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世纪

世纪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1-1654/K
国际标准刊号:1005-4715
主办单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主管单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上一本期杂志:戏曲艺术戏曲文化核心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南国博览广西省期刊发表

   《世纪》上海市文化期刊,杂志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综合性文史双月刊。《世纪》的前身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上海文史》。1989年1月,《上海文史》创刊,内部发行,半年刊,1991年改为季刊,1992年获公开出版发行。其时,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萧乾先生为加强全国文史研究馆系统间的交流合作,推动文史研究,积累史料,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议将《上海文史》改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后经国务院领导指示同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1993年7月《世纪》在上海创刊。

  《世纪》创刊以来,中央文史研究馆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通力合作,坚持"积累史料、传承文化"的办刊宗旨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依托全国文史馆系统文史人才荟萃的优势,不断扩大作者队伍、拓展选题范围、丰富栏目内容、提高出版质量,逐步形成了以追求高品位、雅俗共赏、文章史料价值高、可看性强的独特风格,成为一份全国有影响的文史纪实类刊物。《世纪》发表的文章,强调以作者"亲历、亲见、亲闻"特色,同时也刊用文史专业工作者悉心研究的成果。编辑部同仁长期兢兢业业,坚持以披露百年中国的重要史实为己任,努力为后人留信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纪》已成为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存史资政、以史育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曾先后获得华东六省一市优秀期刊和百家优秀期刊进边防连队刊物之一的殊荣。

  《世纪》向以知识界人士,尤其是中老年知识分子为读者对象,读者群相对稳定,读者遍及全国各地。北京国务院直属机构在职的副部级以上领导、上海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等都是固定读者。编辑部积极加强宣传,拓展发行渠道,进一步扩大刊物的社会影响。可喜的是《世纪》创刊以来每期都有不少精彩文章被海内外众多媒体转载,近几年转载率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编辑部与国内知名期刊网站开展紧密合作,使读者面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全球每一个关注中国百年历史变迁的人士都可及时读到《世纪》,扩大了刊物的传播面和影响力。

  阅读推荐:史学理论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南大核心史学期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历史学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史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评析各种史学思潮和史学流派,研究国内外史学发展状况和趋势,刊载读史随笔、书评及综述等。

  世纪最新期刊目录

近代沪商的精神气象————作者:熊月之;

摘要:<正>沪商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不但指沪籍商人,也包括在上海奋斗的其他籍贯的中国商人。沪商来源广泛,就籍贯论,除了上海本地,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等地的都有,开埠初期以广东籍为多,进入20世纪则以江浙籍为多,其经商起点、所营行业、发展路径也各有千秋。但是,由于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上海同一座城市里,具有相同的文化传统,面对相同的国际、国内环境,沐浴同样的时代风雨,很多时候其竞争对手也是相同的外...

一生献给空间发动机事业————作者:王继盛 ;游本凤;

摘要:<正>不驰空想,不骛虚声。王继盛之所以能坚守空间飞行器液体发动机点火试验半个世纪,正是他始终心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朴实信念。中国航天之所以如此辉煌,正因为有像王继盛这样一大批航天专家,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顽强地支撑起浩瀚苍穹。2023年6月7日,本文作者游本凤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博楼对王继盛进行了访谈

祖父吴湖帆与《富春山居图》的渊源————作者:吴元京;

摘要:<正>众所周知,中国画的巅峰之作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经历磨难,在明末被收藏家吴洪裕欲陪葬而烧成两段。事后分别再起名,前段较短,称为《剩山图》;后段称为《无用师卷》。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成画660余年,遭火殉一分为二360余年,分藏海峡两岸60余年后,终于完成了历史性的合璧展览,在两岸的交流史和中华文化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其实,我爷爷吴湖帆和《富春山居图...

梅志的童话作品————作者:丁言昭;

摘要:<正>我从小就喜欢看童话书,父亲丁景唐告诉我,梅志(1914-2004)是个儿童文学作家,所以我很早就知道梅志这个名字了。第一次见到她,是在1993年3月,我和父亲一起出席在湖南常德的桃花源举行的“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第二次见到她,是1993年9月,我和陈思和、王锡荣、周忠麟等一些朋友去参观“胡风生平与文学道路展览会”,再次见到梅志。那年她已年届八旬,可是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多了,精气神十足...

