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简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双月刊)曾用刊名:四川医学院学报;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59年创刊,以反映四川大学的医药学科研成果为主,并接收校外来稿,反映国内医药学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办刊宗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法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医疗技术的创新与改进,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法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医疗技术的创新与改进,设有论著、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临床医学等栏目。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化学文摘(网络版)、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检索系统、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669;总被引频次:1832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687;综合影响因子:0.496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荣誉: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和四川省十佳科技期刊称号、2006年获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栏目设置
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个案报告、简讯。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内容翔实,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标点正确,文字准确通顺。论著类文稿字数一般限6000字以内(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和中英文摘要),个案报告等短篇报道限500~1000字以内。论著类文稿还应有25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和3~5个关键词,以及与之相应的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用英文撰写的稿件投稿时应附上中文稿。
2、作者姓名排列在文题下,名的右上角标注单位序号(仅一个单位者不标注),在作者姓名下依序标注作者单位,第一作者还须注明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
3、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可选1-2个。
4、文内一级标题序号用1,2,3……;文内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文内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余类推。各级序号均左顶格打印,后空一字距后再接标题。
5、文中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应准确。人基因缩写符号用大写斜体,人基因相关产物如蛋白质的缩写符号用大写正体;动物基因缩写符号用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动物基因相关产物的缩写符号用正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需用斜体字的外文,应直接打印成斜体,例如生物的属名、种名、常数等用斜体。量符号也必须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温度)、c(量浓度)、p(压力)、v(速度),F(力),E(能量)等。统计学符号用斜体,如t检验,F检验,P值,x±s(均数±标准差)等。拉丁词如invitro,invivo,insitu,etal等以及内切酶如EcoRⅠ,HindⅠ等也用斜体。5
6、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准。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文内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使用全称。
7、计量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
8、图表力求简明,避免与正文重复,并置于文内相应处。正文与图表中数据须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相互一致。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图需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不加注文字及符号,以备制版,另一份放文内,并在图下列出图序、图题和图注,图内还应注明应有的全部文字和符号。照片图请提供原始照片。
9、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再在文末依次列出参考文献,一般论著限15条以内。参考文献的作者为1~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日文加“他”,英文加“etal”,俄文加“цкр”)。
2018年《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06期投稿论文目录: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甘涛;吴俊超;杨锦林;
EUS及ME-NBI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分析王一岚;严海琳;吴俊超;甘涛;
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大面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疗效评价王瑾;王淑妍;朱肖男;吴俊超;
食管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特点及病理转归分析朱林林;董培雯;粟兴;刘新冰;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切除组织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分析朱肖男;董培雯;向玲亚;王瑾;
浅表浸润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病理分析何度;江丹;陈桃林;张文燕;
收录论文: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大面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探索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大面积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因早期食管癌行ESTD治疗的患者(单一病灶占据食管管腔≥3/4周),并根据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ESTD+口服强的松)及对照组(单纯ESTD),分析两组食管狭窄发生率、顽固性食管狭窄发生率、吞咽困难症状缓解率及食管狭窄发生时间。结果共10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98±7.52)岁;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67±8.04)岁。试验组顽固性食管狭窄率低于对照组(6.25%vs.20.75%,P0.05);试验组非顽固性狭窄患者的平均内镜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1.85±0.27)次vs.(3.24±0.49)次,P0.05];且试验组发生食管狭窄的平均时间为术后51.06d,晚于对照组(29.12d,P0.05)。结论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大面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程度,明显减低术后顽固性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减少非顽固性食管狭窄患者内镜治疗的次数,可作为预防ESTD术后狭窄的措施之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软骨-骨对话病理:动物实验研究骨关节炎的新视角————作者:吴嘉宁;周雨萌;刘懿瑾;刘肖珩;张平;张德茂;
摘要: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以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老年性慢性疾病。传统上,OA研究主要集中于关节软骨本身的病理变化及其修复,但随着近年来动物疾病模型的发展,尤其是时空特异性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广泛应用,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软骨下骨(subchondral bone)在OA发生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关节软骨与骨病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OA的进程,涉及血...
