研究 李华成,王建刚,费新应,汪建平
肾气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Bcl-2/Bax、Fas/FasL信号通路的影响 吴黎艳,叶蕾,何蓓晖,严茂祥,陈芝芸
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细胞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研究 刘蕊洁,杨先照,焦云涛,李莹,张鹏,叶永安
王宪波教授诊治自身免疫性肝炎思路和经验 刘麟,王宪波
谢昌仁教授采用健脾行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周玉麟
郭纪生教授治肝四法 刘洪德,魏华娟,李青
医学核心论文发表: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的各项指标,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同期选取2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 200例体检确认血清尿酸正常的健康人员200例,将高尿酸血症患者组命名为观察组,将血清尿酸正常的健康人员组命名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心血管危险 因素水平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P)、体质量指数(BMI)等。将检测结果进行组间对照,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 性。结果:观察组2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平均收缩压(SBP)水平、平均舒张压(DBP)水平、三酰甘油(TG)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例健康人员的平均水平。两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较大的关联性,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危险的征兆,并且为心血管病致病增加风险,科学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并采取合理有效 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减小致病风险。
关键词:医学核心论文,高尿酸血症,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照2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200例血清尿酸正常的健康人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检查结果,分析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性,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在临床检查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价值和意义,希望可为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提供经验,现做报道如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免疫指标的肝癌癌前病变患者肝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作者:梁羽玲;解宇晴;石宛鑫;刘晓利;闫慧文;商子梦;霍光远;杨志云;
摘要:目的:明确甲胎蛋白(AFP)异常的肝硬化患者免疫指标与肝癌发病率的关系,构建一种新的肝癌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AFP异常的肝硬化患者241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5年肝癌发病率进行分析。将241例患者按3∶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对A...
Wnt/β-catenin在肝癌癌前病变及肝细胞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安娜;齐鑫磊;焦俊喆;张海博;王梓昂;闫瑞娟;郭英;李京涛;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癌前病变阶段的防治已成为肝癌早防早筛的热点。研究表明HCC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HCC癌前病变的进展及HCC的发生密切相关。总结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HCC癌前病变、HCC发生阶段中的相关机制、靶向干预以及中医药防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基础研究及临床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真实世界的超重/肥胖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陈倩倩;刘灿;李智一;张魁;王彤彤;王景芝;周琼;张小红;王玲;
摘要:目的:分析超重/肥胖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睡眠障碍影响因素,为其睡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8月在湖北省某三甲中医院肥胖专科就诊的348例超重/肥胖型M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临床资料和睡眠质量情况。PSQI评分≤7分的患者为非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7分的患者为睡眠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中医药综合方案干预肥胖症的临床疗效研究————作者:舒梓心;朱绘;卢晨霞;张佳;黄晶晶;吕艺;徐曦;彭苗;丁德光;郭淑琴;肖明中;李晓东;
摘要: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评估中医药综合干预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肥胖专科诊断为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合并疾病、体质量以及干预方式。分析中医药综合干预方案(包括中药汤剂、穴位埋线和中医禁食疗法)干预肥胖症患者体质量改善情况。结果:1 468例肥胖症患者合并疾病中以脂肪肝的患者人数占比最高(63.42%)...
血清LPCAT3对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价值————作者:张烨;彭适;汤冬玲;张平安;
摘要:目的:评估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传染科就诊的90例HBV相关性HCC患者(HBV-HCC组)、52例HB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HBV-LC组)及体检中心4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人群血清LPCAT3及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受试者...
血清CEA、CA-199及RBP4表达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作者:禤文亮;关凯林;朱向琥;宋林泉;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与肝内胆管结石(IHDS)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IHDS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IHDS,将其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血清CEA、CA-199及RBP4水平表达与IHDS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80例IH...
小儿健脾化脂方治疗儿童肥胖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作者:张丽霞;华鹏;常婧;王芊沣;崔翔;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健脾化脂方治疗儿童肥胖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安康市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的儿童MAS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儿健脾化脂方口服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质指数(BMI)、肝功能、血脂、尿酸、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肝脏CT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质量较前减轻,肝功...
心血管疾病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作者:崔健;李海萍;殷佳蕊;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发生心血管疾病药物性肝损伤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4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分为药物性肝损伤组和非药物性肝损伤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血管疾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3.6.3软件构建发生心血管疾...
iMELD评分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干预时机选择中的应用————作者:钱珍;辛雪萍;张威;张帆;尹丹丹;王帅;
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血清钠年龄模型(iMELD)对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评估及在人工肝干预时机选择中的作用。方法:149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照亚太肝脏研究协会建议,分为早(n=59)、中(n=46)、晚(n=44)3期,其中75例行人工肝治疗(人工肝组),74例行内科药物治疗(非人工肝组)。入院时患者均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氨、C-反应蛋白(CRP)、乙型肝炎病毒(HBV...
六味地黄丸减轻MSG-肝再生大鼠模型眶额叶皮层神经炎症损伤的机制研究————作者:吴稀挺;杨杰;赵子浩;王吉林;李蓉;赵宾宾;
摘要: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减轻左旋谷氨酸钠(MSG)-肝再生大鼠模型眶额叶皮层神经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使用Wistar新生乳鼠制备MSG大鼠模型,在第6周时各组进行对应处理至实验结束。在第8周进行肝大部切除术,术后第4、8天进行行为学检测。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大鼠的行为学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眶额叶皮层结构变化和尼氏体形态变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眶额叶皮层M...
