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杂志简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月刊)创刊于1991年,是由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由浙江省卫生厅主管的杂志,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以临床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宗旨是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及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并重,实用为主,面向临床、基层。征稿范围:中医药、西医药、中西医结合等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中医药、西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总结、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学术争鸣与讨论;中医药、西医药、中西医结合领域热点问题的综述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栏目设置
专家讲座、论著、实验研究、学术探讨、经验交流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联合纤维蛋白酶对冠心病患者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作者:尤曦;孙燕;钱承嗣;
摘要:<正>冠心病是由脂质引起的血管慢性免疫炎症、纤维增生性疾病,可引起心脏缺血缺氧,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irtual histology-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H-IVUS)能识别斑块组成成分及分布范围,对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4]。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心血管事...
条达枢机法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陈梦园;潘雅文;林苏进;程志清;潘录录;周珊珊;刘晓蝶;支英豪;
摘要:<正>脑卒中具有起病迅速、多发易发、致残率高等特征[1],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作为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心情低落、主动性差、兴趣消失、失眠,甚至自杀等症状[2]。研究显示,发生脑卒中后5年内PSD的发病率为31%[3]。目前西医治疗PSD主要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类药物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音乐疗法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前瞻性记忆及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作者:张银;杨晓芸;陶芳芳;吕丹萍; 摘要:<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及各类精神行为症状等[1-2]。临床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但AD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差,因此探讨有效的无创非药物疗法具有重要意义[3-4]。音乐疗法是指通过对音乐进... 灸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的Meta分析————作者:吴周汉;唐梅文;许永辉;吴周统; 摘要:<正>盆腔炎,又称为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因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导致的一类疾病,包括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腹膜炎和输卵管卵巢脓肿[1]。PID多见于性成熟的年轻女性,患病人群多为20~35岁的妇女[2]。PID在临床又分为急性期和PID后遗症。目前西医治疗方案以广谱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的频繁滥用... 基于“肾虚瘀阻”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证体会————作者:胡引;王瑶;张奕; 摘要:<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以腰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以及麻木等为特征的疾病[1]。其发病率约为5%~10%,好发部位为L4/5、L5/S1,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2]。现代医学认为,LDH与机械压迫、自身免疫以及... 当代三北名中医脾胃病学术特色探析————作者:宋增杰;王斌;裘磊; 摘要:<正>三北地区位于浙东沿海,原指镇海、慈溪、余姚三县北部地区,主体位于今慈溪市境内[1],自古文化昌盛,经济繁荣,人口密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当地脾胃病高发,与其特有的气候、地理、人文以及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其脾胃病辨治体系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本文以张迪蛟、林吉品、张谈等当代三北地区国家级、省级名中医为代表,探讨该地区中医脾胃病学术特色 积雪苷霜软膏对皮肤组织再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杨秋艳;张建平;解天赐;邵祺; 摘要:<正>皮肤具有屏障、感觉、体温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其完整性直接影响个体外观与心理健康。皮肤常因各种因素受损,导致组织缺损、瘢痕形成等,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探索安全有效的促进皮肤组织再生与修复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积雪苷霜软膏是一种源自天然植物积雪草提取物的外用药物,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就积雪苷霜软膏对皮肤组织再生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 化痰止咳合剂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急性咳嗽(痰热郁肺型)临床研究————作者:黄晖;刘忠达;李权;刘笑静;杨晓明; 摘要:<正>急性咳嗽多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是呼吸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持续时间常小于3周,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亚急性咳嗽或慢性咳嗽,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2],咳嗽是Mp感染最常见症状[3-4]。人体在感染Mp后,气道黏膜免疫应答被迅速激... 何氏女科傅萍治疗孕悲经验————作者:张国丽;傅萍; 摘要:<正>妇人无故悲伤欲哭,不能自控,精神恍惚,忧郁不宁,呵欠频作,甚至哭笑无常,称为“脏躁”,孕期发病者亦称为“孕悲”[1]。现代医家多将脏躁归于情志异常,认为其属西医学抑郁焦虑等范畴。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孕期抑郁症患病率为19%~25%[2],其不仅会增加产后抑郁症的风险[3-4],还会导致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5-7]
当归六黄汤通过激活Tyro3/Axl受体活性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大鼠的实验研究————作者:吴静泽;王晔恺;陈位;金丹雯;
摘要:目的 探讨当归六黄汤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慰剂组及当归六黄汤组,每组6只。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直接处死。模型组、安慰剂组和当归六黄汤组大鼠通过在尾根和足垫皮下注射甲状腺球蛋白各100μg,每周1次,持续7周,建立桥本甲状腺炎模型。从第8周开始,安慰剂组和当归六黄汤组分别予安慰剂(40 g/L)和当归六黄汤水煎液(...
