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大连医科大学主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是全国唯一的报道有关微生态学方面内容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本刊积极报道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微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录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鳞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栏目设置】
开辟栏目:述评、论著、临床研究、口腔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兽用、水产)、植物微生态学、综述、讲座、技术与方法、国内外进展与动态、产品专栏、市场动态、信息及广告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戊己丸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小鼠胃内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蔡锐,肖新云,尹抗抗,谭周进,郭抗萧,李珊,CAI Rui,XIAO Xin-yun,YIN Kang-kang,TAN Zhou-jin,GUO Kang-xiao,LI Shan
不同抗生素对大鼠上呼吸道菌群定植影响的研究 徐星澈,袁晓鹏,唐立,丁锐,庞立园,刘银辉,袁杰力,李华军,李明
5-氯水杨醛缩2,4-二羟基苯酰肼的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珊珊,袁汝强,刁云鹏,张宝璟,甄宇红,张厚利,HUANG Shan-shan,YUAN Ru-qiang,DIAO Yun-peng,ZHANG Bao-jing,ZHEN Yu-hong,ZHANG Hou-li
口炎清及其组分体外抑菌作用 姚小华,高菲,张国斌,李卫华,林青,王茜,YAO Xiao-hua,GAO Fei,ZHANG Guo-bin,LI Wei-hua,LIN Qing,WANG Qian
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在华支睾吸虫病肝功能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韩旭,徐骏权,王宝来,孙婷婷,孙振宇,代月,车世伟,蔡连顺
乳杆菌胞外多糖对人体粪便菌群及其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吴江,吴正钧,邵丽,WU Jiang,WU Zheng-jun,SHAO Li
二苯并噻吩分解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和若瑜,张传建,韩振华,魏云林,林连兵,张琦,季秀玲,HE Ruo-yu,ZHANG Chuan-jian,HAN Zhen-hua,WEI Yun-lin,LIN Lian-bing,ZHANG Qi,JI Xiu-ling
糖基因ST6GAL家族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 魏巍,孙杰,郭瑞,杨梅,史姝,杨进,WEI Wei,SUN Jie,GUO Rui,YANG Mei,SHI Shu,YANG Jin
不同剂量长双歧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的疗效观察 孟艳鸽,李岩,MENG Yan-ge,LI Yan
布拉酵母菌预防我国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Meta分析 柴建华,常洪美,李炼,CHAI Jian-hua,CHANG Hong-mei,LI Lian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68.25±8.63)ml,低于对照组的(86.41±7.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2,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581,P<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进行监测,可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残余尿量,监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探讨山豆根致大鼠肾毒性的肠道菌群变化————作者:刘畅;何倩倩;尹志刚;王馨悦;骆江利;牛梦伟;周英;
摘要:目的 探究山豆根致大鼠肾毒性的肠道菌群变化,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揭示山豆根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山豆根致肾毒性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对照组、山豆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肠道菌群,通过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和LEfSe分析等,评价菌群结构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相关性分析探讨大鼠血清中肾损伤相关指标BUN、SCr的水平与菌群的关联性。结果 不同剂量山豆...
越橘花色苷对帕金森病小鼠炎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王玉静;李雅青;高芹;许嘉乾;赵哲;张荣悦;吕威志;蔡一凡;袁宇森;罗昱晨;乔艺;解瑞宁;
摘要:目的 探讨越橘花色苷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18~22 g,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越橘花色苷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爬杆实验、抓力实验和旷场实验来评估小鼠运动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采用ELISA法...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作者:伍冲梅;舒雁;谢果珍;郑淘;谭周进;惠华英;
摘要:目的 探究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揭示该方剂对肠道湿热证泄泻的疗效机制。方法 采用饮食失常联合高温高湿环境建立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模型并分为自愈组(n=5)和治疗组(n=5),同时选取5只健康小鼠设为正常组。治疗组小鼠给予葛根芩连汤灌胃治疗。运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特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肠道中SCF...
肠道特异性菌群联合肝脏硬度声触诊弹性成像和声触诊弹性测量在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作者:董蕾;赖赣萍;卜丹;黄亮;周玉琴;
摘要:目的 探讨肠道特异性菌群特征联合肝脏硬度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和声触诊弹性测量(STQ)在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炎(IC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确诊的96例ICH患儿为ICH组,选择同期我院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粪便样本并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比较ICH组与对照组儿童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差异和菌群丰度...
