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727/R
国际标准刊号:1672-7770
主办单位:南京脑科医院
主管单位:江苏卫生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高级医学职称评审刊物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年10期论文目录查询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简介

  《临床神经外科》(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该刊由江苏省卫生厅主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主办的。系国家级神经外科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亦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

  《临床神经外科》编委会集中了国内各大医院神经外科学术界带头人及其精英,大多数学者年富力强,有丰富的医疗、教学、科研经验。始终坚持“面向临床、注重实践、务实求真”的办刊宗旨,杂志质量逐年提高,不失为广大神经外科、内科及相关学科临床和研究人员的良师益友。2006年进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光盘版)以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最新(2008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影响因子为0.309。获奖情况:江苏省优秀期刊。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栏目设置

  论著、专家论坛、学术交流、经验总结、病例报告、综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018年《临床神经外科》杂志05期投稿论文目录:

  立体定向脑电图在岛叶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高薇;吴超;毕永峰;徐敏;

  前颞叶切除术对PET阳性、MRI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贾延增;杨朋范;林巧;裴家生;

  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临床分析钱进;施圣晖;许兴;徐英纳;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静脉压迫的处理策略王飞;张挺;廖毓芝;袁磊;

  三叉神经痛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微血管减压术疗效分析张伟;周小熳;聂耳;谷佳;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陈雄辉;张鹏杰;唐梅峰;徐峰;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椎动脉V2段狭窄性病变的相关性李鑫;谭莉;万芳超;刘秋庭;

  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临床研究朱辰路;明智绪;李东蛟;万定;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阿布都克尤木·阿布都吉力力;帕热哈提江·依孜木;李津生;麦麦提依明·托合提;

  胶质肉瘤的临床及MRI特点分析李锐;张茂柏;李志兵;梁廷宇;

  先天性皮毛窦及其伴发神经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王乐凯;尚爱加;乔广宇;陶本章;

  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李彦东;更·党木仁加甫;麦麦提力·米吉提;朱国华;

  经翼点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继发小脑出血并脑积水的治疗分析曹轲;杨文进;吴晨星;郭义君;

  收录论文: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显微外科治疗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9例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9例(65. 5%),女10例(34. 5%),男∶女为1. 9∶1;多发年龄为35~55岁;病程10 d~6年,平均8. 3个月。最多见的首发症状是头痛、头晕(86. 2%)。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初心不改 与时偕行————作者:刘宏毅;

摘要:<正>龙年已展千重锦,蛇岁再登百步楼。值此2025新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全体成员向期刊的每一位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和广大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刊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各位同仁的支持与鼓励,多元化的稿件内容使得我们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学术质量不断攀升,持续展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回首来时路,初心依旧,激情满怀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不同年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差异性研究————作者:刘钰晔;谭泊静;马延山;桑林;张凯;杨岸超;孟凡刚;张建国;

摘要:目的 比较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对儿童和非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丰台医院接受VNS治疗的69例癫痫患者,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和程控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

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颅脑损伤患儿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作者:刘娟;王栩;周晓强;马倩;岳雷;张晓娟;

摘要: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颅脑损伤患儿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8月—2024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2例颅脑损伤伴肢体功能障碍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88项粗大运动评分量表(GFMF-88)、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徒手肌力评定(MMT)、改良Ashw...

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儿童全面发作性癫痫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作者:孙卫进;苏文龙;李晓莉;马凯强;左金依;王雄飞;王梦阳;王静;李天富;周健;栾国明;关宇光;

摘要:目的 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14岁全面发作性难治性癫痫儿童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VNS长期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行VNS的52例全面发作性难治性癫痫儿童(≤14岁)的临床资料,在术后3、6、9、12个月进行随访,包括癫痫发作频率、发作类型、不良事件。统计患儿行VNS术后癫痫50%缓解率和McHugh分级。通过单因素分析和...

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持续性脑积水预测标准的建立及验证————作者:任思康;周文韬;安旭;牛嘉豪;田永吉;

摘要:目的 建立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持续性脑积水(PPH)的预测标准,以筛选出发生概率较低的患儿,进行精准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肿瘤切除术前脑室腹腔分流术,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依据加拿大脑积水术前预测标准(mCPPRH),前瞻性纳入2019年12月—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小儿病区第一次接受手术治疗的24例髓母细胞瘤患儿,术后随访以PPH的发生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所有患儿...

神经内镜枕下中线入路暴露第四脑室解剖研究————作者:孙崇璟;陈品;谢涛;刘腾飞;柳双;杨乔乔;李文生;张晓彪;

摘要:目的 通过解剖观察内镜下经枕下中线入路暴露第四脑室的解剖结构,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9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模拟神经内镜经枕下中线入路显露第四脑室,观察解剖过程中的关键结构及暴露范围。结果 该入路通过枕下正中直切口暴露双侧枕骨鳞部,扩大枕大孔后缘后制作双侧枕骨骨瓣。解剖枕大池蛛网膜,将小脑扁桃体外侧移位,显露第四脑室正中孔、脉络膜、脉络丛及四脑室下顶部等结构。通过四脑室正中孔引入内镜即...

内镜经鼻蝶经终板入路暴露三脑室的解剖与临床研究————作者:谢强;谢涛;孙崇璟;张晓彪;李文生;李泽阳;刘腾飞;柳双;陈品;杨翰涛;

摘要:目的 通过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暴露终板,切开终板进入第三脑室的解剖操作,探讨该入路的解剖特点。方法 应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9例,模拟内镜经鼻经鞍结节蝶骨平台扩大入路,0°内镜观察视交叉上下间隙,暴露视交叉上方终板膜,切开终板后观察三脑室内解剖标志。结果 该入路通过鞍底、鞍结节及蝶骨平台骨质的磨除,切开硬膜的范围由鞍底至蝶骨平台。解剖视交叉池蛛网膜后,自上而下暴露额叶直回、视交叉、垂体上动脉、...

