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艺家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陶艺家

中国陶艺家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4695/J
国际标准刊号:1671-2501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上一本期杂志:喜剧世界表演艺术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新美域2016文学期刊

   《中国陶艺家》(季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中国陶艺家》艺术期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中国陶艺家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中国陶艺家杂志荣誉

  知网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陶艺家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国陶艺家文稿应具备学术性、专业性、创新性、科学性,务求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专业水平和实用价值。

  2.中国陶艺家文稿的篇幅(含摘要、图、表、参号文献等)不超过7000字。

  3.文稿结构一般为题名、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正文、参考文献以及上述各项的英文译文。

  4.中文题名不得超过20字,英文题名实词不得超过10个。中文摘要应在150-250字,关健词3-8个。摘要必须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四要素。以提供梗概为目的,不对文稿内容做评论,同时尽量避免特殊字符或数学表达式。

  5.请在首页页脚注明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文稿,请提供基金的标准名称和编号。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月日、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与关注方向。

  6.文稿中所有物理量和单位的用法请参照GB3100-3102-1993。常数、英文缩写、数字运算符号和函数符号采用正体,变量采用斜体,矢量和矩阵采用黑斜体,集合符号采用黑正体。

  7.文稿中图表应精选。图表中字符和数据应准确无误,且与正文一致。图表题和图表注释需采用中文,图形需为黑白,图中横纵坐标均需表明量和单位,计量单位务必符合国家颁布的最新标准和规定。

  8.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请参照国家标准GB/T7714-2005。参考文献应采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列表按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9.文稿内容不得涉密,并请作者提供本单位保密部门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请勿一稿多投,否则责任自负。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所发表文章版权归编辑部所有。文稿一经发表,编辑部将随即赠送当期杂志,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稿酬。10.来稿请用E-mail投稿,文稿须为WORD格式;请提供作者简介和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及E-mail地址。请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阅读推荐:山东陶瓷

  《山东陶瓷》是由山东省陶瓷工业科技情报站和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共同主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节能技术中心等协办,内容包括日用瓷、建筑卫生瓷、工业陶瓷、窑炉及相关耐火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新设备的研制推广和应用,辟有“研究与探讨”、“科学实验”、“经验交流”等栏目。

  中国陶艺家最新期刊目录

陶瓷材料与自我塑性——观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生2024届陶艺方向毕业展————作者:袁乐辉;

摘要:<正>若“风格即人”是艺术家个人作品的文心与样式的对应关系的话,那么每届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就不只是记录着这批学生的陶艺创作集体照,也是显现他们自我艺术表现方式的真实镜像,还客观性反映出本校陶艺教育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与此同时,它又鲜明地反映出本系陶艺授课教师的专业性教学模式与技艺性传授方式,且体现出这届学生感受、认知、掌握、表现陶瓷材料介质关系,审视当下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种...

游弋在印象感知之间——2024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本科毕业作品展————作者:任洁;

摘要:<正>独白的对话常在深夜里展开,渺小又深邃的内心开始诉说对这个世界的困惑与感知。诚然我们无法自诩洞明世事,但从往昔直到今时,世间万象纵横交错,其中无法重复的偶然使我们成为独特的存在。我们都是寻觅者,游弋在印象与感受之间,聆听着自己灵魂与血液里的簌簌低语,在脑海中构造出一个个温柔、混乱、梦幻和癫狂的故事……和梦中的痴语一样,对话的答案终以独特的形式表达出来。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将思绪层层剥离,以陶瓷的...

