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杂志》(月刊)创刊于1957年,是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我国唯一以“人文”冠名的学术理论刊物。自创刊以来的近半个世纪,它一贯明确倡导彪炳人文精神,传承中华文明,践行学术研究中的学术性、思想性和原创性,以质衡文,出精品,创一流,积极地参与到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进程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人文杂志》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人文杂志栏目设置
马列毛邓江的理论政治构建、法学理论、价值哲学、社会发展与价值观、哲学原理、传统与现代、理论经济学、宏观管理
人文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社科双效期刊
阅读推荐:文物天地
《文物天地》以宣传贯彻国家文物方针政策为宗旨,传承历史文化,倡导收藏文明,积极引导民间收藏和艺术品投资的健康发展。依托中国文物报社的渠道、专家作者队伍,《文物天地》的内容具有文物博物馆、收藏、拍卖行业权威水准,给读者提供好读(文字生动)好看(图片精美)、可信可靠的文本,和最新最快最受业界关注的信息。
人文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视域下的公平正义问题————作者:潘玥斐;
摘要:马克思一生都保持着对时间问题的关注。随着他逐渐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现实世界,马克思开始从人的现实经济生活出发思考时间与人的自由问题,并建立了自己的自由时间理论。自由时间理论直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自由时间异化现象,提出工人必须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扬弃已经异化的自由时间,重新实现自由,其中蕴含着人类解放的政治哲学意涵。从社会现实层面来看,自由时间的异化与分配不公问题紧密相关。虽然同样是解决当时社会现...
数字政府驱动公共服务效率提升: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作者:张博;黄芳桂;
摘要:数字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效率提升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需要深入探讨数字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作用机理,正视当前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诸多困境因素,并寻找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可行路径。数字政府可以通过推动平台数据互动共享、优化数字治理流程、精准识别公共服务需求、精确促进服务空间均衡,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化、体制化、技术性、属地性等现实困境。因此,数字政府建设应从思维理...
中国文论的话语行为——以《文心雕龙》篇名动词为例————作者:李建中;
摘要:中国文论是以关键词为路径呈现语义内涵、实施语用意图并建构话语体系的话语行为。既有的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关注“话语”而忽略“行为”,具体而言就是关注名词而忽略动词。中国文论关键词之中有大量的动词,以《文心雕龙》为例,刘勰既在《序志》篇用一连串的动词建构起《文心雕龙》的话语体系,又依次在上下两编用篇名动词标示《文心雕龙》话语行为的三大特征:一是对文学元典的“宗”与“辨”,二是对文学文体的“明”与“诠”,三...
赞曰:《文心雕龙》关键词阐释的诗径与理路————作者:李小兰;
摘要:《文心雕龙》的“赞曰”,既是刘勰文论的一个关键词,又为刘勰文论的关键词阐释开辟了诗径与理路。50首“赞曰”皆为四言诗,直接赓续了《诗经》的诗性和理趣以及“以诗论诗”的言说方式,既将《文心雕龙》每篇的骈俪性书写贯彻到底,又对每篇的关键词阐释作出理论小结。“赞曰”之“诗”与“理”兼美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左提右挈,精味兼载”,其骈体俪辞,兼载对句之美与辩证之义;二是“约举尽情,昭灼送文”,其诗句的...
殷周之制抑或北族传统?——前后赵“天王”号所见政治文化与后世建构————作者:杨姚瑶;
摘要:与秦汉时期确立的皇帝名号不同,十六国时期君主多称“天王”。靳准、石勒与石虎时代的趋势是立足北族传统而寻求政权的合法性。将“天王”号光大的石虎以周制粉饰“天王”号,为后世君主使用“天王”号开辟了理论来源。唐修《晋书》保留石虎称天王依殷周之制的记载,又模糊了“天王”号其他理论来源,发扬北方十六国在政统上的建树。后世史家论及十六国君主称天王一事,大体不出周孔之道与《春秋》之义。“天王”号在使用过程中内涵...