护肝片调控Src激活FXR减少胆汁酸蓄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作者:张斌;孙沁梅;安梓铭;石磊;
摘要:目的:探究护肝片通过调控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Src)激活肝细胞法尼醇X受体(FXR),从而减少胆汁酸蓄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L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护肝片低、中、高剂量(10、20、40 mg/kg)组,护肝片+PP2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或溶剂灌胃,1次/d,连续7 d;第8天除正常组外其余...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赵文霞教授治疗绝经后NAFLD的用药规律————作者:赵晨露;马素平;尚东方;李艳敏;刘晓彦;刘素彤;赵文霞;
摘要:目的:探讨赵文霞教授治疗绝经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赵文霞教授门诊的绝经后NAFLD患者病案,采用Cytoscype 3.8.0、SPSS Modeler 18、Apriori算法、Ward聚类法、R等数据挖掘技术对赵文霞教授辨治绝经后NAFLD的临证经验进行研究。结果:胁痛、腹胀、口苦、善太...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用药配伍规律————作者:施美;周灏;李艳;董莉莉;侯勇;张国梁;
摘要: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治疗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住院治疗的CHB肝郁脾虚证患者病历,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中药处方的组方规律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网络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共选取52例,复方52首,涉及中药75味,共计频次563次。使用频率最高...
基于肝细胞癌术前MRI定量、定性指标回归模型列线图预测Ki67及CK19表达————作者:韩帅;曲金荣;王立峰;蒋辉;刘翠翠;
摘要: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手术切除前MRI定量、定性指标影像特征构建的回归模型列线图在术前预测细胞增殖相关核蛋白核抗原(Ki67)、细胞角蛋白19(CK19)异常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191例HCC初诊患者术前MRI定量及定性指标,按照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35)和验证集(n=56)。基于训练集术前MRI影像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
MRI联合血清STIL、Clusterin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作者:徐征;吴瑛;邓冬平;
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SCL/TALI断裂点(STIL)、簇集素(Clusterin)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评估患者术后疗效的“金标准”,将其分为复发组(57例)和未复发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TIL、Clusterin的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
基于“肝本温,虚则清”理论辨治原发性肝癌的思路————作者:郑鑫卓;武璇;牛作虎;徐春军;
摘要:基于“肝本温,虚则清”理论,从肝脏本身出发,阐述肝之本气当温,“温”体现了肝脏主升主动、兼具柔缓与刚直的生理特性;肝气不足则为“清”,表现为肝脏升散不及、刚柔失调。肝气生于肝阴,受肝阳调控,肝阴、肝阳合而生肝气,三者调和有序是肝脏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提出肝阴受损、肝阳无制、肝气失常为肝癌发生的基本病机,补肝阴以复肝气之源、平肝阳使肝气化生有力、复肝气以恢复肝脏生理功能为法来论治肝癌,以期为原发...
基于“肝与大肠相通”探讨从肠道菌群论治自身免疫性肝病————作者:孙岩;吕冠华;范颖;
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类自身免疫介导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最早由明代李梃提出,此理论为后世医家治疗肝病提供了思路。从肝与大肠经络循行、功能互用、五行相克等角度探讨了两者的生理联系,并阐明该病病机为肝肠气机失调、肠闭浊气积聚。基于现代医学“肠-肝轴”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AILD发病的联系,并从肠道菌群论治AILD,以期为指导AILD用药拓宽思路
单兆伟教授运用调脾法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作者:姚超;朱琦琦;
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中医治疗该病独具特色。单兆伟教授秉承孟河流派的学术思想,学习创新,认为治疗该病不仅需从肝论治,还需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脾论治常有奇效,常以清化运脾、活血运脾、解郁理脾、燥湿健脾、益气健脾诸法结合,疗效显著。并附经典病案1例佐证
孙钧教授运用当归柴胡白术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作者:陈威辛;窦志强;孙钧;
摘要:孙钧主任医师认为肝炎是正邪相争的反应,正邪相争导致阴阳两虚及湿热血瘀,阴阳两虚是导致肝纤维化的本,湿热血瘀是促其进展的标。确立了驱邪扶正、滋阴温阳、清湿热、化瘀血的基本治法,总结了经验方当归柴胡白术汤
高辉教授治疗HBsAg阳性并血脂异常经验拾遗————作者:时聪聪;陈博谦;高辉;陈静;邢宇锋;
摘要:总结高辉教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并血脂异常的临证经验。高辉教授认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正虚而发,肝失疏泄,膏脂异常为关键病机;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肝肾不足为本,疫毒博结、膏脂异常为标;高教授在诊疗过程中,素好中西相协,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结合西医相关药理知识,清肝解毒与化浊降脂同步,又兼顾保肝扶正,常用自拟方表抗方加减,多管齐下,中西合璧,疗效确切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循环杂志》
- 省级《现代实用医学》
- 省级白求恩医学
- 省级北方药学
- 省级《川北医学院学报》
- 省级《齐鲁药事》
- 北大核心中国中医急症
- 北大核心《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骨科杂志》
- 省级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实用骨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
- 北大核心《生理学报》
- 北大核心广州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省级局解手术学
- 国家级《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 省级《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 国家级《光明中医》
- 国家级《中国保健》
- 北大核心《中国海洋药物》
- 省级中国微循环
- 北大核心《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省级心电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外科杂志》
- 国家级《中国卫生产业》
- 国家级《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 省级《中成药》
- 省级《中医药文化》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