基于JAK/STAT3通路探讨香草扶正合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作者:潘怡宏;王硕;傅华洲;
摘要: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探讨香草扶正合剂(XCFZ)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70只,随机抽取8只小鼠作为空白组,其余小鼠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XCFZ低剂量组、XCFZ中剂量组、XCFZ高剂量组、顺铂组和XCFZ+顺铂组,每组8只。XCF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XCFZ9....
拮抗肌群针刺疗法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作者:赵鹭;陈蓉蓉;林树梁;
摘要:<正>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肢体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目前临床常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方法改善患者运动功能[2]。功能性电刺激是脑卒中偏瘫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肢体多组肌肉进行电流序列刺激改善肌力,但整体疗效并不理想[3]。脑卒中偏瘫属于中医学“中风”“偏枯...
电针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者:陈炜吉;吴涛凭;卢超;沈琼颖;李荣荣;方剑乔;
摘要:<正>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是恶性肿瘤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在铂类、紫杉类、长春碱类等化疗药物中尤为常见[1]。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广谱铂类抗癌药物,是临床上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最主要药物,可引起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oxaliplatin-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OIPN)急性发生率高达85%...
凉血解毒方治疗五步蛇咬伤的临床疗效研究————作者:杨敏;余涛;沈煜宸;孟泽彬;曾武城;应航宇;袁丞达;
摘要:<正>五步蛇毒是血循环毒素,含有大量的蛋白水解酶和类凝血酶,咬伤后迅速消耗凝血因子、破坏机体凝血功能,临床表现为咬伤局部出血不止,甚至大面积溃疡、坏死,患肢肿胀、瘀斑,重则脏器出血危及患者生命[1-2]。目前治疗五步蛇咬伤常规应用抗五步蛇毒血清、糖皮质激素等,但常存在肢体肿胀持续加重,局部皮肤组织溃疡坏死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3]。杭州市中医院毒蛇咬伤治...
血清PLA2、PGK1水平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手术疗效的预测价值————作者:刘伟;胡翔;
摘要:<正>前列腺癌是多发于老年男性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尽管根治性手术能够切除大部分或全部癌变组织,但仍有可能残留微小或难以检测到的癌细胞,从而成为术后复发的源头[2]。故术后仍有必要采取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以进一步灭杀癌细胞,从而降低复发的风险[3] 针刺联合腰腹手法对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作用————作者:吴彬; 摘要:<正>退变性腰椎滑脱是引起中老年人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患者椎间盘、腰椎关节及其周围韧带发生退变、松弛,导致椎体滑动,好发于L4-5椎体[1]。腰椎牵引是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可通过脊柱轴向牵引力恢复椎间隙高度,并能牵伸皱褶的黄韧带,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腰部症状。但其对滑脱椎体矢状位方向的作用不足,不能使滑脱椎体复位[... 内镜下尼龙绳结扎在有蒂肠息肉切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作者:肖辉;葛宏华;杨一康;张飞飞; 摘要:<正>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大多数是腺瘤性息肉,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1-2]。目前认为,积极干预结直肠息肉可有效预防其癌变[3]。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是治疗肠息肉最普遍的方法,但有蒂肠息肉因蒂部有滋养大动脉存在,直接进行高频电切除时,术中即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如切除巨大带蒂息肉(直径≥20 mm)而不采取措施预防止血,出血率可达10.0%~15... 方剑乔针灸治疗多发性硬化症验案一则————作者:曾熠晨;陈妮桑;罗宁;孙晶;方剑乔; 摘要:<正>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脱髓鞘和轴突变性为特征[2],影响全球超过200万人[3],具有空间和时间多发性、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且患病率仍在持续上升[4]。根据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部位不同,MS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运动无力和感觉障碍,视力下... 经颅重复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舞蹈症医案一则————作者:管莹馨;金瑛; 摘要:<正>偏身舞蹈症是一种遗传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典型表现为手指弹钢琴样动作和面部怪异表情,累及躯干可产生舞蹈样步态,可合并手足徐动及投掷症。该病病因多样,可能由脑炎、颅内肿瘤或脑血管疾病引起[1]。目前偏身舞蹈症无法根治,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药物治疗包括抗胆碱能药物、神经安定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相较于西医治疗,中医针灸在治疗偏身舞蹈症方面有着独特优势[2... 全国名老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用药规律研究————作者:戚晨云;冯晓霞;陈钦; 摘要:<正>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同时免疫复合物沿毛细血管基底膜呈颗粒样沉积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中约70%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1]。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显示IM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3]。目前常选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IMN,但仍面临药物毒副作用、疾病缓解后复发以及后...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