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物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草原文物

草原文物

关注()
期刊周期:半年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5-1361/K
国际标准刊号:2095-3186
主办单位: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
主管单位:内蒙古文化厅
上一本期杂志:扬州文学省级文化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地市报人国家级新闻期刊

   《草原文物蒙古文物考古杂志,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及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地主办的文博专业刊物,是内蒙古文博界集资料和研究成果的主要发表园地。

  草原文物杂志栏目设置

  专题研究、人物研究、研究述评、书评

  草原文物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草原文物杂志社简介

  (一)草原文物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草原文物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阅读推荐:四川文物

  《四川文物》自创刊以来,坚持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兼顾的办刊宗旨,积极宣传党的文物法和文物相关政策,交流信息和研究成果,传播文物知识,提高读者对文物的鉴赏水平,热忱为广大读者服务。

  草原文物最新期刊目录

陕西旬邑县孙家遗址两座先周时期陶窑的发掘————作者:豆海锋;吴梓煊;赵东月;杨磊;

摘要:201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单位组成古豳地考古队,对陕西旬邑孙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工作揭露了丰富的先周时期文化遗存,其中发掘清理了两座先周时期窑址,为探索关中地区商时期陶窑结构的发展演变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宁夏贺兰县插旗口鹿盘沟遗址试掘简报————作者:白婷婷;马晓玲;朱存世;

摘要: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银川市贺兰县插旗口鹿盘沟遗址进行抢救性试掘,清理出4座房址、8座塔基,出土各类建筑构件、瓷片、白灰影塑及彩绘西夏文题记、泥塑造像残块、擦擦等重要文物,证明这是一处西夏时期皇家寺院遗址。该遗址是贺兰山东麓众多西夏建筑遗址中目前唯一经过考古发掘的一处,为研究西夏建筑及两宋时期文化交流提供新材料

明清宁夏江氏家族的三方墓志————作者:王琨;张红英;

摘要:明清宁夏江氏,祖籍江西上饶,明初开国有功获武职,入籍卫所,后徙宁夏。因军功袭替,不断壮大;又通过联姻,成为地方望族。明万历壬辰年,“喠踔洹北⑶昂螅⒏ㄗ笥椅有浇嶂芄躺绷醵珪D,为平定兵变立下功勋。清康熙年间,江琦随赵良栋平三藩、取四川、复云南,后随殷化行平噶尔丹,昭莫多之役,率宁夏军基本上歼灭了噶尔丹军主力。江琦因屡建奇功,被谕褒为“边陲良将”“天下总兵第一”。江氏家族的这三方墓志...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南梁圪旦汉墓M1发掘简报————作者:王永胜;李阳;贺其叶拉图;郭丽;薛峰;

摘要: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乌兰不浪村南梁圪旦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葬结构为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底土洞墓,应为土洞墓和砖室墓的“中间类型”,较为特殊。墓葬虽被盗掘,但仍出土铜镜、陶罐、壶、砚等一批器物,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墓葬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喀喇沁旗水泉村辽代墓葬清理简报————作者:李凤举;

摘要:2018年喀喇沁旗水泉村村民修整梯田时发现一座砖室墓,墓顶坍塌,墓内落满填土,由喀喇沁旗文物保护中心进行抢救性清理。墓葬为3人合葬墓,出土盘、碗、鸡冠壶等器物,束腰墓顶和小型砖室墓用棺是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座砖室墓的清理为研究辽代丧葬制度和社会生活补充了实物资料

东周时期北方文化带石构墓葬初探——兼论宝鸡旭光M19的年代与性质————作者:辛宇;

摘要:东周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流行石构墓葬俗,具体分为石棺、填土内积石、积石为椁三种形式。石构墓起源于北方文化带东北部并逐渐向西南方向传播,其中石棺与填土积石墓流行于局部地区,积石椁墓流行范围较广。宝鸡旭光M19是目前发现的分布在北方文化带最西南部的一座积石椁墓,时代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之间,与冀北地区玉皇庙文化关系密切,其随葬品研究也支持以上认识

