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月刊)创刊于1995年,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主办的读书刊物。
《书屋》宗旨:荟萃思想精华,提高文化品位,开阔生活视野、激扬人生情怀。努力向社会介绍国内外出版物中的精品力作,展示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反映中国知识界、文化界、思想律动和人文关怀的知名刊物。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书屋杂志栏目设置
书屋讲坛、说长论短、史海钩沉、法制经纬、灯下随笔、前言后语、书屋品茗
书屋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书屋杂志社简介
1、书屋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书屋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阅读推荐:图书馆
《图书馆杂志》杂志投稿,创刊于1982年,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合办,在《图书馆杂志》二十四年来的编辑出版历程中,坚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办刊宗旨,形成了前瞻探索与现实研究并重,理论学术与实践操作共举的特色。比较注重图书馆实际工作者的需求,为实践范畴的讨论、交流提供了较多的篇幅。因而在图书馆专业界受到普遍欢迎,邮发量始终位居国内同类刊物的首位.
书屋最新期刊目录
叙拉古访古————作者:傅铿;
摘要:<正>西西里的叙拉古(Syracuse)古城是古希腊的一个著名城邦,在雅典和斯巴达近三十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前431年—前404年),雅典曾在公元前415年派遣了一个由两百多艘船舰组成的远征军舰队到达叙拉古,结果由于军内重要人物背叛而全军覆没。其后,大哲学家柏拉图曾三度来到这里做过两位君主的高级谋士,提出了著名的“哲学王”之说,但柏拉图的每一次叙拉古之行都招来了君主的怒火。第一次在公元前387...
也读《〈考工记〉名物汇证》————作者:颜阳天;
摘要:<正>顷读2024年第一期《书屋》杂志《书屋品茗》栏目的《〈《考工记》名物汇证〉读志》一文,言及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六届上海图书奖荣誉奖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考工记〉名物汇证》(汪少华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以下简称“《汇证》”)“令读者稍感遗憾的,尚有引用古籍的点校方面,偶有失误”,略有同感,谨志于左
偶遇丛残追汲古————作者:计纬;
摘要:<正>明代的刻书业,以虞山毛氏家族影响最著。毛家藏书丰富,校勘精审,印刷量非常大,钱谦益为毛晋所撰墓志铭称“毛氏之书走天下”,其言不虚。直到光绪年间,叶德辉在北京、湖南等地,仍见到汲古阁刻本“插架皆是”,所以《书目答问》就把毛本列为常见易得之书。三百多年来,经历了战乱频仍、政局更替等历史巨变,我们居然还能遇到汲古阁一鳞半爪的丛残,更可以想见当年的胜业了。我得到的第一本毛刻本,是李善注《文选》卷四十...
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份铅印军报————作者:周铁钧;
摘要:<正>1985年7月,在福建漳平一座土地庙里,发现一张粘在墙壁上的《浪花》报创刊号,虽已污迹斑驳、残破缺损,但许多铅印的字迹依然清晰。历经近六十载,它已与土墙牢牢贴合在一起,无法揭下,工作人员就把它连同墙体一同切割下来,运到古田会议纪念馆收藏。后经专家、学者确认,这张红军第四军主办、1929年7月27日在长汀创刊的《浪花》报,早于《红军日报》一年多,是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份铅印军报
西方汉学家眼中的严复————作者:张祚臣;
摘要:<正>严复对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界影响巨大,梁启超就深受他的影响。其他人物,如胡适、蔡元培、鲁迅以及毛泽东,也都在年轻的时候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更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周德伟在探讨形塑其思想的来源时,也曾提及严复及其翻译。他说,对他影响最大的首推章士钊及其主编的《甲寅》,其次是严复及其译述,第三则是导师胡适。但是周德伟不接受胡适文化激进主义的一面,所以胡适只能算“半个”,弃胡而就严,足见严...
“永远光泽明透”的无愁河————作者:蒋南方;
摘要:<正>2023年6月13日,黄永玉离开人间,一年后就是他的百岁生日了。几乎是倒计时,于最后一本书的序言里,他写道:“现在离一百岁还有一年多时间,今天是正月十五,到七月初九可过满九十九,然后是逐步接近一百岁的一天一天爬下去;所以时间还有的是,供我把三四张画画完。万一活不到那个时刻,看不到自己的画展,当然有点遗憾,那是老天爷的意思,谁也帮不了忙。”隔着时空,我似乎看到他写下这段话时,无限平静又无限悲怆...