绿色“一带一路”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完善——基于绿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视角————作者:刘传春;张敏;
摘要:21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绿色公共产品供给效力不足,全球环境治理赤字加剧。从公共产品类型看,供给效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器物型绿色公共产品供不应求、制度型绿色公共产品供给陷入改革困境、理念型绿色公共产品供给难以形成共识,这三大问题直接引发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赤字、规则赤字和效率赤字。对此,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通过提升器物型绿色公共产品的质与量而主动承担发展中大国责任、提升制度型绿色公共产品的适用性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辩证方法与中庸智慧————作者:张师伟;朱垚;
摘要: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先进代表,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主动践行“两个结合”原则,形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特色与显著优势,成功开辟并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了相关理论的深化与自觉。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人在方法论维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中华传统辩证法思想相结合,将传统辩证法中以“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为内核的“中庸”智慧加以改造,使其内嵌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时代化的...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作者:刘华军;史浩琰;
摘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是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文章深入阐释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的理论内涵,从要素理论、历史规律、实践要求三个维度揭示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建立的内在逻辑,论证了以机制建设推动未来产业投入持续增长的必要性。通过进一步梳理我国未来产业投入机制建设历程发现,涵盖资金、人才、技术三方面投入机制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使得基础研究能力不...
DeepSeek等通用人工智能涌现中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作者:苏敏;陈佳馨;夏杰长;
摘要:当前,随着2025年新年伊始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凭借突出性能与开源策略,引发硅谷震动,以及宇树科技在具身智能领域不断探索发展,这些都标志着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在通用人工智能涌现中,企业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企业生产中新技术和新模式上的“新”,更为关键的是企业创新要素、创新流程与创新强度上的“质”。文章分析了通用人工智能涌现与其技术可供性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提...
字以表义:元代字说中的文论观念————作者:袁劲;
摘要:根植于“名以正体,字以表德”的传统,字说主要在训诂或义理层面说明字与名的文化关联。宋代以来,文章创作、文集编纂和辨体批评对字说、字序、字解、字辞、祝辞、名说、名序等近似文类的辨析尚不明晰。综合文体功能与文体生成来看,其称名以“字说”为宜。不过,“字说”之“说”又能涵纳“序”乃至韵体的“辞”“赞”“铭”“诗”,将逻辑性、叙事性和诗意融为一体,呈现“文备众体”的兼性特征。“有文有笔”的字说,偏于实用、...
论西周封建侯伯的政治军事与经济功能————作者:王晖;
摘要:据古文献与金文资料,西周早期以及中期在边远区域设置的诸侯侯伯,相当于某一区域的诸侯霸主。这些“侯伯”的分布区域,东及齐鲁一带,南及江淮一带的南淮夷,北及燕山南麓的今北京市一带。这些封在边远地区的“侯伯”一方面具有作为政治军事重镇的布点功能:藩屏周王朝,控制周边蛮夷戎狄;另一方面不仅要自己向周王朝负有服役与缴纳贡赋的责任义务,而且还具有控制周边大小方国部落并向周王朝缴纳赋贡、定期服役等经济方面的权力...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作者:罗永宽;杨娇;
摘要: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意蕴深邃、内涵丰富,其生发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迈向“三新一高”的内在需求等多重因素。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实现了应然与实然的多维统合,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展演中阐释了新时代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内在要求、价值旨归和发展战略,凸显了在马克...
瓦解黑格尔宗教哲学的两种人学谋划——从青年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谈起————作者:温权;
摘要:青年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宗教观的臧否,预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学谋划。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以如何揭露“绝对精神”的理性神原相为线索,他们先后用服膺宗教启示但弃绝现实世界的“孤绝个体”,或直面现实世界并扬弃宗教意识的“社会总体”勾勒人类生存的实然形象;其次,以怎样看待“政治国家”的国家神内核为参照,他们相继把本己性的“伦理个体”和异己性的“政治共同体”视作宗教的现实策源地,从而依托凌驾于有...
《文心雕龙·物色》篇理论特质与美学精义探微————作者:陶水平;
摘要:“物色”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提出的美学范畴。此后,“物色”成为中华感兴美学的重要范畴。“物色”美学范畴成为中华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色”既是中华古典艺术审美“感物”“感兴”“比兴”得以发生的对象来源,又是古典艺术“意象”“气象”“意境”得以生成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对“物色”美学范畴的研究至关重要。在对“物色”历史语义考辨的基础上,辨析刘勰“物色”美学范畴的理论特质和哲学基础、揭示“物色...