泥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2024届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展————作者:周斌;

摘要:<正>2024届湖北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生长”本科毕业作品展,于5月13日在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手工艺学院A11展厅开幕,本次毕业作品展共展出了33位本科毕业生的陶艺作品。这33组陶艺毕业作品从个体的情感呈现、成长的生命体验、材料的本体语言、当下的社会思考四个维度展示了同学们在大学期间积累的成果,同时这些陶艺毕业作品也是同学们内心对待泥土材料的真实观照

《方圆》————作者:姚健仪;

摘要:<正>~

无可替代·方寸——2024年广州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展————作者:李燕;胡宇;夏梓航;许炜莹;

摘要:<正>时至今日,我们所处的时代与以往大不相同,科技快速发展,数字化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与机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要如何保持自我,守住方寸,努力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作品,以思考陶瓷艺术在当下以及未来的核心价值?2024年陶瓷艺术设计方向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于6月5日分别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美术馆和大学城校区美术馆同时开幕。本次毕业作品展延续2023年“无可替代”主题,拓展子标题为“无可...

地中海世界的陶瓷:汇合与探索————作者:蒋颜泽;

摘要:<正>国际陶艺协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eramics,简称IAC)创建于1952年,是一个致力于陶瓷艺术研究和现代发展的国际学术机构。该组织汇集了世界各国的陶艺家、杂志主编、策展人、收藏家,以及相关艺术机构如高等院校、研究中心、博物馆等组织。1954年,在协会总部瑞士的阿里亚纳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年会。每年召开一次的年会一直持续到1984年,之后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

塑土成金,梦想起航——2024届鲁迅美术学院陶艺工作室本科生毕业展————作者:廖正卉;

摘要:<正>鲁迅美术学院2024届陶艺工作室14名本科毕业生作品展于2024年6月9日在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开展。同学们在王冕老师和徐凯老师的带领下,分别于景德镇、宁波及校内完成创作。作品主要包含陶瓷雕塑、陶瓷器皿、现代陶艺等,展现形式多样,每件作品都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色。本届毕业生的创作选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心世界,将其对社会、自然和人类的思考融入到作品之中;另一类则专注于深入探...

巧工见美,传承见新——四川美术学院2024届陶艺本科毕业作品展有感————作者:向铭宇;

摘要:<正>6月16日,第二十届“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2024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圆满落幕。本次共展出陶艺本科毕业生作品11件,分别在设计学院与特色工作室两个区域内进行展示。本次展览以“为人民而设计”为价值理念,展览上的每件作品,既是毕业生们阶段性的创作成果,也是他们第一次系统性的完整呈现。在这些优秀的陶艺作品中,既有饱含温情的感性表达,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既有对传统陶艺的薪火相传,也...

“生命的痕迹”——李婳陶艺————作者:李婳;

摘要:<正>对于自身而言,艺术创作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很辛苦,景德镇的工作室,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在完成教师的本职工作之外,从早到晚,从配置泥土到烧造都是自己一人完成,在做较大作品时还需要找人协助,是极其消耗体力和生命的事情,但因为热爱,一切又是如此理所应当,如同呼吸一样,长在自己的生命之中,在创作中能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我出生于鄱阳,是鄱阳湖边的一个小县城,我们家和中国千万个普通家庭一样,父母也并...

浅析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身体感知研究————作者:黄梓芯;

摘要:本文以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身体感知为研究对象,通过论述现代陶艺创作中,身体感知通过人体感知力与“我”对世界及艺术的综合认知,在发掘现代陶艺创作本体语言的同时,试图拓展现代陶瓷艺术的多元化表达。首先,本文以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所论述的感知世界引入身体的感知性这一哲学观念为契机,论述了身体感知融入现代艺术生活带来的感知体验,并简要分析了以身体各个部分感知介入现代陶艺所呈现的多元化创作面貌,并使这种外...

