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2-1399/R
国际标准刊号:1674-1870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8年05期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医药保健杂志医药职称评审论文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简介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刊物。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以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以报道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反映国内外妇产科学领域的临床、教学、科研及防治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妇产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者。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报道形式主要采用“述评、综述、论著、编译、文摘、专家论坛、热点话题、学术讲座、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会议动态、网上快讯等”栏目。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自创刊以来曾多次被国家评为我国妇产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目前已被全国5大权威医学期刊数据库收录——万方、清华同方、维普数据库等,读者遍布全国各地,订阅份数名列《国际医学》系列期刊前茅。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持原来的办刊宗旨和报道方针,保持期刊特色。并以新颖的封面设计、全新的栏目设置(重点扩大原创性文献——一次性文献的报道数量)和高水平的内涵质量呈现在读者面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栏目设置

  述评、综述、论著、编译、文摘、专家论坛、热点话题、学术讲座、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会议动态、网上快讯等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

  2018年《国际妇产科学杂志》05期投稿论文目录:

  环状RNA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杜梦阳;汪海娇;陈晓悦;

  子宫浆液性癌的诊治进展刘军秀;何勉;姚书忠;冯凤芝;

  子宫平滑肌肉瘤系统治疗罗攀;沈艳;华腾;汪宏波;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与处理的现状李状;李力;

  上皮性卵巢癌网膜切除术的研究进展董戌晖;袁蕾;尧良清;

  循环肿瘤细胞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安健;孙蓬明;

  评分系统在评价卵巢癌瘤体减灭术满意度和预后中的价值张月如;冯炜炜;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探讨陈燕钦;何春妮;洪新如;

  宫颈癌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姜波玲;卢媛;

  收录论文:上皮性卵巢癌网膜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上皮性卵巢癌(EO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不易发现,复发率和死亡率高。其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手术、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因为该肿瘤经常会种植转移至网膜上,因此网膜切除术是标准分期手术和肿瘤减灭术中重要步骤之一。但是网膜切除术的范围却仍有争议。如果网膜有肉眼可见的肿瘤累及,则要切除全部受到肿瘤累及的网膜。而对于网膜无肉眼可见的肿瘤累及的患者,不同术者会选择不同范围的网膜切除术,其中最常见的是横结肠水平的网膜切除术。扩大切除范围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的同时也会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就EOC治疗过程中的网膜切除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不同EOC患者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意见。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Trop-2及靶向Trop-2抗体偶联药物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作者:白耀俊;王思瑶;令菲菲;张森淮;李红丽;刘畅;

摘要: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患病群体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尽管经过规范治疗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佳,临床上亟待寻找可用于精准治疗及提高预后的新靶点。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是一种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跨膜糖蛋白,通过细胞表面受体...

纳米微球在宫颈癌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张野;陈巧云;赵佳怡;陈璐;刘建荣;

摘要:宫颈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放疗、化疗和手术等仍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纳米医学的进步为宫颈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纳米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纳米微球(nanoparticles,NPs)以其卓越的比表面积和高药物载荷能力以及多样化的材质选择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了一种高效的纳米载体系统。NPs不仅能够承载多种治疗药物,还能通过精确控制药物释...

HIV感染女性的阴道微生态变化与宫颈癌的相关研究————作者:胡明珠;刘丽文;黄蕾;

摘要:目前,经性传播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女性越来越多,且HIV所致的低免疫状态使女性发生感染和进展为肿瘤的风险增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IV感染女性(women living with HIV,WLHIV)阴道内细菌、真菌、滴虫、支原体、人乳头瘤病毒等病原体检出率增加,而乳杆菌检出率降低,使女性更容易患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及宫颈癌。...