用相机记录时代的战地摄影师张绍柯————作者:李梦璐;

摘要:<正>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部柯达牌135型折叠相机。它纵8.5厘米,横12厘米,高4厘米,机身小巧,便于携带。机上配有滤色镜,内装德国胶卷盒,外有皮盒、皮带。相机的主人是牺牲在辽沈战役中的战地摄影师——张绍柯。虽然这部相机看起来有些陈旧,但在解放战争时期已是比较先进的摄影器材。当年,战地摄影师被称作“带着特种武器的战士”,他们跟随参战部队,凭着专业、坚韧和勇毅,以相机、摄影机为武器,...

胡愈之与邹韬奋的交往————作者:罗银胜;

摘要:<正>我在写《潘序伦传》(该书于200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发现他和《生活》周刊的主编邹韬奋交往颇深,继而对韬奋先生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学习了《邹韬奋全集》《邹韬奋年谱》《胡愈之文集》等相关资料。《生活》周刊是由黄炎培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旨在“传播职业教育消息”,邹韬奋任主编。他是一位爱国的出版家,与胡愈之早已相知,但九一八事变后两人才得以谋面。这时候胡愈之刚刚发表《莫斯科印象记》,邹...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选刊

摘要:<正>康移风,1947年生,湖南新化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南当代中国画创作院院长,湖南省画院特聘画家。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美术展览及艺术创作活动,先后在湖南、山东、广东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矿工专题作品展,作品《我的弟兄》《憨》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曾作为湖南十位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参加由全国政协...

两航起义中的贵州籍航空先驱——张镒————作者:彭科;

摘要:<正>1949年11月9日,两航(原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转移到香港的两千余名航空技术、业务人才,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故土的热恋,在两航总经理刘敬宜和陈卓林率领下,毅然脱离国民党,冲破重重阻碍,冒着生命危险,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到达首都北京和天津两地并宣布起义,这便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在“两航起义”中,张镒担任北飞机长,为起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主席盛赞“这是一个有重大意...

忆1978年上海市话剧汇报演出————作者:刘业雄;

摘要:<正>1978年7月15日,星期六。晚上7点30分,在位于乌鲁木齐北路的上海静安区文化馆,公演了一场“小戏专场”。这是1978年上海市话剧汇报演出中唯一的独幕剧专场。共上演三出独幕话剧,由两个业余剧团和一个专业剧团演出:上海胶鞋一厂的《初捷》、上海师范大学课余话剧团的《最后一次手术》和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约会》。我是刚进上海师范大学的一年级学生,参加了《最后一次手术》的演出。这是我第一次正式...

战时垒允往事:中国银行与中央飞机制造厂的因缘际会————作者:刘平;

摘要:<正>垒允,位于云南瑞丽县最南端的一个傣族小村庄,80多年前在这里诞生的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为抗战时期的航空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期笔者在上海市档案馆偶然发现的中国银行相关档案,记录了该行与中央飞机制造厂的一段因缘际会。肇基:战时的主动选择“九一八”事变后,为抗击日军入侵,国民政府把发展中国军用航空制造业提上了日程。1933年12月,国民政府与美国公司在南京签订合资成立飞机制造厂的合同。美国公司投...

孙中山那次不寻常的回国————作者:廖大伟;王健;

摘要: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为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本期特邀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廖大伟等撰《孙中山那次不寻常的回国》,上海社会科...

再战上海:孙中山1916年的日与夜————作者:徐涛;

摘要:<正>1916年伊始,袁世凯废除了民国纪元,改元“洪宪”。在所谓“非袁不可”的喧闹声中,袁世凯悍然称帝,新生的共和体制一触即碎,这个古老的国度再度陷入至暗时刻。然而,袁世凯未曾预料到,自诩“天下莫予毒”的他在复辟帝制后,中国各地掀起了一波比1913年“二次革命”更加凶猛的反袁浪潮。蔡锷、唐继尧之首义云南不论,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各省,这些受过辛亥革命洗礼、被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熏陶...

