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杂志简介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双月刊)曾用刊名:(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1986年创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498;总被引频次:544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392;综合影响因子:0.349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科栏目设置
论著、经验交流、综述、讲座、病例报告、其他。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投稿须知:
1.文稿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关键词摘要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普萘洛尔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作者:王杰;王晓彬;汤林艳;
摘要:目的 探索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普萘洛尔治疗严重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该研究为II期、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患者为2022年3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ICU入院24小时内患有严重TBI(颅内出血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的患者。患者随机接受普萘洛尔或安慰剂治疗7天。主要结局是28天时无呼吸机天数(ven...
缺血型烟雾病患者首发症状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预测模型构建————作者:卢旭;刘家记;王于滔;周敏;杨涛;李冬雪;
摘要:目的 探究缺血型烟雾病患者以脑梗死发生为首发症状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识别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5年5月至2022年1月缺血型烟雾病(MMD)共计423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初次入院后的部分血液检验指标。根据患者的入院症状分为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包括头痛、头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无症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指标通过SPSS 26.0与R 4.3.0语言软件进行统计...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以及其预测价值研究————作者:李楠;王阿俊;李志锦;杨涛;张楠;夏成雨;
摘要: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寻找对血肿扩大具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将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对比、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影响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为:GCS评分、基线血肿量、血肿形态、混杂征、岛征、黑洞征、CTA血管征及...
基于3D Slicer评估急性非大血管闭塞型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其预后因素研究————作者:曾庆文;程哲;余德;束汉生;
摘要:目的 探讨3D Slicer软件在急性非大血管闭塞型脑梗死中的影像学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非大血闭塞型脑梗死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3D Slicer软件计算不同梗死部位患者的梗死体积、最大梗死截面面积及最大梗死截面长径并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急性非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300例急性非大血管闭塞...
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颅内压对预后的影响————作者:郭静;蒋玲俐;殷娜;张红汝;邵宇;马原;
摘要:目的 探究钻孔引流术后颅内压(ICP)水平对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进行钻孔引流术的ASDH患者113例,根据患者不同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46)。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颅内压参数、脑部血流动力学水平;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比较不同预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稿约
摘要:<正>《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自1986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下,得以蓬勃发展。本刊既有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学术讨论、调查资料等论著,也有实用性强的临床实践、医疗探求、教学经验介绍等文章。内容多具备新进展和新知识,同时也有基础理论和新技术之类的文章。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反映所涉及领域科研、临床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精神领域的学术交流
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和认知结果相关性分析————作者:丁莹;张申;徐国卫;张雪莲;李海静;周文静;史洁;
摘要:目的 分析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 SWS)继发癫痫患者可能影响认知状况的因素,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术前评估过的10例SWS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癫痫起病年龄(age at seizure onset,ASO)、癫痫病程、SWS分型及软脑膜毛细血管畸形(leptomeningeal capilla...
腰椎可视化模型及虚拟仿真腰椎穿刺三维重建研究————作者:张伟文;施建;余浩;钟毅;张连富;徐旭东;张圣帮;张永明;
摘要:目的 对腰椎相应结构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虚拟仿真模拟腰椎穿刺术演示,旨在提供一种腰椎穿刺术学习新手段,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方法 通过下载影像公开数据集提供的一例全腹部原始增强CT断层扫描数据集,利用开源3D Slicer软件进行后处理,依次重建出脊髓、脊髓蛛网膜、硬脊膜、腰椎、椎间盘等结构,并借助虚拟穿刺模块进行腰椎穿刺术虚拟仿真穿刺。结果 成功重建出腰椎可视化模型,调整模型...
血管介入术对症状性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病人再狭窄及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作者:陈浩;黄炎;杜波;朱士光;李海亮;程言博;
摘要:目的 研究血管介入术对症状性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病人再狭窄及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选取症状性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病人14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70例)和研究组(血管介入术治疗,70例),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凝血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脑血管平均血流量(Q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压...
CT红外线联合电极片定位在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作者:岑武;廖昆;龚明;王忠安;
摘要:目的 探讨CT红外线联合电极片定位在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兴义市人民医院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4)。试验组采用CT红外线联合电极片定位在脑出血穿刺引流术治疗,术后并辅以尿激酶清除残留血肿,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72 h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5...
