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物学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教育生物学杂志

教育生物学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1-2079/R
国际标准刊号:2095-4301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一本期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外科医学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发表论文时间

   《教育生物学杂志》简介

  《教育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Bio-education(季刊)2013年创刊,长期从事儿童保健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卫生管理和计划生育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强宏观研究和指导。现任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临床与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

  《教育生物学杂志》旨在报道国内外教育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进展、经验和动态,从科学的生育、养育、教育角度出发,践行生物学、医学和教育学的结合,加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加速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我国教育生物学的发展。我们相信《教育生物学杂志》的创刊,将构建起一座沟通生物学、医学与教育学的桥梁,力助建立医教结合的有效模式,辅佐基于生命科学的教育学发展和进步。

  《教育生物学杂志》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教育生物学杂志》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Forums)、论著(Articles)、综述(Reviews)、评论(Comments)、简报(BriefReports)、经验交流(Communications)、实践案例(CaseStudies)等栏目。

  《教育生物学杂志》投稿须知:

  1投稿

  1.1本刊一般不接受纸质投稿。投稿可通过本刊电子信箱bio_edu@126.com发送。稿件采用Word文本,中文稿件用5号宋体,英文稿件用11磅TimesNewRoman字体,1.5倍行距。

  1.2使用未公开发表的量表或问卷,须提供由原作者发给的使用许可的书面证明;以人为对象的试验研究,应说明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提供其批准的复印件;以动物为对象的实验,应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动物使用许可证复印件。

  1.3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一般在2个工作日内发出电子邮件回执,2个月内发出稿件处理通知。逾期未收到通知者,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

  1.4来稿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刊对来稿可做文字性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1.5来稿一经接受刊登,即要求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此后该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以其他方式刊登此论文;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本刊论文。同时,为避免利益冲突,所有文稿作者均须签署该文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的声明。

  1.6本刊不收取稿件处理费。稿件通知录用后,需按通知数额支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

  1.7本刊通信地址:上海市控江路1665号新华医院科教大楼223室《教育生物学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200092;编辑部电话:021-25076479;传真:021-25076483;电子邮箱:bio_edu@126.com。

  2撰稿

  2.1文字和名词文稿应力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层次清晰,文字简练。专家论坛、论著、综述、评论(含图、表及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6000字,简报和经验交流一般不超过4000字,实践案例一般不超过2000字。文稿内使用的专业名词术语应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药品名称以原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其他专业名词术语以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权威出版机构新近出版的词典的命名为准。

  2.2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和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缩写。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

  2.3文题文题应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主题,符合编制索引和选定关键词等所遵循的原则,不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代号等,一般不使用副标题。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句首首字母大写,其他普通名词均小写。

  2.4作者署名和单位作者姓名全部列出,置于文题下方。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须将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置于英文题名下方,按GB/T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包括复姓字母均大写,双名连写,第一名的首字母大写,如“杨为民”写成“YANGWeimin”,“司马相南”写成“SIMAXiangnan”;将作者单位全称、城市、省(市)和国家的英文译名及邮政编码置于作者姓名之后。若作者不是来自同一单位,则在单位名称前分别用“1、2……”标注,并在其署名右上角标注数字“1、2……”。论文中有外籍作者的,应征得其同意,并附授权书。应提供通信作者(主要责任人)个人资料,包括学位、职称、是否为硕士或博士生导师、E-mail信箱和联系电话,联系电话不会被刊登。

  教育生物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中加合作线上线下早期接触临床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教学模式探索————作者:李环宇;任芳;徐明玉;李锋;沈理笑;吴丹萍;戴媛;邓琳;陶敏怡;刘欣;李斐;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早期接触临床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和儿科学专业的30名本科二至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完成一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夏令营课程及中加专家团队的线上线下教学之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线上线下结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反馈较好,对于暑期课程线上学习配合线下实践的总体安排满意,并认为此次课...