“考古学视野下的北疆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作者:党郁 ;刘柯辛;

摘要:<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2024年12月16日—17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考古学视野下的北疆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业务培训班、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业务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

西安市雁塔区贺家寨五座唐墓发掘简报————作者:楚展鹏;崔潇瑜;赵丹;高博;

摘要:2019年7-8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合作发掘了一批唐墓。其中5座墓葬保存状况良好,有刀形土洞墓、甲字形砖室墓,出土一定数量的随葬品,包括陶器、铜器、玉石器、银币等。虽然墓葬等级不高,但为研究唐长安城外周边居民墓葬葬俗及墓葬分布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北汪湛村唐墓M5发掘简报————作者:郭禹卿;贾文涛;雷雅仙;石晓润;

摘要:2023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平遥县北汪湛村北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一座唐代砖室墓,编号M5,出土石质墓志一合。根据墓志,可明确该墓主人为太原郡人士,亡于武周圣历三年(700年),葬在汾州平遥县东二十里王湛村北十里处。M5年代在初唐末期,为判断山西地区初,盛唐过渡阶段墓葬提供了年代标尺,墓葬形制及其出土器物为认识晋中乃至整个山西地区唐代墓葬的丧葬习俗与演进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试论辽祖陵一号陪葬墓出土瓷器的年代及相关问题————作者:陈泽宇;

摘要:辽祖陵一号陪葬墓是祖陵陵园内的重要建置。该墓出土化妆白瓷盏系由十二世纪初的盗扰者所携入。借诸于此,辽末金初,金人占据辽祖陵后,或对陵园内一号陪葬墓及太祖玄宫等进行过定位及盗发。祖陵玄宫及“南岭”建筑群的独特布局,或误使金人将陵园西高台基址视为太祖玄宫之正位。该基址中部所见早期大灰坑可能与金人“毁陵”相关

试论陕北地区龙山晚期的社会性质————作者:郭小宁;

摘要:近些年,陕北地区发现了一批龙山晚期的重要遗存,主要有石峁皇城台出土的石雕、口簧、骨针等,外城东门址发现的人头坑、玉器、壁画等,神圪垯梁、寨山、石峁韩家圪旦等发掘的高等级墓葬,还有早期新华遗址发现的玉器坑等。本文通过对以上遗存的分析,认为陕北地区龙山晚期经历了以神权为主向世俗权力为主导的过程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北汪湛村唐墓M5发掘简报————作者:石晓润 ;冯超男 ;刘玉祥 ;贾文涛 ;郑明明 ;张跃红 ;王晋生 ;孟森源 ;魏聪伟 ;薛琦琳 ;孙先徒 ;翟玉照 ;郭禹卿 ;雷雅仙;

摘要:2023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平遥县北汪湛村北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一座唐代砖室墓,编号M5,出土石质墓志一合。根据墓志,可明确该墓主人为太原郡人士,亡于武周圣历三年(700年),葬在汾州平遥县东二十里王湛村北十里处。M5年代在初唐末期,为判断山西地区初、盛唐过渡阶段墓葬提供了年代标尺,墓葬形制及其出土器物为认识晋中乃至整个山西地区唐代墓葬的丧葬习俗与演进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喀喇沁旗水泉村辽代墓葬清理简报————作者:李云龙 ;李凤举;

摘要:2018年喀喇沁旗水泉村村民修整梯田时发现一座砖室墓,墓顶坍塌,墓内落满填土,由喀喇沁旗文物保护中心进行抢救性清理。墓葬为3人合葬墓,出土盘、碗、鸡冠壶等器物,束腰墓顶和小型砖室墓用棺是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座砖室墓的清理为研究辽代丧葬制度和社会生活补充了实物资料

