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心脏杂志

《心脏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1-1268/R
国际标准刊号:1009-7236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上一本期杂志:《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药学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心脏杂志》于1989年2月创刊。由第四军医大学、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联合主办。由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担任顾问及编委。主要报道:①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病理生理、病理解剖、药理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②内、外、儿、 老年及妇产等科与心血管病有关的临床研究;③心血管功能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及有关心电、心功能信息处理的新技术、新仪器的研制;④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基础及临床医学的研究人员、医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也适合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阅读。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8年列入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心脏杂志》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位于同行业期刊的前1/3位。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刊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栏目设有:科研论著、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简报、少见或罕见的病例报告、专家论坛、研究生之窗及讲座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249)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通过提高细胞自噬改善高糖导致的心肌损伤

  刘敏;张乐;马颖;马美娟;张英梅;李妍

  (255)褪黑素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于立明[1];杨阳[1];刘丽君[2];裴海峰[3];金振晓[1];段维勋[1];俞世强[1]

  (260)梓醇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机制

  贾元红[1,2];刘文冲[2];王聃红[3];周望[3];王颖萍[2];李榕[4];张海锋[1]

  (265)阿司匹林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

  马晓磊;吕安林;郭忠尚;邱翠婷;姜晓宇;李珊;郭显

  临床研究

  (271)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自主神经失衡的关系

  蒋桔泉;丁世芳;陈志楠;卢青;龚志刚;李志刚;彭毅

  (274)冠心病患者中TIPE2表达水平及其与MCP-1、MMP-9的相关性

  王东[1];王娟[2];李小梅[2];程艳丽[1]

  (278)中老年患者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与心力衰竭和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

  罗明雄[1];魏玲[2];陈小丹[1]

  (283)冠心病患者1次介入治疗全部完成3支血管血运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赵慧强;陈晖;李东宝;姚道阔;王雷;李虹伟

  (287)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相关因素

  卢晓娟[1];李述峰[3];张丽丽[2];姚远[4];金丽娟[3];李思慧[3];杨绪源[3]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68.25±8.63)ml,低于对照组的(86.41±7.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2,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581,P<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进行监测,可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残余尿量,监测

  心脏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应用路径中国专家共识————作者:张玉顺;秦永文;何璐;朱航;

摘要:中国特有的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应用已逾5 000例。相对于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镍钛合金封堵器,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在材料学特性、手术操作方法及术中处理策略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本文系统介绍了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的特性、规范化操作流程和技巧,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旨在规范诊疗,保障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心脏杂志》稿约

摘要:<正>《心脏杂志》(Chinese Heart Journal)主要报道国内外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心脏学和心血管功能学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病理生理、病理解剖、药理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2)内、外、儿、老年及妇产等学科与心血管病有关的临床研究;(3)心血管功能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及有关心电、心功能信息处理的新技术、新仪器的...

血清三项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作者:朱晓晴;徐吉荣;尹微;王杰;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sACE2)、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三项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56例在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治疗的CHF患者作为疾病组,依据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94)、预后良好组(n=162)。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ACE2、Adamt...

支链氨基酸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作者:林震;刘志远;崔哲;刘慧;张富洋;陶凌;

摘要:目的 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BCAA)代谢紊乱与肥胖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炎症反应是肥胖的重要标志,但BCAA与WAT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BCAA对肥胖小鼠WAT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下游机制。方法 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chow ...

高密度脂蛋白检测在特发性炎性肌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的临床意义————作者:胡银秀;冯媛;张岩;任英;刘洁;吕婷婷;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在特发性炎性肌病(ⅡM)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中的表达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2018年8月~2024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初治的143例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病,分为ⅡM无ILD组(57例)和ⅡM-ILD组(8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ⅡM合并ILD的...

高压氧治疗对心血管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宋国涛;李子昊;周一鸣;杨一帆;杨长斌;王永春;高原;

摘要: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疗效机制未完全阐明,潜在副作用有待明确。笔者在回顾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HBOT的作用原理、副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及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的应用,以期为HBOT在机制探索和更广范围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颈动脉超声造影对大动脉炎患者心脏损害的评估价值(英文)————作者:任英;侯颖;曹雪;刘军;吴振彪;张岩;冯媛;

摘要:目的 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颈动脉超声造影对大动脉炎(TA)患者心脏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大动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心脏损害将其分为:心脏损害组(n=43)和无心脏损害组(n=43),收集患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用药进行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

ECMO联合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肺复苏比率及肌酸激酶峰值的影响————作者:戴远辉;郝育琦;董霞;

摘要:目的 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肺复苏比率及肌酸激酶峰值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20年7月~2023年1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IABP组(n=63)和联合组(n=63),IABP组进行IABP治疗,联合组联合IABP与ECMO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体征平稳后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左房应变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蒋丽仙;符梦竹;韩志君;杨承健;

摘要:左房应变是一个新兴的左房功能指标,可以在整个心脏周期内对左房心肌力学进行分析测量,量化心脏的舒张功能,具有多种重要的临床应用。在心血管疾病中,左房功能改变要早于左房结构重构,通过斑点追踪测量左房应变发现左房功能异常,及早识别疾病恶性进展及不良事件增加的风险,并早期干预,对改善患者风险分层、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已发表的关于左房应变的最新临床证据,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最新应用和前景

