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学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江海学刊

江海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2-1013/C
国际标准刊号:1000-856X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主管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查看江海学刊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青海湖青海省文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原文化研究河南省文化期刊

   《江海学刊学术期刊征稿,创刊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创办最早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刊。1979年10月以《群众论丛》之名复刊。1982年1月复名《江海学刊》。1986年以《江海学刊》(文史哲版)和《江海学刊》(经法社版)分别出版。1990年两刊合并出版。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社现在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

  《江海学刊》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表了大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的学术理论文章,策划组织过许多重大学术理论问题的讨论,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反响。《江海学刊》以反映时代精神为己任,关注与探索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选题策划,敢于标新立异,刊载精品力作,提掖后学新人,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江海学刊杂志栏目设置

  原创学术空间、名家专论

  江海学刊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社科双奖期刊

  江海学刊杂志社简介

  1、江海学刊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江海学刊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阅读推荐:齐鲁学刊

  《齐鲁学刊》以学术水平作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注意优化选题,强化特色,提倡严谨扎实的学风,鼓励各抒己见,支持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学术讨论和百家争鸣,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不断提高,所刊发文章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编的篇次和比率,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刊物的社会影响也不断扩大。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江海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数据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演进逻辑、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作者:叶美兰;刘备;朱卫未;

摘要: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经历了从自然力、机械力到数据力的梯次演变。当前,数据、算法和算力协同联动形成的强大数据力,正驱动传统生产要素的数字化、智能化与网络化重构,契合了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高效能与高科技特征。数据夯实了新质生产力的资源基础,算法优化了新质生产力的要素配置,算力提供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保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凭借数据全面赋能、算法强势引领与算力雄厚支撑,数据力通过有效牵引创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何以驱动中国式新型工业化——以数字经济为场域的分析————作者:张军;黎峰;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探索合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新型工业化呈现新的特征、肩负新的使命。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以制度创新优化生产关系、提升治理效能,助力实现中国式新型工业化。然而,中国式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安全和效率等维度...

从共主观性现象学到全球化共同体的构成————作者:李晓进;

摘要: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发生必然伴随全球化共同体的形成,全球化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全球化共同体的塑造。何为全球化共同体?共同体如何本源地构成?以现象学体验分析为出发点厘清这些基础性问题,将为我们解决“人类何以共生”的全球化时代难题提供启示。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经典现象学家,都从各自角度围绕共主观性问题对共同体的构成进行过接力赛般的研究,他们相继完成的工作成就,为我们今天开展全球化共同体研究、探...

刘熙载“体约用博”赋论考义————作者:许结;

摘要:刘熙载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赋论家,他所撰《艺概·赋概》是中国辞赋批评史上的显要文献,尤其是在江苏辞赋的历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其赋论中,他提出的“体约用博”的理论思想,是其赋学体用观的重要呈现,内含了对历史上的“诗源”“祖骚”与“宗汉”诸说的重新理解与构建。同时,他的赋学“体用观”又参融于“赋法论”,而赋法与赋体的密切关联,使赋法对创作论的提升又影响到对赋体本质论的认知。这就形成从刘勰《文心...

“油然而生”考辨————作者:金玉卓;

摘要:<正>“油然而生”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多用来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油”的基本义是动植物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液体,本义则是水名。《说文》:“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从水,由声。”(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353页)无论本义还是基本义,“油”分明和“油然”没有任何关系,思之令人困惑。“油然”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刘光洁《“油然而生”考释》(《辞书研究...

《尚书》“孚佑”新诠————作者:卞仁海;

摘要:<正>《尚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孔传:“孚,信也。天信佑助下民。”孔传所释“孚,信也”,并将“孚佑”解释为“天信佑助”,扞格不通,可商;《汉语大词典》“孚佑”条引孔传作书证,亦不妥。我们认为“孚”当读为“保”,“孚佑”即“保佑”,义为保护帮助,多指神力的护卫帮助。同《书》还有“上天孚佑下民”的异文“天佑下民”: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逍遥游》无待说辨————作者:李锐;

摘要:<正>《逍遥游》讲列子御风之后,云:“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目前学界一般认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对应列子的“犹有所待”,指无待。但是这种解释存在很大问题,首先,“游无穷者”有所乘,有所御,即便“六气之辩”比列子御风而行高级一些,也是有所御,有所凭借,不能说无待;其次是如果此处讲无待逍遥,那么后面讲“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和前文没有任何...

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作者:杨思莹;白桦;李政;

摘要: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人们创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来源,生产关系变革是生产力的“质”变契机,而数实融合正是通过培育新发展动能和重塑新生产关系而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现代化产业体系角度来看,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制在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然而,数实融合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存在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不牢、体制机制僵化...

阿多诺“力场”概念的形而上学内涵————作者:谢永康;

摘要:阿多诺的文本中,“星丛”和“力场”这两个隐喻的意义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前者呈现出阿多诺理想的、非暴力的理论状态,而后者则是这个状态的内部张力结构。阿多诺的“力场”概念源于康德的形而上学的“战场”隐喻,阿多诺将其扩展为理解形而上学内在结构的关键概念。“力场”这个隐喻从属于近代精神中主体自身持存的努力氛围,阿多诺认定其表达了康德形而上学内在的张力,并将这个结构扩展到对古希腊形而上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

中介、交换抽象与功能性总体:阿多诺社会哲学的三个思想层面————作者:李乾坤;

摘要:哈贝马斯和霍耐特批判阿多诺理论建构中缺少一种规范性的维度,并且将社会性的内容排除在了分析之外。回顾阿多诺的社会哲学对于思考哈贝马斯与霍耐特的批判是必要的。霍克海默早在1931年就界定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的定义,与之相比阿多诺的社会哲学思想则更为系统全面。阿多诺对社会哲学的阐发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文本之中。中介、交换抽象和功能性总体这三个角度,分别构成阿多诺社会哲学的社会认识论、社会总...