三彩注壶

摘要:<正>唐代高16.6、口径6.6、腹径12、底径8厘米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出土敞口,圆唇,束颈,垂腹,流残,颈肩之间附贴双泥条形执柄,饼足。白胎泛黄,涂白色化妆土,施黄、绿、赭三彩釉。注口施釉,足底露胎。肩、腹部各饰数周凹弦纹

陕西旬邑县孙家遗址两座先周时期陶窑的发掘————作者:钱耀鹏 ;豆海锋 ;刘斌 ;赵东月 ;杨磊 ;韩一夫 ;韦星星 ;于鹏飞 ;巩相池 ;高巧荣 ;刘军幸 ;陈新儒 ;吴梓煊;

摘要:201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单位组成古豳地考古队,对陕西旬邑孙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工作揭露了丰富的先周时期文化遗存,其中发掘清理了两座先周时期窑址,为探索关中地区商时期陶窑结构的发展演变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南梁圪旦汉墓M1发掘简报————作者:岳够明 ;苗润华 ;杨文广 ;王永胜 ;李阳 ;贺其叶拉图 ;张金龙 ;史明亮 ;白圪东 ;王文光 ;赵二女 ;李宁 ;史子丹 ;石磊 ;张涛 ;王艳君 ;许魁 ;郭丽 ;薛峰;

摘要: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乌兰不浪村南梁圪旦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葬结构为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底土洞墓,应为土洞墓和砖室墓的“中间类型”,较为特殊。墓葬虽被盗掘,但仍出土铜镜、陶罐、壶、砚等一批器物,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墓葬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沙日塔拉遗址人骨研究————作者:孔书馨;窦志斌;高兴超;杨婕;李双;张小荣;岳够明;

摘要:本文对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沙日塔拉遗址2021年出土的38例人骨标本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在性别年龄鉴定的基础上,依据现有公式分别对沙日塔拉男女两性的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进行推算。结果显示,男女两性在身高与体质量方面呈显著差异,体质量指数方面无显著差异。骨骼上的病理现象反映了沙日塔拉人群所面临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骨性关节炎、口腔疾病、骨骼损伤以及可能的贫血状况。结合考古学背景、居民的体型数据及健...

宁夏贺兰县插旗口鹿盘沟遗址试掘简报————作者:朱存世 ;马晓玲 ;白婷婷 ;车建华 ;高雷 ;边东冬 ;徐永江 ;沈刚 ;吕强;

摘要: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银川市贺兰县插旗口鹿盘沟遗址进行抢救性试掘,清理出4座房址、8座塔基,出土各类建筑构件、瓷片、白灰影塑及彩绘西夏文题记、泥塑造像残块、擦擦等重要文物,证明这是一处西夏时期皇家寺院遗址。该遗址是贺兰山东麓众多西夏建筑遗址中目前唯一经过考古发掘的一处,为研究西夏建筑及两宋时期文化交流提供新材料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综述————作者:党郁;

摘要: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又是红山文化命名七十周年。七十年来,一代一代内蒙古考古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今在原来的基础之上,研究时限从旧石器时代古人类起源到现代革命文物的普查,研究领域包括聚落、城址、墓葬、祭祀址、长城、石窟寺、玉石矿等。通过区域性调查、精细化发掘、多学科手段、大遗址保护等方法与理念的开展与实施,在“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题中都...

西安市雁塔区贺家寨五座唐墓发掘简报————作者:张翔宇 ;刘尊志 ;王艳鹏 ;高博 ;赵丹 ;郭炳瑞 ;谢佳芮 ;符云逸 ;牛广余 ;裴玉洁 ;延李超 ;王玉莹 ;楚展鹏 ;王碧杨 ;王紫玉 ;谷天旸 ;崔潇瑜;

摘要:2019年7-8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合作发掘了一批唐墓。其中5座墓葬保存状况良好,有刀形土洞墓、甲字形砖室墓,出土一定数量的随葬品,包括陶器、铜器、玉石器、银币等。虽然墓葬等级不高,但为研究唐长安城外周边居民墓葬葬俗及墓葬分布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