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简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双月刊)曾用刊名:四川医学院学报;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59年创刊,以反映四川大学的医药学科研成果为主,并接收校外来稿,反映国内医药学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办刊宗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法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医疗技术的创新与改进,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法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医疗技术的创新与改进,设有论著、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临床医学等栏目。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化学文摘(网络版)、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检索系统、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669;总被引频次:1832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687;综合影响因子:0.496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荣誉: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和四川省十佳科技期刊称号、2006年获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栏目设置
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个案报告、简讯。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内容翔实,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标点正确,文字准确通顺。论著类文稿字数一般限6000字以内(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和中英文摘要),个案报告等短篇报道限500~1000字以内。论著类文稿还应有25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和3~5个关键词,以及与之相应的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用英文撰写的稿件投稿时应附上中文稿。
2、作者姓名排列在文题下,名的右上角标注单位序号(仅一个单位者不标注),在作者姓名下依序标注作者单位,第一作者还须注明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
3、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可选1-2个。
4、文内一级标题序号用1,2,3……;文内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文内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余类推。各级序号均左顶格打印,后空一字距后再接标题。
5、文中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应准确。人基因缩写符号用大写斜体,人基因相关产物如蛋白质的缩写符号用大写正体;动物基因缩写符号用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动物基因相关产物的缩写符号用正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需用斜体字的外文,应直接打印成斜体,例如生物的属名、种名、常数等用斜体。量符号也必须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温度)、c(量浓度)、p(压力)、v(速度),F(力),E(能量)等。统计学符号用斜体,如t检验,F检验,P值,x±s(均数±标准差)等。拉丁词如invitro,invivo,insitu,etal等以及内切酶如EcoRⅠ,HindⅠ等也用斜体。5
6、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准。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文内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使用全称。
7、计量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
8、图表力求简明,避免与正文重复,并置于文内相应处。正文与图表中数据须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相互一致。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图需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不加注文字及符号,以备制版,另一份放文内,并在图下列出图序、图题和图注,图内还应注明应有的全部文字和符号。照片图请提供原始照片。
9、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再在文末依次列出参考文献,一般论著限15条以内。参考文献的作者为1~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日文加“他”,英文加“etal”,俄文加“цкр”)。
2018年《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06期投稿论文目录: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甘涛;吴俊超;杨锦林;
EUS及ME-NBI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分析王一岚;严海琳;吴俊超;甘涛;
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大面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疗效评价王瑾;王淑妍;朱肖男;吴俊超;
食管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特点及病理转归分析朱林林;董培雯;粟兴;刘新冰;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切除组织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分析朱肖男;董培雯;向玲亚;王瑾;
浅表浸润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病理分析何度;江丹;陈桃林;张文燕;
收录论文: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大面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探索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大面积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因早期食管癌行ESTD治疗的患者(单一病灶占据食管管腔≥3/4周),并根据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ESTD+口服强的松)及对照组(单纯ESTD),分析两组食管狭窄发生率、顽固性食管狭窄发生率、吞咽困难症状缓解率及食管狭窄发生时间。结果共10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98±7.52)岁;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67±8.04)岁。试验组顽固性食管狭窄率低于对照组(6.25%vs.20.75%,P0.05);试验组非顽固性狭窄患者的平均内镜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1.85±0.27)次vs.(3.24±0.49)次,P0.05];且试验组发生食管狭窄的平均时间为术后51.06d,晚于对照组(29.12d,P0.05)。结论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大面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程度,明显减低术后顽固性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减少非顽固性食管狭窄患者内镜治疗的次数,可作为预防ESTD术后狭窄的措施之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牙周疾病动物模型复制研究进展————作者:王霏扬;马语卓;吕雪蓉;张可为;王悦;盛佳琦;曹煜;韩香;王晓茜;
摘要:啮齿类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牙周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探索牙周骨缺损的病理机制提供关键证据,相关研究涵盖基因表达、炎症调控机制、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以及疾病消退与愈合过程。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牙周炎症模型和手术缺损模型。前者通过诱发牙周病模拟牙周缺损,后者则通过手术手段人为移除牙周组织,构建模拟临床牙周缺损的形态。但现有牙周疾病动物模型存在难以同时满足疾病复杂性模拟、动态修复过程追踪及临床转化需求...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中盆腔缺陷诊疗中的应用————作者:罗舒予;孙雨辰;雷玉琴;孙天一;彭程;赵志伟;苗娅莉;
摘要:中盆腔缺陷(middle compartment defect)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中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子宫或阴道穹隆的脱垂。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凭借其高软组织分辨率和无电离辐射等优势,在PFD的诊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MRI在PFD的应用现状,涵盖了测量方法、...