《晰》(局部)————作者:姜微;

摘要:<正>~

由土而发,向心而生——2024年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陶艺系本科生作品解读————作者:张一杨;

摘要:<正>人们总在担心许多行业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淘汰,在AI大潮下人人自危。我们经历过BB机、随身听、卡片相机的年代,如今这些设备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甚至“扒手”这一职业也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难见其踪。但是,技术威胁对于艺术而言似乎并不完全依照这样的规则发展,若我们将目光放回百年前,摄影技术开始普及,也有关于摄影会否取代绘画的争论。事实上答案显而易见,如今它们成为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而不是相互取代

原型理论视域下的岳州窑镇墓陶俑造物设计研究————作者:郑斌 ;张庆澳;

摘要:镇墓陶俑作为一种独特的丧葬器物,具有神秘的功能意象与怪诞肃穆的艺术特征。岳州窑在汉唐时期生产了大量的随葬镇墓陶俑,烧造工艺与楚文化的独特性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形式,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不言而喻。为揭示其独特的造物意象,笔者溯源而上,结合原始先民共同的心理行为,从潜隐的意识层面针对其原型展开研究。文章以湖南省非遗项目岳州窑镇墓陶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造型形象的类型学分析,在原型理论视域下探究其...

宜兴紫砂传统工艺文化复兴背后的动因分析————作者:洪美连;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兴紫砂经历了恢复、发展、繁荣的过程,期间一些传统的技术与文化被改造或中断之后又重新恢复,其中在工艺技术的选择、作品款识的恢复以及师承文化的复归等方面,都表现出传统工艺文化复兴的倾向,体现了宜兴紫砂在实践现代化的历程中对传统工艺文化价值的反思与认同

《将我置于海洋6》————作者:李润伊;

摘要:<正>~

数沙者——太阳能陶瓷仿生蚯蚓机器人艺术实践————作者:甘浩宇;

摘要:<正>缘起我本科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进行陶瓷雕塑创作(图1),研究生期间在央美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进行机器人艺术的研究[1]。在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交汇中,如何通过作品探索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成为我的一个探索的主题。我的硕士毕业作品《数沙者》是一个结合太阳能技术、陶瓷工艺和仿生学的艺术作品,通过太阳能聚光烧制陶瓷,制作成仿生机器人模拟蚯蚓的运动行为,旨在探讨物质转化和循环的奥秘

守正出新 心呈意象——2024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作者:谭嘉欣;任斐祥;

摘要:<正>2024届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于5月17日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展厅开幕,展出作品300余件,包括陶艺、陶瓷雕塑、陶瓷绘画等多种创作形式。本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主要集中体现陶瓷材料语言的创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法的继承与创新,有一部分作品则侧重于艺术观念和对当代生活的表达。作品的整体面貌独特清新、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反映了当代研究生的艺术探索和学术追求

“无问西东——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前言————作者:白明;

摘要:<正>这是一场特殊的展览,特殊到我必须用一段文字加以注解和说明。上虞作为中国青瓷的源头,为世界贡献了伟大的青瓷技艺以及在与青瓷相关的生活与文化氛围之中诞生的魏晋风度。由此,从一片青色中散开来的,与人的尊严、礼仪、生活相关的感知、感动、浪漫与无限的诗意,跨越近两千年的岁月,浸润着我们的审美,且漂洋过海,影响了全世界

不净盈锥——和熔融相关的创作路径————作者:戎晟;

摘要:<正>《华严经》中描述了一个因陀罗网,整张网上有无数个珠子分布在每个网线交汇之处,每个光滑的珠子上都能反射出自己和其他珠子的投影,每颗投影中的珠子又映现出其他珠子的影子。我把这种无限指数级的交错反映看成今天的“陶瓷宇宙”——将制作陶瓷的材料、成型方式、装饰手法、烧成以及形式观念等等无数种不同元素互相嫁接繁衍,这些元素同时又在和人类历史及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杂糅

内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4届陶瓷艺术设计系研究生毕业展侧记————作者:亢云姝;

摘要:<正>2024年5月24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24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展区拉开帷幕,经历14天的展期,于6月6日圆满收官。展览汇集了6名毕业生的作品,涵盖了平面、雕塑、装置、综合材料等多种形式内容,既有面向生活的实用陶瓷器设计,也有观照自我表达的陶艺创作。作品体现了时代大背景下毕业生共同的思考,也鲜明地展现了每个人对于材料语言独特的理解和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