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影像学杂志》杂志简介
《分子影像学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Imaging(季刊)(原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创刊于1977年,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管理的又一种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和管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
《分子影像学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的新动向、新进展,报道国内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和管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旨在加强国内外医学科技的传播与交流,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刊以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分子影像学杂志》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分子影像学杂志》栏目设置
综述、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方法、调查报告、医疗卫生管理、医学教育、临床护理、基层园地、短篇及病例报道等。
《分子影像学杂志》投稿须知:
1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1来稿要求
稿件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文章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其遵循的程序应该获得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并在文章中加以说明。
1.2投稿方式
作者投稿可登陆,来稿3个月未被采用或退修者可自行处理;退修稿逾2个月未修回者,以及未按版面费收费通知要求按时交费者以自动放弃刊登处理。本刊不收审稿费,本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在6个月以内。
1.3权利与责任
作者应保证资料来源的真实性,确保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本刊享有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未经本刊同意,该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文章出版后,即赠当期杂志2册。
1.4栏目设置
述评,综述,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方法,调查报告,医疗卫生管理,医学教育,临床护理,基层园地,短篇及病例报道等。
2撰稿要求
2.1文题
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2作者署名及基金项目
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原则上不应再变动,任何署名的改变要有全部作者签名同意的书面材料。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另加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2……。文后需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简介(学历、职称、电话、E-mail),并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
2.3摘要
论文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采用结构式摘要的形式,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英文摘要前应列出英文题名、所有作者姓名(如HUDehui,ZENGWeisen)、单位名称(写到科室)等。
2.4图表
文章附图应按照在文中出现的次序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图1、图2/Fig.1,Fig.2)。组合图片(如包括两张及以上图片)中的各张图片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号(A、B、C等)。上传图片时,每个图片(包括组合图片中的各个图片)要分别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命名采用稿件编号作者姓名+图片编号的形式(如"201110111张三Fig.1")。请务必保证图片的分辨率。单个的图片文件一般在600kb以上即可,最好不要超过2M。图中若需要使用箭头、文字等进行标示,请分别提供标示后的图片和未经标示的原始照片(我们会按照作者提供的标示样式对图片进行后期加工)。
表格的设计要简明合理,要使用三线表。涉及统计内容时,表格下方以表注的形式说明主要的统计量值,表中相应数据加以标记。图表的标题要用中英文双语书写,图中文字只用中文即可。
2.5统计学处理
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如t=3.45,P<0.01);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
2.6参考文献
在正文中,依照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上标标出。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三位的只写前三位,后加“等”或“etal”,未超过的三位的应全部列出。外文期刊名称和作者姓名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Medicus》格式为准。
2018年《分子影像学杂志》02期投稿论文目录:
3种不同口腔慢性炎症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锥形束CT比较李晓敏;陈蕾;张治勇;包丽杰;
B-flow及超声造影在类风湿关节炎手腕小关节滑膜血流显像中的应用林增坤;温红;
婴儿先天性肝门部囊性占位的超声鉴别张遇乐;王娜;关步云;陈金卫;
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罗立镇;刘东旭;张宗宝;蔡锋;
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及MRI特点分析肖靖;江利;
体位在口服甘露醇结合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邱永友;陈建春;陈铭;蒲书译;
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囊肿患者的影像学特征钟景云;梁满球;聂悦富;黎宁;
收录论文: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区不同来源的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资料,总结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来源、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强化特点等特征,对相关特征进行分析。
论文范例参考: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作用
分子影像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CT影像组学联合血清参数可有效预测肝细胞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早期复发————作者:孙志刚;雷学迪;孟涛;胡宇康;张宁;杨鹏辉;童钟;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增强CT图像特征联合临床指标的联合列线图模型来预测未接受治疗的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早期复发(ER),并将该模型的性能与影像组学和临床模型进行比较。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双中心研究,纳入2020年2月~2024年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5例在TACE前接受增强CT的HCC患者,通过5折交叉验证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收集、评估...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室壁运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者:任泰林;王若楠;吴秋岩;唐逊;李思进;
摘要:心肌室壁运动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结构及功能损伤的重要早期病理生理过程,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是目前评价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肌活力的重要的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其通过后处理软件可获得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功能参数。随着心脏专用SPECT、采集方案、图像重建算法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心肌室壁运动功能的评估在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本文就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室壁运动在以缺血性心脏...
