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53-1102/R
国际标准刊号:1007-8517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主办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研究会主管
上一本期杂志:《亚太传统医药》医学类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外健康文摘》医学期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是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医学类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53-1102/R;国际刊号ISSN:1007-8517,邮发代号:64-56。

  栏目设置: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医中药、中西结合、经验方法、药学研究、影像检验、病例报告、护理探讨、调研分析、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学论坛等栏目。

  读者对象:适合于广大医疗(药)、卫生、教学、科研工作者等各届人士订阅。

  收录情况: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部《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来源期刊、中国生命科学文献数据库(CBA)来源期刊。

  复合影响因子:0.113  综合影响因子:0.06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02期目录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观察......................吴飞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80例临床观察......................罗小军
  蒙药治疗布氏杆菌病37例临床观察............................香虹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8例临床观察......................王丽君
  在临床护理中运用壮医特色外治法的体会......................卓秋玉
  冬虫夏草在大鼠离体肝脏保存中的实验研究....................张佳伟
  积雪草三萜类成分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吴芳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探究..........................李明媚
  铁包金的研究进展..........................................何梦玲
  中药谱效关系研究进展......................................谭振鹏
  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的探讨......................汪忠艳
  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研究....................................王雪峰
  胃癌患者的端粒酶的表达....................................吴成举
  基于西医高等院校中医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再思考............张玉红
  腹腔镜下切开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报告......................额都
  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张顺钰
  鄂西地区蜂胶提取物调节血糖作用研究........................程清洲
  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临床分析..............................蔡东岭
  清热解毒中药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朱祖成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梁云武
  地锦草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及思考..............................田吉
  浅谈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药疗法................................张珺
 

  
  
  1.期刊推荐
  网站所有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省级、国家级、核心正规刊物,具有国内国外双刊号。凡增刊、假刊、各类专刊、版权有争议的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非法刊物均谢绝合作与发表。
  2.写作指导
  我们拥有众多来自各领域专业知识过硬、写作经验丰富的的论文编辑团队,并拥有一批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您的论文发表把脉献策。如果您有需要,我们将以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标准竭诚为您服务,直到您满意为止。
  3.投稿保证
  对于收到的论文稿件,本公司会有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处理,保证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意见,并根据发表要求以及您的需要负责审核、润笔等工作!
  4.客户投诉及建议
  鸣网专门设立了客户投诉电话,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不满之处,或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我们的相关负责人会第一时间为您解决和答复。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服务人员满意,请转告你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最新期刊目录

从虚、郁、瘀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作者:程文静;刘彤鸥;

摘要: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病机特点为“虚”“郁”“瘀”。先天不足、阳明脉衰可使脾肾亏“虚”,内伤情志、善怀多郁可致肝气“郁”结,内因外邪、血行不畅可致“瘀”阻胞宫。临证治疗应辨清病机主次,分清正邪偏重,郁、瘀等邪实偏盛时,当先攻后补,疏肝解郁以解气机之郁滞,活血化瘀以通脉络之壅塞,后补肾健脾,培元固本,并循月经周期阴阳之变,顺时助孕,以期气血调和,血海满溢,月水如期,胎孕有时

从“汤液经法图”分析黄连在《伤寒论》中的应用————作者:向映幸;马进疆;

摘要:“汤液经法图”是张仲景《伤寒论》经方配伍的本源理论之一。在图中每一个药味会出现三次,即体、用、化。文章以“汤液经法图”分析《伤寒论》中的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连阿胶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三黄泻心汤等含黄连经方的组方配伍,从而分析黄连的苦味在各个脏腑之间的不同作用。为黄连在临床中的应用和中医组方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壮医“毒虚致病论”辨治肝癌探析————作者:甘旭宗;王志光;

摘要:壮医辨毒、制毒、治毒、用毒的历史悠久,“毒虚致病论”内涵丰富,蕴含着对疾病的认识、病因病机、治则和用药等内容。肝癌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特点,广西又是肝癌的多发区,壮医具有简、便、廉、验等特色与优势,在肝癌的防治中效果显著。为充分发挥壮医药防癌、治癌的作用,进一步挖掘和分析壮医药在防治肝癌方面的优势,文章从“毒虚治病论”角度深入探析壮医对肝癌的认识及源流考、主要病因病机特点、基本治则以及治疗特色,以...

