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美术

美术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311/J
国际标准刊号:1003-1774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查看美术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岭南音乐音乐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老年教育(书画艺术)老年艺术杂志

   《美术》(月刊)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协的机关刊物,是面向全国美术界的学术刊物。

  《美术》全面及时地展示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以推动中国美术创作的繁荣、发现与培养美术新生力量、活跃和深化美术理论研究、促进中外美术交流为己任,《美术》是海内外了解当代中国美术的窗口。

  《美术》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美术杂志栏目设置

  关注、美术家、美术学、美术广角、国外视线、当月简讯、画院长廊

  美术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美术杂志社征稿要求

  文稿格式要求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阅读推荐:贵图学刊

  《贵图学刊》省级图书杂志,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美术最新期刊目录

边缘叙事视野中的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以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为中心————作者:顾跃;吴西子;

摘要:本文研究东南亚地区现当代艺术的演变,聚焦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四个国家,探讨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从中心到边缘的艺术史转型及文化意义。东南亚作为多元文化区域,其艺术发展受到殖民、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多重影响,包括后殖民、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南方等理论介入,形成了融合与矛盾共存的艺术生态。通过比较四国美术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脉络,梳理从原住民艺术到后殖民时期艺术的转型路径,强调华人美术家在区域艺术发展中的历史...

民族题材连环画创作中的艺术表达与文化传承——《旌旗》创作谈————作者:沈璐;

摘要:本文以连环画《旌旗》为例,围绕题材选择、视觉叙事与象征性表达、色彩运用及人物塑造等方面,探讨作品的艺术表现。民族题材连环画不仅通过细腻的艺术语言展现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及其与时代的共鸣,同时在增强民族认同、推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的魅力——“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连环画、年画、宣传画、插图、漫画作品展”评述————作者:黄宗贤;

摘要:“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画种展,是近5年来连环画、插图、宣传画、年画、漫画等画种所取得成就的集中体现与展示。展览以多元的视向、媒介的开放和叙事的多维性,体现了“小画种”的大视野和综合的魅力

新时代美术面面观——“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展”学术研讨会综述————作者:张亦竹;

摘要:“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京展”学术研讨会以“全国美展与新时代美术”为主题,旨在全面梳理全国美展的创作成果,总结新时代美术生产机制的经验,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美术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话语体系,以更好地发挥美术创作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方面的作用,为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贡献艺术力量

“抗战八年木刻展”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作者:孙倩;

摘要:1946年,由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主办的“抗战八年木刻展”旨在展示抗战时期的木刻艺术,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重要展览。该展览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升了民族自豪感,还通过国际巡展促进了中日艺术交流。其中,日本于1947年举办了“中国初期木刻展”和“抗战八年木刻展”等展览,对战后日本左翼木刻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些展览的传播与社会意义的探讨,研究中国木刻在文化交流上的桥梁作用。其意义不仅在于中...

木痕水韵染江南——吴俊发的版画人生————作者:何祥国;

摘要:作为江苏水印木刻学派的重要创始人和推动者,吴俊发的水印版画独树一帜,彰显出独特的刀法、木味和艺术韵味。他对水印版画“韵味”的精湛表现,使江苏版画迈上了新的艺术高峰。本文对吴俊发的艺术生涯进行梳理,分析不同时期代表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点,并总结其为江苏版画乃至中国版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沉静、永恒与诗意的追求——杨健生工笔人物画创作————作者:米哈伊·西拉吉·加尔;王姗姗;

摘要:杨健生的工笔人物画聚焦现实生活中个性鲜明的普通人物,他以纯净明丽的造型设计,营造出沉静永恒的诗意氛围,使画面满溢现实感与时代感。在创作过程中,杨健生立足本民族艺术语言,同时兼收西画处理技法,实现了对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湾区之声》————作者:张静;

摘要:<正>~

2023年度中国美术家协会新会员名单(共620人)

摘要:<正>北京37人美术创作类:马建英王小菲王心良王乐耕田希丰刘永泽李建文杨东谕张兰石张剑张鉴张鹏陈万义范高萁周涛赵康林胡映月姜艳贾凤才贾巍郭文宁嵇馨蔡新萍理论研究类:马明辰刘子琪刘韬何海燕何鑫张梦阳张楠徐爽高峰高海军曹简程敏鲁

《民谣》————作者:夏靖涵;

摘要:<正>~

《寻“承”记》(之一)————作者:顾霞;

摘要:<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画家在英属马来亚的美术展览及其接受————作者:陈国辉;林粤湘;

摘要:本文结合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画家在英属马来亚的美术展览及其接受语境钩沉与分析,同时剖析其价值与意义。进而指出,中国画家在英属马来亚举办展览,不仅是艺术上的交流,更是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的传递。英属马来亚华人社群对展览的支持不仅显示了他们对母国文化的认同,也体现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和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坚守。在展览活动中,中国画家和英属马来亚华人艺术家社群形成了一种共同体验和共同...