上海市中学生饮食、体育活动、不良情绪与近视的关联分析————作者:尹灿灿;严琼;祁月;乐贵珍;罗春燕;

摘要:目的 分析饮食、体育活动、不良情绪与近视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21年上海市16个区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数据,获取学生基本情况、饮食、体育活动、不良情绪及近视等相关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17 409名中学生的数据纳入分析。自报近视患病率为70.18%。控制性别、学段、学习时长、屏幕使用、网络成瘾和睡眠时长后,吃甜点每天≥1次、因...

《教育生物学杂志》简介

摘要:<正>《教育生物学杂志》(CN31-2079/R)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的学术期刊,自2013年创刊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丰富的研究内容,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国内首本整合教育学与生物医学的学术期刊,它填补了教育学和生物医学在交叉领域研究的空白,并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探讨教育生物学问题的平台

生命早期细颗粒物暴露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和展望————作者:顾雯敏;季星;

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严重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ASD的致病机制和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尽管遗传因素可能是ASD发病的主要因素,然而仅有一小部分ASD可以用染色体结构异常或者单基因变异解释。一般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在ASD的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空气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污染之一,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手机成瘾现状及其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作者:姚文为;史致远;孔令明;李光耀;

摘要: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手机成瘾现状及其与童年期心理虐待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为手机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流动人口随迁初中生526人(研究组)和市区原居住初中生742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hil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scale, CPMS)、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

家长对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选择的认知和影响因素————作者:贾茹;顾芬;刘萍;俞群;姜丽萍;

摘要:目的 探讨家长对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选择的认知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问卷,对在儿保门诊接受正常体格检查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89份,460名(58.3%)儿童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331名(42.0%)家长倾向选择进口疫苗。知晓率最高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依次为流感疫苗(17.25%)、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

大学生不良人际关系对抑郁的影响:强迫思考的中介作用和拥有意义感的调节作用————作者:张超;王金道;李娇娇;

摘要:目的 探讨强迫思考在不良人际关系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拥有意义感在强迫思考与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青少年不良人际关系量表、强迫思考量表、拥有意义感量表和压力-焦虑-抑郁量表对38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良人际关系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57, P<0.001),与强迫思考呈显著正相关(r=0.44, P<0.001);强迫思考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

舞蹈专业训练对大脑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元分析研究————作者:侯建成;陈桃林;王涛;宋秀芳;魏高峡;宋蓓;周加仙;

摘要:目的 观察舞蹈专业训练对人类大脑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检索关注舞蹈专业训练对大脑灰质影响的研究性论文。通过激活似然性评估元分析的方法,对筛选出的文献中脑区激活峰值进行分析。结果 专业舞者与非专业舞者在右侧颞叶上回、左侧前中央回、双侧额叶上回内侧部、左侧额叶中回和右侧辅助运动区的激活峰值存在显著差异。这些脑区与节奏感知、感觉运动整合、共情、动作记忆的编码和提取、动作想象和动作观察学习等认知加工有关...

父母教养投入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作者:刘振敏;

摘要:目的 探究父母教养投入对高中生抑郁的影响,以及高中生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青少年评价父母教养投入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410名高中生进行测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父母教养投入、高中生应对方式和高中生抑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母亲教养投入显著高于父亲教养投入;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投入均能显著负向预测高中生抑郁(β父亲=-0.29,P<...

睡前程序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综述————作者:王铭;林琳;苏茹昕;潘晶;刘依如;施桂娟;Jodi A MINDELL;王广海;

摘要:儿童早期是脑智发育的关键期,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睡前程序理论模型,积极的睡前程序涉及儿童养育照护的五个核心要素,即良好的健康、充足的营养、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机会以及安全保障,能够对儿童的睡眠、认知、语言、社会情绪等早期发展领域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该文就睡前程序的理论模型及其对儿童睡眠健康和早期发展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制订以睡前程序为核心、促进儿童早期全面发展的“教养医结合”干预...