肠道菌群与急性肺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邱小晶;白雪;张有为;黄天鹏;
摘要: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临床危重症肺部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中药具有活性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多和不良反应小的优势,在治疗ALI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大多数中药治疗ALI的具体作用机制并没有完全阐明。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与中药治疗ALI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肺-肠轴、肠道菌群及其代谢...
肠道菌群与儿童食物过敏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作者:谢婉莹;黄永坤;
摘要: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是由食物抗原激活辅助性T细胞2(Th2)引起免疫系统失衡,调节性T细胞(Treg)减少,促进细胞因子释放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肠道菌群和宿主之间的免疫反应与FA的发生相关,明确其作用机制将是防治FA的突破口。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的起源和影响因素,结合FA的免疫机制,从免疫调节和肠道屏障层面探讨儿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FA的关系,分别阐述治疗儿童FA的临床...
益生菌辅助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作者:康晋;郭俊芝;
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密切相关。由于现有的H. pylori根除方案中抗生素耐药性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增加,使得H. pylori感染的根除率持续下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大量的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表明,益生菌与标准三联、铋剂四联或高剂量二联联合可提高H. pylori根除率,并减...
Megasphaera elsdenii促进脂肪沉积机制初步研究————作者:景若曦;李文凤;李晗星;李龙;
摘要:目的 从分子层面评价埃氏巨球菌(Megasphaera elsdenii)对小鼠3T3-L1细胞、STC-1细胞脂代谢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用不同浓度梯度(106、107、108 CFU/mL)M. elsdenii发酵上清液分别处理STC-1细胞和诱导的小鼠脂肪3T3-L1细胞,分别对处理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检测,对3T3-L1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成脂能力,并对成脂相关基因进行蛋白检测;对STC-...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肠壁通透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赵洋;栾海艳;李晶;王肖烨;高璐;张昆;
摘要:目的 探究小檗碱(BBR)是否能改善糖尿病诱发的肠壁损伤和菌群紊乱,为BBR在2型糖尿病(T2DM)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6~7周龄4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称重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高脂高糖组(HFG组)、糖尿病组(DM组)及黄连素组(BBR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取各组大鼠结肠、回肠进行肠壁通透性观察,取各组大鼠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HFG组...
链球菌E24无细胞上清液抗浮游态和生物被膜态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作者:李娜;孙冶;李新鸣;高毅敏;王鹏宇;孙贺;
摘要:目的 探究链球菌E24无细胞上清液对浮游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和生长过程中毒力因子释放的影响,以及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和清除作用,为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研制抗细菌感染的微生态制剂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牛津杯双层琼脂法和96微孔板法测定链球菌E24无细胞上清液对浮游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测定链球菌E24无细胞上清液对浮游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过程中溶血素、凝固酶及肠毒素表达量的影响。体外构建...
植物乳杆菌SAL-L型谷氨酸合生元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缓解小鼠氧化应激损伤————作者:范金清;李雅茹;赵文琪;张思琪;温俊斌;伦永志;
摘要:目的 观察植物乳杆菌SAL-L型谷氨酸合生元对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小鼠的缓解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建立氧化应激小鼠模型,随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植物乳杆菌SAL组、L-谷氨酸组和植物乳杆菌SAL-L型谷氨酸合生元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收集小鼠血浆和结肠组织,检测血浆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及其释放的外膜囊泡缓解应激结直肠癌小鼠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作者:靳顺康;鲁艳杰;陈彤彤;张鑫宇;李杨;李玉红;
摘要:目的 探究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 muciniphila)及其释放的外膜囊泡(OMV)对应激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70只C57BL/6J小鼠分为Control组、CAC组、A. muciniphila组、CS组、CSAM组、OMV组和CSOMV组,每组10只。采用氧化偶氮甲烷与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联合用药建立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模型。小鼠每天随机暴露于1~2种轻度应激刺激,持续1...
脑卒中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特征及其与神经功能和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作者:赵小华;邓利兵;瞿灵;唐芯;魏宇;谭世玲;叶峰;张仁义;
摘要: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的基本特征以及菌群与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和血液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4年3月—2024年6月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非脑卒中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口腔唾液和肠道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对比口腔和肠道菌群的变化特点。同时收集患者血液炎症指标和神经损伤评分结果,并与口腔和肠道菌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下呼吸道菌群特征分析————作者:孟辰芳;杨雪梅;蒋婷婷;汤鹤;刘芳;黄淑艺;杨晓轩;曾希;申阿东;孙琳;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与非感染儿童下呼吸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差异,揭示RSV感染影响下呼吸道菌群而介导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纳入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收治的69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RSV组)及39例非感染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留取两组儿童痰液样本,使用Illumina NovaSeq...
