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期刊,创刊于1979年7月,是由星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刊物。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提倡严谨的学风,强调选题、观点、内容、材料等方面的创新,紧扣学术前沿问题,及时反映音乐教学、科研及创作等成果,积极推动学术讨论和理论探索。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岭南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史学 、作曲技术理论与作品研究 、海外新译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论文选题力求新颖、论说有据、富有创建性。一般以5000-8000字为宜。
2编辑部使用“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对检测比对报告进行仔细分析判断。所有拟发表文章的复制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0%。坚决杜绝学术不端现象。
3.来稿应注明:作者单位,身份,出生年。应有文章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其中参考文献应析出的项目包括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起止页码等。
4.切勿一稿两投。
5.来稿可邮寄文稿,欢迎以网上邮件的方式投递。
本刊鉴于人力所限,不作退稿处理,希见谅。如作者另有他用,请来电来函告知。投稿6个月后未收到刊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阅读推荐:岭南音乐
《岭南音乐》是广东唯一的音乐杂志,与广东乃至全国音乐界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存在,为音乐家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与同行交流互动的平台;为音乐爱好者创造了一个吸收知识,提升音乐素养的去处;为普通读者创建了一个倾听生活旋律的窗口。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亦此亦彼”:西方音乐接受的一个当代转向——以李凌及其“又中又西论”为中心————作者:李子豪;
摘要:西方音乐接受是20世纪以来音乐界的一个核心议题。通过梳理20世纪上半叶西方音乐接受话语的历史叙事,能够总结出由历史必然性到现实特殊性的话语转向与范式变迁。面对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特殊性的纠葛,音乐学人常常坚持“非此即彼”思路,将其中一方奉为准则而排斥另一方。新中国成立后,李凌提出的“又中又西论”构建了一条在必然性与特殊性两种立场之间游移、斡旋的“亦此亦彼”接受路径。他一方面用历史必然性克服现实特殊性对...
偶像歌手及歌迷群现象之符号学美学分析————作者:黄汉华;姚宇栖;
摘要:在流行音乐文化中,“偶像歌手”与“歌迷群”的现象是一个值得从多角度观察的现象。它既是市场商业行为的结果,也是流行音乐符号行为的结果,亦是流行音乐审美趣味行为的结果,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文章从商业行为、符号行为、审美行为的角度对“偶像歌手”与“歌迷群”现象的产生及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深化对此现象的认识
绝对音乐“非绝对”的价值与体现————作者:金晶;
摘要:绝对音乐一直是西方音乐学界的焦点话题,21世纪以来,该话题在国内学界引起了学者们的共同关注并产生了广泛的讨论,但现有与绝对音乐有关的研究成果尚未充分关注“非绝对”的价值。文章主要从审美接受角度讨论了绝对音乐“非绝对”的三层价值,即显现宇宙音乐的绝对原生价值、赋予自身纯粹自主的批判价值、诠释器乐美学的哲学超验价值,分析了“非绝对”的三维体现,即点——审美感知的体裁范式、线——审美体验的音响材料、面—...
荆楚音乐的现代诠释:徐昌俊《编钟徊响》的创作特征————作者:梁发勇;
摘要:徐昌俊为40件编钟与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编钟徊响》,自2018年“第三届湖北艺术节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作品展演”开幕音乐会上首演以来,已在国内外演出多场,深受观众好评。文章主要从民族打击乐的运用、民歌材料的运用、音乐材料的发展、复调技术运用等四个方面的创作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究该作品如何通过编钟、鸟架鼓等打击乐以及湖北民歌材料的运用,使之充满了鲜明的荆楚地域特点,展现出作曲家对荆楚音乐的现代...
语境主义视角下当代中国“艺术管理”观念形态研究————作者:高迎刚;丛晓煜;
摘要:艺术管理观念形态的研究,对于艺术管理学界的理论发展,政界的政策制定,以及业界的实践方式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观念形态,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而实现艺术管理的社会功能,推进艺术管理学科“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健康发展。当代观念史研究中的语境主义思潮,对我们理解当代中国“艺术管理”观念形态的形成与变迁深具启发意义。对艺术管理观念的生成语境与发展背景的了...
