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大连医科大学主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是全国唯一的报道有关微生态学方面内容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本刊积极报道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微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录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鳞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栏目设置】
开辟栏目:述评、论著、临床研究、口腔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兽用、水产)、植物微生态学、综述、讲座、技术与方法、国内外进展与动态、产品专栏、市场动态、信息及广告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戊己丸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小鼠胃内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蔡锐,肖新云,尹抗抗,谭周进,郭抗萧,李珊,CAI Rui,XIAO Xin-yun,YIN Kang-kang,TAN Zhou-jin,GUO Kang-xiao,LI Shan
不同抗生素对大鼠上呼吸道菌群定植影响的研究 徐星澈,袁晓鹏,唐立,丁锐,庞立园,刘银辉,袁杰力,李华军,李明
5-氯水杨醛缩2,4-二羟基苯酰肼的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珊珊,袁汝强,刁云鹏,张宝璟,甄宇红,张厚利,HUANG Shan-shan,YUAN Ru-qiang,DIAO Yun-peng,ZHANG Bao-jing,ZHEN Yu-hong,ZHANG Hou-li
口炎清及其组分体外抑菌作用 姚小华,高菲,张国斌,李卫华,林青,王茜,YAO Xiao-hua,GAO Fei,ZHANG Guo-bin,LI Wei-hua,LIN Qing,WANG Qian
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在华支睾吸虫病肝功能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韩旭,徐骏权,王宝来,孙婷婷,孙振宇,代月,车世伟,蔡连顺
乳杆菌胞外多糖对人体粪便菌群及其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吴江,吴正钧,邵丽,WU Jiang,WU Zheng-jun,SHAO Li
二苯并噻吩分解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和若瑜,张传建,韩振华,魏云林,林连兵,张琦,季秀玲,HE Ruo-yu,ZHANG Chuan-jian,HAN Zhen-hua,WEI Yun-lin,LIN Lian-bing,ZHANG Qi,JI Xiu-ling
糖基因ST6GAL家族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 魏巍,孙杰,郭瑞,杨梅,史姝,杨进,WEI Wei,SUN Jie,GUO Rui,YANG Mei,SHI Shu,YANG Jin
不同剂量长双歧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的疗效观察 孟艳鸽,李岩,MENG Yan-ge,LI Yan
布拉酵母菌预防我国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Meta分析 柴建华,常洪美,李炼,CHAI Jian-hua,CHANG Hong-mei,LI Lian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68.25±8.63)ml,低于对照组的(86.41±7.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2,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581,P<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进行监测,可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残余尿量,监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党参多糖对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生长代谢影响及其发酵液抗炎症性肠病机制预测————作者:刘龙;顾忆;赵佳贺;孙梨维;李丽霞;邹元锋;
摘要:目的 研究素花党参酸性多糖对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 muciniphila)的益生活性,并对A. muciniphila代谢情况进行初步探究,预测体外培养发酵液对于炎症性肠病(IBD)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 首先进行体外厌氧发酵试验,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酵液成分,筛选出显著上调的差异代谢物,然后通过相应的数据库预测代谢物和疾病相应靶点。在...
伴应激事件抑郁障碍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相关性研究————作者:徐云帆;刘鹏鸿;郭峰涛;张爱霞;李剑虹;胡晓东;李建英;杨春霞;孙宁;
摘要:目的 探究伴应激事件的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应激生活事件、肠道菌群、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招募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55名MDD患者(MDD组)及55名健康者(HC组)为研究对象,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评估是否受生活...
粪便革兰染色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诊断价值————作者:高洁;刘蕾;林雯;柯玲玲;金文平;孙建斌;
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腺瘤(CRA)患者粪便革兰染色特征,并探讨其在C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40例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患者作为研究组(CRA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2例有结直肠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on-CRA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粪便革兰染色情况、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情况、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并分析这三项指标单...