“宁波争贡之役”被俘倭夷姓名考释————作者:王华锋;

摘要:<正>嘉靖二年(1523)“宁波争贡之役”发生后,部分倭夷逃逸,因遭风漂至朝鲜,其中被朝鲜擒获并遣回大明者,中国史书多记载为“中林望古多罗”或“仲林望古多罗”。因无句读,故今人在识别倭夷姓名时尚存分歧。称其为“中林、望古多罗”者有之(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349页);称其为“仲林望、古多罗”者有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833页;严从简著,余思黎...

《几度凌霜傲雪》中国画(麻布)————作者:宋华;

摘要:<正>~

创新联合体组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技术攻关范式————作者:夏后学;

摘要: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对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创新联合体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组织范式。基于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年鉴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核心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存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志科研协同型、有为政府主导型、有志科研引领型三类创新联合体核心技术攻关组态路径;由企业、高校院所、政府或行业协会、客户组成的创新联合体有助于核心技术突破,进而...

“文道关系”的审美生成论——一个伟大传统的再认识————作者:刘锋杰;

摘要:现代文论主流建构了文道关系的对立图景,将其视为反审美的功利化命题。其实,返回文道关系的发生现场与发展过程看,它的生成具有审美性。从“文礼论”的“节文”转向“立文”,代表了它的审美发端;而齐梁、唐宋时期建构“文道论”的成熟形态,代表了它的审美生成;即使在明清以后出现了“文情论”,看似与“文道论”相对立,其间亦可兼容,代表了它的审美持存。正确认识“文道关系”必须确认道是事物的本原与规律且不断涌现,而文...

新地平线——第二开端理论概释————作者:刘啸霆;

摘要:第二开端是解决当前人类文明根本危机而断然掉头的重大抉择,是文明的新地平线。当前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实践都昭示了第二开端存在的必然性和现实性,关于第一、二两个开端的比照更印证了第二开端的革命性和根本性。推动第二开端实现的症结在其拐点处及其所辐射的震荡区,而其根本还在人,关键则在信念和价值观的转换。为此,必须完成朝向第二开端的新人学建设,特别是基于人之精神本性的实践化与自我实现,从未来化视角实现中...

全球化辩证法研究——关于全球化发展态势与内在张力的哲学解释————作者:薛晓源;

摘要:从哲学运思的高度描述和分析全球化辩证法的运行态势和发展规律在当前尤为必要。具体来说就是要梳理和概括全球化辩证法蕴含的空间辩证法、时间辩证法、状态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外在肌理构成和内在生命张力,从解释学与现象学的视域来揭示全球化辩证法是即刻的辩证法、超越传统时间观的辩证法。应当说,全球化辩证法是流动的辩证法、超越空间间隔与距离的辩证法,同时全球化辩证法是二元间性的辩证法,蕴含了事物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法律规范性的概念重构:一种可辩护的指引————作者:雷磊 ;黄顺利;

摘要:法律规范性是在参与者视角下合乎目的地建构的概念,蕴含指引和可辩护两个概念要素。法律指引处于规定性和强制性之间。可辩护体现为法律给予主体对话性权威理由,为主体赋予选言义务:主体要么选择遵循法律指引,要么选择提出实质理由引发理由权衡。法律规范性与道德规范性的概念差异在于:道德指引源自其实质内容,而法律指引基于其形式渊源得到强化。但法律指引只具有初显优先性,这种优先性存在于法律适用的通常情形之中,却不具...

“文化”与“社会”:英国新社会史文化主义范式综论————作者:范莉莉;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社会政治与新社会史“文化转向”的语境下,西方史学界对以汤普森为代表的文化主义范式中“文化”与“社会”相结合的根本特征及其范式本身价值意义进行了长期批判质疑。在意识形态、社会阶级分析法和宏大叙事的历史书写三重维度上,史学界从意识形态维度批判早期“文化主义”理论与“结构主义”路径,强调研究意识形态重要作用并选择多元的分析路径,到抹杀社会阶级分析法与“社会—文化”因果阐释机制,批...

吴树平辑《东观汉记》胡广、赵熹事补正————作者:王亮军;

摘要:<正>吴树平所辑《东观汉记》卷一三“赵熹”下为:“诏云:‘行太尉事卫尉赵憙,三叶在位,为国元老,其以憙为太傅。’时年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502页)注明此据《初学记》卷一一;而同书卷一六“胡广”下又有“时年八十,而心力克壮……”(第711页)诸语,并注明此据《太平...

论荀子的“本心”:认识心、主宰心及其他————作者:丁四新;

摘要:在荀子思想中,心与性是对立二分的关系,其心论即以此为前提。荀子的“本心”包括认识心和主宰心。荀子对于认识心做了很多论述,涉及其结构、对象、目的和特点等内容。“心有辩知”和“心有征知”两个重要命题,是荀子之认识心的内涵。主宰心亦称意志心,《解蔽》等对心的主宰性做了深刻而细致的描述。“心也者,道之工宰”这一命题是荀子之主宰心的内容。荀子的主宰心具有向善和择善的作用,也具有向恶和择恶的可能,而追根究底,...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江海学刊学术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778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