星海音樂學院
摘要:<正>星海音乐学院校史馆于2017年11月23日正式开馆。场馆位于大学城校区音乐厅一楼,占地面积约为700平方米,馆藏包括超过900张图片及部分校史实物,共设立8个专题(历史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导关怀、荣誉室),全面展示了建校以来到2017年6月之前的整体情况。主要专题介绍如下:历史发
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琴事述考————作者:章华英;
摘要:元代名臣耶律楚材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且一生好琴,文章从耶律楚材的古琴师承、弹奏的琴曲、藏琴及交游与琴的关系几个方面,对耶律楚材的琴事及琴学进行梳理与考辨。耶律楚材幼年受到其母杨氏的影响,即已学琴,后受学于金代琴待诏弭大用、苗秀实及其子苗兰等人,亦从高僧万松行秀学佛、学琴。他学过的琴曲有《广陵散》《离骚》《秋宵步月》《秋水》《秋思》《吾山吟》《水仙操》《悲风》等,尤喜《离骚》《广陵散...
明代后宫俗乐考述————作者:柏互玖;周籽含;
摘要:明代后宫俗乐是指表演于明代内廷,以娱乐性和互动性为主的音乐。明代后宫俗乐与皇帝及后宫女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涵盖宴会、岁时节令等场合下的演戏、歌舞、时调、清唱等音乐形式,由专门的后宫俗乐机构钟鼓司、玉熙宫、四斋承载。其中演戏是明代后宫俗乐的主要内容,既有杂剧和传奇各领明前、后期之风采,亦有打稻、过锦、水傀儡诸戏贯穿始终。明代后宫俗乐的繁荣发展,反映出明代后宫的生活状态、音乐追求、社会风俗,乃至政治主...
东南亚优勉瑶《盘王大歌》唱本的比较分析研究————作者:赵书峰;李政航;
摘要:《盘王大歌》是中国瑶族“还盘王愿”(又称“还家愿”)仪式中的核心唱本,当下逐渐传播至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地。在东南亚,尤其是越南、老挝、泰国的优勉瑶《盘王大歌》的唱本内容与腔词结构在受传播时间、迁徙路线、主流文化、宗教信仰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呈现出鲜明的地方化差异。其中,越南的优勉瑶经历了儒释道等思想与宗教体系,以及“汉字文化圈”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形成了以“主文化—亚文化”为特点的结...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粤剧在美国的传播研究————作者:赵悦;汪胜付;
摘要:粤剧作为粤方言区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剧种,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文化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自19世纪中叶进入北美市场以来,粤剧在美国经历了辉煌与瓶颈,持续发展的背后是几代从业者的努力与深厚文化积淀。面对新时代音乐文化的冲击,粤剧凭借其独特的艺术特性,遭遇发展与传播的挑战。文章以粤剧在美国的跨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历史发展,探讨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提升传播的路径。认为粤剧的...
盛宗亮琵琶与乐队《南京啊南京》的线性创作思维————作者:唐小波;周宁波;
摘要:著名作曲家盛宗亮为琵琶与乐队而作的挽歌《南京啊南京》是一部描写战争题材的重要作品。作品的线性创作思维突出,特色鲜明,技巧纯熟,具有显著的后调性音乐特点。文章从作品的结构形态、音高组织、线性思维、线性对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寻盛宗亮在音乐创作中如何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相融合的创作理念与技巧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赋能与文旅融合——以艺术剧场“倾听·康陵”遗址创新展陈为例————作者:郑敏;
摘要: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艺术赋能机制正重构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遗址剧场化”通过空间叙事与历史语境的互文性建构,实现了艺术作品突破传统表达的局限,在与遗址空间的历史互文和场域精神对话中,探索形成遗址“活化”的非同质化路径。文章以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康陵”遗址的沉浸式艺术剧场《倾听·康陵》为研究样本,解析艺术符号与考古场域跨媒介叙事策略,揭示艺术赋能下文化遗产多模态阐释系统,如何通过“物质遗存—艺术符号—...
征稿启事
摘要:<正>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是星海音乐学院主办的综合性音乐理论学术期刊。常设岭南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作曲技术理论、中国当代音乐、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学等栏目,并紧扣学术前沿问题辟有一些动态性的专栏。欢迎在选题、观点、内容、材料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
越南母道教“上童”仪式音乐表演的身体记忆与文化建构————作者:凌晨;
摘要:越南母道教信仰是以越南阴性文化和民间对母神的崇拜作为信仰基础,以越南主体民族越族作为主要信奉群体,逐渐发展成为越南北部最具地域特色和信众基础的民间仪式活动,也是道教越南化的典型文化符号。在越南母道教“上童”仪式表演语境中,嘲文乐队通过音声器乐的唱奏行为建构着仪式表演场域的神圣空间,执仪者“童公”“童婆”通过族群共享的身体记忆与乐舞表演展现着不同神灵的附体行为与仪式互动。越南芒族、苗族、瑶族、岱族、...