基于“五脏体阴而用阳”探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理论————作者:屈宏德;杜振华;李应存;

摘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一部重要的敦煌遗书,其所载“五味理论”具有较高的文献和临床价值。五脏以阴为体,阳为用,陶弘景通过五味调节脏之体阴、用阳以平衡脏气。基于“五脏体阴而用阳”理论,从五脏的体用探析体味、用味、急食味,认为体味泻体虚之实以补体阴,用味顺脏之性以补用阳,急食味为体用之化味以调节体阴用阳,以期为临床应用五味理论提供指导

从中医经筋理论探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疗————作者:饶天予;黄于婷;阚宇;廖军;

摘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一种以软组织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常用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存在依赖性、复发性等局限。中医经筋理论对软组织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且肌筋膜和经筋的生理、病理描述相似。因此,应用中医经筋理论的“筋结点”特点辅助MPS的诊治,利用“燔针劫刺,以痛为腧”来指导MPS的治疗,配合“立足整体”和“对侧治疗”的思维...

麻杏石甘汤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作者:肖惠珍;孟媛;周钰;陈仁山;

摘要:目的: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麻杏石甘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OVA组),麻杏石甘汤高、低剂量组(MX-H组、MX-L组),地塞米松组(Dex组)。采用卵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在第22~28天,雾化前1 h分别给予MX-H组、MX-L组麻杏石甘汤12 mg/kg、6 ...

基于AHP-CRITIC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桃莲绞复方水提工艺————作者:罗雪菲;韩丝银;劳春丽;赵晓芳;刘鹏;兰太进;王伟;

摘要:目的:优化桃莲绞复方的水提工艺。方法:以迷迭香酸、补骨脂素、蟛蜞菊内酯、人参皂苷Rb1含量和浸膏得率的AHP-CRITIC混合加权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将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确定最佳的桃莲绞复方水提工艺。结果:优选的水提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 h,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在此条件下,迷迭香酸、补骨脂素、蟛蜞...

嘉兰种子的指纹图谱研究————作者:兰家琴;龚云麒;刘一丹;李俊;刘军锋;

摘要:目的:通过HPLC法建立嘉兰种子的指纹图谱,对指纹图谱中共有峰进行指认并测定其含量,以进一步提高嘉兰种子作为秋水仙碱提取原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嘉兰种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采集13批次嘉兰种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在对照图谱相似度评价均大于0.944的基础上,利用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测定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含量。结果:从13批次嘉兰种子样品指纹图谱中确定了4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法指认...

苗药课币有(一把伞南星)总多糖提取工艺的优选————作者:沈向千联;陈志琳;曾诗婷;聂丹;杜洪志;

摘要:目的:基于正交试验优选苗药课币有(一把伞南星)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课币有中总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L9(3~3)正交优化试验,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对课币有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课币有总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以蒸馏水为溶剂,回流提取100 min,料液比为1∶300(0.2 g∶60 mL),提取1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方...

藏药多刺绿绒蒿质量标准研究————作者:马志良;杜连平;多杰;

摘要:目的:提升藏药多刺绿绒蒿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方法对5批不同来源的多刺绿绒蒿进行性状、显微、薄层鉴别及水分、灰分和浸出物测定。结果:各项鉴别方法专属性强;5批不同来源的多刺绿绒蒿色谱于对照药材、对照品色谱在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水分含量为9.18%~12.00%,总灰分含量为8.20%~9.79%,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28%~1.62%,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1.16%~40....

云药炮制——炒制特色总结————作者:刘光朝;王璟;赵丹婷;戴万生;李莉;马晓霞;

摘要:目的:挖掘云南中药炮制在炒制方面的特色,发扬云药炮制文化,为云南炮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文献依据。方法:以云南省3版地方炮制规范、2005年版《云南省中药饮片标准》以及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为研究对象,从炒制辅料、炒制方法和品种及炒制传承情况3个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系统总结云药在炒制方面的特色及传承情况。结果:(1)在炒制辅料方面,云南有白酒和红土2种地方习用辅料;云南炒制...

