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汉语言文学研究》 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汉语言文学研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汉语言文学研究》是由河南大学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语言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2010年3月正式创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传播中,它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守繁荣人文科学研究、服务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生态的办刊宗旨,崇尚学术中有争鸣、争鸣中有宽容、宽容中有立场的办刊理念。
期刊栏目:汉语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与美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园地、学术动态与综述。
期刊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关注学术前沿,跟踪学术争鸣,提升精神品位,创造学术精品,用高水平的编辑质量回报作者和读者,在大学生、高校文科研究人员和其他社会科学爱好者中很受欢迎。
期刊目录参考:
1 翻译的立场与翻译的策略——大卫·霍克思及《红楼梦》翻译四人谈 杨乃乔;王东风;许钧;封一函; 4-12
2 “劫”遭逢现代计时器:《红楼梦》的时间意识与焦虑内核 应磊; 13-24
3 殖民/后殖民圣经读者的多样化阅读 梁工; 25-30
4 开拓中西游牧与跨界叙事的也斯 凌逾; 31-40
5 樊粹庭豫剧改革的戏剧史意义 康保成; 41-46
6 樊粹庭戏剧创作方法简论 张大新; 47-56
7 《风月梦》中的两性张力 徐志平; 57-65
8 论“三言”中的“集体共用型”叙事模式——以《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为例 张怡微; 66-75
9 英敛之、吕碧城与天津公立女学堂的创设 郭道平; 76-84
10 秋风秋雨返秋魂——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民元秋瑾迁葬 高翔宇; 85-98
11 钱锺书眼中的散原诗歌 李开军; 99-107
12 广州鲁迅论纲 朱崇科; 108-117
鸣网郑重承诺:
1、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各类杂志的官方网站或杂志社,是快速高效发表论文的中介机构,谢绝投递杂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务全面,包括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等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取维持网站正常运转的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无其他额外费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www.gapp.gov.cn)认证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凭借多年的论文发表经验,审核、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 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汉语言文学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康德美学如何耽搁了审美时宜?——以“审美判断”分析为主————作者:刘彦顺;
摘要:“时宜”一词等于“意义”加“时间”,是数千年汉语哲学的灵魂之一。时宜是时间性的根本,审美时宜是审美时间性的根本。康德在对科学、宗教、道德、审美这四大时宜的对比与组合中,基于理性至上的大一统立场,把知、情、意这三种心智孤岛化并配属于不同时宜,轻视审美时宜,以回忆、反思等理性心智僭越审美生活作为感官愉悦感的心智能力——只有感官感觉记忆或审美滞留而不能回忆与反思,继而导致——审美时宜被审美判断长臂管辖,...
一首“最好”的中国现代诗——卞之琳的代表诗作《尺八》解读————作者:解雪洁;
摘要:卞之琳是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但其诗作的艺术现代性究竟何在,仍是一个有待解释的问题。比较卞之琳的现代诗代表作《尺八》与徐志摩同一主题的浪漫诗《留别日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卞之琳诗的艺术现代性特征——寻找象征性的客观对应物、把诗写得更像小说和戏剧以及客观节制的非个人化抒情,这些都展现了卞之琳追求象征暗示的间接抒情法,与徐志摩等浪漫诗人感情激荡、直抒胸臆的直接抒情法判然有别
主持人语————作者:成玮;
摘要:<正>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高山大河,蕴藏深厚,涵容广大。研索者虽众,仍令人油然而兴“说不全、说不完、说不透的苏东坡”(王水照先生语)之叹。学界对于他的热忱,历久弥新,今时甚至犹胜往昔。下面三篇文章,均属研苏的新体会,因裒为一辑,以就教于方家。究明苏轼著述版本,自是基础工作。在这方面,既有积累颇丰。刘尚荣《苏轼著作版本论丛》(巴蜀书社1988年版)便是代表性成果。晚近随着国内图书馆藏日益开放、域外汉...
劳动与审美——马克思、席勒和黑格尔————作者:戴晖;
摘要:现代人生活在为商品所覆盖的世界,人作为劳动力也是商品,生产者与他的生产性是可分的,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把审美的本质归结于自由的生产劳动,于是改造社会经济基础不仅是实现劳动自由的前提,也是重新获得美的生活规范的必要条件。人在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中曾经具备以美为规范的居住方式,并且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类型,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曾创造性地阐述了作为精神自我意识教养的劳动和相应的劳动者宗教。...
语助喜罗:虚字与宋代文章的书写困境————作者:王燕君;
摘要:宋代文章常陷入“格弱字冗”之讥。基于文学的外部研究,可知宋代国力政体对其文章风格所加的影响;但聚焦文本内部,从语言修辞的角度加以考察,便知宋代文章的卑弱之风与“语助喜罗”关系甚切。虚字频用致使宋文陷入卑弱疲苶之境遇,而这种被不少论者视作宋文弊端的修辞手法却因方便效拟等原因被后世士子奉为科场时文之“密技”,同时亦滋生出诸多拙劣效拟之作。虚字的高频使用成为宋代文章的独特风格标签,亦由此不可避免地衍生出...
