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磁共振成像》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国内第一本磁共振专业的学术刊物。办刊宗旨: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反映磁共振成像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磁共振成像领域发展,为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服务。杂志定位:以国内外中高级职称的MR从业人员为主要读者群,以国内外MRI专家为主要作者群,以反映磁共振成像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新成果为主要内容;做一本与国际接轨的适应广大读者和作者迫切需求的国际化学术期刊。让世界了解中国的MRI发展成果,让中国了解世界MRI进展。杂志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各部位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和参数优化、磁共振对比剂的优化方案、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的开发与应用、磁共振引导下介入治疗、磁共振物理学、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等,以及磁共振成像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名家访谈(Interview):介绍磁共振相关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精英,展现专家风采、科研成果、成功历程,以及他们对当前该领域的独特观点。
述评(Commentary):对磁共振热点问题或研究成果系统而深入的报道和点评。
基础研究(Original Articles):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的原创性的实验室分析或理论研究。
临床研究(Clinical Articles):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研究成果,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技术研究(Technical Articles):磁共振成像技术优化及推广。
讲座(Lecture):由国内外权威专家对某病或技术进行普及性提高、规范化操作。
综述(Review):报道磁共振成像领域的前沿性进展。
读片(Case Report):对罕少见病例或疑难病例的诊断和解读。
资讯(Information):国外相关期刊报道的最新成果,国内外重要会议的纪要,书评、书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对WHO Ⅱ级胶质瘤分型临床应用价值初探 肖华锋,衣岩,安维民,田树平,王玉林,马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出血检出率的相关性研究 张雪雁,李军,ZHANG Xue-yan,LI Jun
第三届分子影像学齐鲁国际论坛第五届山东省分子影像学学术大会(第一轮通知)
鞍区囊性病变的CT、MRI诊断 李红英,渐楠,LI Hong-ying,JIAN Nan
医学影像诊断路径发布 健康报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MRI特点 沙琳,林永忠,曹倩,边杰,SHA Lin,LIN Yong-zhong,CAO Qian,BIAN Jie
第十五届全国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理论与实践应用学习班 韩鸿宾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洪璧楷,代海洋,林枫枫,吴仁华,HONG Bi-kai,DAI Hai-yang,LIN Feng-feng,WU Ren-hua
《实用传染病影像学》出版
3.0TMR扩散加权成像对泪腺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张荷焕,穆学涛,王宏,ZHANG He-huan,MU Xue-tao,WANG Hong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2014年会即将召开 伍建林
3.0TMRI仿真内窥镜重建技术在面肌痉挛中的应用研究 陈利军,陈士新,马宁,徐林,代永庆,CHEN Li-jun,CHEN Shi-xin,MA Ning,XU Lin,DAI Yong-qing
3.0TMR扩散加权成像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李婷,朱凯,郭玉林,何花,张小彪,田兆荣,LI Ting,ZHU Kai,GUO Yu-lin,HE Hua,ZHANG Xiao-biao,TIAN Zhao-rong
主治医师论文发表:评价围手术期因素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摘 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围手术期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食管癌患者99例,其中感染患者为观察组,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在围手术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本次99例食管癌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5例,发病率15.15%,影响因素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吸烟时间长、年龄大、并发症多、肺活量低、手术时间长、主动脉弓上有吻合口平面、继发性神经损伤、抑酸剂以及经硬膜外间隙自控镇痛时间长均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因素。结论:食管癌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众多,必须对每一步骤的治疗操作严格把关,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 主治医师论文发表,食管癌,肺部感染,围手术期,影响
磁共振成像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黑质和蓝斑的神经黑色素磁共振成像鉴别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的研究————作者:刘雨;贺娜英;严福华;
摘要:目的 运用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 NM)-MRI比较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和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患者的黑质(substantia nigra, SN)和蓝斑(locus coeruleus, LC)的NM退变情况。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被试(包括38例PD患者、38例MSA患者和38例年龄...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复发性卒中相关性研究————作者:温馨如;林国辉;宋建勋;
摘要:目的 应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 MR-VWI)检查,对大脑中动脉区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探寻与复发性卒中独立相关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85例,所有患者均完成MR-VWI检查并判定梗死区域大脑中动脉内存在责任斑块,并根据临床及影像资料将患者分...
非高斯扩散模型在宫颈癌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思思;张娅;寸红丽;张岚;张荟美;陈婕;艾丛慧;
摘要:非高斯扩散模型是在传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s, DWI)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模型。目前有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ontinuous-time random walk, CTRW)、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kurtosis imaging, DKI)、分数阶微积...
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康复治疗临床疗效的初步探讨————作者:刘荣;肖利;蒯林;武朦;韩超;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基于MRI横轴位T2W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针刺康复治疗临床疗效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经住院完成1个疗程针刺康复治疗的LDH患者资料(治疗有效102例,治疗无效53例),在R软件中,用Sample函数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08)与测试集(n=47)。采用3D-Slicer软...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脑MRI研究进展————作者:范文晓;王永祥;
摘要:作为全身代谢性疾病的肝脏表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MASLD)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既往研究表明MASLD可能与痴呆和认知功能损害相关。通过MRI观察MASLD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异常,能够更好地探索MASLD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机制。本文就MASLD患者脑结构、脑功能和脑灌注的...
磁化传递成像评价胰腺导管腺癌纤维化的可行性研究————作者:沈志秋;杨明明;吕俊馨;张京刚;陈杰;
摘要:目的 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 MTI)评估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纤维化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3例PDAC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MTI检查,测量肿瘤的磁化传递率(magnetic transfer rate, MTR)。Ma...
