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杂志于2006年12月10日正式创刊(CN 11-5512/R,ISSN 1673-713X,双月刊,每期80页)。在现代生物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被世界各国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的创刊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为繁荣我国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本刊将致力于快速传递世界医药生物技术前沿信息,大力推广先进医药生物技术,及时交流应用医药生物技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经验,为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服务,为加强科研人员、企业、政府之间有效沟通、促进行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已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1.述评:围绕医药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热点、焦点或带有普遍性意义的话题展开评述,明确提出个人观点,发挥引领方向的作用。
2.论著:报道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包括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新专利)和推广应用的原创性论文。
3.研发管理与控制:报道企业和研究机构管理人员对医药生物技术和产品研发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经验体会。
4.产业论坛:报道企业家对行业发展问题的思考,阐述关于行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反映行业的呼声和要求。
5.综述:反映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研究的进展或动态。应尽可能收集最新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并有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或体会。所介绍的内容要尽量适合国内已开展工作或将要开展工作的需要。
6.讨论与争鸣:针对有争议的话题各抒己见,观点鲜明,阐述有理有据,以期通过争鸣启迪思维,开拓视野,激发创新灵感
7.新技术与新产品:介绍已通过相关鉴定或审批的新技术成果、新产品、新药品等。
8.技术与方法:介绍有关生产工艺、操作技术、实验室检验等方面的技术改进和方法探讨。
9.伦理与道德:探讨伦理理论、医学伦理学、生物伦理学、道德标准、科研道德等相关问题。
10.海外见闻:报道我国学者在海外参观、考察或参加国际会议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供我国同仁借鉴和参考。
11.读者来信:针对本刊已发表论文进行评述和讨论,可以简要介绍自己的相关工作。也可以对本刊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奥巴马版“精准医学”的“精准”解读 杨焕明
BRCA1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负调控miR-146a并抑制其促癌功能 李丹,康南,张维敏,詹启敏,LI Dan,KANG Nan,ZHANG Wei-min,ZHAN Qi-min
2015年世界无烟日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宣传活动在京举行
人抑瘤素M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其对胆固醇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杜郁,贾晓健,袁芳,王丽,王丽非,洪斌,DU Yu,JIA Xiao-jian,YUAN Fang,WANG Li,WANG Li-fei,HONG Bin
我会启动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规范制订工作
基于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评价一组2-乙酰苯并五元杂环类化合物的抗骨质疏松活性 薛司徒,秦伟,刘宗英,金洁,陈博,李卓荣,XUE Si-tu,QIN Wei,LIU Zong-ying,JIN Jie,CHEN Bo,LI Zhuo-rong
第七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将于10月在合肥举行
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对半月板细胞的影响 郭维民,刘舒云,高钺,黄靖香,彭江,汪爱媛,王玉,卢世璧,郭全义,GUO Wei-min,LIU Shu-yun,GAO Yue,HUANG Jing-xiang,PENG Jiang,WANG Ai-yuan,WANG Yu,LU Shi-bi,GUO Quan-yi
流式分析人脂肪组织中血管周围干细胞含量的方法探究 徐峰,刘舒云,王鑫,彭江,卢世璧,袁玫,许文静,郭全义,XU Feng,LIU Shu-yun,WANG Xin,PENG Jiang,LU Shi-bi,YUAN Mei,XU Wen-jing,GUO Quan-yi
依博素生物合成基因ste22的异源置换研究 郭连宏,张洋,鲍勇刚,白利平,姜蓉,李元,GUO Lian-hong,ZHANG Yang,BAO Yong-gang,BAI Li-ping,JIANG Rong,LI Yuan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估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投稿: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多因素
摘要:目的: 研究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遗留因素及解决对策。 方法:本次探讨选取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救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中残余胆囊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术前病程,手术适应证及术者年资情况。 结果:残余胆囊发生率达到4%,高于其他手术并发症。对手术前病程合理规划,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主治医师均为经验老道者,技术熟练对于避免残余胆囊的发生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结论:在减少残余胆囊发生率方面,对手术适应证的严格控制,合理的病程规划,熟练的操作技术,丰富的手术经验能够大大减少残余胆囊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持续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残余胆囊,病程规划,胆囊切除术
由此产生的手术适应证放宽迹象使得并发症增多,增加了残余胆囊发生率。为研究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遗留因素及解决对策,对我院选取的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今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运行管理通用要求————作者:China Medicinal Biotech Association;
摘要: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ABSL-2实验室)是开展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以及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的样本检测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操作所必需的生物安全实验室。2023年6月29日,《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运行管理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批准立项。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10月8日成立标准编制组,正式启动团体标准编制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国务...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高氧新生大鼠肺损伤的研究————作者:赵莎莎;戴晓宇;李莉;李栋;
