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050/R
国际标准刊号:1001-2346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抗癌之窗杂志2018年05期医学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2018年04期医学职称评审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杂志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是全国神经外科专业性刊物。本刊致力于促进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本刊设有临床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技术改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专家述评、人物述林、病例报告等多种栏目。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能及时反映我国神经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重要进展以及新经验、新方法和新动态。对传递信息,更新知识,推动本学科发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导向性。本刊是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相关学科人员的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园地,深受国内外广大神经外科工作者欢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5年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银奖。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栏目设置

  专家述评、临床与基础论著、经验介绍、专家讲座、技术改进、手术技术、病例报告、综述、争鸣、读者来信、国内外学术动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往期投稿论文查询:

  改良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张黎;张继武;于炎冰;徐晓利;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肢体痉挛李岩峰;马逸;李付勇;黄海韬;

  改良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混合型脑瘫徐晓利;于炎冰;许骏;李放;

  术中电生理监测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马凯;李勇杰;庄平;胡永生;

  应用卵圆孔定位仪治疗三叉神经痛孟凡刚;吴承远;刘玉光;张振兴;

  帕金森病临床前期小鼠模型的建立孙异临;曲宝清;张辉;

  高分辨率MRI评价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的关系曾庆师;曲春城;李传福;康笑水;

  收录论文:应用卵圆孔定位仪治疗三叉神经痛

  【摘要】:目的总结卵圆孔定位仪在选择性经皮温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方法对三叉神经第Ⅱ、Ⅲ支疼痛者或第Ⅰ、Ⅱ、Ⅲ支同时疼痛者应用Hartel前入路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其中260例患者应用三叉神经卵圆孔定位仪辅助定位,对39例患者术中应用X线或三维CT进行卵圆孔靶点验证。结果所有病例穿刺成功。术后即刻疗效:优良206例,良好42例,无疗效12例,总有效率95.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卵圆孔定位仪可用于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辅助定位,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神经胶质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作者:王羽;申杰;张春阳;居红格;赵志军;

摘要:神经胶质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实体肿瘤, 具有神经胶质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双相组织细胞成分。在目前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 未被列为一个单独的实体肿瘤。2023年7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颅内占位患者, 手术切除后经病理学诊断为神经胶质纤维瘤, 综合考虑相当于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3级。术后86 d, 复查MRI显示肿瘤复发, 大小与初始肿块相似, ...

国产神经外科机器人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现状————作者:周思宇;韩春雷;孟凡刚;

摘要:神经外科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水平。作为智能医疗设备, 神经外科机器人近年来发展迅速, 在多种手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神经外科机器人的发展史及其运用的一些关键技术, 重点阐述了部分机器人型号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如立体脑电图、脑深部电刺激术、活组织检查术等, 并与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期为国产神经外科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脑胶质瘤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版)————作者: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脑胶质瘤专病组;

摘要: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我国脑胶质瘤的年发病率为5/10万~8/10万。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低于胰腺癌和肺癌, 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其生存预后最差。尽管脑胶质瘤的精准诊疗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患者的总体预后仍不容乐观。制定科学、规范的脑胶质瘤医疗质量控制(简称质控)指标, 对于改善脑胶质瘤患者的全病程临床管理, 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尤为重...

泛凋亡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者:阿木吉特;汪永新;秦虎;

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 具有高度异质性及高度可变的生存率, 传统治疗方法仍存在局限性,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泛凋亡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机制, 近年来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阐述胶质瘤中泛凋亡的研究进展, 包括作用机制、调节因子、相关信号通路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以期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脑干胶质瘤患者认知和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作者:贾贺媛;张鹏;张力伟;

摘要:脑干胶质瘤是一种少见却高度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患者通常预后不良。除典型的神经功能损伤外, 脑干胶质瘤还会导致患者注意力缺陷、执行功能受损和攻击性行为等一系列复杂的认知和行为障碍。近年来, 神经影像学技术揭示了脑干与皮质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 为认知损伤提供了新的见解。单细胞测序和光遗传学等前沿基础研究方法正被用于深入探讨脑干胶质瘤引发神经元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而经颅磁刺激和脑深部电刺激等神...

提升脑膜瘤诊疗质量:倡导多学科协作和标准化流程————作者:吴震;王亮;

摘要: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尽管大多数脑膜瘤为良性, 但其诊疗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整合外科、放射科、病理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 可实现对患者诊断、治疗及术后管理的全方位支持, 提升脑膜瘤的诊疗质量。同时, 构建标准化的诊疗流程有助于改变脑膜瘤诊疗差异化显著的现状, 推动多学科协作的有效开展, 促进脑膜瘤综合诊疗体系的持续优化。本文总结了脑膜瘤的诊疗现状, 探讨多学...

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分析————作者:刘鹏;桂思铭;蒋佳;李佑祥;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6例大脑大静脉区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情况采用单纯经动脉入路或动脉联合静脉入路进行动静脉瘘栓塞术。术后即刻及12个月左右复查DSA评估DAVF的栓塞程度, 并根据术后随访资料评估临...

改良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合术对成人烟雾病术后颞部凹陷的改善作用————作者:常戌颖;丁江波;马培玉;张若愚;杨光武;牟临杰;张兴逵;汤志伟;

摘要:目的探究改良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合术(EDAMS)对成人烟雾病患者术后颞部凹陷的改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成人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颞浅动脉(STA)-大脑中动脉(MCA)吻合术联合EDAMS。采用Excel软件随机抽取法抽取患者, 将其分为改良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改良手术组EDAMS采用部分剥离颞浅筋膜组织瓣后将颞肌贴敷于大脑表面、将颞浅...

