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医正骨》杂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河南省正骨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中医骨伤科学术性期刊,是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本刊具有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性强、办刊定位准确、发行量大、图文并茂等特点。
本刊的宗旨是:突出中医特色,反映学术进展;交流新经验,报道新成果,传递新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器械;探讨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以理论和临床研究为主,兼顾实验研究;为弘扬中国传统医学,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术水平和医疗、科研、教学质量,促进中医骨伤科现代化服务。本刊的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及中医大中专院校的骨伤专业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曾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省优秀科技期刊奖。
先后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等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辟有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专家评述、专题讨论、学术争鸣、学术探讨、科研思路与方法、外固定研究、影像诊断、骨伤科教程、骨伤科护理、名老中医经验菁华、药物研究、医案医话、诊治失误案例分析及个案报道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口服益气化瘀汤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残留腰腿痛的临床研究 万宏波,马海燕,蒋云霞,莫文,姚若愚,邬学群,WAN Hongbo,MA Haiyan,JIANG Yunxia,MO Wen,YAO Ruoyu,WU Xuequn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中植骨的临床研究 谭新欢,毕宏政,聂伟志,杨茂清,于兰先,朱育林,TAN Xinhuan,BI Hongzheng,NIE Weizhi,YANG Maoqing,YU Lanxian,ZHU Yulin
后期康复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李志强,刘佳,LI Zhiqiang,LIU Jia
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 朱云森,江敞,李俊,ZHU Yunsen,JIANG Chang,LI Jun
骨盆矢状位参数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影响 贺振年,康信勇,徐洪伟,顾杰,郭剑,徐荣明,HE Zhennian,KANG Xinyong,XU Hongwei,GU Jie,GUO Jian,XU Rongming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饶俐
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 陈利军,田野,刘文刚,陈文静,叶振中,潘天祥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孙德舜,李庆斌,苏佰芳,王洪泰
桡骨头半脱位的损伤机制及旋后复位法的力学原理分析 欧传双,余翔,廖志浩
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洗和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张蕾蕾,马向浩,张颖,贾玉东,朱英杰,刘又文
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蒸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蒙剑德,夏贤生,赵小泉,吴秋敏
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邵文飞
围手术期耳穴按压联合平衡针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蔡云仙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李鹏,徐世涛,谭磊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 魏社军,王宇,郑标,林科,赵健甫,王鑫,俞能宝,徐荣明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范文: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本院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7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中,优94.6%,良5.4%,差0.0%,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创伤小,可以推广。
关键词: 核心期刊发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该病症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一旦跌倒或其他原因造成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内收就可能引发骨折。现代医学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成为常规选择,但是治疗中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手术创伤和麻醉风险,造成切口复位内固定受到限制[1]。本院自2013年1月―6月共收治了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医正骨最新期刊目录
老年膝骨关节炎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作者:陈敏;余泽芸;宋丹;周礼;熊小琴;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老年KOA合并肌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KOA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纳入的患者归入模型组(用于模型建立),将2024年7—12月纳入的患者归入为验证组(用于模型验证)。采用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制定的肌少症诊断...
不典型距骨前外侧副关节1例————作者:孙飞;郑创义;王晶;
摘要:<正>患者,男,36岁,因“左踝关节反复疼痛2年”,于2023年7月5日至我院就诊。患者自述2年前因左踝关节扭伤就诊于当地医院急诊科,X线检查未提示骨折,遂给予非手术治疗,但治疗后左踝关节仍反复出现疼痛。体格检查:左踝外侧肿胀,跗骨窦区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左下肢血运和感觉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显示左距跟关节外侧缘硬化伴骨赘形成[图1 (1)];CT检查显示左距跟关节外侧部骨性突起,关节间隙...
TightRope带袢钢板内固定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对比研究————作者:安彪;范小波;
摘要:目的:比较TightRope带袢钢板内固定和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1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TightRope带袢钢板内固定56例(带袢钢板组)、采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54例(螺钉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下胫腓联合固定用时、...
基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探讨Kümmell病的中医治则和治法————作者:胡世龙;梅伟;张振辉;栾继耀;周迎超;
摘要:Kümmell病是一种以椎体缺血性坏死、迟发性椎体塌陷和后凸畸形为特征的脊柱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基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简要阐述了Kümmell病的病因病机,深入探讨了在该理论指导下Kümmell病的中医治则和治疗方法
补肾活血方对腰椎间盘退变小鼠腰椎终板软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者:张若谷;葛钦文;邹凯奥;厉驹;金红婷;童培建;王萍儿;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腰椎间盘退变小鼠腰椎终板软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10周龄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肾活血方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采用腰椎失稳术构建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后第2天,补肾活血方组小鼠用补肾活血方中药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用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小鼠均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8周。灌胃结束后,脱颈处死各组小鼠,切取...
基于筋骨辨证理论体系探讨颈椎拔伸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作者:詹吉恒;陈树东;侯宇;李永津;林方政;罗俊华;黄俊翰;林定坤;
摘要:筋骨辨证理论体系将中医“筋、节、骨、髓”理论与现代解剖学相结合,明确指出了恢复筋骨平衡是治疗慢性筋骨病的核心目标,为颈椎病的诊疗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颈椎病作为慢性筋骨病的典型代表,其发病机制与筋骨系统的动态失衡关系密切。颈椎病的病理进程遵循“筋伤为先、节错随之、骨变为后、髓损即重”的链条式发展规律,而颈椎拔伸法通过“理筋、调节、治骨、护髓”的综合效应,能够有效恢复筋骨平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颈...
