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139/R
国际标准刊号:0529-5815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
查看中华外科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2018年06期职称论文目录
下一本期杂志:名医杂志2018年12期中级职称论文

   《中华外科杂志》简介

  《中华外科杂志》(月刊)创刊于1951年,是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直接出版的外科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本刊以反映我国外科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的重大进展,努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刊以各级外科医师及相关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兼顾普及与提高,主要报道外科领域各学科(专业)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外科临床实际、对外科临床工作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主张科学研究应遵循真实、客观、严谨的行为准则,反对任何表现形式的学术浮躁甚至学术不端。作者须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

  《中华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直接出版的外科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本刊以反映我国外科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的重大进展,努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刊以各级外科医师及相关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兼顾普及与提高,主要报道外科领域各学科(专业)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外科临床实际、对外科临床工作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获1997年三部委评选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科协二等奖、2002年科协一等奖、1999年首届国家期刊奖、2002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栏目设置

  临床论著、述评、综述、临床病理讨论、学术争鸣、外科新技术、书评、基础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科双奖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百种重点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往期投稿论文目录:

  简评癫痫外科治疗的进展谭启富;

  精神外科的历史与现状常义;

  肾上腺外科疾病的诊治方法及展望李汉忠;严维刚;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自然演变及临床对策探讨贾连顺;

  外科手术治疗幻肢痛的临床研究胡永生;李勇杰;张晓华;张宇清;

  术中应用皮层脑电图与长程颅内电极定位致痫灶的对比研究蔡立新;李勇杰;张国君;遇涛;

  立体定向多靶点手术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王连仲;尹忠民;闻华;江晓莲;

  遥操作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初步应用田增民;卢旺盛;王田苗;刘达;

  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对猴帕金森病模型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赵旭东;周晓平;刘汉华;李葆明;

  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区神经肽Y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王永利;翟煜;霍小林;张建宁;

  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25例周忠清;钱海;吴斌;范涛;

  联合微创手术治疗一侧颞叶内外侧型癫痫的临床研究杨卫东;毓青;浦佩玉;张建宁;

  收录论文:遥操作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初步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 CAS-R-5远程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实施遥操作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实用性、操作精确性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我们应用 CAS-R-5型机器人系统实施遥操作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32例。遥操作是专家在北京通过数字专线,控制位于远在1300千米以外的延安机器人,对患者实行手术。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定位精度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成功完成无框架定向脑手术32例,定位操作均一次性完成,远程定位精度是(1.50±0.32)mm,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本结果提示无框架立体定向遥操作治疗和诊断颅内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中华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ALPPS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者:周俭;彭远飞;

摘要:手术切除是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 但许多患者因为预计余肝体积不足而无法手术切除肿瘤。诱导余肝增生后再切除肿瘤的二步肝切除是预计余肝体积不足患者的主要治疗策略之一。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诱导余肝增生的一种重要创新术式, 具有诱导肝脏快速增生、肿瘤切除率高等优点。但早年ALPPS也曾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等问题引发争议。历经十余年的发展, ALPPS进展...

异种肝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任重道远————作者:洪昕;张玄;窦科峰;

摘要: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愈手段。然而, 供肝短缺成为限制肝移植发展的主要难题。在解决供肝短缺问题的诸多途径中, 异种肝移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 异种心脏移植和肾移植已成功开展了临床试验, 而异种肝移植临床前模型的存活期被局限在34 d, 暂不具备进入临床试验的条件。异种肝移植未来走向临床试验必将面临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种间不相容和社会伦理问题等多重挑战, 需要政府、社会、科...

免疫治疗时代肝胆肿瘤外科治疗的再思考————作者:杨璐宇;钦伦秀;

摘要:肿瘤免疫学与免疫治疗的快速进步改变了肝胆肿瘤的外科治疗格局: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策略, 被用于降期转化治疗, 使更多进展期肝胆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获得手术甚至根治性切除的机会。以下几点值得关注:(1)外科治疗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可"根治"肿瘤, 另一面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发围手术期免疫抑制状态, 促进术后转移复发。坚持微创化理念、减少手术创伤应激是肿瘤外科治疗值得关注的方向。(2)外科诱发的围手术...