基于对川续断化学成分影响的栽培及加工研究进展————作者:王小琴;梁晓峰;黄旭峰;

摘要:川续断根可入药,具有行血消肿、生肌止痛、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等多种功效,不同栽培方式及加工炮制方法对续断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产生显著影响。文章综述了基于对化学成分影响的川续断的栽培技术和续断加工炮制方法的研究概况,探讨了川续断栽培及续断加工炮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开展川续断人工种植及续断加工炮制提供参考

蔓荆叶的化学成分及提取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者:董明杰;龚雨茂;杨庆益;唐小艳;

摘要:蔓荆作为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果实、根、茎和叶都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中药主要以蔓荆子(果实)入药,现国内外对蔓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蔓荆子上,而对亦可以入药的蔓荆叶的研究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文章综述中药蔓荆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扩大蔓荆的药用部位和药用价值,为该药用植物的药用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更为全面的科学依据

针灸器具的创新研发现状及展望————作者:杨洁;邱皓萱;尹安琪;王洪彬;DAI Yunfei;

摘要:通过对针灸器具创新研发及新用途的相关文献进行挖掘,梳理创新针具的研发及新用途现状,总结创新主要切入点,发现目前新型针具的研发逐渐向多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新用途逐渐向除针灸以外的新领域迈进,提出针具的创新应充分考虑临床需求,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应朝着注重临床疗效性、考虑医患体验感、适应针灸学科新发展、融合多种功能一体化的“医工结合”方向发展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风热伤肺型紫癜性肾炎临证经验————作者:张雪;马鸿斌;魏锦慧;张璐;万常照;常育博;

摘要:马鸿斌主任医师认为紫癜性肾炎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由素体亏虚,风热犯肺所致,治疗上以疏风散邪、清热凉血为治则,秉持整体观念,辨证用药,随证加减,效果显著。现就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风热伤肺型紫癜性肾炎的经验介绍如下,并附验案加以佐证,以期进一步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王艳萍教授治疗寒凝血瘀型经行头痛临证经验————作者:常爽;王艳萍;

摘要:经行头痛临床表现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头痛为主证,在临床上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并且病情常反复发作,严重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王艳萍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本病时发现“寒凝血瘀”是经行头痛的病因病机之一,运用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方法治疗经行头痛,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接受和满意,可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并附录临证医案1例

连建伟教授对右关脉虚大的脉理探析及诊治经验————作者:彭少文;汪玲羽;陈宛芸;张咩庆;

摘要:文章总结了连建伟教授临床上对于右关脉象虚大的诊治经验。连建伟教授传承东垣重脾胃的思想,精于脉诊,临证脉证合参,重视右关脉象的变化。连建伟教授认为右关虚大为右关部脉出现脉体宽大,举之无力,按之空霍之象。右关脉虚大者,多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遵“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义,连建伟教授常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

脉会太渊之刍议————作者:杨元庆;李思;

摘要:八会穴之说始于《难经》,脏、腑、筋、脉、骨、髓、气、血八者精气会聚之处,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与青睐,现代针灸临床应用中更是治疗常用穴。八会穴之一脉会太渊为肺之原穴,脉之大会,是原气所过和留止之处,是根据人体的生理情况和穴位特点命名的。今以太渊穴为例,以其释义归经、解剖位置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独特性,为“脉会”名称的确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基于苗医“毒乱致病”理论探讨偏头痛的治疗————作者:左方娅;吴远华;刘纷纷;刘韵;田锦勇;

摘要:吴远华教授基于苗医“毒乱致病”理论,结合临证经验,认为“毒”“乱”是导致偏头痛发生的关键,其中“毒”为致病因素,“乱”为发病机制,由于各种毒邪侵犯人体,日久瘀结,气壅血滞、筋脉气血逆乱,毒邪循半边经上行于脑架,阻塞筋脉,气血壅滞不通则发为偏头痛。吴远华教授以病机定治法,治疗上采用祛风散毒、祛湿排毒、清热败毒、散寒克毒为主,兼以通筋平乱为法,采用苗药复方论治该病,临床疗效显著,并举典型案例,以供同行...

不同针刺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改善的网状Meta分析————作者:吕美玲;楚鑫;王洁;曾维斯;温晓婷;

摘要: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针刺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关于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医学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yixue/124.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