中篇小说《青衣》中的戏剧隐喻与隐喻戏剧————作者:孙毅;
摘要:文化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交叉催生出文化隐喻,汉语将“人生”概念化为“戏剧”,“人生如戏”这一隐喻在汉语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化中比比皆是。本研究在阐释“人生如戏”这一概念隐喻的内涵、维度、分析框架及其在文学作品《青衣》中的具体运用基础上,揭示出“人生如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主题之一,凝结且凸显了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观。研究发现中国文化关键词“戏”作为隐喻源域,其丰富的构成要素对文化隐喻“人生如戏”...
切于人事:三苏《易》学在宋高宗朝的复兴————作者:高扬;
摘要:宋高宗时期,三苏蜀学复兴,对其时学术产生重大影响。就《易》学而论,李光、张浚、朱震、李衡在解《易》之作中对《苏氏易传》有所征引。苏学以经世致用为导向,切于人事是《苏氏易传》的一大特色。苏轼常借《易经》探讨朋党问题,阐发应对小人之法。其反对过分打击小人,主张予以适当包容。这为李光、张浚的解《易》之作所承袭。此外,《苏氏易传》以自然和“无心”之说阐发简易之道,反对有意“同风俗”,以驳斥王安石。张浚、李...
“‘退后一步’与1980年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学术研讨会圆桌讨论————作者:朱羽;王鸿生;贺照田;王光东;毛尖;张炼红;李雪梅;蔡翔;
摘要:蔡翔老师《1980年代:小说六记》1于2024年夏出版,其接续并发展了《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2中的相关思考,尤其是提出了“退后一步”这一极具方法论意味的观点。此书广泛涉及“1980年代”从哪些核心方面“退后”以及如何“退后”,更辩证地探讨了1980年代与“前三十年”之间的关联,为我们重思1980年代文学—文化提...
中国古代拟经传统的形成及其意义——以扬雄拟经为中心的考察————作者:沈相辉;
摘要:扬雄以作赋之法拟经,先后拟《易》作《玄》、拟《论语》作《法言》,开启了以拟经代注经、并藉由拟经以征圣的传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纵览扬雄生平,可知其拟经实为拟文行为的升级,他虽有悔赋之举,但其拟经仍保留了辞赋创作的某些典型特征,是赋法与经义的结合体。面对“非圣人不可作经”的传统经学观念,扬雄为建立自身合法性,创造性地提出“其事则述,其书则作”的新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述作...
国剧潮中之混战:再探1925—1927年国立艺专戏剧系的课程争议————作者:游富凯;
摘要:1926年上半年,由赵太侔、余上沅等人主持的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调整了课表,每周加入数十小时的旧剧课程。此举随即引来争议,其中左明、张兰璞和王瑞麟等学生成立“五五剧社”,并在《世界日报》的《戏剧周刊》发表言论,以表达自己的戏剧主张与心中的不满。目前学界在讨论“国剧运动”的相关议题时,多将戏剧系师生的不合以及五五剧社的成立视为国剧运动失败的表征。然而,从旧剧课程安排的意见分歧,到课堂外的新旧剧论争...
《东坡大全集》对苏轼诸集的篡改、后果及应对————作者:江枰;
摘要:南宋早期《东坡七集》和《东坡外集》刊行后,麻沙书商对其大加篡改,加上少量从他处所得,合编成新的《东坡大全集》。其篡改手段包括打乱篇序、改动标题、分合内容、增删文字、窜入他作等。《大全集》因此虽多被诟病,其流行程度却长期超过《七集》和《外集》,更因其在明初被改名翻刻且成为多种苏轼全集的祖本而贻害深远。后来有些篡改因苏集的重刻重编得以纠正,有些则存留至今,学者们也莫名所自。其中尤以对《外集》尺牍的改动...
长者进后生,亦使我有闻——苏轼与张耒的交游————作者:成玮;
摘要:张耒是苏轼的重要门人,起初游于苏辙门下,进而成为苏轼弟子。历时考察苏轼与他的交游,可分三期:一是熙宁四年(1071)至元祐元年(1086),相互了解与欣赏逐步加深,但张耒尚未列名苏轼门下。二是元祐元年至八年(1093),多半时间相聚于汴京。这是张耒正式和苏轼确立师生名分的时期。其诗文之外的学术、政论,也日益为后者所知。三是元祐八年(1093)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张再未相见,但情谊始终不...
被忽略与被误读的:李健吾剧作中的乡绅形象——兼谈其剧作的“现实性”问题————作者:李星辰;
摘要: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中乡绅形象的研究已积累了颇多成果,而李健吾剧作中的系列乡绅形象仍在众多研究者的视野之外。李健吾20世纪30年代乡村题材的剧作皆以乡绅为主人公,通过其现实境遇与精神畸变折射出中国乡村政治、经济与文化秩序的变迁,展现了乡绅阶层在国家权力下渗、多方势力竞逐、传统文化资本失落的社会转型进程中经历了现实冲击和心灵风暴。李健吾将丰富的时代现实内容编织到具有艺术直观性的情节与形象之中,通过极端化...
