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132/J
国际标准刊号:1008-7389
主办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查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祝你幸福(午后)山东省文化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休闲读品(天下)陕西文化杂志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期刊,创刊于1979年7月,是由星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刊物。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提倡严谨的学风,强调选题、观点、内容、材料等方面的创新,紧扣学术前沿问题,及时反映音乐教学、科研及创作等成果,积极推动学术讨论和理论探索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岭南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史学 、作曲技术理论与作品研究 、海外新译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论文选题力求新颖、论说有据、富有创建性。一般以5000-8000字为宜。

  2编辑部使用“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对检测比对报告进行仔细分析判断。所有拟发表文章的复制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0%。坚决杜绝学术不端现象。

  3.来稿应注明:作者单位,身份,出生年。应有文章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其中参考文献应析出的项目包括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起止页码等。

  4.切勿一稿两投。

  5.来稿可邮寄文稿,欢迎以网上邮件的方式投递。

  本刊鉴于人力所限,不作退稿处理,希见谅。如作者另有他用,请来电来函告知。投稿6个月后未收到刊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阅读推荐:岭南音乐

  《岭南音乐》是广东唯一的音乐杂志,与广东乃至全国音乐界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存在,为音乐家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与同行交流互动的平台;为音乐爱好者创造了一个吸收知识,提升音乐素养的去处;为普通读者创建了一个倾听生活旋律的窗口。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我校近期学术活动及获奖

摘要:<正>~

重识萧友梅《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实施复兴国乐报告》的历史意义————作者:李岩;

摘要:文章将1943年7月3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以萧友梅1939年6月《复兴国乐我见》为底本之《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实施复兴国乐报告》为案例,钩沉出一系列质点:1.《报告》与《复兴国乐我见》之异同?2.《报告》真正的“主人”?3.《报告》之“历史背景”?4.《报告》中所涉国乐、新国乐、民乐、旧乐之意指?从而透视出已故萧友梅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汪伪”国民政府旧同事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进而认为:《...

禁毁不绝:汉唐间的纬学、术数与庙堂乐歌————作者:黄紫;

摘要:汉初纬学与五行灾异学说兴盛,对乐律学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乐纬》的产生,将音乐原理与社会规则相联系,构建了天道—王法—乐理的体系。这一体系在东汉达到顶峰,其影响延续至唐,尽管纬学遭禁毁,但其理念仍深刻影响着礼乐制度的建设与实践。五行数在五郊祭祀乐歌,明堂祠五帝歌制作时的应用,八代之乐谱系的搭建和当朝新作乐舞名称的沿袭,随月用律观念的演变等方面,反映了两汉至唐代纬学、术数知识与庙堂乐歌的互动关系,揭...

征稿启事

摘要:<正>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是星海音乐学院主办的综合性音乐理论学术期刊。常设岭南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作曲技术理论、中国当代音乐、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学等栏目,并紧扣学术前沿问题辟有一些动态性的专栏。欢迎在选题、观点、内容、材料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

天上人间一恒星——写在《冼星海研究文集》出版之前————作者:罗小平;

摘要:文章论述了冼星海及其创作研究与传播的价值、即将出版的《冼星海研究文集》的内容与特色、今后冼星海研究的发展空间诸问题

从参与到研究:冼星海音乐研究之我见————作者:周广平;

摘要:建国以来,音乐家们已对冼星海音乐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其成果丰硕。文章就作者经历和参与的国内关于冼星海音乐研究的重大活动谈其感受,其中包括1995年“中国星海音乐周”、《黄河大合唱》创作6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番禺首届“星海合唱节”、冼星海音乐课题研究等,并简要地介绍了其在冼星海音乐研究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冼星海音乐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冼星海海外生涯与其人格精神形成的关系研究————作者:祁斌斌;

摘要:冼星海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音乐家,其人格精神的形成与其独特的海外生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加坡、法国、苏联三个国家共20年的海外生活既推动了冼星海音乐道路的前行与发展,也造就了其劳动人民的生活底色,中西兼修的人文底蕴,国际化的艺术基调,坚韧刚毅的精神品格和个人价值的不断追求,这些共同构成了冼星海独特的人格精神

刘施任音乐小传及其作品析解————作者:张奕明;

摘要:刘施任(1928—2024)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崭露头角的作曲家,一度获得极高的专业圈认可,但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淡出音乐界的主流视野。文章作者在与晚年刘施任大量访谈的基础上,试图从音乐观念和具体作品等角度尽可能多地将这位作曲家展现给读者。由于所采用的史料也来源于与刘先生亲近的其他音乐家,文章实际上展现的是以刘施任先生为对焦点的中国部分音乐家的群雕像

混生音乐的功能与价值(下)————作者:宋瑾;

摘要:<正>(二)经济功能与价值音乐常常被当作商品,用于经济领域的盈利,或者科学利用的工具。前者历史悠久,后者主要发生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社会。其一,商业用途。在中国古代,孔子就有收取学费的做法。《论语·述而》记载了孔子关于教育的一句话:“自行束脩(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解释最多的是他要求学生(初次见面时)“自行束脩以上”,意思是说,拿十余干肉来作为学费(和见面礼),我没有不教的(黄侃《论语集解义疏...

