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是由国家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际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自1961年创刊以来,历经风雨,发展至今,《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在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我们依托强大的专家、学者队伍,力图把杂志办成最具专业性、实用性、指导性的学术期刊,为从事心血管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是临床医学内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建造的中国期刊方阵 “双效”期刊之一。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 述评 综述 论著 文摘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策略流程——2014AHA/ACC指南解读 张奇,沈卫峰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王彦军,贾方,孙建辉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评估冠心病预后 黄帅波,代现良,贺治青,厉娜,梁春,吴宗贵
磁共振成像在干细胞心肌移植中的应用 熊旭光,刘文卫,苏昌亮,敖启林
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刘琦,孙晓薇,杜文娟
旋磨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汤佳旎,刘学波
脊髓神经电刺激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熊丹群,陈治松,徐文俊
心脏核磁共振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万青,刘铭雅
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与探索 詹碧鸣,胡建新,洪葵,程晓曙
心脏发育异常相关罕见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盛伟,黄国英
卵圆孔未闭与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研究进展 张婷婷,成革胜,张玉顺
保留肺动脉瓣的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张维敏,严勤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相关LRRC10基因新突变的识别 张献玲,张戟,郭惠欣,刘宝鑫,刘小军,彭文辉,魏毅东,徐亚伟
一氧化氮合酶在N-乙酰半胱氨酸调控大鼠心肌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 伊雪,崔翔宇,邬鹏宇,王帅,王耕野,杨学慧,郑素琴,李占清
康复医学论文:运动对药物治疗白癜风患者血浆及组织液内皮素—1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对白癜风患者皮损区面积,以及血浆和组织液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选取白癜风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安静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中等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药物治疗)、大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药物治疗),每组15例。中等强度运动组采取跑步运动,运动强度维持在心率120~140次/min,每次1h;大强度运动组采取跳绳运动,心率为160~170次/min,1d累计1h。每周运动5d,共进行16周的运动。16周运动干预前后,采取患者血液及组织液,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质量浓度。通过对血浆微量元素的检测判断铜离子的变化;通过肢端血管微循环检测血管侧枝及管径的变化。结果发现:1)运动使血浆、组织液ET-1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其中以大强度运动组增加最为显著;2)16周运动前后,安静对照组与两个运动强度组的血铜离子均增加,安静对照组增加显著,而运动组只是出现微量增加;3)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增加了患者血管侧枝及管径,促进了血液循环;4)实验后3组患者皮损区缩小与实验前有显著差异,实验后3组之间皮损区缩小面积差异没有显著性,但运动组比安静对照组缩小面积大。结果说明,运动可作为白癜风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中以大强度运动效果较佳。
关键词:康复医学论文,运动医学,白癜风,内皮素-1,运动辅助治疗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NLRP3炎症小体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作者:李琦;沈丽娟;陈家豪;盛业东;关云艳;邢清敏;
摘要:脓毒症是由于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脓毒症患者易出现脓毒症心肌损伤,病死率极高。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症小体参与机体免疫应答,与脓毒症心肌损伤密切相关。该文介绍NLRP3炎症小体通过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钙超载等方式导致脓毒症心肌损伤
PCSK9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参与主动脉瘤和夹层的发生和进展————作者:舒宏运;李健洪;李金花;吕自明;李巧汶;
摘要: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属于前蛋白转化酶家族,不仅能影响脂质代谢,还能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参与主动脉瘤和夹层(AAD)发病。该文介绍PCSK9通过介导细胞凋亡、自噬、焦亡和铁死亡等PCD过程参与AAD的发生和进展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者:焦佼;侯莉;徐志云;周炜;
摘要: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作为肝移植手术中的重要评估工具,临床使用简单易行,其是肝移植患者等候移植手术的重要指标,如今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肝外疾病的评估工具。该文介绍MELD评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作者:张海琴;徐京;
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以循证实践为基础,通过多学科模式相互协作服务于临床,可以使患者在手术后快速恢复。ERAS已用于成人各类疾病的围手术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应用于儿童围手术期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技术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该文主要介绍ERAS在CHD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干预方式
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通路调控血小板活化————作者:魏萌;姜哲轶;陆逸华;张鹏;张田田;张俊峰;
摘要:目的:探讨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野生型8~12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0只,制备洗涤血小板,并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BIBR1532处理组(终浓度5μmol/L和10μmol/L)。经孵育后,测定血小板聚集、铺展程度和血块收缩速率及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采用Western bl...
不同体外循环预充策略对11~2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影响————作者:张小贞;崔素娟;郑惠灵;王璐;刘高峰;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外循环(ECC)预充策略对11~25 kg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16例11~25 kg心内直视手术CHD患儿的ECC预充策略。观察组为2021年1月至11月采用婴儿型国产膜式氧合器、动脉微栓过滤器及ECC管道的58例患儿,静态预充量分别为80、35、130 mL;对照组为2020年2月至12月采...