中医整脊棘突旁指压法干预大鼠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作者:张力;张华;李平;高嵩;柯广娟;屈留新;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整脊棘突旁指压法干预大鼠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强度组、中强度组和高强度组,每组8只。模型组、低强度组、中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大鼠均采用碘乙酸钠关节腔注射建立双侧KOA模型,空白组大鼠双侧膝关节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14 d后,采用小动物计力指压器于L3~L miR-27a参与骨肉瘤发生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刘柏良;秦瑨;刘小荣;张怀斌;王勇平; 摘要: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与分子靶点是骨肉瘤诊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miR-27a对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同时也影响着骨肉瘤患者的药物敏感性和预后。为进一步了解miR-27a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骨肉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本文概述了miR-... 补肾填精方联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治疗骨量减少肝肾不足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作者:陈倩;李芳芳;李攀;陈苹华;王诗云;李学飞;李方语;郭苏霞;赵长伟;闵文;路仁杰;刘丹;胡志俊;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联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治疗骨量减少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600例骨量减少肝肾不足证患者,每组300例。健康宣教组采用健康宣教方式进行干预,联合干预组在健康宣教基础上口服补肾填精方联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锻炼,共干预3个月。评价指标包括腰椎和左髋骨密度T值、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ypeⅠprocollagen ami... 淀粉样前体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对骨质疏松症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周新凯;李汉;王墉琦;李佳;孙晴;孙义军; 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均为老年人群体中高发的退行性疾病。AD的关键病理因子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和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在OP患者的骨组织中异常沉积,提示二者可能参与OP的病理进程。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从骨吸收和骨形成两个方面对...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者:徐涛;周明; 摘要: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经典术式,但初次手术存在5%~10%的失败率,翻修手术效果亦不理想,因此提高初次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本文从移植物选择、手术方式、合并伤处理以及其他因素4个方面,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有助于临床医生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优化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脊柱转移瘤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专家共识 摘要:<正>脊柱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转移部位。脊柱转移瘤可导致脊柱病理性骨折、结构畸形,并引发脊髓压迫或神经根压迫,造成患者疼痛、运动功能丧失、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1-2]。中医学认为血瘀是肿瘤发生和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多因气虚运血无力所致[3]。气虚血瘀证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证型之一。但中医传统辨证体系主观性较强,辨证结果难以形成共识。因此... 基于筋柔骨正理论探析叶氏十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念————作者:崔航;叶云天;郭天赐;王平;刘爱峰;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临床常见病,筋骨失衡所致的“筋失其柔、骨失其正”是其基本病机。叶氏十步手法是天津市已故名中医叶希贤总结出的LDH治疗手法,具有理筋、调骨的作用,其治疗理念与中医筋柔骨正理论契合。本文基于筋柔骨正理论对该手法的治疗理念进行了探析,明确了筋柔骨正、筋骨平衡是叶氏十步手法治疗LDH的理念,丰富和完善了该手法治疗LDH的理论依据 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作者:孙国荣;占欢腾; 摘要:目的:观察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采用大通道内镜辅助下ACDF治疗CSM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7~71岁,中位数52岁。单节段... 小切口尺神经原位有限松解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作者:李建华;宿晓雷;余航;李洋洋;程继博;高嘉桧;石若楠;刘小平; 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尺神经原位有限松解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2年9月至2024年4月,采用小切口尺神经原位有限松解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35~70岁,中位数45岁;左侧15例,右侧19例;顾玉东肘管综合征分型,中度16例、重度18例;病程1~9年,中位数5年。术中切开尺神经外膜松解尺神经,切开处不超过尺神经外膜周径的1/2。记录患者手... 肾髓安康饮干预小鼠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研究————作者:李雪枫;王玉杭;邹凯奥;温经渊;陈文哲;袁文华;肖鲁伟;金红婷; 摘要:目的:探讨肾髓安康饮干预小鼠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效果、安全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肾髓安康饮组。模型组和肾髓安康饮组小鼠采用内侧半月板失稳术在右后肢构建KOA模型,假手术组小鼠切开右后肢皮肤、暴露膝关节后缝合。自造模手术后第2天起,肾髓安康饮组小鼠以肾髓安康饮浓缩液(生药浓度1.6 g·mL-1... 基于“筋痹骨痿”理论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和骨质疏松症共病的病机、治法及预防措施————作者:胡星;雍旭;王文岳; 摘要: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老年人常见的共病,其发病机理与中医“筋痹骨痿”理论关系密切。LSS以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为主要临床特征,归属中医“筋痹”范畴;OP则以骨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为典型表现,属中医“骨痿”范畴。二者在病理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形成了“痹痿交织”的复杂病机特点。本文基于“筋痹骨... Pilon骨折的三维度分型及治疗方法————作者:陈芒芒;林赛艳;牟哲飞;胡艇;施俊武;吕杨训; 摘要:Pilon骨折是指累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多合并关节面压缩及腓骨下段骨折。本文基于Pilon骨折的旋转损伤机制,结合患者的CT及三维重建影像资料,从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判断受力情况,提出了Pilon骨折三维度分型,并对各类型Pilon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摘要:<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2]。OP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3-6],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7]。除了患病率高,目前我国OP的防治还面临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低的严峻挑战[8]。因此,加强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 论文中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摘要:<正>1对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搜集资料应严密遵守随机抽样设计,保证样本从同质的总体中随机抽取,除了对比因素外,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应尽可能齐同或基本接近,以保证组间的齐同可比性。因此,应对样本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证明组间的齐同可比性。2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 研究目的不同、设计方法不同、资料类型不同,选用的统计检验方法则不同。例如:2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采用t检验;而多组(≥3组)计量资...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