尘烟散尽再回望————作者:姚一鸣;
摘要:<正>春节期间,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金宇澄的《回望》,原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平装本,没找到,只能另购了一册精装修订本,其特色为“新增数万字父亲笔记,制作折页大事年表”。之所以想读《回望》,和电视剧《繁花》的走红有些关系,但小说《繁花》并没有读完,只看了些片段,个中原因可能对金宇澄的“话语式写作”不大习惯,另可能小说情节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回望》则有所不同,这部非虚构作品其实写的是父母的家族史。...
湘女情深——记杨静远的一封信————作者:崔述伟;
摘要:<正>年初与友人聊起拙著《我与名人没有约》,在众多名人中,独独谈到杨静远。想起她当年曾写信给我,于是从私人文件的“故纸堆”中,找出她的信和资料,再三读之,一时感慨颇深。杨静远女士是中国社科院编审,与我父亲同庚,但我们从未谋面。我在湖南图书馆工作时,曾写信给她。她是著名翻译家,从《彼德·潘》到《杨柳风》,译著颇丰,广受欢迎,而且是勃朗特姐妹研究专家。在她的个人小传结尾处,我写道,“我视她若圣女”,而...
易君左《奉母还乡记》及其他————作者:刘中国 ;柳江南;
摘要:<正>“人间最难忘的是父母之恩,尤其是母恩。”(易君左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龙阳才子”易君左颇想写一本《我的母亲》,也先后自印过两本各万余言的小册子:《春晖集》追述过去数十年间母亲的大德;《湖山比寿记》是一篇奉母游西湖的游记。“金桂飘香后,风荷挹露初。莺儿为母歌,鱼儿为母游。遥看山外山,闲登楼外楼。”——那是1932年易母甲子寿诞,湖光山色,喜忧参半。君左先生说:“我永远记得母亲在岳王祠对我的...
用医学搭建一座通向友谊的桥梁————作者:鲁建文;
摘要:<正>1910年4月,湖南长沙爆发了一场针对奸商和洋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抢米风潮”。在这次风潮中,外国的店铺、洋行、教堂大都被捣毁,但作为美国人的爱德华·胡美却得到了市民的保护,不仅一家五口安然无恙,而且他所创办的雅礼医院也完好无损。究其原因,恐怕与他最初确立的发展思路不无关系。1905年6月,有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胡美,受美国雅礼协会的委派到中国湖南发展现代西医。在从上海到长沙...
从“森林”到“国家”:瞿秋白与泰戈尔————作者:孙宜学;
摘要:<正>瞿秋白对泰戈尔认识的发展变化,从一个特定角度,折射出他自身思想的发展变化。瞿秋白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的世界眼光和视野,在五四运动期间就显露出来了。他主张青年人“要有世界的眼光,知道新思潮是壅不住的,赶快想法子去适应世界的潮流,迎合世界的现势”。1919年11月,瞿秋白和郑振铎、耿济之、瞿菊农等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旬刊,这是一份具有鲜明的五四启蒙色彩的杂志。瞿秋白在该刊共发表了二十三篇文...
犯过罪的作家们————作者:欧阳耀地;
摘要:<正>两个花季少女,一个叫朱丽叶·休姆,一个叫波琳·帕克,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朱丽叶的父母要离婚,打算把她送去南非亲戚家长住,这意味着两人即将分离,而分离对她们来说,就像割筋断骨,痛不可忍。两人计划一起去南非。她们认为,波琳的妈妈霍诺拉是阻碍计划实现的最大障碍。几经密谋,两人邀请霍诺拉去散步,来到僻静处,朱丽叶故意掉落东西,当霍诺拉弯身捡拾时,波琳用事先备好、裹在长筒袜里的砖头猛击母亲
其犹龙乎:室利·阿罗频多其人其学————作者:徐达斯;
摘要:<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不列颠帝国日薄西山、欧风美雨荡涤世界之际,同为东方大国的中国和印度皆不得不以数千年文明之精华应对此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时间风起云涌,英雄圣哲辈出。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传统文化式微,从康梁变法开始一路抛弃传统,至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打倒孔家店而转向全盘西化。在此中华道统生死存亡之际,新儒家“三圣”排空而起,力矫时弊,掊物质而倡灵明,以儒道释传统文化分判、融贯西学,遂为...