金企渊与大夏大学————作者:张建安;

摘要:<正>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的大夏大学,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学,培养出许许多多的人才。长期担任商学院院长的金企渊,对大夏大学有着卓越的贡献,但由于他后来因事离开,自己也没留下著作,世人对其知之甚少。笔者根据相关档案资料及采访,梳理一下金企渊在大夏大学的主要事迹

听家父俞征谈复旦大学第五任校长章益————作者:俞汝庸;

摘要:<正>家父俞征(1910-2001,建筑学家)在复旦大学工作期间,曾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章益教授共事多年。我年幼时也见过他,给我留下了慈祥的印象,后来听家父多次谈起章益,知道了章益和复旦大学的深厚渊源。章益(1901-1986),字友三,安徽滁县(今滁州市)人,民革中央顾问,博士,教授,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翻译家。1943年2月至1949年7月任复旦大学校长。他担任校长一职长达六年半之久...

追寻金九等韩国独立运动志士的在华往事————作者:冯乔;

摘要:20世纪初,因朝鲜半岛遭受日本殖民统治,大批韩国志士流亡海外。1919年4月11日,韩国独立运动志士在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22号(现瑞金二路50号)举行了临时议政院会议,标志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诞生,霞飞路321号为其办公地。1926年7月,临时政府办公地迁至普庆里4号(现马当路306弄4号),之后在此处策划了虹口公园爆炸事件,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临时政府于1932年离开上海后,经过各地艰难辗...

从投亲插队到重返学校————作者:杨玉良 ;金光耀;金大陆;林升宝;

摘要:<正>我的家庭我老家在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是个古镇。查《辞海》的话,可以查到有个人叫杨梓,是元代戏曲作家,做过京官,后来在杭州做官时被贬,到了澉浦。澉浦南门出去是一个宋代的码头,杨梓被贬去管这个码头,家道从此中落。但他有音乐才能,就给人家婚丧喜事唱曲牌。这在澉浦成了一个传统,我爷爷就是唱曲牌的,我父亲还跟着他一起到大户人家去唱。我母亲、我姐姐是农民,我还有个妹妹,患小儿麻痹症瘫痪。我和父亲两人在上...

萧劲光:向海图强,逐梦深蓝————作者:肖墨寒;白凝素;

摘要:<正>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媒体对开国大将萧劲光曾任海军司令员达30年之久和海军航空母舰建设发展等有关的问题给予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热议。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史料、访问萧劲光亲属以及征引其他多维度的参考资料等,本着尊重历史事实和对老一辈革命家负责任的态度提出了我们初步的认识和研析结果,供广大军事爱好者和读者共同研究和参考

“刊读上海”品牌期刊进书店————作者:本刊讯;

摘要:<正>[本刊讯]为进一步优化“书香上海”品牌建设,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指导,上海书刊发行行业协会牵头联合上海各品牌实体书店共同打造“刊读上海”品牌期刊进书店的专架展陈活动。在上海期刊中优选20种具有代表性、适合零售的品牌期刊参加。《世纪》杂志入选,并将在全市16个区30家品牌实体书店门店以专架展陈方式销售。入选的20种品牌期刊有:《第一财经》《萌芽》《书城》《小说界》《收获》《故事会》《...

征文启事————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为进一步发挥《世纪》杂志“积累史料、传承文化”的作用,2025年,本刊拟围绕以下重点选题向社会各界诚征优秀稿件,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征稿内容:1.抗战故事;2.红色记忆;3.改革开放;4.科技强国;5.脱贫攻坚;6.文化星空;7.经典回眸(含音乐、戏剧、绘画、书法);8.名师风范;9.体坛风云;10.城市建设;11.文明互鉴;12.档案宝藏(权威解读公开档案)。征稿要求:1.定位:注重史实...

孙中山与中山大学————作者:赵立彬;李兴国;张文苑;

摘要:<正>在中国大陆,以人物命名的大学很少,而由伟人亲手创办、并以伟人名字冠名,从而将一位世纪伟人与一所大学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数中山大学。秉持“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 1,孙中山于1924年亲手创办了广东大学。1926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今天,中山大学已发展成为蜚声中外的著名学府、华南地区的第一名校。孙中山与中山大学的不解之缘,在现代中国的教育史上,是值得...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