儿童胰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作者:刘登辉;黎明;唐湘莲;李勇;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胰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35例原发性胰腺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7例, 女18例, 年龄3个月至15岁1个月, 中位年龄9岁2个月。临床表现:以腹部包块就诊者16例, 因腹痛、呕吐就诊者13例, 由健康体检发现者4例, 因腹部外伤检查发现者7例。结果在35例患儿中, 肿瘤位...

肝癌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作者:匡铭;王伟;林满霞;谢文轩;肖晗;曾玥;

摘要:肝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 其治疗方法多样, 其中消融治疗因其微创性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在肝癌治疗中有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肝癌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同消融技术的基本原理, 以及在肝癌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各类消融技术在治疗效果、适用范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各有特点, 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肿瘤特征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此外, 本文还探讨了消融治疗在多学科结合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指出...

我国机器人甲状腺外科10年发展与展望————作者:田文;

摘要:机器人手术系统综合了多项现代高科技, 它的应用开启了智能精准微创外科的新纪元。在我国, 机器人外科医师历经10年持续实践和研究, 证明了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在手术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方面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 且在患者对外观满意度方面表现更优。我国的机器人甲状腺外科从备受争议, 发展至今已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体系, 在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 防治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保障了我...

儿童肝移植的现状与展望————作者:刘源;夏强;

摘要:随着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儿童肝移植术后总体生存率不断升高, 肝移植成为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儿童肝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受到原发疾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术后管理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如何建立移植术后个体化管理方案,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移植患儿长期生活质量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儿童肝移植的发展历史、手术适应证、手术创新与发展、术后免疫抑制剂方案与长期随访管...

巨大肝细胞癌合并输入性麝猫后睾吸虫感染1例————作者:蓝晨露;苏浩;廖锡文;刘莹;邓泽平;张鹭;石云良;彭民浩;刘登宇;彭涛;

摘要:患者男性, 69岁。因腹痛5个月余, 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余, 拟诊为肝占位性病变于2023年12月19日收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5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 呈阵发性刺痛, 无放射痛, 可自行缓解, 与进食、体位变化无关, 无恶心、呕吐、黑便, 无乏力、畏寒、发热等不适。患者1个多月前发现右腹部膨大肿物, 症状同前, 未予重视, 于2023年12月18日至我院就诊, 行腹部超声...

肝内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作者:张慧;焦臣宇;李长贤;张峰;成峰;钱晓峰;王科;浦立勇;张传永;孔连宝;李东华;王平;姚爱华;吴晓峰;游伟;王学浩;李相成;

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本研究基于肝胆肿瘤专病数据库开展。回顾性收集2009年5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连续收治的704例初诊为肝内胆管癌并接受肝切除术的患者资料, 男性380例, 女性324例, 年龄[M(IQR)]61(15)岁(范围:27~88岁)。26例(3.7%)患者术前接受了新辅助治疗。采用寿命表法估计各时间点患者的生存率, 绘制Kapl...

以胆道肿瘤为例浅谈基于外科中心的非高发肿瘤专病队列建设————作者:刘颖斌;孙旭恒;王一钧;张薇;康晓楠;

摘要:非高发肿瘤的发病率介于罕见肿瘤与高发肿瘤之间, 胆道肿瘤等非高发肿瘤产生了严重的地区性健康负担。非高发肿瘤的总体发病率较低, 其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面临招募困难、代表性差、规范化程度低等困难。基于外科中心的专病队列具有病例集中、样本齐全、数据完善等优势, 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以胆道肿瘤专病队列为例, 梳理相关资料, 总结了基于外科中心建设非高发肿瘤专病队列的实践与反思, 将专病队列建...

警惕热消融初始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适应证的肆意扩大:思考与担忧————作者:张浩;曲萌;孙威;

摘要:热消融初始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适应证和效果一直存在争议。最新发布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中, 热消融初始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适应证被明显扩大, 令人担忧。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相关研究和国内外指南发现, 支持热消融初始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循证医学证据尚显不足, 尤其缺乏高质量研究及长期随访数据的有力支持。同时, 热消融在临床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 包括原发灶残留、难以处理转移性...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指征的发展与思考————作者:纪小宇;张浩;

摘要: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目前的指南和共识均明确提出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Ⅵ区与Ⅶ区, 但对于术前临床检查和术中探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DTC患者, 是否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CND)仍有争议。尽管pCND对中央区淋巴结阴性(cN0期)DT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复发率和术后甲状腺球蛋白的影响仍不明确, 但其能有效移除可能存在的转移性中央区淋巴结。这不仅有助于提...