本刊征稿启事
摘要:<正>《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类学术刊物,以报道医学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为主。主要阅读对象为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科研人员及高等医药院校的师生。2021年起,本刊设有专家笔谈、专家共识、指南解读、医学教育、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论著、临床研究及新技术新方法等栏目。创刊以来,本刊曾荣获各级部门颁发的数次称号,如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
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中西医结合————作者:陈香美;王聪慧;张勤修;李岩;唐勇;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指在现代西医的诊断和治疗基础上,紧密结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形成二者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各取所长的临床诊疗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在理论传承与创新以及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形成我国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本文通过梳理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展现状及成就,提出中西医结合应深挖经典理论,找准结合的切入点,结合现代医学前沿成果重构与完善中西医结合理...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解读————作者:吕文良;曹正民;叶永安;邢练军;
摘要:肝硬化是各种急、慢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是全球第11大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循证医学证据日趋增多,202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了本领域第一部循证指南《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指南中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学进展、病证结合、分期辨证诊断模式、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等亮点部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加深同道...
中药在病原体诱导的代谢重编程及免疫抑制中的作用————作者:党怡雄;孙鑫;蒋静文;
摘要: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击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和多种肿瘤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疗效,尤其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和改善代谢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广泛,其作用机制尚缺乏整体解析的切入点。此外,目前中药作用机制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研究仍显不足,限制了其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不仅能够直接抑制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肿瘤细...
下丘脑室旁核参与针灸治疗疾病的机制————作者:白子优;张超然;饶弈清;林琪顺;余玲玲;刘嘉宝;景向红;李熳;
摘要:近年来,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控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 PVN)来治疗多种疾病,如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焦虑和抑郁等。针灸可能通过调节PVN中的特定神经元,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CRH)神经元,或调节PVN相关的神经环路和激素[如催产素(oxytoc...
P2X7R在小檗碱缓解小鼠慢性视网膜光损伤中的机制研究————作者:戴乐舒;叶姗姗;宋子萱;宋剑涛;
摘要:目的 探究P2X7R在小檗碱(berberine, BBR)缓解慢性视网膜光损伤小鼠中的动态变化趋势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LD组40只,LD+BBR组40只,后两组给予低能量(500 lux)蓝光照射(12 h/d)持续3个月,LD+BBR组在光照同时予200 mg/kg BBR灌胃。光照及灌胃结束后,取小鼠眼部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BBR对慢性视网膜光损伤小鼠...
汉黄芩苷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减轻高血压所致肾脏损伤的机制研究————作者:郭智;谢意;刘红纾;肖珺丹;陈榕基;吴美珠;彭军;沈阿灵;
摘要:目的 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汉黄芩苷对高血压所致肾损伤的潜在治疗作用、靶点及通路,并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汉黄芩苷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肾脏组织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刺激大鼠肾细胞NRK-52E凋亡的影响及对相关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网络药理学分...
鳖甲煎丸通过p62/Keap1/NRF2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作者:陈伟光;何春雨;文彬;孙海涛;杨雪梅;陈炜聪;刘洋;钟冰莲;贺松其;
摘要: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通过p62/Keap1/NRF2通路调控肝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为该方防治肝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肝癌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Erastin(铁死亡诱导剂)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Erastin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Ferrostatin-1(Fer-1,铁死亡抑制剂)组。通过动物实验制备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并通过CCK-8实验筛选最佳药物干预浓度及时间。检测...
蛋白激酶AURKA介导的大肠癌肿瘤微环境特征及中药有效成分挖掘————作者:李梦瑶;花东明;王志燕;刘芝亦;龚航军;孙云川;呼雪庆;王炎;
摘要: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Aurora kinase A (AURKA)对大肠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并预测作用于AURKA的中药成分。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中380例大肠癌组织和51例癌旁组织的转录组学数据及其临床信息,采用xCell方法分析肿瘤组织中不同细胞的浸润程度,通过分子对接预测可结合AURKA的中药有效成分。结果 AURKA在大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其高表达的大...
基于宏基因组学与代谢组学探索完带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作用机制————作者:韩月;沈甦;傅捷;任青玲;
摘要:目的 基于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学,探讨完带汤防治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恢复阴道菌群结构的机制及可能作用的代谢通路。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VVC患者随机分为完带汤组和氟康唑组各10例,氟康唑组采用150 mg氟康唑口服一次;完带汤组采用完带汤口服14 d。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VVC症状体征(vulvovaginal sign...
温阳化饮养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及疗效观察————作者:吴佳莉;肖丹;詹洮;袁艺;詹云;刘洪;
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应用温阳化饮养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研究,并对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将68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阳气亏虚血瘀证兼痰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予以静脉泵入呋塞米(≥80 mg/d),观察组则以低剂量呋塞米(<80 mg/d)静脉泵入加自拟方温阳化饮养心方(黄芪30 g,茯苓15 g,白术15 g,川芎15 g,淡附片10...
