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7月4日,《新青年》第三卷五号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
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
1918年4月18日,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辨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
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新青年.珍情.栏目设置主要栏目:情结、善意待人、读图、晒客天堂等。
阅读推荐:亚非纵横
本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和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主办,是具有政策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刊物。本着为党、政、军、学、企等各界读者深入了解和认识亚非乃至世界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宗旨,《亚非纵横》主要刊登关于亚非地区及影响该地区的重大战略问题、热点问题和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问题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吉他平方
- 省级历史文献
- 省级太湖
- 北大核心哲学动态
- 北大核心史学集刊
- 南大核心文史杂志
- 省级《八小时以外》
- 省级《阅江学刊》
- 省级流行歌曲(艺考)杂志
- 省级中华传奇
- 省级《创新》
- 北大核心《古汉语研究》
- 省级最文摘
- 省级《学术探索》
- 国家级荣宝斋
- 北大核心《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第欧根尼》
- 省级《世纪桥》
- 省级客家研究辑刊
- 北大核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戏文》
- 省级语言学研究
- 省级德国哲学
- 北大核心《鲁迅研究月刊》
- 省级《四川图书馆学报》
- 省级艺术生活
- 北大核心十月
- 省级武侠故事
- 省级报刊管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