ARID1A与PIK3CA突变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张云凤;张宛玥;卢悦;王阳阳;井佳雨;牟婧祎;王悦;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育龄期女性的发病率为6%~10%。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易发生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之一,治疗后易复发,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恶变为卵巢癌的潜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过程中最常见的是AT丰富结合域1A(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

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20例临床分析————作者:李楠;彭二玄;刘风花;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22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20例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数据。结果:20例患者确诊卵巢癌时平均年龄(53.5±9.6)岁,诊断脑转移时平均年龄(55.7±10.4)岁,确诊卵巢癌至诊断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25(2~116)个月。卵巢浆液性癌1...

腹腔镜切除成人腹膜后巨大成熟性畸胎瘤一例————作者:潘琪;冯同富;金晶;吴莺;杜欣;

摘要:腹膜后畸胎瘤主要发生在儿童期,成人发病率低。该病通常无症状,术前明确诊断有难度。成人巨大畸胎瘤恶变率高,建议手术完整切除。报告1例极其罕见的发生在成人起源于腹膜后的巨大成熟性畸胎瘤,其巨大体积和腹膜后间隙解剖位置复杂,临床上对手术技巧、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的选择具有挑战性。本例经多学科会诊分析讨论后采取经腹腔镜入路行盆腔腹膜后巨大肿物切除术及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腹膜后肿物病理最终诊断为成熟性...

原发性卵巢腺鳞癌一例————作者:贾炎峰;吴珍珍;王维红;王玥元;李娟;

摘要:腺鳞癌是一种同时具有腺癌和鳞癌成分的恶性肿瘤。原发性卵巢腺鳞癌十分罕见,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特征不详,且预后差。报告1例原发性卵巢腺鳞癌ⅣB期患者。患者为53岁女性,表现为下腹坠胀,经检查发现右侧附件区非均质回声。经过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6个疗程的静脉化疗后,出现铂耐药复发。随后进行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复发区域放射治疗,但3个月后再次出现肠吻合口肿瘤复发和肠梗阻,再次手术。原发性卵巢腺鳞癌首选手术治...

卵巢癌腹股沟淋巴结孤立转移一例————作者:宋丽芳;吴珍珍;毛宝宏;赵小丽;刘青;

摘要: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转移途径以淋巴转移最常见,主要发生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较少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对于OC合并腹股沟淋巴结孤立转移的患者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疗模式。总结1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ⅣB期合并腹股沟淋巴结孤立转移病例的诊治经过,分析OC合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转移途径,为OC合并腹股沟淋巴...

阴道上皮损伤修复与微生态环境的关系————作者:陈淑琳;乔峤;

摘要:阴道炎是妇产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研究促进了临床对阴道炎发病机制的了解,并优化了相应的治疗方案。然而,现阶段阴道炎的治疗仍面临疗效不尽人意、复发率高的困境。随着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阴道炎的发生发展与阴道上皮细胞密切相关,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炎症反应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阴道上皮细胞,进而影响阴道微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维生素D及雌激素对阴道上皮细...

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卵巢衰老的机制————作者:齐丹丹;朱海英;曹海汝;张跃敏;

摘要:卵母细胞老化主要表现为卵母细胞数量和质量的逐渐下降。线粒体是卵母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参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卵巢衰老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卵母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聚集,卵母细胞线粒体呼吸链中关键基因的表达降低,机体对氧化应激的保护机制减弱,线粒体动力学发生改变,在衰老过程中...

中药及天然产物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作者:石百超;王宇;常惠;卢凤娟;关木馨;余健楠;吴效科;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育龄期最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之一,主要导致慢性盆腔疼痛和生育障碍。EMs病因多变、病机复杂,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提出几种学说描述其发病机制,免疫和炎症也参与其中。尽管治疗EMs的传统方式已被证明有效,但也显示出严重的不良反应。中药及其天然产物在诸多医学领域里显示出独特的治疗潜力。因此,如何使用中药及其天然产物治疗EMs越来越受到关注。鉴于此,以E...