社会排斥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人际归因的中介作用————作者:王惠敏;王亚楠;寻文秀;张安琪;曾奕欣;曾成伟;杨莹;张淑君;张斌;

摘要:目的 考察大学生群体社会排斥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分析人际归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简版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分量表,对湖南省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92份。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家庭类型的手机成瘾程度差异显著,核心家庭被试的手机成瘾得分显著高于大家庭被试。社会排斥、手机成瘾、外部人际归因,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儿童期情感忽视和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关系:成人依恋与自我同情的链式中介作用————作者:苑宁杰;宋婧杰;宋安然;吴昊蒙;熊明慧;成丹丹;

摘要:目的 考察儿童期情感忽视、成人依恋、自我同情和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简易版、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72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情感忽视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18~0.31, P<0.01),与自我同情呈显著负相关(r=-0.21,P<0.01);依恋焦虑与自我同情呈...

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作者:刘流;陈毅文;

摘要:目的 探究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以及自尊和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自尊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1 20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 195份。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亲子依恋、自尊、情绪智力和抑郁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抑郁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28,

小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与压力水平的关系:与父母交流时间的中介效应和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的掩蔽效应————作者:薛娟娟;李新影;

摘要:目的 探究小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与压力水平的关系,并考察与父母交流时间和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2所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收获有效问卷427份。采用改良的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CPSS)测量小学生自我感知的压力水平,通过自编问题调查小学生每日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与父母交流时间以及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

《教育生物学杂志》作者须知

摘要:<正>《教育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Bio-education)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的我国第一本教育生物学学术性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报道国内外教育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进展、经验和动态,从科学的生育、养育、教育角度出发,践行生物学、医学和教育学的结合,加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加速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我国教育生物学的发展

教育生物学介绍————作者:沈晓明 ;金星明 ;黄红 ;杜祖贻;

摘要:<正>教育生物学(bio-education),是从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为生物科学与教育科学相融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着重研究处于接受教育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个体及群体。借助生物医学手段,如神经心理测试、神经生物学的动物实验、神经生理学的检查,以及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包括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脑电图(EEG...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家长版的信度与效度分析————作者:李亦诚;霍言言;张媛媛;仇晓艳;马晨欢;殷安欣;刘巧云;王健;罗洁鸣;李天舒;徐敬;周洁;王燕;陶炳铜;孟凡萍;王瑜;蒋泓;陈津津;

摘要:目的 检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 CARS)家长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上海市3个区招募并随机抽取319名儿童及其家长参与研究。基于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方法对原版CARS进行注释,使其易于理解并适合家长填写,形成CARS家长版。在参加2个课时的线上课堂后,家长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填写量表,完成线上评估。对量表的区分度、结构效度、效标关...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核心症状及脑功能连接的影响————作者:王静;刘芸;黄浩宇;吴金庭;张杨萍;王文娟;刘春明;

摘要: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核心症状及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 将65例AS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常规康复联合rTMS治疗。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

网络欺负问卷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作者:张亚利;闫雅静;蔡潇怡;王梦;

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欺负问卷对大学生施测,考察问卷的信效度及该群体中的网络欺负行为发生情况。方法 共调查3组被试,均为高校在校学生。组1有效被试1 182名,以网络欺负问卷施测,对相关数据进行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组2有效被试2 624名,以网络欺负问卷、愤怒量表和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施测,评估问卷的信效度,并分析网络欺负行为检出率。组3有效被试124名,以网络欺负问卷施测2次(间隔1个月),评估问...

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作者:张丽珊;金星明;许磊;施君瑶;

摘要:目的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儿童早期发展基地,以支持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的推广。方法 自2019年起,浦东新区的4家医疗机构采用“1+4+X+Y”模式建设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提供整合性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包括早期监测、筛查,推广适宜技术,以及开展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基地建设,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3岁以下儿童的系统管理率超过对照中心,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检出率低于...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