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刊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1-1546/R
国际标准刊号:1673-7717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中医药大学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查看中华中医药学刊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浙江中医杂志》核心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北大核心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系美国《化学文摘》CA源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中医药优秀期刊。 编委会中,由5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中医药高等院校师生及国内外从事中医药的临床医师、药师以及医(药)科研院所的中医药科研人员和中医药爱好者。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辟有博士导师新论、中华名医经典、专家论坛、国家项目点击、省级项目平台、地方项目宽带、博士课题网络、硕士课题网站、探索与发现、未病新悟、药效学研究盘点、中药研究扫描、针灸聚英、基础研究主页、临床研究传真等栏目。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11期目录

  论哮喘与痰......................................................张伟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谢晶日
  尤昭玲教授补肾健脾法辅治卵巢低反应经验总结......................冯桂玲
  伤寒温病之争与寒温统一..........................................沈元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漱口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杜静
  枢经与赵献可《医贯》学术思想....................................庞军
  免疫复方药味配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许枬
  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肺结核的随机对照研究........................田明
  石斛合剂对衰老糖尿病大鼠胰腺P53表达的影响.......................余文珍
  中医病机的科学内涵..............................................张秀梅
  中药提取工艺文献知识组织方法探析................................杨阳
  中药益糖康干预并有糖调节受损的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杨宇峰
  土壤条件对长春花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何际婵
  

  
  

  中华中医药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GC-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野生地黄伴生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征————作者:刘雪;程梦娟;王丰青;龚海燕;刘庆普;雷敬卫;张娟;谢彩侠;

摘要:目的:对不同产区野生地黄伴生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分析,为探讨地黄药材不同产区之间差异的成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道地与非道地产区的35批野生地黄伴生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分析其二氯甲烷及乙酸乙酯部位中的VOCs,结合 SI...

参苓白术散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效果观察————作者:杨清乐;孙旭;梁冰;潘平;张振;

摘要: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CRC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以2周为1个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水煎服,早晚各1...

中药“山豆根”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作者:莫嘉玮;雷嘉昕;姜梦涵;易溧;丁远杰;董爱文;

摘要:中药“山豆根”在我国不同区域存在同名异物的现象,其活性药效成分与药用途径也存在差异,国内外对各类山豆根已有不同程度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报道的山豆根是豆科槐属的越南槐(广豆根),而山豆根属植物报道较少,且有几种还未见有报道。现代药理研究报道表明它们均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山豆根”植物体内化学成分种类繁多,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类、有机酸类等,具有抗肿瘤、抑菌、抗病毒、消炎、保护心脑血管等药理作用。...

基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正常地黄与线虫病感染地黄质量特征差异性分析————作者:刘寒笑;张威;职素青;张宝;刘庆普;雷敬卫;张娟;谢彩侠;

摘要:目的 研究线虫病感染对地黄质量的影响,为地黄质量控制及线虫病感染地黄的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HP...

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肺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作者:张守军;周蕾;胡爱萍;

摘要: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肺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1月于医院急诊科治疗的糖尿病肺损伤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氧合指数(O...

皂角刺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作者:查钦;邹涛;邹鹏;张旭;洪鹏升;熊厚溪;张翔宇;赵欣黔;

摘要: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皂角刺主要化学成分有多酚类、黄酮类、萜类、甾醇类等,具有抗肿瘤、抗菌、抗凝血、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在治疗红热肿块、癌症等方面临床应用广泛。但现行《中国药典》收载的皂角刺质量控制缺乏指标成分,系统阐释其量效之间的关系无标准依据。本文对皂角刺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总结...

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探讨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的临床效应机制研究————作者:王琳;周萍;

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探讨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的临床效应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被诊断为脑卒中并伴有非流利性失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探讨。对照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

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针灸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阴虚证视盘血流及视功能的影响————作者:李昊洋;刘莉;刘会荣;张风梅;

摘要:目的 观察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肝肾阴虚证治疗中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针灸对其视盘血流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NPDR肝肾阴虚证患者86例,经Excel产生随机序列号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另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

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轻度宫腔粘连对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观察————作者:游志恒;于清茜;王慧霞;

摘要:目的:探究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轻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对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2021年11月到2023年11月收治的轻度IUA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

忍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作者:姚奕冰;王煜雷;郭若领;董蕊;李冰;张晶;

摘要: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黄褐毛忍冬的茎枝。其中含有苯丙素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湿痹痛、痈肿疮疡等症,但其质量标志物单一,缺少特征性成分,对其质量评价不全面。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汇总,对忍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运用质量标志物核心理念,围...