体用之辨与中国文章学的体用论——以《文心雕龙》为中心的讨论————作者:吴中胜;
摘要:“体用”范畴是中国本土固有思想发展的产物。先秦时期,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有相关的思想因子。魏晋玄学对此有更多更深入的关注,并广泛地影响到正处于自觉时期的中国文章学,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这一影响在中国文章学中的集中体现。刘勰从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和具体层次,多方面多层次展开“体用之辨”。在刘勰看来,文章从本体、体制到体貌,无形之体无处不在;与之对应的是,从最高层次的文章功用,到中间层次的文章规范,再...
刘勰“选文以定篇”的史料来源————作者:贾奋然;
摘要:与萧统《文选》选文大体立足“篇翰”、不选经传子史类不同,刘勰“选文以定篇”的范围不限于集部“篇翰”,还从浩瀚的经传子史中大量发掘、遴选、剪裁具有文体学意义的文字片段、口头陈辞、文体雏形、文体本事选文构史。他从经传诸子中截取具有明确文体指向的史料构成选篇,发掘经传诸子中隐含的文体学史料命篇命体;从史籍“镶入”“附录”式录文中提取选文,遴选史籍中的文体本事钩沉文体史;从文章总集和分体总集中撷取经典篇目...
“压力—释放”模型下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形成与防治————作者:谢治菊;陈伟彬;
摘要:规模性返贫是在返贫监测对象密集分布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在某个风险事件中有较高比例人口返贫的现象,具有明显的群体性、规模性和突发性特征。规模性的识别标准是“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事件中有较高比例的人返贫”。文章在借鉴“压力—释放”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将规模性返贫视为一种大规模风险事件,其风险诱因是贫困脆弱性与致灾因子交织耦合的结果。一般而言,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可能性比较低,除非有重大的突发性事...
日俄战争视域下的英国东亚版“大陆平衡战略”研究————作者:于逢春;李颖;
摘要:1904—1905年日俄战争是近代以降非欧美小国首次战胜欧洲列强之战,并在客观上逼得俄国退出了侵占五年之久的中国东北领土。日本敢于对俄国开战并取胜,得益于英国实施“东亚版”大陆平衡战略。英国巧妙利用日俄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主动与日本结盟以壮其胆,诱使日本率先挑起战争,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该场战争的节奏与走向。在预测到日俄两国难免一战之际,英国在情报搜集、信息侦查与临时购舰等临场备战上给予日本大力支...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基于研究者方位、取向与方法角度的分析————作者:刘金海;刘思敏;
摘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一项历史使命。要讲好中国故事,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具有相应的研究方位、取向及方法。其中,研究方位有时空方位、历史方位和理论方位之分,研究取向有价值取向、学科取向与角色取向之别,研究方法有基于“社会”和“科学”的两大类;综合来看,研究方位、取向和方法是内在地、有机地关联在一起的。社会科学研究首先应对方位进行“叠合”,对取向进行“化约”,对方法进行“证成...
态度·方法·意义:选史入集与古文品质塑造————作者:汪雯雯;
摘要:选史入集现象贯穿于中国古代总集编纂的整体历程中,是反映历代古文观念的窗口。在理学与科举风气下,南宋总集立足于史书文本的内在实用价值,对其大量选录并就史书文道、文法、文体等层面进行阐释,奠定明清总集开掘史书的基本倾向。总集经过裁篇、删改、拟题等编辑方式重构文本,新文本多以事件、言辞、人物、文体、主题为中心,呈现出史书在总集中的多元阐释空间。选史入集既彰显出个体旨趣与历时性观念嬗变之“异”,其经典化历...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宗教
- 省级《保山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译林》
- 北大核心《中国翻译》
- 省级《同舟共进》
- 省级《重庆社会科学》
- 省级收藏拍卖
- 省级《传媒观察》
- 省级《贵阳学院学报》
- 省级军事文摘
- 省级《天中学刊》
- 国家级《世界遗产》
- 省级《传播与版权》
- 省级中国文字研究
- 省级创意美术与手工
- 省级散文(海外版)
- 省级《文史春秋》
- 省级西藏人文地理
- 省级《鲁东大学学报》
- 国家级新媒体研究
- 省级青少年文学
- 北大核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草原歌声
- 省级《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花城》
- 国家级《中国文艺家》
- 北大核心《舞蹈》
- 省级《协商论坛》
- 省级中国回族学
- 北大核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