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杂志麻醉学与复苏分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徐州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提高为宗旨,主要报道国际麻醉学领域的新动态、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药物,报道内容具有科学性、时效性、实用性和准确性,反映国际麻醉学科临床科研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麻醉学学术交流。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麻醉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本刊设“绿色通道”、“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栏目,另外不定期设置专栏,及时报道近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外考察报告等国际学术动态。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可视化技术——床旁超声技术在麻醉学、重症医学和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喻洁,左云霞,刘进,Yu Jie,Zuo Yunxia,Liu Jin
再论羟乙基淀粉风波及其临床应用 韩传宝,钱燕宁,Han Chuanbao,Qian Yanning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刘云青,张冯江,孙凯,温传允,朱曼华,王文娜,郁丽娜,严敏
七氟醚和丙泊酚在小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氧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比较 吴志云,查本俊,王永盛,谢平,庄海滨,Wu Zhiyun,Zha Benjun,Wang Yongsheng,Xie Ping,Zhuang Haibin
腹膜后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并发皮下气肿临床观察 魏福生,马龙先,Wei Fusheng,Ma Longxian
氟哌利多预先给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及舒适度的影响 朱蓓蓓,夏小萍,顾小萍,马正良,Zhu Beibei,Xia Xiaoping,Gu Xiaoping,Ma Zhengliang
不同剂量甲氧明与麻黄碱联合预注对剖宫产母婴的影响 聂丽霞,王翔,刘保江,Nie Lixia,Wang Xiang,Liu Baojiang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Meta分析 夏中元,唐哨群,刘菊英,Xia Zhongyuan,Tang Shaoqun,Liu Juying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许丹,袁世荧,牟朝霞,刘梅,姚尚龙,Xu Dan,Yuan Shiying,Mou Zhaoxia,Liu Mei,Yao Shanglong
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孙传良,吴剑波,Sun Chuanliang,Wu Jianbo
学龄儿童脓毒症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的麻醉处理病例报告 喻洁,左云霞,刘进,Yu Jie,Zuo Yunxia,Liu Jin
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谵妄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聂芳,李昱洁,曹建国,皋源,杭燕南,Nie Fang,Li Yujie,Cao Jianguo,Gao Yuan,Hang Yannan
针灸临床杂志投稿: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辩证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 中医治疗组有效率为91.4%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 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中医,辨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多种因素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该病病程较长,病情多呈进行性发展[1]。常规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较难取得理想疗效。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大,且病程较长,身体各项机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发病率较高[2] 。我院近年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转录组学联合蛋白质组学测序探索与ARDS肺组织病理变化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作者:龚睿;王乐;龙刚宇;汪茜;姚尚龙;尚游;张定宇;
摘要:目的探索与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组织病理蛋白变化一致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PF级健康C57BL/6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Control组, 19只)和ARDS实验组[内毒素(LPS)组, 21只]。LPS组小鼠给予LPS气道注射, Control组小鼠经气道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构建后24 h, 将两组小鼠麻醉后处死, 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
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肾损伤的影响————作者:张贵超;张宇轩;李青青;徐桂萍;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1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0只):假手术组(S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S组大鼠打开腹腔后立即缝合, 其余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L组大鼠建模完成即刻给予利多卡因负荷量10 mg/kg, 再以10 mg·kg-1·h-1持续尾...
含钙置换液在局部枸橼酸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作者:邱小松;薛婷;叶英;燕宪亮;许铁;
摘要:目的比较含钙置换液和无钙置换液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接受RCA的CRRT患者78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含钙置换液组(含钙组, 41例)和无钙置换液组(无钙组, 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性静脉透析滤过后稀释治疗模式, 含钙组使用含钙置换液, 无钙组使用无钙置换液, 两组患者的抗凝方案...
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胸外科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作者:李梦婷;卢静;陈吉祥;陶文杰;
摘要: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比较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与固定化PEEP对胸外科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数据库, 收集胸外科手术术中使用个体化PEEP和固定化PEE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至少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Cochrane手册进行文献...
MSC-EV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生成减轻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作者:邵毓雯;吴丹;施雨鑫;王杨寒召;张浩;缪长虹;
摘要: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MSC-EV)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SI-ALI)中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提取的MSC-EV进行表征鉴定, 采用纳米流式检测仪检测其粒径范围, 电镜检测其形态,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V标记物[凋亡诱导因子6相互作用蛋白抗体(Alix)、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CD63)、细胞分化抗原9...