朱践耳两套钢琴组曲创作中的民族化探索————作者:台建宸;
摘要:朱践耳的钢琴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语言巧妙融合,展现出深厚的民族情感与创新的艺术表达。通过对钢琴组曲《南国印象》和《云南民歌五首》的音乐分析,可以感受到朱践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对现代音乐创作的开拓精神,从音乐主题的提炼、旋律线条的设计,到和声技法的运用以及调式调性的探索,其音乐语言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气息
埃利奥特实践哲学的音乐行动观——对“做乐”与“听乐”的态度分野及后期转变————作者:喻意;
摘要: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创始人埃利奥特主张在音乐行动中开展教育。他早期认为以音乐表演为代表的“做乐”活动应成为音乐教学的中心,基于此被学者质疑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表演哲学”。文章通过对埃利奥特音乐行动观的剖析发现,他早期确实存在着“做乐”优于“听乐”、“做乐聆听”优于“单纯聆听”、听音乐能力依赖于“做乐”能力的认识,学者们的批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后期思想中,他对这一理念进行了修正,并扩展了“做乐”概念的...
板腔体小戏慢板与原板的同质性量化研究————作者:李德敬;
摘要:板腔体小戏与成熟大戏板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慢板。板腔体小戏慢板与大戏慢板有明显差异,而与原板具有“同质性”。文章运用定量统计与比较研究法,设置唱句拍数、唱句拖腔次数、唱句节奏型数、唱句音数等七项参数,对八个小戏样本和五个大戏样本的慢板与原板数据分别进行统计,从小戏慢板与大戏慢板、小戏慢板与小戏原板、大戏慢板与大戏原板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在慢板比较维度,拖腔次数、句均音数、字均音数、句均拍数...
周文中《霞光》的织体分析实践——对其音乐研究的一些思考————作者:张巍;
摘要:文章是以周文中音乐作品《霞光》第二乐章为样本,以织体作为分析的观测点,以传统曲式分析理论作为参照,以华莱士·贝里的结构功能理论中关于织体的若干内容作为方法,从整体上对这部作品的趋势进行观察与研究。文章尝试达到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说明织体要素理论的一些基本内涵及其在作品运动中的一些主要功能;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其中一些具体组织方法的分析,去发现这部作品结构组织中所隐含的、非传统曲式分析所能揭示的一些结...
后调性音乐中的代表性节奏创作研究————作者:欧阳鑫勃;
摘要:后调性音乐中存在着诸多以节奏作为结构主导、核心和内驱力的创作现象,既需要技术和思维上的分析和梳理,又亟待理论上的归纳、分类与思考。文章以后调性音乐作为探讨范畴限定,择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实例,从“主导性节奏”“转化性节奏”和“音响性节奏”三种类别展开讨论,深入观察节奏创作的外化赋形、技术个类、思维逻辑以及展衍创新,厘清后调性音乐中那些纷繁复杂但又富于理性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理论依...
现代风格中国钢琴协奏曲协同演奏策略初探——以叶小纲《青芒果香——为钢琴与管弦乐队而作》为例————作者:刘云天;
摘要:叶小纲的《青芒果香——为钢琴与乐队而作》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广受赞誉。文章作者在星海音乐学院第三届中国钢琴音乐周的闭幕式上,亲自演奏了这部作品。通过对《青芒果香》的具体演奏分析,梳理了作品练习、乐队合作及现场演出过程中的经验,深入地探讨了现代风格钢琴协奏曲学习与演绎的关键要素,提出了一套针对现代钢琴协奏曲的学习方法,以期为钢琴演奏者提供策略性指引,提升其学习效率和艺术表现力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金色年代
- 南大核心当代中国史研究
- 省级对外汉语研究
- 国家级《江河文学》
- 北大核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省级《读者欣赏》
- 省级外文研究
- 省级《青春岁月》文学期刊
- 省级《新疆社科论坛》
- 省级艺术生活
- 省级创作
- 国家级《中国校园文学》
- 北大核心《韶关学院学报》
- 省级年鉴信息与研究
- 北大核心十月
- 省级《西部广播电视》
- 省级《江西图书馆学刊》
- 北大核心《剧本》
- 省级电视剧
- 省级山海经
- 省级《时代影视》
- 省级人生十六七
- 省级《传媒观察》
- 省级晚霞
- 北大核心《艺术评论》
- 省级文学与文化
- 北大核心《当代修辞学》
- 国家级世界文学评论
- 北大核心《伦理学研究》
- 省级《传承》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