红景天苷改善高原认知功能的靶点及分子机制研究————作者:孙月梅;秦宁宁;季前;王延玲;仇芳芳;孙杰龙;王荣;
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究红景天苷改善高原认知功能的靶点及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筛选红景天苷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高原认知功能靶点,利用VENNY2.1平台对红景天苷和高原认知作用靶点取交集制作韦恩图,使用STRING11.5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筛选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
艾灸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相关血清素代谢抑制绝经后骨丢失————作者:黄显皓;Camilo Alberto Pinzon Galvis;胥惠民;鲁凌云;杨晗;李宁;文谦;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艾灸疗法对卵巢切除的雌激素缺乏小鼠骨代谢调控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 将12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术组(OVX)、卵巢切除术合并广谱抗生素干预组(OVX-A)、卵巢切除术后艾灸干预组(OVX-M)及卵巢切除术后广谱抗生素干预同时艾灸组(OVX-A-M),每组5只。手术后4周,分别给予广谱抗生素和(或)艾灸干预4周后处死取材。采用Micro-C...
基于慢性炎性疼痛模型的艾灸抗炎镇痛介入时机研究————作者:周蕊竹;何柳萱;侯帅;杨莎;尹海燕;余曙光;
摘要:目的 基于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模型,对比分析不同艾灸介入时间的抗炎镇痛效应差异,探寻艾灸抗炎镇痛的适宜介入时机,为艾灸抗炎镇痛的基础研究探寻规范的干预方案。方法 实验分为三部分,分别在造模后第4、7、10天开展艾灸介入时间的研究。每部分研究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介入组,每组各8只。通过小鼠右侧...
抑制NKCC1/AQP4通路对改善高原脑水肿大鼠神经损伤的作用————作者:耿华丽;李百川;宋旭;夏逸林;周向阳;高静;陈蕾;
摘要:目的 探究高原脑水肿(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的发病机制,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6周龄SD雄性大鼠,置于低压舱内,并选定7 000 m海拔处理3 d为造模条件,通过测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破坏程度、脑组织尼式染色,评估高原脑水肿大鼠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每组28只。空白对照组于常...
基于组学分析甲磺酸萘莫司他通过调控HMGB1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作者:吴煜璇;李泓倩;刘琳丰;王余;陈波;刘江;秦建华;欧三桃;吴蔚桦;
摘要:目的 探讨甲磺酸奈莫司他(nafamostat mesylate, NM)对肾缺血再灌注(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的器官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1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为3组(n=7),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组(RIRI组)、甲磺酸萘莫司他干预组(NM组)。RIRI组及NM组制作IRI动物模型。NM组造模前给予腹腔注...
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的短期死亡率: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作者:罗欣瑶;万丁源;王轲;李育霈;廖若西;苏白海;
摘要:目的 开发一种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以提高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患者短期死亡率的早期预测准确性。方法 本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了基于电子病历的公开大型数据库重症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Ⅳ,版本2.0)。提取了患者入住ICU...
基于纳米抗体的靶向Trop2 CAR-T细胞的制备及其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作者:温静;李鑫;
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基于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Trop2)纳米抗体构建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CAR-T)细胞是否可用于治疗Trop2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方法 构建Trop2特异性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文库,用于筛选Trop2特异性纳米抗体。利用间接ELISA检测Trop2的3种(8...
维生素B12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和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作者:陈晶;刘瑾春;张鹏杰;张申起;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维生素B12(VitB12)对CUMS大鼠可能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CUMS组(接受3周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和CUMS+VitB12...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省级《今日药学》
- 省级《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北大核心《药物生物技术》
- 北大核心《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北大核心《国际免疫学杂志》
- 北大核心《老年医学与保健》
- 北大核心《中国卫生统计》
- 北大核心《重庆医学》
- 北大核心《微生物学通报》
- 国家级双足与保健杂志
- 省级肿瘤学杂志
- 国家级《癌症康复》
- 省级《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 国家级微创泌尿外科
- 省级今日健康
- 国家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北大核心《神经解剖学杂志》
- 北大核心《浙江中医杂志》
- 省级《湖北中医杂志》
- 北大核心《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省级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北大核心《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国家级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 国家级《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北大核心《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省级《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 省级《现代诊断与治疗》
- 北大核心《医疗卫生装备》
- 省级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