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新医学》创刊于1969年。办刊30多年来,其内容一直以内儿科为主、兼顾各科。读者对象为各级基层医疗单位的临床医师服务。本刊以办精品刊物为目标,脚踏实地,求实创新,与时俱进,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长期以来,《新医学》坚持“通过形式多样的栏目,帮助读者掌握医学新信息,提高诊疗水平”的办刊宗旨,将杂志办得独具特色。在众多医学专业期刊中,以突出医学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可读性强而著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多年来,杂志一直被评为全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004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并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同时还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查房选录、述评、21世纪医学展望、专题讨论、临床经验之谈、论著、临床研究论文、病例报告、实践荟萃、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考试撷英、医学继续教育、思考病例、临床用药、新药介绍、急诊之窗、重症监护、医学长廊、连载讲座、进修讲坛、检查与临床、综述、讲座、医学问答、国内医学期刊文摘、国外医学简讯、学术会议简报、读者·作者·编者等二十多个栏目。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维生素 D 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庞园园,方莹,周影,Pang Yuanyuan,Fang Ying,Zhou Ying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吴颖,孙自勤,江学良,刘晓峰,王要军,Wu Ying,Sun Ziqin,Jiang Xueliang,Liu Xiaofeng,Wang Yaojun
CD51阳性心肌细胞对心肌梗死后小鼠心功能改善的作用 林婉文,杨珂,廖延,姜美花,彭朝权,Lin Wanwen,Yang Ke,Liao Yan,Jiang Meihua,Peng Chaoquan
BDNF 通过 AKT/mTOR/70S6K 途径影响Aβ25-35诱导的 HT22细胞自噬的研究 范胜诺,张蓓,谷贝贝,廖旺,刘军,Fan Shengnuo,Zhang Bei,Gu Beibei,Liao Wang,Liu Jun
生命早期不同营养状态对大鼠体质量及下丘脑 mTOR 表达的影响 余婧,朱顺叶,唐本玉,潘思年,张敏,彭碧秀,Yu Jing,Zhu Shunye,Tang Benyu,Pan Sinian,Zhang Min,Peng Bixiu
β-synuclein 对 SH-SY5Y 细胞酪氨酸羟化酶表达的影响 倪明,杨璐,樊秀双,满建梅,郭军堂,Ni Ming,Yang Lu,Fan Xiushuang,Man Jianmei,Guo Juntang
三种 HCV RNA 荧光定量 PCR 检测试剂的结果分析及应用比较 淦伟强,黄小慧,谭雷,严颖,林潮双,Gan Weiqiang,Huang Xiaohui,Tan Lei,Yan Ying,Lin Chaoshuang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10年经验总结 邹宝嘉,陈明坤,叶云林,周芳坚,秦自科,郭素萍,Zou Baojia,Chen Mingkun,Ye Yunlin,Zhou Fangjian,Qin Zike,Guo Suping
14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尤旭,孙恒彪,黄敬,张婧,潘祖汉,陈佑明,You Xu,Sun Hengbiao,Huang Jing,Zhang Jing,Pang Zuhan,Chen Youming
甲亢及甲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甲状腺激素相关性研究 刘一鸣,李丽,何伟波,孙慧琳,Liu Yiming,Li Li,He Weibo,Sun Huilin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在脑血栓形成中的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合用在脑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血栓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处理组与参照组各40例。处理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联合治疗,参照组使用奥扎格雷处理。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定,并比较治疗后效果。结果: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临床效果
脑血栓形成可导致血管变窄甚至阻塞进而引起相关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该病进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则致残率极高,严重时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中治疗方法较多,但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我院住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不同用药的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合用效果。
新医学最新期刊目录
神经调控技术在创伤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和展望————作者:黄牡丹;戎利民;
摘要: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后残留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质量。随着国内外生物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神经调控技术不断涌现,包括电刺激、磁刺激、超声刺激以及近红外激光刺激等,但疗效不一。该文对各种神经调控技术在TSCI领域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介绍,为未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依据
2024年脑小血管病研究进展————作者:易昊童;门雪娇;秦冰;魏磊;蔡蔚;陆正齐;
摘要:2024年全球脑小血管病(cSVD)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遗传机制、临床分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策略上取得显著突破,但仍面临病理复杂性、标志物特异性不足和治疗手段有限的挑战。在遗传性cSVD方面,含有野生型和突变型NOTCH3的蛋白质聚集体是常染色体显性脑动脉病(CADASIL)动脉病理学的主要驱动因素,NOTCH3相关cSVD严重程度分期研究显示,CADASIL在临床上可以分为5期9个阶段。...