肺炎链球菌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共感染肺炎患儿免疫细胞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作者:薛乔;赵英免;孙世心;赵英英;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共感染对肺炎患儿外周血免疫细胞变化的影响及其与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分为单纯肺炎链球菌感染组(32例)、单纯RSV感染组(28例)及共感染组(28例)。检测患儿外周血中T细胞、B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并分析这些免疫细胞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抗生...
复合益生菌对老年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作者:王茜;张莉;佟洋;徐晓峰;
摘要:目的 从菌群、代谢和免疫的角度评价一款益生菌对老年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益生菌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5例伴随焦虑症的老年重度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干预组(n=53)进行1个月的干预治疗,结束后检测身心指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水平...
儿童抽动障碍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点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作者:李希;何道卫;郑明平;董菲艳;陈竞建;王晶晶;陈向坚;卓晓峰;刘学锋;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D)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点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T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资料,依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将TD患儿分为轻中度TD组(n=79)和重度TD组(n=4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重度T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
肠道菌群与子痫前期的关联性及营养干预效果探究————作者:何颖;闫振宇;赵叶芳;
摘要: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与子痫前期的关系,以及营养干预对子痫前期患者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70例子痫前期妊娠妇女为子痫前期孕妇组,另取同期我院70例正常妊娠体检孕妇作为正常妊娠体检孕妇组,比较两组对象肠道菌群分布情况、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选取妊娠第1天的成年雌性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C57BL/6J小鼠,随...
基于肠-脑轴调控食欲探讨小儿厌食症发病机制————作者:何岳珍;李玉霞;崔敏;刘青灵;陈静;史正刚;
摘要: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食欲障碍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肠-脑轴是由肠道菌群、胃肠道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共同构成的双向信息交流通路。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脑-肠肽及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作为肠脑双向应答的重要媒介,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和代谢途径作用于大脑食欲中枢,参与宿主食欲的调节,影响摄食行为,在小儿厌食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肠-脑轴介导宿主食欲调节导致厌食的作用...
肠道微生态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者:彭皓晨;邵亚雯;王剑;毛宝宏;李娟;曹晓翠;吴珍珍;
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与脂质、激素等代谢紊乱和免疫失衡有关。肠道微生态作为存在着庞大微生物种群的内生态环境,参与多种代谢途径和免疫调节。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已成为临床防治的前沿科学,肠道微生物组成改变和肠道内环境失衡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探索子宫内膜癌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就肠道微生态紊乱对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和益生菌干预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张凯歌;曾雨雨;刘辉;刘鹏;方念;
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能引发一系列胃内外疾病,因此及时根除H. pylori至关重要。然而,H. pylori的根除治疗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其特征是菌群多样性下降和组成改变,这可能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益生菌干预通过对H. pylori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如改善肠道菌群失衡等,有可能减少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甚至还有可能提高根除率。了解不...
后生元防治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谷巍;黄诗言;黄进伟;徐赫;秦满;
摘要:口腔微生物组的改变导致的菌群失调可以引发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因此,菌群干预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包括牙周病、龋病、口腔念珠菌病和口臭。近年来,已有益生菌用于防治这些疾病的研究。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的健康益处通常来自其代谢产物和分泌的化合物,并且灭活的益生菌也被证明具有一定的益生作用。随着后生元定义的提出,后生元对口腔病原菌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
肠道菌群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者:何哲敏;曹文明;
摘要:肠道菌群在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参与宿主物质代谢,影响神经递质释放和神经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护着人类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可能通过雌激素代谢、免疫应答和代谢产物等途径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肠道菌群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影响以及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因此,本文将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探讨其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风险、复发转移以...
基于转录组学及肠道菌群角度探讨支气管哮喘不同证型之间的内在差异————作者:张晶;岳莉;陈铃;敬馨;应伟林;张博达;
摘要:目的 探索支气管哮喘不同证型间转录组学和肠道菌群差异,揭示支气管哮喘脾虚证、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的内在机制。方法 将30只SPF级SD大鼠(3~4周龄,体重60~70 g)随机分为对照组、脾虚组、阴虚组、阳虚组、气虚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以外,其余四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复合因素方法对大鼠进行造模,造模3周后进行取材,收集肺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 通过...