摘要: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移植治疗高氧导致的新生大鼠肺损伤的疗效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从人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新生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大鼠均置于高压氧箱内饲养,建立肺损伤模型,对照组置于室内空气中饲养,造模4d后,治疗组给予细胞注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2周后处死新生大鼠,...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稿约
摘要:<正>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本刊将致力于快速传递世界医药生物技术前沿信息,大力推广先进医药生物技术,及时交流应用医药生物技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档案与记录管理方法的探究————作者:韩建保;陈渝渝;胡洋;张贤宇;李榕;郑小奇;袁东波;石凤霞;林静雯;
摘要: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向规模大、业务多元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档案和记录管理需与实验室发展同步,探索一种适合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模式变得迫切和重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现有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档案和记录管理的多元、精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该模式涵盖了档案室的建设,档案和记录的全生命周期(档案范围的编制、收集、鉴定、编目、保管、研究...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完成换届
摘要:<正>2024年12月29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当选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王晓杰、王锦倩、吴朝晖、程锦生、方苏萍、柯潇、吴飙、许青、李汝红、梁青、刘思川、沈波、史今、杨莉、张传宇、张小燕、张宇、张玉慧、赵伟、赵永祥当选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
本刊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摘要:<正>为维护《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特就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其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
关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投稿途径及收费情况的声明
摘要:<正>http://www.cmbp.net.cn/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唯一官方网站。同时,本刊有且仅有唯一银行账号。除下列投稿途径、银行账户信息之外,其他任何投稿途径、缴纳版面费途径均为假冒本刊的诈骗行为!投稿途径:1.网站投稿:http://www.cmbp.net.cn/Journalx_zgyyswjs/author Log On.action?mag_Id=12.Email投稿:c...
构建生物安全防线:中国生物制品监管的进展与挑战————作者:梅妮;周坛树;张华;吴浩;
摘要:在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生物安全立法和监管框架正不断完善,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实施后,生物安全管理得到加强。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在生物制品监管领域生物安全防线的构建,分析了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预防控制策略;通过法规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进一步梳理了生物制品生物安全管理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管理对策;明确相关单位在生物制品开发中的主体责任、加强生物制品...
单抗药物分子大小变异体分析超速离心法的建立————作者:俞小娟;褚文丹;余启昆;王飞宇;崔永霏;常卿;叶苗;霍德华;李文奇;于传飞;王兰;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测定单抗药物分子大小变异体的分析超速离心法。方法 通过对转速、温度及数据分析参数等关键指标的优化,得到一种测定单抗药物分子大小变异体的方法,对该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精密度及线性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优化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转速为50 000 r/min,温度为20℃,分析参数“Resolution”为150,“s max”为20。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6次重复性实验的RSD为0...
基于逆转录酶活性的复制型慢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作者:房恩岳;常宇桐;何畦嘉;潘一西;胡孔新;
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逆转录酶活性的复制型慢病毒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及适用性研究。方法 以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逆转录酶为标准品,以噬菌体MS2 RNA为模板,经反转录后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特异性扩增信号。对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最低定量限、最低检出限、耐用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优化qPCR引物、探针浓度及反应条件,已建立稳定灵敏的逆转录酶...
灯盏细辛注射液抗肝癌增殖转移及机制研究————作者:乔旭柏;郭修平;李瑞;王璐璐;
摘要:目的 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EBI)体内外对肝癌的抗肿瘤作用及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机制。方法 培养人肝癌细胞系HCCLM3、Huh7和Hep G2,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死活染色实验检测细胞死亡情况;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使用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 Bax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构建高转移性的人肝癌细胞HCCLM3皮下移植...
脂肪基质血管组分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王怡;李一佳;李效敬;张美荣;汤苏阳;
摘要:从脂肪移植、骨骼疾病、软骨疾病到皮肤修复,脂肪基质血管组分(SVF)的临床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并且已经取得了有益的效果。由于脂肪SVF是一种多细胞的异质细胞群,因此其在再生医学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组织修复、免疫调节、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相较传统的干细胞治疗,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对受损组织进行修复。在软骨修复、辅助移植等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脂肪SVF治疗膝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已成为临床治...