基于血浊理论探讨铁死亡与帕金森病的关系————作者:刘绮瑛;赵艳赛;裘涛;

摘要:血浊是指血液循行失常,失去其清纯状态的一种病理现象或其产生的病理产物。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其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多位医家认为PD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虚为病之本,以风、痰、火、瘀、毒为病之标。随着PD的进展,清浊升降失常,血浊内生,蓄积于内,阻滞经络,脏腑功能失调,最终导致PD临床症状的出现或加重。故...

以《肘后备急方》窥探恶性肿瘤遣药组方之精要————作者:赵凡;谭峰;闫秋莹;沈卫星;吴勉华;程海波;孙东东;

摘要:恶性肿瘤属中医学“癥瘕”“积聚”“癌瘤”等范畴,《中医内科学》将恶性肿瘤统归为癌病。《肘后备急方》中治疗现代类似于癌症的疾病内容多集中于卷四“治卒心腹癥坚方”及“治心腹寒冷食饮积聚结癖方”中,共涉及43首方剂。现代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常从复合病机认识,采以复法制方,多方兼顾,扶正祛邪。而《肘后备急方》中治疗恶性肿瘤的方剂简单、便捷、疗效明确,具有显著的遣药组方特色。总结为:多用毒物,以毒攻毒,中病即止...

百令胶囊联合补充维生素D治疗对育龄期女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血清(OH)D及Th1/Th2 相关因子的影响分析————作者:王宗攀;吴荣兴;周少芳;王阳晴;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百令胶囊和维生素D治疗育龄期女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OH)D和Th1/Th2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4年9月间在我院就诊的102例育龄期女性AI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1例。常规组接受甲状腺素钠片和维生素D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口服治疗,治疗持续6个月。测定并比较两组甲状腺及自身免疫抗体水平。结...

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川楝子肝毒性及实验探讨炮制减毒原理————作者:曾春晖;邢丽蓉;陈海鹏;林群峰;章昱;陈泓;杨柯;

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川楝子肝毒性的物质基础及毒性机制,并结合体内、外实验验证炮制减毒作用。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与小分子药物预测作用靶点的在线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分别收集川楝子的毒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靶点,绘制Venny图获取川楝子毒性成分和肝相关疾病的共同靶标后,...

健脾扶正润燥汤对晚期乳腺癌化疗临床疗效的影响————作者:王金凤;宋文广;刘伟;

摘要:目的 旨在探究健脾扶正润燥汤对晚期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医院120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扶正润燥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获益率、免疫功能、中位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73.33%(44/60),对照组临床获益率为53.33%(32...

美国针灸教育的发展与回调————作者:巩昌镇;

摘要:本文系统回顾了美国针灸教育在过去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兴衰波动的原因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多个针灸学院的创立、发展、合并与关闭的案例研究,揭示了美国针灸教育行业的发展模式以及受到政策、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有偿就业”规则实施后,部分学院面临生源减少和财务压力,不得不关闭。针灸教育中的教学体系和科研创新的不足、干针技术的兴起、行业标准的变化等也对学院的存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

气滞胃痛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作者:唐旭东;陈旻湖;

摘要:气滞胃痛颗粒为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的独家品种,该药由经典名方“四逆散”加味而成,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多年的临床使用,证实其具有良好疗效及较高安全性。为进一步深化气滞胃痛颗粒的临床应用,明确其临床优势环节及安全性,本共识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编制流程,最终形成11条共识建议,明确了气滞胃痛颗粒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核心指征、适应症、中医证候、用法用量、用药疗程、不良反应...

针灸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活产率的证据与原理————作者:李永明;

摘要:尽管一项独立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与假针灸对照比没有差异,但比较循征医学试验的历史数据可见,针灸可以大幅提升PCOS不孕症的活产率。对应日益增长的不孕症,针灸很可能是一种良好的自然助孕疗法,应该推广使用。理性分析表明针灸是一种复合疗法,影响因素很多。“气球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针灸治疗中的多因素的复合作用,而对针灸治疗痛症的量效分析已经为各种复合因素提供了精确的数...

腕踝针联合参芪通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挟瘀证)的效益和对神经传导的影响————作者:曹军;郝娟;盖显英;谢心;吴坚;

摘要:目的:分析腕踝针联合参芪通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挟瘀证)的效益和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方法:以符合研究标准的气阴两虚挟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进行分析,纳入时间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人。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另一组作为观察组,采用腕踝针疗法结合参芪通痹方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多伦多...

针灸对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线粒体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润琛;李昱萱;张皓茗;葛文逸;马雅婧;程鑫慧;刘涛;王璨;王舒;郭扬;

摘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而其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在对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保护线粒体功能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策略。针灸在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以有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生化平衡,维持中枢神经稳态,因此本文针对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线粒体相关形态及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发现针灸可以改善中枢系统疾病脑区的超微结构,调节线粒体动力学,...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