多模态影像资料在烟雾病搭桥术后并发症评估中的作用研究————作者:胡阳春;栗根;臧光磊;刘博航;代兴亮;程宏伟;

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资料分析在烟雾病(MMD)脑血运重建术后并发症中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缺血型MM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行64例次搭桥手术,总结其中15例次术后1~2周内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影像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共64例次缺血型MMD脑血管搭桥,直接搭桥组40例次,其中25例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间接搭桥24例...

胶质母细胞瘤早期复发和假性进展的癌症免疫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活性化合物预测————作者:孙瑞;赵梦洁;唐祥龙;李泰平;肖红;

摘要:目的 对早期复发和假性进展胶质母细胞瘤的癌症免疫差异基因进行研究分析并预测活性化合物。方法 在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选择GSE231994数据集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筛选二次手术后早期复发和假性进展病例样本之间的免疫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过程(BP)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得枢纽基因。应用TCMSP计算系统生物...

CLIC1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作者:张凯;韩淋;张华军;崔江丽;马勃;王煜;缪星宇;

摘要:目的 研究CLIC1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系U251、T98凋亡的影响。方法 根据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CLIC1相关临床表达差异、生存曲线等。设计两条慢病毒序列,稳定敲低U251、T98细胞系中CLIC1表达。平板克隆形成实验、CCK8细胞增殖实验评估对照组、敲低组GBM细胞增殖能力。使用流式检测对照组、敲低组细胞凋亡率。使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作者:张啸虎;肖耀东;梁子怡;胡宏伟;程宇;路洋;梁君;

摘要:目的 探索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近期转归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250例sICH患者,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103例和预后不良组147例。本研究拟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脑出血患者的Nomogram模型,并采用受试...

PRMT1介导的EZH2甲基化通过靶向抑制SOCS3促进帕金森病发生和发展————作者:冯丹;刘韵;左方娅;刘纷纷;郭修红;刘钰淇;陈兰兰;王玉洁;田锦勇;

摘要:目的 探究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通过调味增强子同源物2(EZH2)调控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介导的帕金森病(PD)机制。方法 以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建立PD体外细胞模型。将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MPP++si-NC组、MPP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单中心10年经验————作者:张凤敏;阳吉虎;陈思豪;邓康;刘玉飞;张协军;郑文键;陈垒;陈凡帆;黄国栋;

摘要: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流行病学、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2月—2023年2月手术治疗的13例CNC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特征、手术方式、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并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全切11例,次全切2例,其中采用显微镜下经皮质入路10例,全神经内镜手术3例。术后2例出现脑积水,1例保守治疗后自行好转,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

大脑前动脉A1段近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微导管塑形及栓塞策略————作者:曹侃;梅照军;陈伟;陆新宇;张庆荣;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EVT)大脑前动脉A1段近端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3年1月行血管内治疗的33例大脑前动脉Al段近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了解动脉瘤位置、指向及大小情况,根据DSA结果选择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或联合支架辅助栓塞,并依据动脉瘤位置、指向等选择微导管塑形方式。所有患...

神经内镜经额锁孔入路双侧额叶挫裂伤的手术治疗效果————作者:翟效甫;唐勇;王子钰;樊友武;黄磊;赵国东;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对双侧额叶挫裂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涟水人民医院收治的19例双侧额叶挫裂伤手术患者,均行神经内镜下锁孔入路清除挫裂伤组织及血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复查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均提示颅内血肿清除满意,无新发出血。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5分11例,4分5例,3分3例。结论...

术前血肿形态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术后再出血的关联————作者:张国庆;何玲;周兴民;郑丹;何立建;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血肿形态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术后再出血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1月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80例HICH患者,依据血肿状态分为规则组、不规则组,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 d、术后3 d血肿清除率及术前、术后3 d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6~12 h常规复查入组患者头...

介入栓塞联合血肿穿刺抽吸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合并血肿的疗效分析————作者:岑武;廖昆;田景友;龚明;黎开谷;王忠安;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脑AVM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微创手术采取介入栓塞联合血肿穿刺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AVM切除及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实验组脑AVM畸形血管团体积减少率高于对照...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作者:谢虎;盛文国;施顺孝;龙连圣;

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湖州市湖州学院附属医院南太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机器人组(n=77)和引流组(n=63)。引流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机器人组采用手术机器人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脑血肿和脑水肿情况、皮质脊髓束(CST)的各向...

复杂难治性颅底肿瘤的精准治疗进展————作者:王跃龙;吴安华;屈延;陈菊祥;宫晔;赵元立;张军;杨军;杨刚;唐晓平;昝昕;徐建国;

摘要:复杂难治性颅底肿瘤的治疗因其解剖结构复杂、邻近重要神经血管而充满挑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人工智能、手术方法及术后精准治疗的不断发展,颅底肿瘤的诊治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系统综述了术前评估、手术治疗、术中精准识别和术后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术前,多模态影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了对肿瘤解剖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的评估精度。手术方面,显微技术与内镜技术的结合进一步优化了手术策略,降低了手术相关风险;多学...

神经嵴细胞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陈奇;谷体英;王羽;邵国;张春阳;张磊;杜秉承;赵志军;

摘要:神经嵴细胞(NCCs)是脊椎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从神经管背缘发育而来的一组独特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颅骨缺损修复组织工程是神经外科重要方向,随着NCCs的研究,为利用NCCs进行颅骨缺损修复带来了新思路。本文概述了NCCs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效果及相关成骨机制,同时探讨其用于颅骨缺损修复的应用前景,旨在为NCCs在颅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级外科医生职称评审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yixue/1104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