小视野HyperCUBE序列并压缩感知技术在单髋关节高清成像中的应用价值————作者:炼宇飞;韩晓东;黄仲夏;吴涛;
摘要:目的 探讨小视野HyperCUBE序列并压缩感知(HS)技术在单髋关节高清成像中的应用价值,以在确保图像质量前提下缩短扫描时间,优化扫描流程。方法 收集健康志愿者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20~35岁,所有志愿者均在1.5T MR行单侧髋关节冠状位扫描,扫描序列:常规HyperCUBE、HyperCUBE并HS(HS因子分别为1.25、1.5、2.0),扫描时间分别为6 min 21 s、3 mi...
深度学习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错配修复系统分型表现的对比:基于CT影像组学————作者:王梓萌;王文江;王大伟;崔书君;
摘要:目的 建立多种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和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比两种方法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错配修复系统(MMR)分型模型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20例结直肠癌患者并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绘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选择最优集合。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算法以及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结构Vgg...
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苏醒期呼吸力学、氧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基于EIT技术————作者:江倩;李强;刘世建;
摘要:目的 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苏醒期呼吸力学、氧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2024年10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42例/组,分别应用常规PEEP-吸入氧浓度表法及EIT技术指导个体化PEEP滴定来行肺保护性通气。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不同时间点[进入苏醒室时(T1...
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联合腹直肌分离度可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效能————作者:白伟伟;廖凡;阚晓纯;朱美娣;
摘要:目的 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联合腹直肌分离度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9月~2024年8月于本院分娩并于产后6~8周进行产后复查的112例产妇。根据是否发生PSUI,将产妇分为PSUI组(n=51)和非PSUI组(n=61)。比较两组产妇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静息状态时膀胱颈位置(BSD1)、尿道倾斜角(UIA1)、膀胱尿道后角(PUA1)、肛提肌裂孔面积(LHA...
超声瘤周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邹桥;冷晓玲;樊喜文;
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超声影像组学技术可以从超声影像中提取大量定量特征,运用先进的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技术,以辅助临床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近年来,随着瘤周影像组学领域的兴起,为评估肿瘤微环境、预测肿瘤侵袭转移潜能、指导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瘤周影像组学概述及超声瘤周影像组学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病...
胎儿卵巢囊肿产前超声与磁共振影像学特征及产后随访————作者:张巧;黎新艳;周春桥;韦慧;陈辉艳;黄卫保;
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卵巢囊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磁共振影像学特征及产后随访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可疑胎儿卵巢囊肿的资料,对其孕周、囊肿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及MRI信号改变进行汇总与分析;根据转归情况分为消失组与未消失组,未消失组行手术后再分为扭转组与未扭转组,对比各组囊肿回声、大小及位置变化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164个卵巢囊肿,失访33个,引产1个,最终入组130个。囊肿消失组102个,消...
非对比剂非触发增强血管成像技术可用于肾动脉血管成像————作者:钟志明;蒋洁瑛;陈鹏;刘铁军;潘慧;
摘要:目的 探讨非对比剂非触发增强血管成像技术(REACT)在肾动脉血管成像上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8月~2024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就诊的30例患者,分别行肾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 MRA)序列、平衡式梯度回波(BTFE)序列及REACT序列成像,比较3组图像整体质量评分以及肾动脉主干、左右支的最小与最大信号强度比值、信噪比、对比信噪比,采用Kappa检验评...
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参数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效能————作者:陈双;陈奕;姜亦伦;
摘要:目的 分析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对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4年9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侧支循环状态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n=56)和侧支循环良好组(n=94)。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CTA-CTP参数,分析导致AIS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真空拔罐与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作者:杨美宁;王芳;红华;袁嘉;孙跃;孙冉;刘倩;
摘要: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真空拔罐与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瘘管期PCM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介入组与VSD组,30例/组,并根据皮肤表面有无破溃将其分为破溃型与未破溃型。介入组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及对冲、真空拔罐负压吸引,VSD组瘘管切除术后放置负压引流装置,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
分隔/蜂窝样强化、表观扩散系数值、血管侵犯征象可有效鉴别患者肝局灶性慢性炎性病变与胆管细胞癌————作者:刘炼;侯钦;熊健;
摘要:目的 对比肝局灶性慢性炎性病变(FCIHL)与胆管细胞癌(ICC)的MRI及部分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2023年10月经病理证实14例FCIHL及27例ICC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DWI扫描,15例行Gd-BOPTA MRI平扫+增强+DWI检查;由2位放射科腹部组医师独立分析及总结2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由第3位医师对...