心率变异性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作者:王平;阳梅;张红;罗琳茜;王渝洲;
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8例,按是否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组(A组)56例与不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组(B组)62例,2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HRV时域性指标与频域性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
心脏外科手术后早期缩窄性心包炎的诊疗经验————作者:于洁;曹草媛;许玉军;王贺;王晓敏;刘璐;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早期发生的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至2023年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25例心脏外科手术后早期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年龄(57.5±8.1)岁,男性21例。根据患者特点分析可能的病因,通过心脏超声、心导管检查以及手术探查予以明确诊断。手术方式采取正中入路并尽可能完全剥离黏连心包,术后采用6 min步行试验以及健康问题解决量表(HPSS)并最终转化为纽约心脏病协会(...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通道在高血压中的作用————作者:梁潇;黄琪;朱德育;吴小燕;李璇;鲍翠玉;
摘要: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TRPV4)通道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介导血管收缩和舒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重构等机制导致高血压。该文介绍TRPV4通道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高血压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前景
高尿酸血症与心房颤动相关性及治疗进展————作者:郭珊珊;韩拓;王洪涛;蒋伟;张岩;王丽霞;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是其发病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HUA)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等机制介导心房电重构与结构重构,促进房颤的发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具有心血管获益的新型药物,有望成为房颤合并HUA患者的潜在治疗药物。该文介绍HUA与房颤的相关性及治疗进展,以期为房颤患者中HUA管...
神经酰胺与心血管疾病————作者:刘宇;孙岩;李孟晨;孙宇阳;刘晓丽;
摘要:胰岛素抵抗、肥胖、血管钙化等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神经酰胺作为鞘脂代谢的中心分子,可通过调节代谢、氧化应激、炎症、衰老和凋亡等调控细胞功能。该文介绍神经酰胺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作者:李旭;赵兴胜;
摘要: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目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正性肌力药物Omecamtiv mecarbil、铁剂及盐酸曲恩汀等药物在HFrEF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部分药物已广泛应用,部分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研究深入,HFrEF的药物治疗方案有望不断优化,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带来更多可能
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作者:秦一丁;侯晓晴;公晓雨;夏琳惠;鲁雪仪;夏勇;栗方芝;
摘要: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常见疾病,发病机制未明,其中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与DCM密切相关。该文介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线粒体DNA异常参与调控DCM的机制,并探讨线粒体异常相关DCM的治疗策略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治疗进展————作者:韩拓;蒋伟;
摘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其诊治流程相似,疾病群体差异较大。中国最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为NSTE-ACS患者提供了规范有效的临床诊治路径。该文介绍指南中P2Y12受体抑制剂选择与基因分型检测、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启用时机以及抗炎治疗的最新进展,以期助力临床实践
体外膜肺氧合状态下左心室卸载作用机制及其在儿科中的应用————作者:施景云;祝忠群;
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为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心肺循环支持,但ECMO的使用会直接导致左心室后负荷增加,进而引发前负荷加重,不利于心肌恢复。左心室卸载可以改善ECMO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甚至促进心室逆重构,从而恢复心肌功能。该文介绍ECMO状态下左心室卸载的方法、作用机制及其在儿科领域中的应用
运动康复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作者:李小灿;彭瑶函;赵相栋;陈婷;
摘要:心肌纤维化是以细胞外基质蛋白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过度的胶原沉积会破坏组织结构,导致心功能障碍。运动康复可通过抗炎作用、增强内源性抗氧化系统、促进干细胞募集等途径,纠正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失衡,改善心肌纤维化。该文介绍运动康复在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作者:汪晓媛;汪晓洲;
摘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由于降压药物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对降压药物代谢相关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该文介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药物的受体或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对降压效果的影响
ARNI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作者:王之文;吴思;蔡东东;胡敏;高新春;
摘要: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但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ARNI可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该文介绍ANRI抑制AMI患者出现新发心房颤动的潜在机制以及基础和临床研究
miR-129-5p在脓毒症诱导的心脏炎症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作者:华云峰;杨珺;余娜;
摘要:目的:探讨miR-129-5p在脓毒症诱导的心脏炎症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24只8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脂多糖(LPS)组、LPS+空病毒对照(minic-NC)组、LPS+mi R-129-5p慢病毒(miR-129-5p minic)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LPS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配对盒基因6(PAX6),全自...
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卒中————作者:温贵显;张飞飞;刘惠良;
摘要:卵圆孔未闭(PFO)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与隐源性卒中紧密相关。PFO相关的反常性栓塞、原位血栓、心房重构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房间隔膨出瘤等均可致隐源性卒中。PFO合并隐源性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封堵。该文介绍PFO导致隐源性卒中的相关机制及目前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血液净化》
- 国家级《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省级《职业卫生与病伤》
- 省级右江医学
- 北大核心《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国家级《中国现代中药》
- 北大核心《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北大核心《暨南大学学报》
- 国家级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草药》
- 北大核心《广东医学》
- 北大核心《海南医学》
- 国家级中华细胞与干细胞
- 北大核心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北大核心《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输血与检验》
- 省级中医儿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疝和腹壁外科》
- 省级《华夏医学》
- 国家级《求医问药》
- 北大核心《老年医学与保健》
- 北大核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省级《广州医药》
- 国家级《实用糖尿病杂志》
- 北大核心山西护理
- 北大核心《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省级《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 国家级《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医学杂志
- 省级《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