从《赖斐尔》到《现代绘画之新趋势》——蔡元培的趋“新”与中国“后印象派”的兴起————作者:徐旷之;

摘要:本文尝试以蔡元培认知“新派”的过程为线索,重新审视中国美术的趋“新”之势与其中的观念转变。一战前,蔡元培及北京画坛对于西方“新派”的认知和接受普遍止于学院派与印象派、后印象派的折中杂糅体,对于更“新”的野兽派、立体主义,往往不置一词。“五四”之后,伴随尼采、柏格森等人思想学说的传入,“创造”一词上升为新的价值观。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蔡元培重新激活了德国美学传统中的形式因子,形成了“创造—形式”这一...

“黑笔”与蒙古-突厥时期伊斯兰细密画中的中国风格————作者:吴戈;

摘要:本文探讨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所藏H. 2153和H. 2160两部合集中一系列署名为穆罕默德·“黑笔”的神秘作品,它们在风格上与传统伊斯兰细密画不同,受到中国风格的强烈影响,在图像学上则长期以来存在解读困难。本文探讨了其研究史与几种可能的创作语境,包括与沙哈鲁遣往中国的画师使者盖耶速丁、中亚的回鹘传统和苏非教团,以及白羊王朝两位著名画师的可能关联,尤其关注它们的中国参考物及其进入伊斯兰世界和被化用...

中国美协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25年中国美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作者:赵天宁;

摘要:<正>2025年1月16日上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高世名,人事部主任张晓辉,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分党组书记屈健,副主席马锋辉、王来文、刘万鸣、祁海峰、李翔、吴为山、陆庆龙、林蓝、郐振明、庞茂琨、贾广健,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朱虹子,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章云,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

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守正创新 奋力谱写中国美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国美术家协会2025年工作报告————作者:屈健;

摘要:<正>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中国美协主席团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中国文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工作部署,回顾工作、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规划未来,团结动员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勇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推动新时代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基调 推进连环画创新发展——以历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览”为中心————作者:李晨;

摘要:“架上连环画展览”推动了连环画的历史性变革,为传统连环画创新发展找到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纵观历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览”,参展作品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主题无不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展现了连环画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和与时代同步的风貌神采。连环画创作将继续坚持现实主义题材,紧扣时代脉搏,讲好中国故事

传统文脉与全球视野——新时代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文化探求————作者:宛俊勇;

摘要:在全球文化语境下,中国综合材料绘画凭借自身的文化自觉,立足本土文化语境,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力推动了新时代美术创作的发展。本文以具体实践为例,从传统文脉的当代转化和全球视野的本土呈现两个维度,探讨中国综合材料绘画文化主体性的建构问题,希冀为新时代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先声的回响——20世纪中国对珂勒惠支的接受与认识————作者:冷俊岐;

摘要:得益于中国现代版画史研究的持续深入,有关“珂勒惠支与中国”主题的学术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不过,当学界纷纷将目光聚焦于20世纪30年代珂勒惠支与中国版画界的历史初遇,却在无意间忽略了她此后与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历程所触发的回响。本文意在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爬梳,追踪珂勒惠支及其版画艺术在20世纪中国艺术界的接受史,考察这位德国女版画家在20世纪中国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形象变迁,并指出珂勒惠支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

第三个东坡:文士典范的视觉想象与形塑————作者:陈琳琳;

摘要:“东坡懿迹图”选取苏轼各个人生阶段的重要事件,以连续画面的形式展现了苏轼跌宕传奇的人生历程,为苏轼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视角。明清画家参考苏轼本人撰述及其同时代的史传、年谱等可信度较高的文献资料,对苏轼生平事迹进行筛选、提炼与视觉重塑,使得“东坡懿迹图”兼具纪实功能与审美价值。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东坡懿迹图”受到同时期通俗叙事艺术的影响,积极呼应了晚明“东坡热”的文化风潮。将“东坡懿迹图”置于...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美术美术学术刊物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732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