鞘氨醇1-磷酸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米日阿耶·塞丁;陈春玲;
摘要:肾脏疾病是影响数百万人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近几年来患病率迅速上升。目前对肾脏的各种保护措施的疗效或可用性有限, 因此迫切需要更多肾脏保护措施。鞘脂和鞘脂代谢物因其在肾脏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受到关注。其中鞘氨醇1-磷酸(S1P)作为一种强生物活性鞘脂, 参与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肾移植物功能的恢复、慢性肾脏疾病等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病与进展。文章综述了S1P在肾脏疾病中的保护作用和意义及其相关信号通...
睡眠障碍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影响:基于MIMIC-Ⅳ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作者:黄捷;朱雅琳;欧阳雨漫;王嘉锋;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睡眠障碍与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9年在重症监护医学数据集(MIMIC-Ⅳ)数据库中接受过心脏外科手术且术后入住ICU的患者。根据是否有睡眠障碍, 将患者分为睡眠正常组和睡眠障碍组。收集患者在ICU的基线指标、合并症、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卒中后脑心交互作用及器官保护的研究进展————作者:吴露玲;王蓉;王婷婷;
摘要:脑卒中引发的心血管系统紊乱对于阐述脑-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具有至关重要的科研与临床价值。广泛的临床数据支持脑卒中可诱发多样的心血管功能障碍, 包括但不限于心律不齐、心脏泵血功能受损等, 这些并发症与患者病死率的增加密切相关。所谓脑-心轴, 指的是心脏与大脑间所构成的复杂双向功能网络。文章旨在综合近年来的体外实验研究成果, 阐述脑卒中后大脑与心脏相互作用的复杂病理生理学机制, 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心搏骤停复苏后脑神经元死亡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徐若彤;高昌俊;
摘要: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脑神经元的大量死亡是造成复苏后脑损伤的重要原因, 传统研究表明, 坏死和凋亡是复苏后脑神经元死亡的主要方式, 但随着细胞死亡机制研究的推进, 人们发现复苏后的神经元还可能通过铁死亡、焦亡、坏死性凋亡、泛凋亡及自噬等形式死亡。文章综述了心搏骤停及复苏后可能存在的神经元死亡途径, 对神经元死亡途径的充分理解将有助于在一定的级联反应中针对不同的步骤加...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图拉妮萨·喀迪尔;罗杰;廖师师;景祎馨;张贻帼;丁可;陈榕;孟庆涛;
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由手术创伤、应激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 可导致严重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甚至危及生命。线粒体质量控制(MQC)作为一种适应性反应, 在IRI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通过调节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 发挥关键作用。MQC包括线粒体分裂、融合和自噬等过程, 其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文章综述MQC在IRI中的作用机制, 并分析通过调控MQC改善IRI的潜在治疗策略, 旨在...
肺泡巨噬细胞死亡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冷雪芊;卢文斌;杨金慧;林省伟;卞金俊;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急性炎性肺损伤, 主要临床特征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肺泡巨噬细胞(AM)的死亡在ARDS炎症反应中扮演了关键的调控角色。这些细胞的死亡可以影响其他免疫细胞群, 调控炎症进程, 并在细胞死亡和肺损伤之间形成增强的正反馈机制。文章综述了包括焦亡、凋亡、自噬及铁死亡在内的AM不同死亡方式的分子机制, 以及在A...
外源性线粒体移植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作者:胡娟;李乔;杨岚;蒋世秋;李岩松;王强;
摘要:急性肺损伤(ALI)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高不下,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ALI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或其外泌体来源的线粒体移植对ALI具有治疗作用, 但外源性线粒体来源及其治疗ALI的机制仍需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既往关于外源性线粒体来源、线粒体内化方式及线粒体移植对ALI的治疗机制, 概括了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治疗ALI的可行性、潜在价值及其面对的挑战, 以期为急性肺损伤...