双侧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亨廷顿病1例————作者:史烨童;程轶峰;崔德秋;魏新明;冯珂珂;
摘要:报告1例70岁的男性患者,于入院前8年出现走路不稳伴全身不自主运动,入院1月前半年前因全身严重舞蹈样症状走路不稳,多次摔倒,无法独自静坐,频繁出现头部后仰及咂嘴样动作,伴有轻度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生活不能自理,口服氘丁苯那嗪片(6mg/次,2次/d)无效。未出现明显记忆力下降及情绪异常。基因检测提示HTT基因1号外显子中(CAG)1个等位基因重复次数超出正常范围,明确诊断“亨廷顿病(hunting...
多模态MRI影像组学技术在脑胶质瘤诊断及放疗中的应用进展————作者:李洲天;王宏伟;
摘要: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对该疾病的精准治疗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它涉及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定量指标,即所谓的影像组学特征。多模态MRI影像组学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确定手术边界、预后判断、监测治疗效果级明确有无复发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态成像诊断的重要补充。放疗是脑胶质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利用影像学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疗后变化包括假性...
机器人导航与传统立体定向治疗脑干出血的疗效对比————作者:李世杰;韩斌;金丹;刘裕;张世忠;黄建龙;
摘要:目的 探讨机器人导航与传统立体定向框架辅助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干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使用机器人导航(机器人组,n=26例)或传统立体定向框架辅助(立体定向组,n=34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干出血患者,对比分析各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拔管前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穿刺准确率、引流管数、引流管拔除天数、合并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及颅内感染等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特征年龄分布...
血清sIL-2R、NSE与血钠在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术后预后情况的相关性分析————作者:马冲;尹浩然;曹垒;赵建平;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erum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与血钠在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术后预后情况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4年4月126例行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患者,根据三个月后随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药物运动并发症的疗效及其相关临床评分影响————作者:王晸禹;熊赤;陈鹏;蒋曼丽;常博文;贺虎;牛朝诗;
摘要:目的 评估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因药物引起的运动并发症治疗效果及其相关临床评分的影响。同时,探索STN-DBS对其运动并发症改善与其他临床评分(如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等)的相互关系,以深入理解其治疗机制。方法 纳入2019年9月...
蓝牙可感知3.0T核磁兼容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附3例病例分析)————作者:熊赤;陈鹏;牛朝诗;
摘要:目的 探讨蓝牙可感知3.0T核磁兼容脑深部刺激系统在帕金森病丘脑底核刺激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机制。方法 收集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行蓝牙可感知3.0T核磁兼容脑深部刺激系统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3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1~18月,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程控情况、脑影像和功能的改变情况,并分析术后药物关期各触点电生理信号在程控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MRI对足月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作者:付阿营;邓有敬;王淑云;
摘要:目的 探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足月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儿140例为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琦;李海涛;吴静超;于洋;梁思泉;
摘要:目的 探讨行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接受STN-DBS手术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81例,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
三叉神经痛患者PBC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预测模型构建————作者:陈燕中;刘宇权;赖斐然;刘炯锋;赖尚导;
摘要:目的 评价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患者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 PBC)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6例行PBC手术的TN患者为研究对象。PBC术后随访1年评价疗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不同时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作者:农胜德;陆万流;甘伟雄;黄朝觉;陆明雄;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HICH患者150例,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根据患者不同手术时机分为3组,超早期组发病6 h内实施手术,早期组于发病7~72 h内实施手术,延迟期组于发病72 h后实施手术。比较3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手术前神经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生理学报》
- 省级《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 北大核心《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 国家级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北大核心《江西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国家级中国健康教育
- 北大核心《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 省级《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华手外科杂志》
- 省级《中国学校卫生》
- 国家级 风湿病与关节炎
- 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学报》
- 省级肿瘤影像学
- 北大核心微循环学
- 省级中国乡村医生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省级《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北大核心《肿瘤》
- 省级《今日药学》
- 省级《海军医学杂志》
- 省级上海预防医学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 学报《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心脏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预防医学
- 省级检验医学教育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