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作者:谢小凤;张凤英;尹怡;崔金波;李建华;徐家壮;胡晓林;田亚丽;周文;吴旋涛;李栓久;李卡;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文回顾了中国护理学的发展历程,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概念,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肩负的使命与面临的挑战,从建设中国特色护理学思政育人理论新内涵、构建“护理+X”多学科交叉科教育人新格局、打造适应人机共融时代的护理人才培养新生态等方面,提出了...
内异停方通过TREM1/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作者:陆黎娟;曾薇薇;王靖雯;张露蓉;刘迎;孙薛亮;徐雯;方晓慧;严毅超;夏亲华;
摘要: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术后的高复发率已成为其长期治疗的瓶颈。本研究旨在探讨内异停(Neiyiting, NYT)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机制。方法 分别建立了EMs术后复发动物模型以及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EM15A)与巨噬细胞(RAW 264.7)共培养实验模型,以进行体内外实验。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后,依据给药分组(每组6只):模型组(Mo...
PD-1/PD-L1抑制剂致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其疗效预测价值————作者:林思屹;刘燕扬;赵凤;江秋晓;杨舒羽;张禾;冯彬;干伟;
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在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 PD-1)以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ligand 1, PD-L1)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其疗效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3月–2022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PD-...
生物学衰老可影响中老年群体认知功能的下降速度——基于CHARLS数据的队列研究————作者:贺绘宇;魏孟伶;钟娇;王娟;黄磊;兰亚佳;张洋;
摘要:目的 探索中老年群体中生物学衰老与认知功能下降率的关系。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获得纵向的认知功能追踪数据,采用Klemera and Doubal method(KDM)算法估计生物学年龄(biological age,BA),并计算生物学衰老指数(biological aging index,BAI)和衰老类型(biological aging type,BAT)。采用...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究循环中的免疫细胞与自身免疫性肝炎之间的关系————作者:冷松;王克芬;石毓君;邓成;
摘要:目的 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阐明特定免疫细胞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了大型公共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库,进行了双向MR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
宫颈癌多组学研究进展————作者:王建红;肖雪;姚远;
摘要: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深入了解CC的分子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肿瘤的多组学研究涉及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CC患者的生物样本进行多组学分析,...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毕业后发展研究————作者:马骏;邵莉;
摘要:目的 探讨当前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成效与问题,结合“新医科”要求,提出八年制医学教学改革初步建议与思考。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全国近10年毕业的676名八年制学生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在其中选取30名学生开展访谈。结果 从就业基本情况看,按时毕业620人(91.72%)、按时获得学位证书599人(88.61%)、从事医疗行业620人(91.72%),其中有607人(97.9%)在三级医院工作;从毕业生发...
缺氧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者:徐一帆;周陈晨;刘希成;郭维华;周建;
摘要:缺氧相关疾病,包括高原病、急性肺损伤、心力衰竭等,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与显著的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这些疾病通常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或组织不能有效利用氧气,导致多脏器的功能损害与结构变化。为了加深对缺氧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的理解,并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研究人员利用动物模型开展了大量的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工作。本综述总结了不同类型缺氧相关疾病的典型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详细评估了各类模型的优缺点、...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在高海拔地区扩张型心肌病的初步研究————作者:王哲涛;王春华;尹红科;赵思斯;索靖航;王磊;陈榆舒;周鹏;郜发宝;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 CMR-FT)技术在高海拔地区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患者心肌应变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回顾性搜集高海拔DCM患者(patients with DCM at high altitude, DCM-H)、平原DCM患者(pa...
软骨-骨对话病理:动物实验研究骨关节炎的新视角————作者:吴嘉宁;周雨萌;刘懿瑾;刘肖珩;张平;张德茂;
摘要: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以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老年性慢性疾病。传统上,OA研究主要集中于关节软骨本身的病理变化及其修复,但随着近年来动物疾病模型的发展,尤其是时空特异性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广泛应用,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软骨下骨(subchondral bone)在OA发生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关节软骨与骨病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OA的进程,涉及血...