“音乐经典”概念辨析————作者:刘青;

摘要:文章从“经典”的词义出发,探讨“音乐经典”概念背后的美学内涵、文化属性与历史钩连。文章认为,音乐经典作为标准、楷模,可为音乐批评活动提供某种准则;音乐经典作为审美对象与社会文化的产物,既是本质的,又是建构的,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此外,音乐经典概念背后也潜藏着某种话语权威,不仅对后世的创作造成“影响的焦虑”,也会使大量非经典作品被遮蔽

构建中国音乐分析理论话语体系的基础要件及实现路径————作者:杨正君;

摘要:百年来,在外来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与各种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西方音乐理论在中国音乐分析领域大行其道,而对中国传统音乐及当代音乐的分析研究和理论梳理,则显得较为薄弱,甚至处于“失语”状态。文章在对当下音乐分析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与反思后,认为构建中国音乐分析理论话语体系已具备以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作品为支撑,以现有中、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的必要条件。文章认为,通过对中、西方音乐理论...

贾国平《宁波组曲》创作中的“诗画”思维研究————作者:赖海忠;

摘要:文章从“诗画”的视角对贾国平管弦乐作品《宁波组曲》的创作过程进行解构,剖析贾国平在中国“诗画”思维下对城市——宁波,进行“如诗如画”般的管弦乐音响写意过程。文章梳理了贾国平“诗画”思维的基本思路,总结出《宁波组曲》创作的三个重要特征:音乐内涵的“诗意性”、表达手法的“绘画式”与音乐音响的“意韵化”。观念层面,厘清贾国平“诗画”思维与音乐创作手法的内在关联;手法层面,梳理《宁波组曲》创作中的音响素材...

戏曲思维影响下的旋律构建与结构拓展——以交响声乐作品《倾诉》为例————作者:董芳;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戏曲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的众多子类别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戏曲题材、戏曲元素而进行创作的当代音乐作品早已屡见不鲜,因此,对同类题材的音乐创作附加了更难的要求和更高的预期。文章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对作品中独特的“腔化”语言特质与结构发展逻辑进行分析,以及它们是如何体现在音乐旋律构建与结构拓展的创作实践中,从而总结归纳出戏曲思维对创作的内在影响及作品独特风格的形成

孙以强《随想曲》的音乐符号、结构思维及审美意涵————作者:翁怡;

摘要:孙以强的钢琴新作《随想曲》是一部集理性逻辑与感性随想于一体的中国音乐作品,拓宽了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的音响表现力和演奏难度。作品以苏南民歌《茉莉花》旋律中的音高素材为核心,通过散离式变奏思维,展开由大自然美景激发出的诗意随想,并将东方诗意、东方审美及中国传统哲思视域与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融为一体,实现了自然、合一的音响写意

歌剧创作如此“弯道超车”可以休矣————作者:居其宏;

摘要:在当下歌剧创作中,“弯道超车”现象屡见不鲜。创作之蜂拥而至、机械化生产、“三部曲”盛行、本属新手却傲视群雄等便是其典型表征。为根治此疾,除了唤起相关人等对于歌剧艺术的敬畏之心、真正静下心来钻研歌剧创作规律、花苦工夫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武库以提高创作水平之外,最有效的措施莫如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入手,将诸多可能导致“弯道超车”的出口堵死

映照与想象:四川汉画像砖中的螺袖套袖舞图释析————作者:仝妍;刘泠君;

摘要:汉代画像砖石是中国古代舞蹈研究的重要图像史料,图像中的舞蹈形象可被看作为汉代人对于其时舞蹈形貌的认知缩影。本文以舞服物理构形的视角进入汉代袖舞图像,对东汉时期四川地区汉画像砖中的螺袖套袖舞图展开研究。通过探析相关舞图的叙事内容、风格特征与功能意义,探究时人对士族自娱袖舞的形象认知和审美取向,以及墓葬文化中袖舞图像的功能价值,以此窥见东汉时期蜀地乐舞文化的一隅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国际化传播及其启示————作者:朱琳;

摘要: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就古诗词艺术传播视角而言,推动古诗词艺术歌曲长效发展,助力其国际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逐渐走出国门,通过音乐会、孔子学院、丝绸之路研讨会等形式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文章梳理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国际化传播路径,并对其在海外传播的时代主题、民族特色、审美内涵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基于这些作...

我校近期学术活动

摘要:<正>~

混生音乐的功能与价值(上)————作者:宋瑾;

摘要:不同音乐杂糅而形成“混生音乐”,20世纪初期中国出现中西结合的“新音乐”即为典型之一。在社会历史语境中,混生音乐具有特殊的艺术功能与价值、实用功能与价值。前者体现在表现(反映现实和表现思想情感)和呈现(感性呈现“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供审美和娱乐)两个方面,后者体现在政治(国家用乐和教化教育)、经济(文化产业和科学利用)和文化(新文化建设和民族性塑造)功用等方面。在具体功用中,混生音乐往往...

音乐创作中的“立美”释义——以作曲家相西源音乐创作实践为例————作者:霍橡楠;

摘要:文章运用音乐学家赵宋光先生提出的“立美”理论,从音乐创作的价值取向、创作技法的工艺学之美、音乐创作与“立美意志”三个方面,对作曲家相西源音乐创作实践进行解读分析。揭示出他音乐创作中的“立美”规律:音乐创作的价值取向是立足点;音乐形象塑造的技术工艺是关键;立美意志是作品及创作者的价值归宿。这三个方面共同勾勒出音乐创作“立美”的具体样式。这一结论也为音乐理论分析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737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