平扫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壁结节的诊断价值————作者:方旭;边云;陆建平;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MRI平扫图像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良恶性壁结节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胰腺IPMN,通过MRI平扫图像筛选出含有壁结节的238例IPMN患者病历资料。根据IPMN病理学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作者:刘可妍;杨可钦;赵彬;王格格;
摘要: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表现的情绪障碍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针刺治疗PSD疗效肯定,通过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状态,但其机理尚需深入研究。多模态MRI对PSD异常脑区具有精准定位和观察即刻效应的优势,为针刺治疗PSD在脑机制研究和疗效评估方面提供了有效证据和可视化支持。本文将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定量磁化率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石玥;董林菘;陈绍华;李洪义;杜禹辛;魏秀芳;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脑内铁动态平衡失调被认为是PD重要病理学特征之一。近年来,神经影像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PD的临床诊断及病理机制的深入剖析开辟了全新视野。在这一背景下,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QS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手段,利用磁共振...
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诱发中枢异常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作者:范宇捷;廖海;
摘要: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是乳腺癌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其不仅影响外周神经,还可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免疫-内分泌途径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异常。近年来,随着多模态MRI技术的快速发展,功能MRI (functional MRI, fMRI)、结构MRI(structural MRI, sMRI)、扩散...
深度残差网络在脑肿瘤MRI分类上的研究进展————作者:李光宇;杨锋;张智悦;陈雷;
摘要:脑肿瘤作为一组在人脑内部或周围异常增殖的组织,其生长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准确地对脑肿瘤进行分类,对于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学影像分析领域开辟了新的途径,深度残差网络(ResNet)及其衍生变体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为脑肿瘤MRI分类带来了新的突破。本文深入探讨...
心脏磁共振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张林鑫;陈盈;齐海成;邢艳;
摘要: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作为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其10年生存率仍不足60%,精准评估心肌损伤及风险分层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挑战。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凭借多模态组织成像优势,已成为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尽管人工智能技术显著优化了CMR的图像质量、分析效率及诊断价值,但现有研究缺乏多模态...
CMR及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不良重构预测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刘苏宁;张子倩;叶文颖;周莹;
摘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是一种伴有心肌损伤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尽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PCI)能够迅速开放责任血管并提高生存率,但部分患者仍会经历左心室不良重构(adverse left v...
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作者:罗曦;廖福顺;黄肖雅;文灿平;彭守用;吴子晨;尧红艳;王俊;
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通常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癌细胞团块侵入由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MVI是HCC患者预后的重要预后影响因素,因此术前无创且高效地预测MV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联合临床及传统影像...
人工智能及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锐彤;赵海峰;王晓东;陈甜甜;王晓欢;张璇;张皓;
摘要: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inoma, PDAC)恶性程度极高且预后极差,淋巴结转移是其晚期和不良预后极为重要的指标。术前预测PDAC的淋巴结转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最佳手术方法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预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及影像组学因能够发现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影像学特...
时间依赖扩散MRI在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燕婉;陈晓丽;
摘要:时间依赖扩散MRI(time-dependent diffusion MRI, TDD-MRI)是新型的扩散加权成像技术,通过数学模型拟合基于振荡梯度回波和脉冲梯度回波序列获取的扩散MRI数据,可以非侵入性地量化细胞直径、细胞密度等肿瘤细胞微观结构参数。TDD-MRI技术在肿瘤中研究较为广泛,例如区分肿瘤的良恶性、评估肿瘤分期、预测侵袭性等方面,并展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因此,本文将对TDD-MRI...
颅内动脉责任斑块的3D-HRVWI组学特征联合斑块内出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预测效能研究————作者:曹婷婷;潘兆烨;赵雨薇;冯秋豪;范羡;陆钰;姜洪标;朱丽;王天乐;
摘要:目的 将颅内动脉责任斑块在3D-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three-dimensional 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 3D-HRVWI的影像组学特征与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 IPH)联合,构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复发的预测模型,从而帮助临床对高风险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未来卒中复发的风险。材料与方法 回顾...
基于术前多参数MRI的深度迁移学习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作者:郭冉;彭如臣;李艳翠;沈秀芝;郝攀;信瑞强;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基于术前多参数MRI的深度迁移学习(deep transfer learning, DTL)特征建立模型,以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患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 LVSI)状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23年7月本院18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EC患者的临床信息及术前MR...
R2*、PDFF评估中老年女性腰椎骨髓铁沉积、脂肪含量及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作者:高垒;苗淼;张伟;刘莹;张蕾;杨博杨;赵建;
摘要:目的 采用磁共振魔镜成像(mDixon-Quant)技术测量中老年女性的腰椎R2*值及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以评估骨髓铁沉积、脂肪含量并探讨其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采用mDixon-Quant序列...
抑郁症缰核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作者:侯琳;卞冰阳;张惠茅;张磊;
摘要:缰核(habenula, Hb)是一对位于脑深部的灰质小核团,作为联系边缘前脑与中脑之间重要的枢纽,在情绪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缰核的过度兴奋已被证实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磁共振成像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缰核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也帮助完善了抑郁症的诊疗及预后手段。本文着重对抑郁症缰核的MRI、分割及影像学改变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目前的研究面临的技术挑战,从而为...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省级《江苏预防医学》
- 北大核心《实用癌症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儿科杂志》
- 北大核心《疑难病杂志》
- 国家级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 省级《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 省级《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省级《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 北大核心《老年医学与保健》
- 北大核心《中国心血管杂志》
- 省级《社区医学杂志》
- 省级《温州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 省级《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 省级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 国家级传染病信息
- 省级《人人健康》
- 北大核心 世界华人消化
- 国家级《中华血液学杂志》
- 国家级大众心理学
- 北大核心《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 北大核心广州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省级《承德医学院学报》
- 省级《内科》
- 省级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北大核心《创伤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环境与健康杂志》
- 北大核心《上海医学》
- 北大核心《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