基于瘤内及瘤周超声组学评分联合临床因素的列线图模型可较好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作者:许雨晴;杨茹;慈红非;彭潇雨;李阳;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乳腺癌治疗前超声图像的瘤内及瘤周超声组学特征联合临床因素构建联合模型来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45例,按照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n=85)和非病理完全缓解组(n=60)。使用3D Slicer软件勾画瘤内及瘤周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获得影像组学评分,筛选临床特征构建临床模型。...
基于黑质高回声结合临床特征构建预测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列线图————作者:范小兰;刘海莲;谢其燕;童娅;侯超;
摘要: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认知障碍(PD-CI)患者的经颅黑质超声与临床特征,并构建用于预测PD-CI的列线图。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完成经颅黑质超声检查的帕金森病(PD)患者,按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246,63.46±9.68岁,男性65.9%)和验证集(n=106,64.3±8.43岁,男性60.4%)。搜集黑质回声分级、高回声面积、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11C-CFT PET/CT显像联合血清LAG-3、α-SYN对帕金森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作者:薛婧婷;王涛;常培叶;
摘要:目的 探讨11C-CFT PET/CT脑显像和血清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4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PD患者作为病例组(n=39),另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50),检测血清LAG-3、α-SYN浓度,并行PET/CT显像。分析11...
X-CARE技术可降低头颅CT辐射剂量:基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作者:王帆;曹伟;梁保辉;王静;
摘要:目的 分析头颅CT检查时分别使用固定管电流技术、CARE Dose 4D和X-CARE技术时对受检者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探求一种保护敏感器官的头颅CT扫描方案。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3年5月~2024年2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头颅CT检查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组,分别使用固定管电流技术、CARE Dose 4D和X-CARE技术,30例/组。在扫描时将热释光剂量计置于患者眼...
CT值在可评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中的价值————作者:陈建福;陈逸瑞;朱振禄;翁就炎;刘鑫;崔运能;
摘要:目的 探讨CT值在评估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骨水泥渗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12月在佛山汉德骨科医院及佛山三水增康颈腰椎医院有限公司就诊的74例(共计103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3例,女51例,年龄53~94(74.0±9.4)岁,对比发生骨水泥渗漏与非骨水渗漏患者年龄、L1椎体CT值,并评估不同类型骨水...
CT定量参数联合影像特征可预测小肠间质瘤风险分层————作者:张卜涵;彭刚;孙继红;
摘要:目的 探索CT影像学征象在预测小肠间质瘤(SIST)病理风险分层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86例SIST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CT征象包括肿块生长位置、大小、边界、形态、密度、内部异常成分(即钙化、囊变、坏死、表面溃疡及瘤内出血)、生长方式、强化方式、滋养血管或血管样强化、静脉期CT值、静脉期与平扫CT值差值,采用多...
基于非对比CT影像征象和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张————作者:蒋明宽;马宜传;陈岩;徐加利;朱芸;董小辉;
摘要:目的 构建并评估一种利用非对比CT(NCCT)影像征象和临床因素预测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血肿扩张(HE)的新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2024年9月30日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sICH患者,根据基线血肿容量增加是否>6 mL或33%分为HE组和血肿未扩张组。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出与HE发生显著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此基础上使用R语言构...
超声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进展————作者:曹佳智;凌文武;
摘要:伤口的存在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负担。超声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在伤口愈合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伤口的愈合过程、超声的生物学效应、超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超声治疗的主要参数、超声在不同类型伤口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超声协同其它疗法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 省级《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北大核心《卒中与神经疾病》
- 国家级《药物与人》
- 北大核心药物分析
- 北大核心《军事医学》
- 北大核心癌变畸变突变
- 省级《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北大核心《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全科医学》
- 省级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省级《延边医学》
- 北大核心《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省级重庆中草药研究
- 国家级中国医药指南
- 国家级中国药物警戒
- 北大核心《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精神科杂志》
- 省级《上海医学影像》
- 北大核心《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北大核心《海南医学》
- 北大核心《山西医药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妇幼保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