翻译何以“发表区区政见”?——梁启超《佳人奇遇》译本对读及考释————作者:张震;
摘要:《佳人奇遇》是梁启超流亡期间翻译、连载的政治小说。梁启超接触到柴四朗《佳人之奇遇》事出偶然,但1898年底选择将其译印,则是出于对戊戌时期政治观点的坚持。相同的流亡体验,相近的政体观,使梁启超持续两年将《佳人奇遇》连载于《清议报》。尽管主要篇幅以直译手法译出,那些有意改译和被迫改译的部分,体现了梁启超赴日后救国理念的变与不变。梁译《佳人奇遇》既表明了梁启超的政治家底色,也见证了晚清一代知识分子主动...
“川西”经验与“阶级”方法的摩擦、耦合——《还乡记》的版本考释兼论沙汀1940年代创作转型的方法与困境————作者:徐文泰;
摘要:《还乡记》是沙汀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有意识”地向下书写普通农民阶级斗争的转型之作。虽然这部小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学史中颇受好评,但沙汀却三次修改文本。这种“不安”的背后,是“熟悉”的川西经验与“应该”的阶级方法之间摩擦、耦合的过程。真人真事如何上升为更典型的人物与事件,川西特殊的革命实践如何带有中国革命更为普遍的色彩,感性的深入生活如何追上理性的组织生活的节奏,这些核心...
女学生何以“登场作戏”?——“五四”之前女校关于“学校剧”的言说变迁————作者:黄湘金;
摘要:“五四”之前的女校演剧活动是剧史上隐伏的存在。彼时男校演剧颇为活跃,典型者如南开学校,以修身教育来接引戏剧诞育。此策略在女校中更为普遍。1906年吕碧城曾在《兴女学议》中谈及观剧之于女性的德育价值,而上海城东女学的言说,则从女性表演的本位彰显戏剧教育的意义。清末民初“女校剧”的生长,多借校园“游艺会”平台才得以实现。校方面向公众发言时,往往强调二者的礼义内涵和教育功能,而略过其休闲意蕴。至1915...
黄人集外手稿《东吴发刊词》————作者:黄人 ;黄均达;
摘要:近代文学理论家黄人的文集已为时贤搜集出版,作为后裔,最近在整理黄人遗稿时发现一份手稿,经辨认核查,正是黄人1913年为东吴大学校刊改名《东吴》时所撰发刊词,这应是现今发现的黄人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为目前出版的黄人文集所失收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辛勤耕耘者————作者:左鹏军;
摘要:关爱和教授《中国近现代文学论著五种》是近年来中国近代文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显著成绩,也是新时期以来四十多年间近代文学研究成就的有力展示。关爱和的近代文学研究体现出自觉的难度意识、长远的建设意识、圆融的贯通意识、高远的前瞻意识和果敢的引领意识,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作为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四代学人的杰出代表,关爱和教授的近代文学研究留下了富于启发性、引导性的学术经验,且具有显著而深...
清末金天羽所编唱歌集的思想内涵——以三编《新中国唱歌集》为中心————作者:李向阳;
摘要:在清末启蒙与救亡的语境中,唱歌因被视作改造国民品质的有效方式而被纳入学堂科目。作为清末新式教育的先行者,金天羽是学堂乐歌编选潮流中的重要一员。金编唱歌集目前可见《国民唱歌》第二集和《新中国唱歌集》初编、二编、三编。在唱歌集编选及创作实践中,金天羽以自身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的多重身份,表达了以民族主义和尚武精神为主题的革命思想、以培育男女平权之新国民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和诗界维新之文学思想。金...
民族团结的使者、革命音乐的“先声”——安波在冀察热辽解放区的革命音乐活动考————作者:宋一平;
摘要:作为冀察热辽解放区革命音乐史的书写者与见证者,安波不仅创作了大量革命音乐作品助力革命现实斗争,而且还创办与领导了冀察热辽鲁迅艺术学院,为内蒙古地区培养了大批革命文艺人才。同时,他继承延安革命文艺的优良传统,搜集整理大量东蒙民歌并编辑成集,为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卓越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内部成员团结互助的宝贵精神与集体智慧,对于新时代弘扬北疆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华夏文化
- 省级《文博》
- 省级疯狂阅读最美文
- 北大核心《外国文学研究》
- 北大核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动脑
- 国家级《档案学研究》
- 省级青海湖
- 北大核心戏曲艺术
- 省级南方文学
- 省级青年博览
- 省级媒体时代
- 省级《青春岁月》文学期刊
- 省级青少年文学
- 省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 省级《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省级紫禁城
- 国家级中国地市报人
- 省级《现代电影技术》
- 省级山东图书馆学刊
- 省级超好看
- 省级大众摄影
- 省级恋恋中国风
- 国家级海交史研究
- 国家级《中国民政》
- 省级《图书馆杂志》
- 省级《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船山学刊
- 省级娱乐无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