书屋絮语————作者:邵水游;
摘要:<正>晚年,刘承干完成了《藏书楼始末》《嘉业老人八十自叙次》,这两篇文字出自湘人瞿兑之手笔,经主人多增删而就与。在“自叙”中,刘感叹道:“余生丁浇季世不偶,回,而跼天蹐地,留命桑田,忽忽已年臻八十矣首自少而壮而老切如梦幻泡影。,心事寒灰,一国…闻…人”“嘉业堂藏书楼其为富以仁”主人刘承干为南浔丝商艺文熟、民,,乐善好施,,喜藏书刻书的一句诗,为一代文士所钟。他曾经将清代文学家赵翼作为座右铭:“富贵...
《富士山与西子湖的对望》序言————作者:刘克敌;
摘要:<正>这是一本耽搁太久的小书。也许是应了那句“好事多磨”的说法,此书从最初动笔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多,历经周折,其间我们对此书的问世其实都已经不抱希望,如今终于和读者见面,自然是可喜可贺。说到撰写此书的初衷,应该感谢《书屋》的刘文华先生,作为结识二十余年的老友,他在最初策划这套介绍日本文化的丛书时,就有意把有关日本文学这一册交给我来写。我对日本文学虽然极为热爱,但了解其实有限。因为专业是中国近现代文学...
挥之不去的琉球记忆——《哀愁的岛歌》自序————作者:周朝晖;
摘要:<正>与琉球结缘的契机,源自学生时代一次偶然的游历。1995年,人在日本。那年深冬,我作为临时翻译陪一位东京商社社长去冲绳和来自福建的石材商见面。尽管旅居日本已数年,冲绳却是初游,因此旅途中充满新奇和兴奋,记忆也尤为鲜明。作为临时抱佛脚的行前功课,我购买了大江健三郎的《冲绳札记》和司马辽太郎的历史纪行《街道之行:冲绳·先岛之路》,踏上从东京飞往那霸的航程
手触汉唐————作者:周励;
摘要:<正>~
但闻松涛————作者:胡伟;
摘要:<正>~
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羯鼓录》————作者:万方;
摘要:<正>唐代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大量西域以及域外的音乐、器乐、歌舞传入中原,成为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羯鼓及其曲调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器乐之一。唐末五代时期以辞赋名世的徐夤称之‘叶靖之灵丹旧得,花奴之羯鼓新翻’(《驾幸华清宫赋》)、‘圣主之千声羯鼓,洛水风清;岐山之数调胡琴,嵩山月白’(《五王宅赋》)。唐代南卓编撰的《羯鼓录》是一部记述羯鼓音乐史事的专著
新发现曾国藩佚诗《题青松红杏图》————作者:王澧华;
摘要:<正>一从曾国藩的诗文与日记中得知,他多有题图之作,最后一次,应该就是同治九年十月十三日(1870年11月5日)的《题青松红杏图》。在当天的日记上,曾国藩留下了如此记载:“阅看崇效寺老僧智朴《青松红杏》手卷,将作诗而不果……二更后作七绝一首,写于《青松红杏》卷子之上。”但是,这首七绝当时应该没有存稿录副,因此,在他去世后,从1874年首次编印的《曾文正公全集·诗集》,到2011年岳麓书社修订增补的...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 北大核心《江汉考古》
- 省级《今日民族》
- 省级优雅
- 北大核心《人民文学》
- 省级东岳论丛
- 省级祝你幸福(知心)
- 北大核心《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语文研究》
- 省级《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
- 省级情感读本
- 省级山花
- 省级《出版与印刷》
- 国家级《世界发明》
- 北大核心《交响》
- 省级红岩春秋
- 省级建筑史
- 省级中华戏曲
- 省级《甲壳虫》
- 国家级艺术市场
- 省级《回族文学》
- 国家级《出版参考》
- 省级《国际展望》
- 国家级《中国民政》
- 省级漫画月刊
- 省级周末文汇
- 北大核心山花
- 省级《吐鲁番》
- 省级《社团管理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