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问题及生物风险管理对策————作者:黄翠;宋冬林;梁慧刚;
摘要: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将工程与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可以改造或创造生物体,正在为许多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并帮助应对医学、农业、制造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作为一门两用学科,由于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合成生物学也存在潜在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风险,给生物安全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描述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引发的亟需解决的生物安全问题,阐述风险评估在合成生物学研发...
基于PMC指数的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政策评价————作者:李莫寒;卢耀勤;丁蕾;张敏;刘琦;张宇航;俞婧;
摘要:目的 量化评价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政策,探究政策发展规律和现存问题,为后续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国现有的4个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政策进行文本挖掘,使用词云图展示高频词汇,用社会网络描述高频词间的关联,再结合国外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政策构建PMC指数模型,包含10个一级变量和49个二级变量。使用该模型对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政策取得了长足进步,最新政策的PMC评分已达国际...
细胞治疗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探讨————作者:冯强;杨晓彤;刘帅;
摘要:近年来,以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为代表的细胞治疗成为备受关注的新一代治疗技术,为癌症、退行性病变等难治性疾病带来了新希望。在细胞治疗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细胞治疗产品的产业化成为其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细胞治疗的监管政策、产业链结构、产业化现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借助细胞生物学、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通过开发通用型、货架型产品提升产品可及性及通过自动化...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活动评审中“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管理”专家共识————作者:李劲松;张明霞;翁景清;陆兵;张青雯;李娜;
摘要:在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活动评审中,存在着诸多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如“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管理”的共性问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的支持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管理共性问题的专家研讨会,就该共性问题中的“双人双锁”和“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两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专家对在科技创新发展时代的“锁”的形式和技术可行性...
ICP-MS同时测定注射用亚锡替曲膦中磷和锡的含量————作者:连晓芳;郭鑫;左利民;姜艺菲;刘惠一;肖菁;姚静;山广志;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通过同时测定注射用亚锡替曲膦中磷(P)和锡(Sn)元素含量计算替曲膦和氯化亚锡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方法 通过2%硝酸溶解、超声、离心等简单的前处理,使用ICP-MS对注射用亚锡替曲膦中两种元素进行测定。ICP-MS的采集模式选择动能歧视(KED)模式,P的测定以钒为内标,Sn的测定以锑为内标,重复采样三次取平均值。结果 方法学验证显示,P和Sn在0~10μ...
第十二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在温州举行
摘要:<正>第十二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于2024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论坛以“创新提质融合共创”为主题,探讨医药生物技术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推生命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产业进步。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陈志南,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子新,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原二级巡视员王锦倩,温州...
组氨酸含量对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背景值的影响————作者:吴辉;汪祺;宋捷;胡燕平;王三龙;文海若;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试验体系中组氨酸含量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菌落数背景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药品和食品安全性评价中常用的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a、TA98、TA100、TA1535和TA1537,分别在非代谢活化和代谢活化条件下开展基于6孔板(mini-Ames试验,组氨酸浓度范围为0.03~1mg/m L)和标准平皿Ames试验(组氨酸浓度范围为0.01~0.5 mg/m L)。结果 Mini-Am...
NK细胞体外杀伤活性检测方法建立与验证————作者:刘家权;
摘要:目的 建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体外杀伤活性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慢性髓源白血病细胞K562为靶细胞,使用5(6)-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 SE)标记后,将携带CFSE荧光的靶细胞按照不同的效靶比与NK细胞共培养。使用死细胞染料碘化丙啶(PI)与早期凋亡染料Annexin V对共培养的细胞进行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CFSE荧光筛对靶细胞圈门,同步圈门PI检测其死亡率与An...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省级《科学养生》
- 国家级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CT和MRI杂志》
- 国家级《中国现代中药》
- 北大核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 省级《亚太传统医药》
- 国家级中华细胞与干细胞
- 北大核心《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国家级《医药世界》
- 国家级中国现代医生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中医药科技》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 省级《时珍国药研究》
- 省级《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北大核心《实用妇产科杂志》
- 北大核心《脊柱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国家级《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
- 国家级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杂志
- 省级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 国家级浙江中医
- 国家级《检验检疫学刊》
- 北大核心《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精神科杂志》
- 北大核心《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北大核心《医学临床研究》
- 北大核心《医学动物防制》
- 北大核心《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