本刊征稿启事
摘要:<正>《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类学术刊物,以报道医学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为主。主要阅读对象为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科研人员及高等医药院校的师生。2021年起,本刊设有专家笔谈、专家共识、指南解读、医学教育、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论著、临床研究及新技术新方法等栏目。创刊以来,本刊曾荣获各级部门颁发的数次称号,如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
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中西医结合————作者:陈香美;王聪慧;张勤修;李岩;唐勇;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指在现代西医的诊断和治疗基础上,紧密结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形成二者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各取所长的临床诊疗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在理论传承与创新以及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形成我国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本文通过梳理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展现状及成就,提出中西医结合应深挖经典理论,找准结合的切入点,结合现代医学前沿成果重构与完善中西医结合理...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解读————作者:吕文良;曹正民;叶永安;邢练军;
摘要:肝硬化是各种急、慢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是全球第11大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循证医学证据日趋增多,202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了本领域第一部循证指南《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指南中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学进展、病证结合、分期辨证诊断模式、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等亮点部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加深同道...
中药在病原体诱导的代谢重编程及免疫抑制中的作用————作者:党怡雄;孙鑫;蒋静文;
摘要: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击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和多种肿瘤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疗效,尤其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和改善代谢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广泛,其作用机制尚缺乏整体解析的切入点。此外,目前中药作用机制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研究仍显不足,限制了其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不仅能够直接抑制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肿瘤细...
下丘脑室旁核参与针灸治疗疾病的机制————作者:白子优;张超然;饶弈清;林琪顺;余玲玲;刘嘉宝;景向红;李熳;
摘要:近年来,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控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 PVN)来治疗多种疾病,如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焦虑和抑郁等。针灸可能通过调节PVN中的特定神经元,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CRH)神经元,或调节PVN相关的神经环路和激素[如催产素(oxytoc...
P2X7R在小檗碱缓解小鼠慢性视网膜光损伤中的机制研究————作者:戴乐舒;叶姗姗;宋子萱;宋剑涛;
摘要:目的 探究P2X7R在小檗碱(berberine, BBR)缓解慢性视网膜光损伤小鼠中的动态变化趋势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LD组40只,LD+BBR组40只,后两组给予低能量(500 lux)蓝光照射(12 h/d)持续3个月,LD+BBR组在光照同时予200 mg/kg BBR灌胃。光照及灌胃结束后,取小鼠眼部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BBR对慢性视网膜光损伤小鼠...
汉黄芩苷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减轻高血压所致肾脏损伤的机制研究————作者:郭智;谢意;刘红纾;肖珺丹;陈榕基;吴美珠;彭军;沈阿灵;
摘要:目的 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汉黄芩苷对高血压所致肾损伤的潜在治疗作用、靶点及通路,并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汉黄芩苷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肾脏组织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刺激大鼠肾细胞NRK-52E凋亡的影响及对相关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网络药理学分...
鳖甲煎丸通过p62/Keap1/NRF2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作者:陈伟光;何春雨;文彬;孙海涛;杨雪梅;陈炜聪;刘洋;钟冰莲;贺松其;
摘要: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通过p62/Keap1/NRF2通路调控肝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为该方防治肝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肝癌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Erastin(铁死亡诱导剂)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Erastin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Ferrostatin-1(Fer-1,铁死亡抑制剂)组。通过动物实验制备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并通过CCK-8实验筛选最佳药物干预浓度及时间。检测...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天津中医药》
- 北大核心《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省级《青海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级医刊
- 省级《沈阳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热带医学》
- 省级《宁夏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 眼科
- 省级《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 省级《中医药临床杂志》
- 北大核心《山东医药》
- 省级婚育与健康
- 国家级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
- 北大核心中华超声影像学
- 北大核心《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省级齐鲁护理
- 北大核心《浙江预防医学》
- 北大核心《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省级《解剖与临床》
- 省级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现代仪器与医疗》
- 省级《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 省级《中老年保健》
- 省级《现代预防医学》
- 省级口腔医学
- 北大核心《中国法医学杂志》
- 国家级实用妇科内分泌
- 国家级《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