海参多肽的生物活性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作者:龚正;余华军;张海涛;
摘要:海参多肽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潜力方面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海参多肽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可有效减轻神经炎症及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进而保护神经元。近年来,海参多肽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成为研究热点。研究结果显示,海参多肽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促进神经再生等途径对神经退行性病变产生积极影响。然而...
前庭性偏头痛受生活方式和情绪的影响情况及非药物治疗进展————作者:董炫妤;姚晓东;
摘要: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以前庭症状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常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情绪相关,最常见的有压力、睡眠障碍以及焦虑抑郁情绪等。由于目前尚无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且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情绪的改善逐渐被证明可有效控制前庭性偏头痛症状,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逐渐显现。避免诱发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前庭康复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等是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式。文章分析生活方式和情绪对...
额叶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及认知损害————作者:曾小璐;张静雯;张慧琼;桂娟;任媛;孙跃玉;曾汉石;
摘要:目的 探讨智商正常的额叶癫痫(FLE)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临床特征及认知损害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被诊断为FLE的167例6~14岁患儿,筛查是否共患ADHD,将其分为FLE组和FLE+ADHD组,纳入同期确诊、同年龄的单纯ADHD患儿72例为ADHD组,以在儿童保健门诊保健的同期、同年龄的74名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的韦氏儿童智力...
miR-223-3p通过靶向NLRP3恢复高血压脑出血大鼠的认知功能————作者:余梦擎;吴金波;赖志勇;陈忠强;
摘要:目的 探索miR-223-3p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构建高血压脑出血大鼠模型,分析miR-223-3p表达和认知功能改变;过表达/敲降miR-223-3p,探讨其对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表达和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敲降NLRP3,确认该炎症小体对脑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鉴定miR-223-3p对NLRP3的直接靶...
兰州地区多民族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作者:司夏樱;赛米热·吾拉音;蒋常莲;
摘要:目的 探讨兰州市高校不同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特点,关系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兰州地区大学生6 373名,利用NSSI行为评定问卷及网络成瘾量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与NSSI行为的特点及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父亲学历、是否单亲家庭、监护人、亲子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网络成瘾程度、抑郁...
帕金森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作者:李晶;卞来芳;沈骏;姜宇;周仁华;
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情况,以及高营养不良风险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3年3月至2025年1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入的150例PD患者,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PD患者的营养状况,GNRI评分≥98分表示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评分<98分表示高营养不良风险。将150例患者分为高GNRI组(评分≥98分)和低GNRI组(评分<98分),采用...
医务人员倒班相关睡眠障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沁;郑彦晴;郭娜;邢纪斌;周少丽;
摘要: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倒班相关睡眠障碍(SWD)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改进医务人员睡眠认知及个人睡眠行为,提高其倒班工作睡眠质量,从而优化医疗服务体系,造福病患群体。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00名医务人员进行上夜班期间因早醒而无法再入睡困难程度、上夜班期间醒着时自我感觉舒适度、上夜班期间打瞌睡的可能性、休息至少2 d后开车时打瞌睡或睡着等4个维度SWD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
视障孤独症人士的融合困境与对策————作者:朱宏璐;程雪;徐健;汤子璇;陶曼莉;张嵘;
摘要:目的 探讨视力障碍(视障)孤独症人士面临的挑战,分析可能的支持措施与对策。方法 使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通过朋友推荐和相关网络社群招募在孤独症社群中有过视障经历的9名人士或其家长参加访谈,采用网络文字或语音访谈的形式,收集视障孤独症人士面临的困境及可能的解决方法。访谈提纲的设计依据主要是根据之前和访谈对象的互动聊天中关注的共同点。结果 该人群面临的挑战包括医疗的可及性、视障和孤独症叠加所带...
