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1-3175/G2
国际标准刊号:1004-8618
主办单位: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
主管单位: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
上一本期杂志:旅行摄影省级杂志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智族GQ文化杂志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创刊于1993年,是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主办。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杂志荣誉

  知网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古史研究的动态性刊物,创刊于1979年1月。以发表本学科专业研究的综述性文章为主,包括中国古代史研究各分支学科的年度综述、专题综述、海外汉学研究状况介绍、每年学术会议介绍、名家名作介绍、书评、书讯等,以信息量大,综述水平高而被学界同好所称道。在二十余年中,本刊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性文章,为国内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大陆学人了解海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情况起到了桥梁作用,同时也成为海外学者了解中国大陆地区古史研究状况的重要渠道。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最新期刊目录

多层次的中国文化————作者:何兹全;

摘要:<正> 最近读到李慎之先生的《发现另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5期),这是为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写的序文。文章写得好,读后启迪人向深处思考问题。慎之先生说:"认为中国大体上是孔孟教化下的‘以仁为体,以礼为用’的礼仪之邦,

编后

摘要:<正> 自从本刊去年第五期发表了李慎之先生为《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所作的序言之后,海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游民文化产生了空前的研究兴趣,龙应台女士在《南方周末》登载的

关于乾嘉考史学者褒贬意识的思考————作者:罗炳良;

摘要:<正> 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史学史上,史事和褒贬作为历史编纂学的两项基本要素,在任何史家的史学著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历代史家在修史实践中尽管对这两方面内容各有侧重,

“宰予昼御”与古代禁忌————作者:赵建伟;

摘要:<正> 《论语·公也长》说"宰予昼寝",孔子得知后便大发雷霆,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认为他不可救药,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八"昼寝"条枚举数例以证明古人并不忌讳白天睡觉,《论语》的"昼寝"当做"画寝"(雕画

春秋战国时期的“质子”与“委质为臣”————作者:晁福林;

摘要:<正>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上,"质子"与"委质为臣"是相当独特的社会现象。商代和西周时期是否有"质子"和"委质为臣"之事,现在提不出确切证据,汉朝时人有"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榖

从东晋后期沙门拜俗之争看玄佛关系的新态势————作者:曹虹;

摘要:<正> 唐代释道宣将隋代以前世俗政权与佛教的冲突事件概括为:"自大化东渐六百余年,三被诛除,五令致拜。"其中由桓玄所发难的沙门礼敬王者之争,不仅含有政治权力上的实际图谋,而且涉及理论思维上的玄佛较量。桓玄以道家的自然生成学说证明王化秩序的至高地位,对佛教出家

明清苏南望族中的女性————作者:江庆柏;

摘要:<正> 打开任何一部明清时期编纂的苏南望族宗谱,都可以看到在宗规家训中对女性权利和行为的许多限制。此外还有许多不见于文字的规约和常年形成的习惯观念等等,对

第一次西学东渐与乾嘉学派————作者:李开;

摘要:<正> 第一次西学东渐时期的古代语文学和语言学,最重要的西学烙印是变传统的小学为系统的实证科学。戴震(1724-1777)是这一学术变革的集大成者。从根本上说,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方法从来就是务实的,《周易》六

从黄道婆一生论黄道婆文化现象————作者:王锦贵;

摘要:<正> 凡是具有一定历史知识而又有幸来到上海市上海县长桥镇以南东湾头的人,面对着眼前一方小小的墓地,想必心中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发自肺腑的敬意:从七百年前的那天起,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女性、著名的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就安息在这里!她那坎坷的非凡经历,她那光耀千古的骄人业绩,如画卷,一幕幕联翩而来;如丰碑,启迪着后人

《每周评论》与“五四”思想文化————作者:胡明;

摘要:<正>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论》创刊,这是一张主要谈时局政治兼及思想文艺四个版面的小报,它的出版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俄"十月革命"的成功特定的政治气候有密切关系,也与国际巴黎和会、