血红素加氧酶-1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杨天伟;李海波;周琪;
摘要:脓毒症是临床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急危重症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之一, 是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血红素加氧酶-1(HO-1)作为血红素降解的关键限速酶, 具有抗炎、抗氧化、调控细胞凋亡及促进血管内皮生长的功能, 可参与调控多种分子机制, 是治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文章着重介绍关于HO-1对心、肝、肾、肺、脑等器官脓毒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归纳、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中涉及的保护机制, 进一步了解HO...
微RNA-146a通过抑制NLRP3表达缓解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的机制研究————作者:秦晓枫;张明茹;吴海峰;谷长平;王月兰;
摘要:目的探讨微RNA-146a(miR-146a)对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 MLE-12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3孔):机械牵张(CS)0 h组、CS 2 h组、CS 4 h组, 分别进行幅度为20%、频率为0.5 Hz的CS 0、2、4 h。② MLE-12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
不同肌松程度对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生存率的影响————作者:修天宇;韩佳育;安奕;李丽霞;赵磊;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肌松程度对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中度肌松组(M组)和深度肌松组(D组)。两组患者均于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M组维持四个成串刺激(TOF)计数1~2, 术中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 mmHg(1 mmHg=0.133 kPa), D组维持TOF计...
妊娠合并胎盘植入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麻醉多学科管理分析————作者:王艳双;车向明;徐铭军;
摘要:目的总结妊娠合并胎盘植入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22年4月出院诊断为"剖宫产、胎盘植入或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的病例资料92例, 根据胎盘植入程度分为粘连型组(A组, 19例)、植入型组(B组, 43例)、穿透型组(C组, 30例)。记录产妇一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孕次、产次、孕周)、麻醉方式、术前腹主动脉球囊和(或)输尿管支架放置情况、手术...
七氟醚暴露通过抑制终纹床核中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缓解幼年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作者:周凯意;胡家祺;吴亚男;梁杰贤;雷黎明;罗昕;钟锋;王晟;
摘要:目的探讨终纹床核(BNST)中的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七氟醚暴露缓解幼年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控作用。方法取3周龄SPF级雄性C57/BL小鼠43只,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C组, 11只)、七氟醚组(S组, 12只)、对照+溶媒组(C1组, 5只)、对照+ERK抑制剂组(C2组, 5只)、七氟醚+溶媒组(S1组, 5只)、七氟醚+ERK激动剂组(S2组, 5只)。S组、...
麻醉重症监护病房的特色诊疗————作者:张雨佳;张加强;
摘要:麻醉重症监护病房(AICU)主要收治术前存在多种合并症及术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 麻醉医师通过床旁即时超声、神经阻滞术等AICU的特色诊疗技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保障患者连续治疗的同时改善其预后。文章综述了AICU的特色诊疗技术, 包括床旁即时超声的应用、最低有效剂量个体化镇静、多模式镇痛、气道管理、容量管理及监测管理策略, 体现AICU的特色诊疗及管理优势
罗哌卡因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先兆子痫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作者:周晓林;郭宗锋;单玉兰;徐小青;焦黛妍;孙冬梅;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先兆子痫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4只孕12 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罗哌卡因低剂量组(鞘内注射40 μl 0.25%罗哌卡因)、罗哌卡因高剂量组(鞘内注射40 μl 0.75%罗哌卡因)、硫酸镁组(灌胃30 mg/kg硫酸镁)、PI3K抑制剂(BKM120)组(灌...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镜检的疗效观察————作者:周肖燕;唐东亮;彭良玉;王尔华;顾小萍;
摘要: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镜检的疗效。方法选取择期行无痛胃肠镜联合镜检的老年患者245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 121例)和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S组, 124例)。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8 μg/kg, S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15 mg/kg, 随后两组均给予丙泊酚1.5 mg/kg, 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5 m...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当代医学》
- 国家级国际内科学
- 省级《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省级《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国家级《校园心理》
- 北大核心《生理学报》
- 北大核心《实用放射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癌症杂志》
- 国家级《临床血液学杂志》
- 国家级《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省级《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 省级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国家级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肿瘤杂志》
- 省级《航空军医》
- 国家级《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神经科杂志》
- 国家级《医学与法学》
- 北大核心《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国家级临床医学工程
- 省级《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省级《透析与人工器官》
- 省级精准医学杂志
- 省级《青海医药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省级《健康人生》
- 国家级环球中医药杂志
- 北大核心《中药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