基于“肠-关节”轴探讨艾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范丽红;陈丽梅;方园;
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6月龄、体重3.5 kg左右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兔均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制备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次日,艾灸组进行艾灸干预,每日1次,每次40 min,持续2周。对比干预前后膝关节软骨病理变化、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艾灸组改善了膝...
肺结核患者与结核潜伏感染者的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分析————作者:阿丽米热·阿不力米提;蒋远东;王雨薇;买日哈巴·卡米力;向阳;
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和结核潜伏感染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差异菌群和菌群功能的变化,筛选和评估特定菌种,寻找区分肺结核患者和结核潜伏感染者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纳入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20例新发肺结核患者(PTB)、18例结核潜伏感染者(LTBI)和20例健康对照者(HC),收集各组新鲜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比较三组肠道菌群的组成、多样性和功能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TB和LTB...
上呼吸道链球菌D-19对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培养条件的优化————作者:金晓东;刘璇;孙冶;李舒音;肖纯凌;
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道链球菌D-19对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u50和Mu3拮抗培养条件的优化。方法 首先用牛津杯法对链球菌D-19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用牛津杯法对链球菌D-19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后用牛津杯法对链球菌D-19发酵液稳定性进行测定,并用结晶紫染色法进行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 链球菌D-19发酵液原液、上清液可以抑制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u50和Mu3的生长,菌体本身无...
短链脂肪酸在功能性便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林凤莲;刘志峰;
摘要: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饮食习惯、遗传、运动和精神压力等有关,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粪便干结及腹部胀痛等,在儿童时期较为常见。该病虽然治疗效果良好,但停药后症状易反复,严重影响儿童的肠道功能和心理健康。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重要的代谢产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与肠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短链脂肪酸调节胃肠道动力、平衡肠道菌群和调节...
洋蓟枳椇子发酵植物饮品的开发与保肝作用研究————作者:范建龙;李洪福;魏来;绪扩;李斌;赵范范;王勇;赵琳;崔永日;黄在焕;
摘要:目的 对药食同源的洋蓟枳椇子发酵植物饮品安全性和保肝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前期筛选到的菌株(植物乳植杆菌LP-K0901、鼠李糖乳酪杆菌LR-K0916和副干酪乳酪杆菌LP-K2102)及发酵工艺,对药食同源中药复方护肝组合物提取液进行混合发酵。研究发酵前后功效的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功能测定;在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和斑马鱼模型中进行安...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探讨山豆根致大鼠肾毒性的肠道菌群变化————作者:刘畅;何倩倩;尹志刚;王馨悦;骆江利;牛梦伟;周英;
摘要:目的 探究山豆根致大鼠肾毒性的肠道菌群变化,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揭示山豆根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山豆根致肾毒性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对照组、山豆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肠道菌群,通过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和LEfSe分析等,评价菌群结构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相关性分析探讨大鼠血清中肾损伤相关指标BUN、SCr的水平与菌群的关联性。结果 不同剂量山豆...
越橘花色苷对帕金森病小鼠炎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王玉静;李雅青;高芹;许嘉乾;赵哲;张荣悦;吕威志;蔡一凡;袁宇森;罗昱晨;乔艺;解瑞宁;
摘要:目的 探讨越橘花色苷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18~22 g,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越橘花色苷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爬杆实验、抓力实验和旷场实验来评估小鼠运动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采用ELISA法...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省级《国际护理学》
- 省级《健康博览》
- 省级应用心理学
- 北大核心《中医药信息》
- 北大核心《国际肿瘤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妇幼卫生》
- 北大核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省级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 省级《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省级《中国处方药》
- 国家级 风湿病与关节炎
- 北大核心《实用妇产科杂志》
- 国家级《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 北大核心《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 国家级《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省级《内蒙古中医药》
- 北大核心《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军医杂志》
- 学报《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 省级四川生理科学
- 国家级大医生杂志
- 北大核心《老年医学与保健》
- 省级《现代养生》
- 省级《皮肤病与性病》
- 南大核心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省级《按摩与导引》
- 国家级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 国家级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