儒家的人生智慧论————作者:姜国柱;

摘要:<正> 人,产生于宇宙万物之中,超然于自然万物之上,从其诞生之日起,便遇到和思考一系列的重要问题,诸如:宇宙、人生、万物是怎样产生和来源的?人和自然万物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应当如何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

二十世纪孟子研究中“西学化倾向”的发展和趋势————作者:杨泽波;

摘要:<正> 上个世纪末,西方的入侵打断了中国原来的历史进程,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努力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有用的资源,并借助西方的先进经验对这种资源进行改造。这种时代背景对

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评梁漱溟人生哲学的一个特点————作者:张文儒;

摘要:<正>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被誉为"特立独行、一代直声"的梁漱溟先生,对哲学与文化有诸多贡献;与此同时,他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有深刻的体认。他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本在理性,而理性之最重要的表现是注重

唐代汉地佛教在吐蕃————作者:陈楠;

摘要:<正> 自公元634年(唐太宗贞观八年)吐蕃与唐朝建立往来关系之后,直至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达磨被杀吐蕃王朝崩溃,在长达二百余年的时间内,唐蕃之间交往频繁,计有两次和亲、十次会盟、百余次互聘使臣、难以数计的大小战争。除此之外,往往为治史者

初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及其历史功绩————作者:宫爱东;韩锡铎;

摘要:<正> 1975年10月,周恩来总理在病重的期间做出了"要尽快地把全国善本书总目录编出来"的指示。当"四人帮"横行时,这一重要的指示是无法贯彻执行的。1976年周总理病逝,同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从1977年开始,国家

论《公羊传》————作者:陈其泰;

摘要:<正> 一引言公羊学说的源头,在《公羊传》对《春秋经》的解释。《公羊传》代表了着重从义理方面解释《春秋经》的一派,与着重从史实方面解释《春秋经》的《左传》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术风格。华夏文化具有"史官文化"的特点,不少学者重历史记载,重"述而不作",酷爱注释经典,从字音、字义、礼制、典故方面一代一代不知疲倦地作注解。由于这种崇尚"述而

白居易思想考————作者:顾学颉;

摘要:<正> 我对白居易的研究兴趣,约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由于工作任务的关系而逐渐引起的。当时,出版社的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编选注释一部《白居易诗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一种,限期完成。因各种客观原因,断断续续花了两年时间,才算编成出版(中间为了赶时间,还有人帮着作了小部分工作)。出版后,曾得到社会上各方的好评。对于白居易的诗,过去虽不算很生疏,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论略————作者:万明;

摘要:<正>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Matteo Ripa)于清康熙年间来华,是罗马教廷传信部派遣,经教皇特使多罗推荐进入清宫服务的3名非耶稣会士之一。马国贤是教士、画家、翻译和宗教与文化传播者。尽管他一生中具有多重身份,但实际身份却只有一个,即传教士。但在18世纪中西较大规模交往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同时造就了他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的命运,并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

二十世纪初年文化民族主义述论————作者:杨思信;

摘要:<正> 文化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次元形态,它主要强调的是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要求民族成员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和统一。文化民族主义既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区别于西方民族主义的重要特征,关于这一点,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曾指出:"当一个世纪前近代压力促使中国广泛的民族主义上升时,它可能是建立在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暂时的文化优越感基础之上的,

河间献王的儒学思想与古文经学————作者:钟肇鹏;

摘要:<正> 汉武帝时为汉代鼎盛之世,文治武功均堪称述。就文化学术而言,当时有三个学术中心。一、以长安京师为中心,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由于得到汉武帝和丞相公孙弘的支持,以《公羊春秋》为核心的今文经学成为汉代的统治思想。二、南方以淮南王刘安为主的学术中心。刘安(约前179—前122年)是汉武帝的叔父。他"博辩善为文辞",不喜欢弋猎驰骋,"好书,鼓琴"。文思敏捷,武帝诏令作《离骚赋》,"旦受诏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省级文化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9955.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