基于双重共情理论的孤独症谱系障碍青年的社会认知特征与社会融合需求————作者:胡文悦;朱绘霖;
摘要:目的 基于双重共情理论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青年的社会认知特征和社会融合需求,探讨社会支持以助其社会融合的可能举措。方法 于2024年8月至10月招募4位ASD青年,通过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采取半结构化的访谈设计进行电话访谈。结果 ASD青年社会认知呈现独特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其对社会交往中的非语言信息尤其是面部表情的理解存在挑战,通过有意识的注意力调控或口头询问来进行应对,但仍然不足以应...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作者:曹文达;胡娜娜;李磊;姚利和;王天红;谷有全;
摘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当中,小胶质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10%,它们是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免疫细胞,负责免疫监测、炎症应答和清除有害物质。当神经系统遭受损伤、感染或炎症刺激时,小胶质细胞会被激活为巨噬细胞样态,并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这些分子可以引导免疫细胞的迁移、调节炎症反应,并参与修复和恢复过程。文章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中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作用机制,深入阐述神经系统炎症反应过程,以及在一些特定神经系统疾...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作者:杨永勤;李道静;齐子有;
摘要: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是一种脑功能神经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病学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近红外技术能够非侵入性地测量组织的氧合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神经病学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文章旨在总结近年来近红外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包括在不同神经病学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前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中西医诊疗进展————作者:罗甘;刘春丽;谭璐璐;何乾超;
摘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且复发率较高的外周前庭性疾病,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法复位,但部分患者在复位成功后仍有残余头晕。因此,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西医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中医方药、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治疗6大方向阐述国内外关于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的治疗进展,旨在为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从而减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摘要:<正>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脑病学科齐全的医疗机构。脑病学科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儿童自闭症、焦虑抑郁、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肿瘤、神经损伤修复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2018年10月,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脊柱外科、精神(心理)科、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康复医学科为核心临床架构,依托相关学科与科研平台,医院率先成立了由多学科融合为特色组建的“精神与...
改良甲状旁腺原位保留技术在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作者:刘艳佳;许楠;王元阳;罗勋鹏;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甲状旁腺原位保留技术在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0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旁腺原位保留技术或自体移植,观察组采用改良甲状旁腺原位保留技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衰弱的关系:一项基于上海市11个社区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作者:柯晨昕;虞博威;王宁荐;陈奕;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衰弱的关系。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一项横断面研究,即METAL研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社区人群5年随访)的随访研究(2023年4月至6月),研究对象为上海市11个社区的897例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采用衰弱表型(包括体质量减轻、疲劳、躯体活动量减少、步速下降以及握力下降)来评估机体衰弱程度。记录参与者一般资料,并测定其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气道正压通气在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刘欣然;王晶玉;韩芳;刘国莉;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在妊娠期患病率高,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易导致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等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及时治疗对改善妊娠期OSA症状甚至逆转不良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作用。气道正压通气(PAP)是治疗OSA的首选方法,其在妊娠期患者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对PAP治疗妊娠期OSA的现状进行综述,详细探讨了PAP对改善妊娠期OSA症状、控制妊娠期高...
柴胡疏肝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效果的meta分析————作者:邓洪枭;刘岩松;汪亚娅;司新颖;丁治国;
摘要:目的 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柴胡疏肝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范围限定从建库至2024年10月,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671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能够提高治疗桥本...
非接触式连续生命体征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刘爽;龙志聪;周宇麒;罗英华;杨海玲;
摘要:目的 评估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多维度生命体征参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OPD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诊治的55例COP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新型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部署,并完成标准化肺功能评估。收集其临床基线数据,并采集夜晚生理信号,核心监测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性(...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南大核心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 省级《吉林医学》
- 国家级国际生物医学工程
- 国家级《中国药理学通报》
- 省级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中华养生保健》
- 北大核心《药学实践杂志》
- 省级浙江医学教育
- 北大核心《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国家级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省级《上海医学影像》
- 省级《现代中医药》
- 省级《航空军医》
- 国家级中医药研究
- 北大核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 国家级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 国家级《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北大核心《解剖学杂志》
- 省级云南中医
- 省级国际儿科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北大核心《介入放射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骨科杂志》
- 国家级《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省级《贵阳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遗传》
- 北大核心《中国骨伤》
- 省级《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