微创入路胰腺肿瘤局部切除的难点与对策————作者:李征;卓奇峰;吉顺荣;虞先濬;徐晓武;

摘要:微创入路局部切除手术是目前胰腺外科领域的热点话题。由于该术式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 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胰腺功能, 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行局部切除术前, 需严格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在随访观察、局部切除和根治性切除之间做出合理选择。如果病变具有潜在恶性风险, 应实施根治性切除, 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微创入路局部切除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精准定位肿瘤、保护主胰管, 以及...

基于ERAS全流程管理方案开展日间微创入路肝切除手术的临床实践初探————作者:林靖浩;张烨微;茅棋江;刘启芳;葛兆阳;徐虹霞;金仁安;梁霄;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全流程管理方案开展日间微创入路肝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并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接受基于ERAS全流程管理方案开展日间微创入路肝切除手术的55例患者资料。男性22例, 女性33例;年龄(48.2±15.1)岁(范围:16~77岁)。患者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均为2级。合并肝硬化7例, ...

早发型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血脂谱特点————作者:庞超宇;樊知遥;高鑫;刘淑婕;刁博玉;展翰翔;

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型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45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按照发病年龄是否≤50岁将患者分为早发型胰腺癌(EOPC)组(67例)和晚发型胰腺癌(LOPC)组(388例)。EOPC组男性48例, 女性19例, 年龄(44.4±5.7)岁(范围:...

三孔免充气肌间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临床效果分析————作者:石臣磊;雷国荣;刘英明;张晓聪;刘阳;石铁锋;秦华东;姚京;王冰;田文;

摘要:目的探讨三孔免充气肌间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4年1—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48例患者资料。男性31例, 女性117例, 年龄(43.5±9.6)岁(范围:21~64岁)。根据患者自身需求及意愿选择手术方式, 其中接受单侧三孔免充气肌间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三孔免充气组)77例, 接受单侧传统开放甲状...

非感染性髋关节翻修术中单个标本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的相关因素分析————作者:侯耀宗;李亦丞;努尔艾力江·玉山;吾湖孜·吾拉木;郭晓斌;曹力;张晓岗;

摘要:目的探讨因非感染性因素接受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术中单个标本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非感染性因素接受髋关节翻修术的3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5例, 女性172例, 年龄[M(IQR)]58(23)岁(范围:21~89岁), 体重指数25(6)kg/m2(范围:15~39 kg/m...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及门静脉高压外科学组;

摘要: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门静脉压力持续增高的综合征, 其中肝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为门静脉血流受阻, 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及侧支循环开放。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诸多临床表现中,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为紧急,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为了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流程,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及门静脉高压外科学组组织多学科...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作者: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

摘要: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具有动脉瘤复发率低、手术费用低、血流重建方式成熟等优势。目前, 开颅手术面临手术量下降、患者倾向微创介入治疗、部分介入手术医师缺乏开颅手术技能等诸多挑战。同时, 动脉瘤显微手术尚缺乏统一规范。鉴于此, 由我国神经外科及介入领域专家组成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 针对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治疗策略、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麻醉管理、开颅夹闭治疗、血流重建治疗、...

机械取栓的临床研究新进展————作者:杨希孟;陆军;王俊杰;王大明;

摘要:2015年以来, 机械取栓已成为治疗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术式。过去10年间, 在前期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机械取栓在治疗策略的制定和患者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极大的拓展, 主要变化集中在桥接治疗的必要性、大梗死核心患者的获益、基底动脉取栓的可行性、中等血管闭塞取栓的可行性及取栓方式的选择等。通过研究者持之以恒地探索, 机械取栓的适应证有所扩大, 患者选择不断优化, 再通率提高, 为...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