联合治疗前后炎症性痤疮患者皮肤菌群特征及与炎症水平的相关性————作者:韩斌;施慧;姚晓东;丁鹏;
摘要:目的 分析阿达帕林和过氧苯甲酰的联合用药方案与单一使用阿达帕林对炎症性痤疮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皮肤菌群和炎症水平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人。两组患者均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此外治疗组使用过氧苯甲酰凝胶+阿达帕林凝胶。对照组仅使用阿达帕林凝胶。两组患者均进...
儿童重度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及其系统性免疫应答研究————作者:赖韵如;程译文;朱张骋;赵龙友;宋清海;
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抑郁症(MDD)患儿肠道菌群变化规律及其系统性炎症变化。方法 本研究招募了39名新诊断的MDD患儿及39名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集全部对象粪便和血清样本,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利用Bio-Plex技术分析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比较组间菌群结构和组成差异及患儿炎症反应的差异。结果 MDD患儿肠道菌群结构显著改变,菌群丰富度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和Obse...
口腔微生物在牙周健康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者:钱泉;刘银辉;
摘要:饮食或唾液等的变化会引起牙菌斑沉积,当沉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导致牙龈炎甚至发展为牙周炎。这两种疾病是最常见的牙周疾病,一般采用根面平整、龈上清洁和深袋清创等机械疗法治疗,再辅以药物抗菌治疗。随着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群重要性认识的加深,通过添加口腔益生菌和移植口腔微生物组来治疗牙周疾病的方法受到更多的青睐。上述方法是通过添加的益生菌来调节口腔微生物群的失调,益生菌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和黏附表面,从而抑制病...
复合乳杆菌及其后生元对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的缓解作用————作者:郑萌萌;贾晓珂;梁武;韩雪梅;罗学刚;王楠;何红鹏;
摘要:目的 比较发酵粘液乳杆菌IOB802与短乳杆菌IOB824复配的活菌及其后生元对小鼠皮肤衰老的缓解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方法构建模型,以维生素C为对照试剂,实验组灌胃不同剂量复合乳杆菌活菌或其后生元。6周后测定血清抗氧化能力、皮肤含水量、皮肤胶原蛋白含量以及皮肤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复合乳杆菌活菌或其后生元灌胃均增强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增加皮肤含水量和羟脯氨酸含量。此外...
基于肠-肺轴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研究进展————作者:牛明慧;后叶虎;杨开燕;
摘要: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有限,但多项研究表明,肺部炎症仍是诱发COPD的主要因素,炎症反应贯穿COPD的整个过程。慢性炎症与肺部或肠道中菌群的改变有关,这两个器官中的菌群作为联系枢纽,构成了一个连接肺部与肠部的双向轴。其中,高纤维饮食和益生元通过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影响肠嗜铬细胞合成5-HT的研究进展————作者:郭峰涛;刘鹏鸿;张桓虎;
摘要:肠嗜铬(enterochromaffin,EC)细胞是肠道中一种特殊的内分泌细胞,可分泌机体约95%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调节免疫、炎症和肠道感觉运动中具有关键作用,5-HT失衡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等疾病。EC细胞及其分泌的5-HT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但EC细胞合成并分泌5-HT的具体机制及其调控因素并不清楚。随着肠道微生态...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省级《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国家级《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
- 北大核心《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华创伤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省级《心电与循环》
- 北大核心《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国家级《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 北大核心《中国新药杂志》
- 省级《腹腔镜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现代医生杂志
- 国家级《检验检疫学刊》
- 北大核心《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省级《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 国家级《中国校医》
- 省级《哈尔滨医药》
- 国家级《临床肺科杂志》
- 北大核心《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 北大核心《中医药信息》
- 北大核心《医学争鸣》
- 国家级《中国性科学》
- 国家级《中国临床研究》
- 北大核心《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毒理学杂志》
- 北大核心《肠外与肠内营养》
- 省级《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
- 省级《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省级《中华中医药学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