外泌体通过调控免疫微环境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恒兵;袁海宁;张云洁;张江琳;郭子珍;孙振高;

摘要: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的病理特征为CD138+子宫内膜基质浆细胞异常浸润,这种持续的炎症状态可能会干扰免疫细胞浸润、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子宫内膜蜕膜化进程,进而对胚胎植入产生负面影响,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外泌体(exosome)作为一种细胞间通讯的纳米级囊泡,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发现其在调控免疫微环境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综述外泌体在治疗CE中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其...

子宫附腔畸形的诊断及预后分析一例————作者:豆苗苗;郑婧;张航;杨博;张春洁;刘志杰;

摘要:子宫附腔畸形(accessory cavitated uterine malformations,ACUM)是一种罕见的发育性米勒管畸形,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或慢性盆腔疼痛,诊断明确后经腹腔镜或开腹等手术切除畸形肿块后痊愈。报告1例青年女性,痛经进行性加重3年余,需口服止痛药缓解,妇科超声提示:子宫左侧壁探及一等回声结节,大小36 mm×35 mm×33 mm,其内可见似内膜样回声,厚11 mm,残...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晶;王永红;

摘要: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P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滋养细胞侵袭不足和子宫螺旋动脉重塑障碍是导致PE发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蜕膜自然杀伤(decidual natural killer,dNK)细胞具有参与子宫螺旋动脉重塑、调控滋养细胞入侵、参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促进胎儿生长等作用。dNK细胞数量、功能和表型...

SOCS1与外泌体微小RNA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者:张雯;刘慧强;

摘要: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其主要症状包括高血压和多系统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终止妊娠是目前治疗PE的首选方法。尽管PE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近年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及其携带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PE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miRNA作为外泌体小RNA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可通过调节滋养细胞功能和...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者:王一丹;王永红;

摘要: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胎盘滋养细胞侵袭不足和螺旋动脉重塑受损可能是关键因素。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通过激活跨膜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触发下游信号传导,影响胎盘滋养细胞侵袭、免疫功能、血管生成及炎症反应等关键环节。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

早产的产程特点及产时管理————作者:耿昊;陈叙;

摘要:早产儿产程时限特点的研究对于改善围产期母婴结局至关重要。目前关于早产的产程时限及产时相关处理措施尚无统一标准。早产孕妇的产程进展与足月孕妇存在差异,早产初产妇的活跃期起始点较早,且产程时限较短。早产可分为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但关于早产催引产人群的产程曲线管理,目前几乎没有数据支持。早产儿的产时胎心监护特点与足月儿不同,胎心率基线较高,变异减少,且胎心加速出现频率低、持续时间短、波动幅度低。早产...

残角子宫妊娠行期待治疗至妊娠晚期一例————作者:钟佩蕖;招丽坚;邹欣欣;

摘要:残角子宫妊娠(rudimentary horn pregnancy,RH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易导致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通过分析1例RHP病例,探讨了期待治疗管理策略及终止妊娠时机。患者因停经27+4周,不规则下腹痛1 d入院,经B超检查确诊为RHP,患者拒绝手术,在严密观察下予抑制宫缩等对症治疗,于孕30+1周因宫缩频繁行剖宫产娩出一活婴。因此,在...

产褥期棒状杆菌感染致坏死性子宫肌炎一例————作者:刘丽;霍琰;

摘要:产褥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感染性疾病。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产褥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棒状杆菌引起产褥感染十分罕见。产褥感染类型较多,如急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及急性盆腔腹膜炎等,其中以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相对多见,子宫肌炎较少见。报告1例自然分娩后棒状杆菌感染引起子宫肌炎的病例,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致子宫切除。报告此病...

欢迎订阅《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正>《国际妇产科学杂志》是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妇产科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妇产科学领域以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及时反映临床、教学、科研成果。紧密结合妇产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不定期出版重点专题。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及学生。主要辟有述评、专家论坛、热点问题、综述、论著、病例报告、讲座、标准与指南、学术会议动态和文...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8年05期论文目录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yixue/1108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