STAT3在心房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汪小刚;刘颖;苏芳菊;蔡晓庆;

摘要:心房纤维化是指心房肌间质中胶原纤维的异常增生和沉积,导致心房肌细胞外基质的改变。正常情况下,纤维组织占心房组织含量的2%~4%,但在心房纤维化的情况下,胶原纤维组织含量可能超过心房组织的10%。心房纤维化对心脏健康具有严重危害,一方面,它加速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使病情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心房纤维化导致心房结构改变,增加了心脏病的并发症风险,如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因此,研究心房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进展————作者:周王昭猷;周宁;王营忠;

摘要: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表型多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心室肌的非对称性肥厚、收缩期二尖瓣前移和左心室流出道(LVOT)的梗阻是其突出的病理生理学特征。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丙吡胺可有效地减低LVOT梗阻,但仍有超过50%的HOCM患者对上述药物无治疗反应;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玛伐凯泰(Mavacamten)和阿夫凯泰(Aficamten),已分别被数个2、3期临床试验证...

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樊星星;席荣;侯文杰;牛晓琳;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是难治性心血管危重疾病,尽管机械循环支持及血运重建等技术不断发展并应用于临床,但心源性休克依然具有极高的死亡风险。左西孟旦作为一种新型正性肌力药及钙离子增敏剂,主要作用是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近年来,相关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系统中,左西孟旦已不仅用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医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药物对重症患者的心、肺、肾等脏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更具优势的心...

胆固醇代谢在失重/模拟失重心血管重塑中的作用————作者:崔钰嘉;王曦晨;储雪雁;白占涛;暴军香;

摘要:胆固醇是重要的脂质成分之一,既介导细胞膜的流动性,也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众多代谢途径,同时,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胆固醇的摄取、合成、酯化、转运、运输、转化等过程受到严密调控,可通过促进动脉斑块形成、脂筏结构紊乱、炎症反应等机制在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失重/模拟失重时的血流动力学、代谢水平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心脏表现为主的溶酶体贮积病5例————作者:江尕学;徐吉喆;陈梓娴;白明;

摘要:<正>1临床资料患者1,女,18岁,学生,间断心悸、胸闷、气短4年入院。无家族史及既往特殊病史。入院査TNI0.35ng/ml,NT-proBNP 922pg/ml,乳酸脱氢酶319 U/L,多次复查TNI均明显增高。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室预激、左心室肥大伴继发ST-T改变(图1A)。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加,以左室壁中间段及心尖段为主,心尖段间隔侧最厚处17 mm,侧壁17...

循证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疾病国际期刊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作者:崔丹锋;金坤;强换换;

摘要:目的 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主流理论语类分析和语料库工具为载体,探索将医学循证思维融入医学国际期刊论文写作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某医学院校2020级68名和2021级74名八年制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循证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和效果。结果 在心血管疾病国际期刊论文写作教学中采用循证教学模式后,试验组学生运用Word-Neighbors和AntConc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后FMD变化与斑块易损性之间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预测价值————作者:张光明;杨婧;尹洪宁;卢蕊;邢航航;呼海娟;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血管舒张功能(FMD)变化与斑块易损性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PCI治疗的患者12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分为易损斑块(VP)组(n=53),稳定斑块(SP)组(n=5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PCI治疗前后FMD值的变化情况。Logistic分析易损斑块亚型...

基于“BOPPPS模型”的雨课堂智慧教学法在《高原低氧暴露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课程中的改革实践————作者:邹远康;董倩;官瑞丽;王迪雅;董小铷;卢环宇;沈学锋;骆文静;张建彬;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BOPPPS模型”的雨课堂智慧教学法在《高原低氧暴露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在《高原低氧暴露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课程教学设计中,对空军军医大学2022级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36名)进行基于“BOPPPS”模型的雨课堂新型智慧教学法授课,对2022级护理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7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模式授课。结果 实施新型智慧教学法授课组学生...

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者:郭思捷;郭任维;

摘要:脂质代谢异常与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eutrophil to HDL-C ratio,NHR)作为一种由炎症细胞和脂类胆固醇组成的新指标引起广泛关注。已有相关研究表明,NHR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如今,NHR与ACS的相关...

房颤卒中风险评分预测左心耳封堵术后患者缺血风险的外部验证————作者:陈政权;王萍;刘建正;高超;陶凌;

摘要:目的 外部评估房颤卒中风险评分对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LAAO)术后患者缺血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1日~2020年10月31日在39家医院成功接受LAAO治疗的房颤患者,共3 082例。通过C统计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Hosmer-Lemes...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模式在航空航天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加速度对动物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课程为例————作者:孙权;张舒;赵疆东;胡泽兵;赵汐冉;张俊飞;张茹;薛桐;谢暄;石菲;

摘要:目的 探索新医科背景下基于以成果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模式在航空航天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空军军医大学2020级与2021级五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学生,以实践课“加速度对动物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例。2020级学生(对照组,n=51)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21级学生(试验组,n=60)采用基于OBE理念的BOPPP...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