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分析————作者:莫志晓;丁小强;王新兰;陈祖文;李吻;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CA)-胼周动脉(PA)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脑血管病科(12例)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6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ACA-PA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共计18例(19个动脉瘤), 其中破裂动脉瘤13例。术后即刻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动脉瘤显影情况, 并采用Raymond...

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相关性出血及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作者:吴亚松;陈如东;杨洪宽;厉华;于加省;

摘要:目的明确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相关性出血和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23年4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颅内AVM的儿童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出血特点及AVM特征, 通过单因素分析分别筛选儿童颅内AVM相关性出血和癫痫的可能危险因素, 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

颈内动脉眼段至交通段高曲度与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形成的关系————作者:杨磊;张栋梁;韩永丰;苏现辉;金文才;张学敬;

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ICA)眼段至交通段高曲度与后交通动脉(PCoA)动脉瘤形成的关系, 以及血管曲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PCoA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组, 43例)与无颅内动脉瘤患者(对照组, 78例)的临床资料。基于血管中心线, 以ICA-PCoA交界点为P0点, ICA上游距离P0点3...

丘脑底核电刺激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作者:高源;朱冠宇;韩春雷;刘焕光;张华;石林;杨岸超;孟凡刚;张建国;

摘要: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因素, 构建预测PD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列线图模型并予以验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行双侧STN-DBS治疗的102例PD患者, 分析其术前临床特征, 采用临床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 以术后1年的...

大脑淋巴瘤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分析————作者:吴晓龙;王亚明;王雷明;闫峰;樊晓彤;魏宇魁;魏鹏虎;单永治;赵国光;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淋巴瘤病(L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术或开颅手术并被确诊为LC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脑脊液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总结其特征。结果 13例患者中, 男女比例为8 ∶5;年龄[M(Q1, Q3)]为61(51, 62)岁;最常见的临床...

经蝶窦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切除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作者:章启铭;肖爵贤;于万里;罗海涛;程祖珏;

摘要:目的探讨经蝶窦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切除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的潜在危险因素, 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经蝶窦手术(TSS)治疗的386例Pit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 ∶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建模队列(271例)和验证队列(115例)。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低钠血症分为迟发性低钠血症组(简称低钠组)与无迟发性低钠血症组...

神经内镜手术切除颅内深部脑膜瘤的疗效分析————作者:肖瑾;程翔;李超;李严;王卫红;张义泉;叶雷;王斌;高鹏;程宏伟;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切除颅内深部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4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颅内深部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联合应用术中超声、术中神经导航行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切除程度以Simpson分级评估。术后以门诊随访为主, 辅以电话、微信随访。术后3个月及每年复查头颅MRI平扫...

MRI图像灰度值在评估小脑脑桥角区肿瘤特征及相关功能中的应用价值————作者:杨雪;吴宇;陈谦学;

摘要:目的探讨MRI图像灰度值在评估小脑脑桥角(CPA)区肿瘤特征及相关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4例CPA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选取术前头颅增强MRI T1矢状位图像, 并采用ImageJ软件勾画肿瘤区域后获得肿瘤面积、最大灰度值、最小灰度值及平均灰度值。术后根据患者肿瘤病理学分型分为神经鞘瘤(54例)、脑膜瘤(26例)、表皮样...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在显微血管减压术颅骨重建中的应用价值————作者:李洋;石海亮;曹铂杨;张阔;都毅辉;王银占;王永宇;史皓威;钱涛;

摘要: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颅骨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7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原发三叉神经痛11例, 舌咽神经痛1例, 面肌痉挛115例。采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进行完全颅骨修补者共63例(自固化磷酸钙组), 采用钛网进行不完全颅骨修补者64例(钛网组)。手术...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最小化乳突切除的解剖学定量分析————作者:袁孝宽;田震;祝应平;宋雅洁;沈亮;刘芳;

摘要:目的探讨在不轮廓化半规管和面神经管的前提下, 确定经岩乙状窦前入路手术的最小乳突骨质切除范围, 以及轮廓化与否对手术显露面积和手术自由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无颅骨畸形的成年患者, 将头颅CTA数据导入3D Slicer软件行三维重建。采用3D Slicer软件分别标记100例三维重建骨质模型中的亨勒棘、上半规管顶点、外侧半规管中点、后半规管前点、后半规管后点、乳突尖,...

基于多组学分析胶质母细胞瘤免疫微环境关键基因的研究————作者:依日扎提·艾力;努尔斯曼古丽·买买提明;秦虎;王增亮;汪永新;

摘要: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免疫微环境中的关键基因, 并分析其在GBM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获取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的GBM单细胞测序数据, 包含了8例样品(4例GBM组织, 4例癌旁组织)共91 791个单细胞测序结果, 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FinnGen R10-C3GBM数据库进行差异基因及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筛选GBM免疫微环境关键基因。通过CIBERSORT算...

脑膜瘤术后头皮种植性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作者:董成功;林国栋;李喜静;刘志峰;张蔚;薛昆;

摘要:颅内良性脑膜瘤术后头皮种植性转移十分罕见。2024年4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病理科诊断1例脑膜瘤术后头皮种植性转移患者。该患者于术后3个月手术切口处出现皮下肿物并逐渐增大, 于神经外科行"皮肤病损组织切除术", 术后经病理学诊断为脑膜瘤, 世界卫生组织1级, 符合脑膜瘤术后头皮种植性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随访期内未见复发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